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這裡產生了全國第一架飛機,蘇式建築針都插不進去,是南昌人驕傲
裕豐人間說
1/10 南昌這座革命的城市,不僅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許許多多鮮為人知故事。新中國的第一架飛機就是從這裡的洪都大院起飛,而這裡曾經的一排排見於50年代的蘇聯老房也向我們講述了那段歲月。高大的樹木蓋過屋頂,風吹過葉子嘩嘩作響。但這一切隨著時間的變化,成為了歷史,當然也記錄了一代人的記憶。(圖片來自東方IC)
2/10 “洪都大院”,那時候是叫“320廠家屬區”,或者叫“國營洪都機械廠家屬區”。在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它曾代表著南昌工業時代的輝煌,這裡不但創造了新中國的第一架飛機,還有第一架摩托車,第一批海防導彈,1951年,南京22廠遷至南昌,在原第二飛機制造廠舊址上新建南昌飛機制造廠。初期,先後有六千多上海人來到洪都。(圖片來自東方IC)
3/10 曾經這裡有近萬名職工,有的家庭中兩代或者三代人都是洪都職工,他們在這裡揮灑著汗水、淚水,他們把一生都貢獻給了洪都這片熱土。這裡有著南昌最大的小學,很難想象,在這麼一個極不起眼的方寸之地上,有著大片的生活區、廠區,一個小型飛機場。醫院,學校,大型運動場,超市,商鋪這些生活基礎設施更是一應俱全。(圖片來自東方IC)
4/10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青雲譜密集的軍工產業鏈,曾經代表了南昌城市榮耀的半壁江山。它傲嬌、雄壯、獨立成國。那種計劃經濟時代,工人們穿著統一的工服,下班時一起湧出工廠大門的場景,如今也只能在洪都大院中見到了。(圖片來自東方IC)
5/10 走在洪都大院老區裡,彷彿時光穿越一般回到了五六十年代。在蘇式的國企大院裡,體育場是必備配套設施。現在還保留的標語和主席臺讓人彷彿看到這裡當年的風貌。除了體育場,國企大院還有屬於自己的配套設施。隨著時代的變遷,企業的幼兒園和學校已經融入地方,只有洪都公園依然靜靜的矗立在大院的角落裡,和以往相比落寞無比。(圖片來自東方IC)
6/10 對於年輕一輩來說,洪都更多的是家園的記憶,不寬的馬路,斑駁的老牆,紅磚黒瓦的老式建築,曲折坎坷的巷道。現在的洪都年輕人,節假日看電影都往市區裡鑽。但往前推一二十年,洪都人的觀影記憶大多遺落在自己廠區的電影院。後來,洪都電影院改造,那個陪伴了我們無數個記憶的樓化為廢墟。(圖片來自東方IC)
7/10 洪都培養了無數工程師、高級技工,這裡有很多一家幾口都是洪都的家庭。在當時,洪都子弟是足以拿來炫耀的身份。那個火熱的年代裡,洪都人屬於南昌的中產階級。洪都人的後代,也成了讓人豔羨的洪二代。他們從小在洪小上學,長大後又在這兒工作,似乎生活就是順水推舟,不需要擔憂什麼,也不需要想洪都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圖片來自東方IC)
8/10 在老洪都人印象中,原來去南昌市區是沒有205路公交車的,坐的是廠里人自己辦的線路,中巴車,每15分鐘一班,起點在現在雪貝爾蛋糕店門口的路上,終點在現在205公交車八一廣場站的位置。而在新一代洪都年輕人的眼中,從洪都出去的公車好像就兩路。(圖片來自東方IC)
9/10 在洪都人心裡,洪都不是廠,洪都曾是全世界。而新溪橋就是世界的中心。而這裡最為讓人記憶的都不是這些,而是那些蘇式建築。房子建於50年代初,蘇聯專家援建時用他們提供的圖紙修成。建廠之初用於蘇聯專家和工人居住。當時規劃了五六個村,隨著歷史變遷,中蘇關係變化,蘇聯人走了,這些房子卻留了下來。(圖片來自東方IC)
10/10 別看房子老舊,因為地下有墊空層,不僅一樓不回潮,牆磚堅固的連釘子都訂不進去。在這裡,高大的樹木華蓋一樣高過屋頂,牆根的花草圍在花圃裡,風吹過,葉子嘩嘩地響著,細枝末節顯示那個年代的氣派。而這一切在規劃之後都已經成為回憶,成為江西南昌人的回憶,也成為一代中國人的回憶,讓我們永遠的記住這個地方。(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1-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