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10 個回答
半月讲坛教师
2019-05-18

你好,作為一名教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教育就是對國家的棟樑進行教導於育人,在孩子們的青春期階段,對於萬千世界還有很多好奇心,而且是非觀和世界觀並不分明,這個時候就需要依靠老師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其次,教育時育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一個孩子品行端正,那麼他在以後的生活中才會對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好的貢獻。

我個人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在明確自己的三觀,同時可以正確的引導他人。教育首先要以自身為標準,管理好自己,以自己作為榜樣,引導學生前行。其次,要對於學生們進行合適的管理與引導,使他們在健康,正確的環境中快速成長。最後,教育者一定不可以破壞教育的規章制度,這會給學生帶來非常壞的影響,甚至可能會遭到學生的效仿。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追思咖啡屋
2019-05-12

生活中的很多煩惱都是比較出來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擁有一部普通版桑塔納(普桑)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呀。記得1996年,公司買了一部普桑,雖然我剛學會開車不久,但興奮無比,連夜開到上海看望朋友,也沒多大事,第二又開回來了。坐在車中,手握方向盤時那種自我感覺真是好極了。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後來,慢慢地有桑塔納2000、桑塔納3000、帕薩特......現在開著別克也提不起勁頭來,好車子太多了,一“比”就有窮人的感覺。

按理講,即使是開普桑,汽車的基本功能一點也沒改變。能避風擋雨,擴大行程半徑,提高辦事效率。即使過去皇帝也享不到這樣的福分,他們的旅行充滿了鞍馬勞頓,顛簸疲憊。相比,現在應當改善多了,那為什麼還感覺不良好呢?

問題還是出在“比”上,“比”字是由兩把匕首組成,一把匕首刺向別人——嫉妒;另一把匕首刺向自已——自卑。“比”字充滿了看不見的血淋淋!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孩子教育中有句殺傷力很強的話叫“別人家的孩子”。但“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父母們也講不清楚,可能僅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如既活潑又可愛,既獨立又溫順,不玩遊戲、不看手機、喜歡學習、每次考試班級前三……

有些父母也不知道從何而得到關於“別人家的孩子”的信息,談起來頭頭是道,臉上充滿了羨慕之情,從來不考慮自己孩子的感受。

有位父親對自己的孩子說:“馬雲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每個星期天的或寒暑假的早上,騎著三輪車到西湖邊去拉老外,帶著他們遊西湖,目的是為了創造機會練口語。而你呢?不是睡懶覺就是打遊戲,唉!差別太大了!”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孩子聽後很不樂意,接著話對父親說道:“馬雲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是中國首富了,這差別也不小呀!”

這位父親聽後非常的無語。

其實,哪個人心目中沒有一個與自己有關人的標準呢,特別是那些最親近的人。不相信試試說一說別人的老婆/老公如何如何,別人單位的領導/老闆怎樣怎樣。其結果,一定是自討沒趣,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家長向孩子表達“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並不是在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也不是對他們進行激勵。這句話充分地反映了父母們內心的蒼白和情緒發洩。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而孩子聽到這句話就是接受了這樣一種暗示:我不是個優秀的孩子,讓爸媽失望了。這種強烈的挫敗感對孩子而言比鞭打和辱罵還要令人難受。因此,孩子的本能反應一定是不接受、不認可,甚至是牴觸和抗拒。

“拔苗助長”講得是,一個農夫看鄰家的禾苗生長的比自家壯,心裡非常著急。於是,在夜幕下降時,乘著月色,農夫挽起褲腿下到田裡,一顆一顆地將禾苗拔高,忙活了大半天,看著瞬間長高的禾苗,農夫心滿意足地回家了。家人問他夜裡出去做什麼,他欣欣道:“可把我累壞了,不過禾苗終於長高了一大節。”但不幸地,不久這些被撥高的秧苗全部枯死了。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眾所周知,後天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孩子一出生,與父母朝夕相處,因此,家庭氛圍的潛移默化影響對孩子而言就如春雨潤物,細而無聲。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才的前提,早期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品學兼優孩子必定來自包容的父母和氛圍健康的家庭。

家長的文化底蘊、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性格氣質以及思想境界等是構成家庭氛圍的主要因素。如果父母是喜歡責怪、比較、抱怨,孩子也一定是這樣;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與自己相連的一個整體,那孩子也一定將父母與自己看成一個整體。如是,父母與之孩子之間相互包容,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孔子所言“恕”。

這樣,父母就從孩子的“責怪者、比較者”轉變成良師益友,教孩子學會自我發展及如何與人相處,讓他們知曉禮讓,辨別是非,懂得無論是學習或生活,付出然後才能有回報。

其實,在孩子教育中,家長的角色就是做一個陪伴者、守護者。適時地澆水、育肥、除草、驅蟲。不要打擾他們,甚至撥高他們。父母們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與他們共情,然後就是耐心地等待,一直等待......等待花開,等待結果。用心去感受春耕、夏長、秋收、冬藏這一自然之美……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競爭並不是自然界唯一的生存法則,從生物的多樣性角度來看,世界上沒有兩個孩子是完全一樣的。父母們,去接受一個與“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的自家的孩子,否則,在金色的秋天,你們終將一臉惆悵、一無所獲,。

仝亓翠
2019-02-07

教育到底是什麼呢?這不僅是國家領導思考的,好的頂層設計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不僅是教育前線老師該思考的,好的教育從業者是國之重器和靈魂重塑師;作為父母更該思考,生活即課堂,父母是潛移默化般最直接的第一責任人。

教育是動態的,不僅在學校裡,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以及這些教育隨著社會時代變遷而不斷補充和改新的那部分,是沒有終極結論的,每個人獲得的教育只是積澱下來的結論性基礎教育和所處社會氛圍的時代性階段性教育結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終生學習的覺悟和態度。

家庭教育是基礎包括家風家教和純樸的真善美,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身教言傳以及其自身的接納包容和學習態度和能力,父母要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並真真實實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去。

學校教育是價值體系的教育,應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職業教育和公民教育,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和學校領導的理念和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裡,尤其是有人格魅力的領路人會有很大的加速推進作用。

社會教育藏在每個人生活裡的各種經歷,遇到的各種事各種人以及接受的所處社會氛圍的補充改新教育裡,某種程度上是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檢驗。

自我教育是經歷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後所具有的育己育人的理念思維以及具體落實的行為,這些不是學歷和證書能證明的,需要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思……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綜合複習的,又是具體的可落實的但結果卻是未知的,自主主張自主思考自主努力去達成。

酷数学
2019-05-07

教育是動態的,不僅在學校裡,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以及這些教育隨著社會時代變遷而不斷補充和改新的那部分,是沒有終極結論的,每個人獲得的教育只是積澱下來的結論性基礎教育和所處社會氛圍的時代性階段性教育結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終生學習的覺悟和態度。

家庭教育是基礎包括家風家教和純樸的真善美,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身教言傳以及其自身的接納包容和學習態度和能力,父母要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並真真實實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去。

學校教育是價值體系的教育,應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職業教育和公民教育,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和學校領導的理念和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裡,尤其是有人格魅力的領路人會有很大的加速推進作用。

社會教育藏在每個人生活裡的各種經歷,遇到的各種事各種人以及接受的所處社會氛圍的補充改新教育裡,某種程度上是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檢驗。

自我教育是經歷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後所具有的育己育人的理念思維以及具體落實的行為,這些不是學歷和證書能證明的,需要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思……

教育的本質,個人以為:順應自然稟賦,激發多維潛能,通過自律他律、自勵他勵,傳承文明認識自我、創新未來,達到生命個體對自然、社會、自我、未知的自由。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由。

中國的教育,崇文抑武,重道輕技,重腦輕手,重虛輕實,重記輕踐,重how輕why,重同輕異,重舊輕新,重文采輕邏輯,重讚美輕批判,重知識輕精神(如有科學知識,無科學精神;有人文知識,少人文精神;有藝術知識,無審美素養),重秩序輕平等,重順從輕獨立。有教無育。

首先,是有目的的行為。不同的社會團體的需求不同,培養人才的目標不同。比如封建社會,他們培養的是忠君愛國的忠臣孝子。江湖社團,他們培養的是講究江湖義氣的死士、好漢。我們現在培養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教育是有意識、有計劃的行為。教育絕對不是盲目的行為。那些潛移默化的模仿不是教育。教育一開始,教育部門就對自己培養的目標設定了一條發展的道路。自始至終都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比如,中世紀西方國家,貴族對於自己子女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上流社會的有用人才。

吴长青频道
2019-05-12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個人以為:順應自然稟賦,激發多維潛能,通過自律他律、自勵他勵,傳承文明認識自我、創新未來,達到生命個體對自然、社會、自我、未知的自由。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教育是動態的,不僅在學校裡,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以及這些教育隨著社會時代變遷而不斷補充和改新的那部分,是沒有終極結論的。

每個人獲得的教育只是積澱下來的結論性基礎教育和所處社會氛圍的時代性階段性教育結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終生學習的覺悟和態度。家庭教育是基礎包括家風家教和純樸的真善美。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身教言傳以及其自身的接納包容和學習態度和能力,父母要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並真真實實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去。學校教育是價值體系的教育,應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職業教育和公民教育。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和學校領導的理念和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裡,尤其是有人格魅力的領路人會有很大的加速推進作用。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心中开出芬芳的花
2019-05-19

孩子教育中有句殺傷力很強的話叫“別人家的孩子”。但“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父母們也講不清楚,可能僅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如既活潑又可愛,既獨立又溫順,不玩遊戲、不看手機、喜歡學習、每次考試班級前三……

有些父母也不知道從何而得到關於“別人家的孩子”的信息,談起來頭頭是道,臉上充滿了羨慕之情,從來不考慮自己孩子的感受。

有位父親對自己的孩子說:“馬雲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每個星期天的或寒暑假的早上,騎著三輪車到西湖邊去拉老外,帶著他們遊西湖,目的是為了創造機會練口語。而你呢?不是睡懶覺就是打遊戲,唉!差別太大了!”

孩子聽後很不樂意,接著話對父親說道:“馬雲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是中國首富了,這差別也不小呀!”

這位父親聽後非常的無語。

其實,哪個人心目中沒有一個與自己有關人的標準呢,特別是那些最親近的人。不相信試試說一說別人的老婆/老公如何如何,別人單位的領導/老闆怎樣怎樣。其結果,一定是自討沒趣,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教育是動態的,不僅在學校裡,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以及這些教育隨著社會時代變遷而不斷補充和改新的那部分,是沒有終極結論的,每個人獲得的教育只是積澱下來的結論性基礎教育和所處社會氛圍的時代性階段性教育結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終生學習的覺悟和態度。

家庭教育是基礎包括家風家教和純樸的真善美,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身教言傳以及其自身的接納包容和學習態度和能力,父母要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並真真實實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去。

學校教育是價值體系的教育,應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職業教育和公民教育,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和學校領導的理念和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裡,尤其是有人格魅力的領路人會有很大的加速推進作用。

社會教育藏在每個人生活裡的各種經歷,遇到的各種事各種人以及接受的所處社會氛圍的補充改新教育裡,某種程度上是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檢驗。

自我教育是經歷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後所具有的育己育人的理念思維以及具體落實的行為,這些不是學歷和證書能證明的,需要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思……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綜合複習的,又是具體的可落實的但結果卻是未知的,自主主張自主思考自主努力去達成。

海盗商学院
2019-05-19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教育沒有太嚴肅的定義,也不需要太嚴肅的定義,個人認為,即是對人進行一種好的導向的傳授過程。

教育最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在學校學習知識的過程,確也如此。可它的範圍更廣,遍佈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與每個人身上。

著名的星去大師曾開壇講法教導他人。有一回,一位母親說孩子不聽話,詢問星雲大師如何解決。星雲大師說,你可知道影印機?孩子母親點點頭。星雲大師接著說,印出的複印件有錯誤,你是修改複印件還是修改原件呢?

孩子母親立即頓悟。簡單的一個比喻,沒有斥責誰對誰錯,可卻讓人心服口服,這就是一種教育。教育不是僅侷限於學校,它也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地方每一時刻每個人身上,它是經久不衰的一個過程,從我們出生直至老死。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CSP1928
2019-05-12

教育是動態的,不僅在學校裡,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以及這些教育隨著社會時代變遷而不斷補充和改新的那部分,是沒有終極結論的,每個人獲得的教育只是積澱下來的結論性基礎教育和所處社會氛圍的時代性階段性教育結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終生學習的覺悟和態度。

家庭教育是基礎包括家風家教和純樸的真善美,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身教言傳以及其自身的接納包容和學習態度和能力,父母要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並真真實實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去。

學校教育是價值體系的教育,應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職業教育和公民教育,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和學校領導的理念和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裡,尤其是有人格魅力的領路人會有很大的加速推進作用。

社會教育藏在每個人生活裡的各種經歷,遇到的各種事各種人以及接受的所處社會氛圍的補充改新教育裡,某種程度上是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檢驗。

首先,是有目的的行為。不同的社會團體的需求不同,培養人才的目標不同。比如封建社會,他們培養的是忠君愛國的忠臣孝子。江湖社團,他們培養的是講究江湖義氣的死士、好漢。我們現在培養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計劃的行為。教育絕對不是盲目的行為。那些潛移默化的模仿不是教育。教育一開始,教育部門就對自己培養的目標設定了一條發展的道路。自始至終都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比如,中世紀西方國家,貴族對於自己子女的教育,就是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上流社會的有用人才。他們設立私立學校,有軍校,高等學校。這些都是培養軍官或者經濟管理者或者政治精英的。而對於平民百姓,他們又都是以“快樂成長”為藉口,讓他們在學校裡只是學習淺顯的知識,然後到工廠去學習需要的技能就可以了。

第三、教育是有具體措施的。最明顯的是學校教育。有教學大綱,有教學計劃,有常規編制。有教育經費。這個就不必贅述。離開了學校,還要對被教育者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可以寓教於樂。使用一切娛樂手段對被教育者的思想進行塑造。就算是在自己的家庭裡,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寄託了怎樣的厚望,他也會採取相應的具體措施,努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希望的那種人。

因為老一輩人窮怕了,他們覺得上學就是唯一的出路。而且很多家長思想較為封建,認為藝術教育就是“不務正業”,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究竟該遵循孩子的興趣愛好還是一味地任由家長的想法呢?讓我們一起來考慮一下!

我曾見過很多的極端,有的家長一心只認為讀書才能成才,逼著孩子參加各種的課外輔導班,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甚至是一二年級,但是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們又能懂些什麼呢?家長心裡卻只想著不要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家長便是自作聰明的把孩子送到了什麼“小課堂”、“奧數班”。

但是我們不妨想一下,一二年級的孩子需要的是什麼?盲目地進行非孩子自身意願的教育最後反倒是會使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心理開始出現逃課、厭學等現象,成績也是急速下滑。

鱼夫讲教育
2019-04-23

做有態度的教育人,教育態度,來為您解答。

教育從狹義上來講,分為教學和育人,指有規劃的學校教育。

從廣義上來講是所有對人有積極正面影響的社會活動,白話來講就是隻要對他有作用的積極影響都屬於教育,其實每個人無形中都在扮演著教育者的身份!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廣義的教育。

我們來通過幾個實例來探討一下教育的本質。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 001斷了流的教育,是在浪費資源

我們經常聽一些家長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什麼胎教、早教、智能開發都用上了。三、四歲牙牙學語的時候,就能背誦好多故事,會說好多個英語單詞,可是這些教育獲得的知識能持續到什麼時候呢?對孩子未來的學習能有什麼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請讓你的孩子在適應的年齡學習相應的知識!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怕孩子成績落下,老給孩子打提前量,讓孩子在不該學習的年齡就很累(不是說早教不對,科學的早教不是傳授過多知識的)。你的教育與現有的教育體制要接軌,你都教完,孩子上課當然會,可這對孩子發展有什麼好處呢?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讓孩子擁有知識,更多的是教孩子獨立獲得知識的的能力。


  • 002我沒什麼文化,教育不了孩子

這是我們經常在家長口中聽到的一句話,看了今天關於教育廣義的解釋,你品味了麼?文化教育只是孩子受教育的一個方面!孩子課上沒有聽會老師講的課有許多中原因,其中一項就是習慣和態度問題,孩子上課沒聽講,怎麼會?孩子一聽老師講課就想睡覺(有些課確實困),怎麼會?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培養孩子的能力,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態度。


  • 003你要是不好好學習,以後啥也不是

作為激勵孩子的一種語言,這並沒有什麼錯,而且當孩子入心入腦的時候效果相當不錯。可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學習好的”人,目標就是要生活得好,我們的社會豈不是要交個了一群只是為了混好的“接班人”,生活的目的只是出人頭地。

有的人說我沒那麼偉大,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我活得很幸福!這都沒有錯。可你思考過“當一人人去世後,留在這個世界上的還有什麼嗎?當一個人看淡生死後,是不是多多少少會對自己一生的生活抱有遺憾!不要讓這種遺憾傳遞給下一代!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態度,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和理想。


教育不是一個學校的教育,也不是一個家庭的,它需要一個社會的覺醒,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知道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併為之養成習慣、端正態度,從而掌握學習的技能和知識!不要讓我們把它弄反了!

個人觀點,一時感悟,不足之處多多批評指正!歡迎關注,一起端正教育態度!

urna风之度0
2019-09-08

教育=教+育。前者指“傳授”,後者指“使自然全面健康成長與解決問題”。

教育的本質,個人以為:順應自然稟賦,激發多維潛能,通過自律他律、自勵他勵,傳承文明認識自我、創新未來,達到生命個體對自然、社會、自我、未知的自由。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由。

中國的教育,崇文抑武,重道輕技,重腦輕手,重虛輕實,重記輕踐,重how輕why,重同輕異,重舊輕新,重文采輕邏輯,重讚美輕批判,重知識輕精神(如有科學知識,無科學精神;有人文知識,少人文精神;有藝術知識,無審美素養),重秩序輕平等,重順從輕獨立。有教無育。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