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8 個回答
邓海春
2019-03-18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在襄樊戰役期間關羽一度打得曹操想要遷都,嚇得孫權睡不好覺。不過關羽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為人驕傲自大,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因為沒有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最終曹操和孫權聯合起來進攻關羽,導致關羽戰敗被殺。在關羽戰敗前陸遜曾經寫信給關羽,極力的吹捧關羽,這就使得關羽放鬆了對東吳的防備,最終讓呂蒙成功偷襲了荊州。這個故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羽大意失荊州,不過一些歷史學家表示,關羽丟失荊州並不僅僅是因為大意,還和當時的實力對比有很大的關係。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當時攻擊關羽的部隊是曹操和孫權的全部主力,而關羽只有荊州三個郡,總兵力(包括北伐和留守荊州)不會太多。曹操方面的所有大將和謀士基本都到齊了,曹操親自坐鎮,把防備東吳的徵東將軍張遼都調過來了。東吳方面呂蒙帶領東吳的精銳偷襲荊州,孫權也是親自坐鎮,在打仗之前還讓陸遜故意給關羽示弱了一番。這樣看來關羽這一戰必敗無疑,三個郡的兵力遭到了益州之外所有地區兵力的聯合攻擊。這一戰就算是陸遜不示弱,關羽也不能取勝。

當然這封信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陸遜寫給關羽的信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有相關記載,這封信主要是誇獎了關羽的功德,關羽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然後陸遜還鼓勵關羽擴大戰果繼續和曹魏交戰,這樣關羽也就沒有見好就收,增兵進攻曹魏的同時放鬆了對東吳的警惕,最後遭到了魏吳聯合剿殺。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這封信最大的作用就是穩住了關羽,最大可能的讓關羽推遲退兵回到荊州的時間。如果關羽退兵回到荊州,那麼東吳絕對沒有機會這麼容易攻佔荊州。關羽的軍事才能有目共睹,東吳只要看到關羽回來絕對不敢攻擊荊州。呂蒙攻佔荊州的時候沒有受到多少抵抗,南郡太守糜芳直接投降了,荊州的軍隊大部分也都投降了。關羽如果在荊州不僅糜芳等人不敢投降,只要關羽憑藉威望穩住軍心,等到劉備的支援很輕鬆。

其實沒有這封信關羽退兵的可能性也不大,關羽本身驕傲自大,在他看來孫權根本不配和自己交手,更不敢主動進攻自己。關羽甚至一度表示要把孫權拉過來一起打,關羽把自己看得太高是他失敗的最根本原因。關羽最大的問題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蜀漢內部的人和他關係不好,關羽最危難的時候,自家兄弟沒有一個來幫忙的。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劉備和孫權是同盟,關羽如果有諸葛亮的腦子,肯定知道利用孫權。可是關羽發動襄樊會戰的時候,並沒有給孫權打招呼,打下來之後還要嘲諷孫權一下。孫權想要給關羽結個親家,關羽不僅拒絕,還辱罵使者。這些行為都是關羽失敗的原因,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表面原因,關羽失荊州的根本原因是自大。

綜上所述,大意和自大表面看一字之差,但所表達的含義卻千差萬別。一句話,如果再給關羽一次重來的機會,他多半還是要死在荊州。

亭殿阁
2019-02-07

人言“關羽大意失荊州”,把荊州失守的責任歸咎於關羽的疏於防範,麻痺大意,然而筆者認為,荊州失守並非關羽的責任。荊州失守的根本原因在於劉備錯用了一個人,劉備雖然以知人善任聞名,但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時侯,因為錯用糜芳,導致荊州失守。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錯用糜芳

糜芳被劉備任命為南郡太守,鎮守江陵,江陵城是關羽北伐的前哨基地,關羽北伐首先要從江陵出兵攻打襄陽,而江陵一旦失守,關羽北伐不僅會功虧一簣,而且荊南地區也會被切斷聯繫,劉備勢力將徹底退出荊州。不僅僅是北伐中原,劉備要入荊州支援關羽經江陵一路是最快的,而且從江陵出兵也可以威脅江東,所以江陵城的戰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守住江陵城,是實現諸葛亮隆中對提到的“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即二路分兵戰略的根本。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當初赤壁之戰以後,周瑜與曹仁爭奪南郡,一直相據了一年多,打的周瑜身受重傷,東吳損兵折將,才奪取南郡南方部分江陵城,之後為了共同對抗曹操,被劉備借去。江陵城的戰略意義如此重要,劉備任命南郡太守之時本應該慎之又慎,然而,劉備雖然知人善任,在任命南郡太守之時,卻犯了任人唯親的錯誤,糜芳的哥哥麋竺本為徐州富商,呂布襲取徐州之時追隨劉備,散盡家財,為劉備東山再起提供支持,最終位列安漢將軍,地位十分崇高。其妹妹糜夫人亦嫁給劉備,所以糜芳規為皇親國戚,按理來說是最不應該背叛劉備的。其他人都因為糜芳是皇親國戚而敬重糜芳,然而高傲的關羽卻對糜芳這個皇親國戚的身份不買帳,十分輕視糜芳,關羽與糜芳二人素來不和,劉備卻讓糜芳做南郡太守,這明顯不符合最基本的用人方針,也為之後荊州失守留下禍根。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八月,劉備進位漢中王的同年,關羽發動北伐,圍攻襄陽,樊城,史稱樊襄戰役。關羽命令廣糜芳準備好軍用物資,但是關羽的命令本身就是強人所難,短時間內糜芳根本不可以完成關羽交代的任務,於是這個任務以失敗告終。然而關羽可不管他是否能夠做到,見糜芳沒有完成他交代的任務,一怒之下說回來以後會收拾他,糜芳好歹也是皇親國戚,劉備沒有他家族救濟怎麼能夠發展到現在這樣,他因此對關羽十分不滿,又因為關羽說出徵回來會收拾他而感到恐懼不安,為日後投降呂蒙埋下伏筆。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關羽北伐初期進展十分順利,“攻拔襄陽郡”“決戰龐令名”“大水淹七軍”。關羽北伐以區區二萬兵馬,在短短數月之間,擒斬魏國猛將龐德,生擒魏國五子良將之首的于禁,收降於禁七軍三萬餘人,圍困曹仁於樊城,又派遣別將圍攻呂常駐守的襄陽城,當時魏國德樊城、襄陽在關羽的猛攻下危在旦夕,許都以南地方豪強,樑郟、陸渾群盜都起兵響應關羽,接受關羽印授,“為之支黨”,魏國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此時都投降了關羽。關羽的聲勢達到巔峰,史稱“威震華夏”。由於樊城,襄陽危在旦夕,如果不出什麼意外,關羽攻破二城只是時間問題,二城一旦失守,關羽進一步北上宛城,黃河以南都不再為魏國所有,所以曹操一度準備遷都避起鋒芒。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糜芳不戰而降

但是在北伐最關鍵的時刻,呂蒙白衣渡江,突破湘江防線,兵臨江陵城。江陵城原本城高池深,易守難攻,而孫權集團剛剛經歷逍遙津之敗沒多久,江東空虛,呂蒙帶來的兵力並不多,糜芳只需要堅守江陵,等待關羽援軍,必然能夠擊退呂蒙,當初打贏赤壁之戰的名將周瑜攻打孤立無援的江陵都用了一年,何況江陵和襄陽原本就屬於同一個郡南郡,關羽軍其實距離江陵並不遠呢?只要糜芳願意去守,只需要守住江陵一個月,等關羽的援軍來,江陵之圍自解。可是糜芳並沒有等待關羽的援軍,面對呂蒙的進攻,居然不戰而降,直接導致荊州失守,關羽毀敗。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季我努学社
2019-10-29

關羽,三國時期蜀國著名的五虎將之一,本來字長生,後字雲長,是河東郡解縣人。劉備任平原相時,用關羽為別部司馬,與劉備情同手足。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逃奔袁紹,關羽被俘,被曹操任命為偏將軍,待遇優厚。曹操非常器重關羽人品,想讓他留下來為自己效命。於是派張遼前去試探關羽,關羽感嘆道:我深知曹公待我極好,可是我受劉將軍(指劉備)的大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拒絕了曹操的挽留。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關羽(影視劇照)

劉備收復長江南岸之後,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在平定益州之後,又授權關羽統領荊州事務。關羽駐守荊州時,馬超前來投降,因不知底細,於是修書一封詢問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對馬超讚賞有加,《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在信中贊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是一代豪傑,時黥布、彭越一類的人物,“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但是,諸葛亮顯然也知道關羽的脾氣,為人桀驁不馴,在信的末尾又誇了關羽一句,認為馬超雖勇,卻“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以免關羽生氣。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關羽(影視劇照)

三國志中,關羽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恐怕就是“大意失荊州”了。所示大意,未免有些言過其實。有學者認為, 荊州本身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曹操自不必說,就是與劉備結盟的孫權都處心積慮想要得到它。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也有提到荊州一戰失敗的原因,他說:“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將東吳背棄盟約看作是丟失荊州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孫權背信棄義偷襲荊州,在道義上理應受到譴責。但是另一方面劉備讓剛愎自用,不顧全大局,感情用事關羽鎮守荊州,對盟友大肆謾罵威脅,不知安撫部下。結果導致麋芳、傅士仁背叛,投降孫權。這一系列的事實才是導致關羽失掉荊州的原因。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關羽(網絡圖)

荊州失守,關羽以及駐守荊州的將士們的妻兒都被俘虜。後又受孫權圍追堵截,與兒子關平共赴黃泉。關羽死後,被劉禪追封為壯繆侯。

參考文獻:

1、 陳壽:《三國志》

2、 鄭林華《論諸葛亮與關羽的關係及劉備失荊州的原因——兼與朱子彥教授商榷》,《許昌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3、 羅貫中:《三國演義》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申向洋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了嗎?

大莫僧人
2019-03-18

名譽越來越盛/地位越來越高/不僅代表了忠義/而且還代表著財富…

歷史上能對中國社會帶來如此影響的可真不多。。而關聖像前的香火卻從無敗落減少之象/可見武聖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了…

荊州之痛!!與其說是大意,不如歸於性格。歸於命運…當然。武聖有驕傲的資本/也有自負之理由/只是命運不會永遠上行/人生難免的是坎坷/而且往往一粒沙塵即可了結人生、甚至是切斷歷史。。

各種不利因素堆積了/但卻讓勝利掩蓋著/因果只要存在就不會消失了!環境適合之日,它自會引燃…荊州之痛正是歷史留給後人地一聲感嘆!!讓我們知道世間沒有完美。。。

一注香
2019-09-26

說實話,我對於三國演義真的很反感。主要是劉備這個人太假!寧願去做曹操那樣的小人,也千萬不要去做劉備那樣的偽君子!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只是小說裡為了襯托關羽的英雄角色故意引導讀者的。勝敗乃兵家常事,關羽剛大勝曹操,士兵士氣高漲。我個人感覺,關羽被呂蒙所敗有兩個原因,軍事才能不及呂蒙。第二,蜀國有人想讓他死,說不定劉備有這想法,也有可能是諸葛亮。不然,關羽的幹侄子不會不去救他!當然,最大的可能是諸葛亮。只有處死關羽,諸葛亮才可以在劉備死後,一人獨攬大權!有人說,諸葛亮是賢臣,但諸葛亮六出祁山勞民傷財也只是為了自己青史留名!

酒红紫熏
2019-09-26

關羽的對手是曹操手下大半精英,東吳全部。曹操差點遷都,孫權真的遷都了,關羽這邊有名的可能就是關羽的兒子和廖化,謀士也沒有,還出了糜芳這個叛徒,嚴重不對等,關羽打樊城快一年了,劉備別說派人支援了,連出秦川策應下都沒做,輸了能怪關羽?!荊州是劉備借的,聯合孫權是劉備決定的,打樊城可能也是劉備授意的,孫權反水不是因為關羽什麼態度問題,是因為孫權要平衡曹劉力量,要取回荊州。

开心98302
2019-03-18

說關羽大意失荊州,只不過是給關羽留一塊遮羞布,東有孫權虎視眈眈,北有曹操鷹視狼顧,雙手難敵四拳,又驕橫無比,把軍師臨走交待的計策當成耳邊風,關羽失荊州只不過是早晚的事。

包头第一万三千名帅
2019-09-26

不是大意是自大,孔明早說過外結交好孫吳他不聽,關羽看不是士大夫對小兵好,不聽他人建議所以敗。張飛對士大夫好對小兵殘暴所以被取了首級。隆中有言一上將出荊州,劉備出秦川大事可成。只能說大漢氣數已盡無力迴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