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如題
10 個回答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這樣的“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翻譯:不孝有三種,以沒有循守後代之責為大。

出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辨析:《孟子·離婁上》中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翻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沒有循守後代之責為大。”也就是說,孟子的原意,並不是說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最不孝的是沒有對長輩盡到後代的責任。在孟子的原話中並沒有講明其他的兩種不孝是什麼。到了東漢,趙岐在《十三經注》中闡述了他個人對於孟子這段話的理解:“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這才將“無後為大”曲解成為: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

作者: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此文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內容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大概內容就是“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沒有子孫後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妻,就因為怕沒有後代,所以君子認為他如同稟告了一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不孝有三:據漢代著名經學家趙歧《十三經注疏》中“無後為大”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對父母的過錯“阿意曲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二、家境貧困,父母年老,卻不願當官求俸祿以供養父母;三、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了後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而自古至今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有一種傳統思想,就是寄希望於後代人身上,讓前人某種思想或者意願得到延續,如果沒有孩子,那就意味著死後無人奉祀,也意味著自此生命徹底斷絕,所有就會有不努力娶妻生子導致無後,是最大的不孝。

孟子根據古代當時社會背景談到,不孝有三件,其中以不傳子嗣為最嚴重的事。 趙岐補充: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於不義,是為一不孝。 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裡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三餐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或者無功名,不能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其中第三點,又延續到現代,父母親看到孩子長大,到適婚年紀,或者兒女結婚多年,卻沒有子嗣,就開始著急,常常會念叨:“孩子不孝。”這也就是為何中國人一向重男輕女的原因。

趙岐《孟子注》: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了

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剩下兩個是什麼啊?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頭條33期.mp4","neardup_id":8862798799099551070,"thumb_width":640,"sp":"toutiao","vposter":"http://p3.pstatp.com/large/10660002261123033cd9","vid":"b5008dae03e4424585b522921f1d6d9b","video_size":{"high":{"h":480,"subjective_score":2,"w":854,"file_size":3694160},"ultra":{"h":720,"subjective_score":2,"w":1280,"file_size":5980146},"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2,"w":640,"file_size":2762564}},"duration":65,"hash_id":8862798799099551070,"thumb_url":"10660002261123033cd9","md5":"5f843fdce3c844237dbabb76bf0d3fed","vu":"b5008dae03e4424585b522921f1d6d9b"}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十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不孝有三種方式,無後僅僅只是其中之一。那麼其他幾種到底是什麼呢?

要想找個這個答案,就需要找找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出處。

在《孟子·離婁上》之中,我們看到了這句話的原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看完之後就失望了,孟子壓根就沒有說其他兩樣不孝是什麼。從孟子行文的語氣來看不孝的三個標準,在當時候是非常有名的,並說舜就是一個因為沒有後代而不孝的人。

孟子自己寫著舒服,而且當時的人確實也可以看懂,可後人就不知所云了。既然不孝有三,除了無後之外,還有什麼呢?

最終終於在《十三經注疏》的《孟子註疏》中找到了其他兩者的說法,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十三經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經註解,包括《周易註疏》、《尚書註疏》、《毛詩註疏》、《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註疏》、《春秋左傳註疏》、《春秋公羊傳註疏》、《春秋穀樑傳註疏》、《孝經註疏》、《論語註疏》、《爾雅註疏》、《孟子註疏》;是由漢至唐一千多年中經學的總結性成果,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經常要查檢的書。中國文籍,浩如煙海,目前存世約十多萬種,《四庫全書》是這些文籍的精華,其經史子集四部之中,經部又是其精華,而《十三經注疏》則冠列於其經部之首。

在《十三經注疏》中有一套《孟子註疏》,裡面解答了這個問題。所謂《孟子註疏》其正文仍為《孟子》,所謂“注”也就是對《孟子》內容的分析解釋,而“疏”是後人對“經”和“注”的又一次解釋。“注”確定為東漢趙岐所作,而“疏”的作者卻歷代都有爭論,眾說紛紜。幸好,問題的答案恰好在“注”中,我們就能明確知道,給出這個答案的人正是趙岐。

趙岐又是何須人也呢。趙崎原本是閒人,年輕的時候學**就非常好,很有才藝,能畫一手好畫。漢桓帝時,因得罪宦官黨羽,怕牽連受禍,匿名逃到了北海賣餅。安丘有個叫孫嵩的人很有眼力,一眼就看趙岐不是個普通人,就把他帶回了家,將他藏在複壁之內。終日被困的趙岐隱忍困厄,以堅強的毅力在複壁中寫出了《孟子章句》。後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時,所注精審翔實,多有發明。風頭過去之後,他拿著這本書出關了,並很快就得到了賞識,不久便官拜太僕,後又拜太常,活了90歲。

他說的這三點,倒是有點意思。

比如第一條:“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聽完這個要求之後,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會選擇要一個“不孝之徒”,孩子指指點點說父母在生活中確實不少見,但很少有人將此與“孝”聯繫在一起。

第二點:“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我們如今看來,這是一個很荒唐的條件。當不了公務員就是不孝,那麼中國的不孝之徒也太多了。即便是在古代,能拿官家俸者能有幾人,皆為“不孝”。可能是因為這兩點都不太靠譜的緣故,導致除了“無後為大”歪,另兩點都鮮有人知的重要原因。

1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如果一味順從,明知父母有錯而不去勸說,使其越陷越深,最後落到不可收拾,這樣就是害他,害自己的親人怎能算是孝順呢?有人說,指正父母的過失是坑爹,在下敢問,如果你的父母殺人放火,你不勸阻他,讓他最後坐牢,這就是孝了?剛剛有人說,由於父母寂寞,任由他去做傻事,就是大孝了,那麼他做傻事以後傷心難過,就是孝嗎?

2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有人認為不為祿仕是讓人去做官,現在不做官才為孝。這又是理解錯誤。在古代就業機會少,所以古人認為只有做官才有出頭,說出這種話就不稀奇了!現代可以理解為好吃懶做,不努力改善生活質量,父母家人生活困難,甚至啃老,這就是大不孝!

3不取無子,絕先祖祀!古代宗族觀念強,這是一種信仰。所以這句話的“無後”應該是指沒有後代。現代人認為這是重男輕女的罪魁禍首,所以對這句話詬病甚多!但我們想想,如果我們的祖先都不要後代,能有我們今天嗎?如果人人都不生兒育女,人類怎麼延續?所以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只要改變一下即可。比如應該把女兒也視為後傳人。還有一些由於客觀原因而無後的,不屬於不孝。比如,沒有能力取妻的(但你不努力就是不孝了),夫妻一方或雙方由於某些原因不能生育的,英年早逝的,這些就不屬於不孝。而那些,拋妻棄子,對子女沒有盡到撫養,教育責任的(沒有能力盡責的除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從原文裡能看出,這裡的“無後”,並不是指沒有後代,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的意思。翻譯成現代的話,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也就是說,孟子的原話裡,並沒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含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那麼為什麼後代人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曲解為現在的意思呢?“不孝有三”的另外兩個是什麼呢?這就要看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註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說:“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裡他把無後解釋為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很多同志說,為了父母去結婚。如果為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婚,當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後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實際上,這些古話在21世紀仍然被人們遵循,本身就是很悲劇的事情。傳宗接代,是把兒女當作生孩子的機器,當作財產。父母把生兒育女當作投資,這本身就是值得反抗的。

孝的核心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真正的孝道是父慈子孝   兒女確實應該感謝父母的撫養,但“報恩”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父母撫養兒女是職責,做不到就根本不具備做父母的資格。報答父母的撫養,不意味就必須任由他們決定自己的一生。中國古代雖然有過所謂“父母要你死你也要死”的話,但即使在古代,也並不認為這就是孝順,而是人倫喪失。   中國真正的古訓,是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兒女要孝順,這是雙方的責任。如果父母不顧你的本質,逼你放棄一生的幸福,(我加一句,這已經是不慈)這樣的父母已經不具備被孝順的權力了。

所以說我們要反對的不是”孝“,而是對”孝“的誤解,我們也不應該批判古代文化,而是要真正發揚古代文化的精髓。

原話出自孟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可以通俗的解釋為不孝的表現有三種(也有說法三為虛指),不遵守作為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舜沒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妻子,這就是不遵守後代責任的表現,也就是無後。但是因為當時的特殊情況(舜離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君子認為這和已經告知父母沒有差別。

也就是說孟子原話裡並沒有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意思。

東漢趙歧《十三經注》,將孟子原文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通俗點說就是,父母犯錯卻不規勸,一不孝;因為自己清高而沒有能力供養父母,二不孝;沒有子孫後代,三不孝。從此誤解延續千年,直至今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云云。

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所謂過繼,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長久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過繼到他家作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沒有,就到外族過繼。目的就是保證他家不斷後。所以,中國的家族沿綿幾十世,這個血脈鏈上,有多少次的過繼,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而且,越是體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後,所以過繼產生的機率也越大。

與過繼並存的還有其他一些維持血脈流傳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種。這兩種情況,讀者從字面上應該可以看出其含義。而尤其要一提的是,關於借種,在中國古代的不少地區,曾經有一種集體的借種行為,是每年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有大量的長久無子的婦人聚集到一起,而那裡還會聚集一群準備與那些婦人交合為她們提供“種”的男人。這在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中就有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極其愚昧的行為,催使這種行為的就只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這樣的“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我們分析原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並非是我們平常瞭解到的含義。我認為更中肯的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做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其實,孟子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夫子,並非不知變通的老道學。相似的例子還有“男女授受不親”一句。其實在《孟子》裡有人問孟子,如果嫂子溺水了,小叔子該不該給予援手,孟子說當然要給予援手。這裡就不引原文了,建議求知的讀者自己翻看原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那麼孟子的話為什麼會被斷章取義到這種程度!我個人以為這是道學家的故意。很明顯,《孟子》的文字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能看《孟子》的人文字的理解裡應該不會差到把這麼簡單的文字都誤解的地步。所以這種誤解是一種故意,或者說是曲解。曲解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闡述“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要旨。

嗚呼!難怪有人說:“和尚是佛門的罪人,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書生是儒家的罪人。”若問“何罪之有?”答曰:“明知故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