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老父留下傳家寶,兒子盜去賤賣,周總理下令追回,現成無價之寶
稗史候說
1/13 自古中國人才輩出,文化瑰寶也是應有盡有。單說這書法,就有三大傳世之作。一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一為王獻之的《中秋帖》、一為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位都是書法大家,其作品也被稱為稀世珍寶。圖為:王羲之
2/13 乾隆十一年(1746年),三帖被乾隆皇帝收入大內,乾隆皇帝將三帖藏入深宮,並專門修建了一個藏寶的宮殿——三希堂。三希堂的取名,就是因為有這三件古帖珍寶。圖為:乾隆
3/13 辛亥革命之後,溥儀皇帝宣佈退位,但仍然居住在紫禁城之中。此時大清已亡,溥儀為給自己留條後路以賞賜的名義將宮中藏寶悄悄盜走,太監宮女們紛紛效仿,故宮珍寶遭到了大量盜劫。圖為:三希堂
4/13 1914年冬天,故宮三希堂裡的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兩卷被太監盜走(一說被敬懿皇貴妃帶出宮丟失),僅剩下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不久之後,被盜的《中秋帖》、《伯遠帖》被袁世凱的心腹郭世武所得。圖為:溥儀
5/13 對於郭世武獲得《中秋帖》、《伯遠帖》的經過,坊間傳聞是郭世武指使太監暗中盜得,而郭世武則辯稱,古帖乃是用2000大洋從一古玩店中購得,絕非巧取豪奪,更不會指使太監盜寶。圖為:袁世凱
6/13 郭世武獲得《中秋帖》、《伯遠帖》一時間掀起輿論譁然,但由於郭甚得袁世凱的包庇,此案便不了了之。郭世武得到“兩帖”之後,將其視為最愛珍藏,並告誡子女:“此兩物乃是傳家之寶,不得拿去賤賣,不得丟失!”圖為:《快雪時晴帖》
7/13 1949年,郭世武的兒子郭昭俊瞞著家人,將家傳的兩帖盜走,輾轉來到了臺灣。郭世武為何要盜走家傳寶物?因為郭世武害怕時代更迭,會遭到風潮的波及,於是不如將傳家寶盜走賣掉擇一個安樂之所過活。圖為:《中秋貼》
8/13 郭昭俊於是又帶著“兩帖”來到了香港,打算將這兩件國寶賣給外國人。但由於賣寶無門,身上的錢財也已經耗盡。郭世武不得不將“兩帖”低價抵押給了一家英國銀行,靠著貸款度日。不久後,郭昭俊難以償還貸款,不得不將帖子低價抵押。但消息很快就被走漏。圖為:《伯遠帖》
9/13 1951年11月,收藏家徐伯郊給鄭振鐸發電報。鄭振鐸接到情報之後,認為此事非同小可,於是立刻向周總理請示。周總理聽了鄭振鐸的彙報後,頓時心情凝重,對鄭說道:“兩帖是國寶,必須馬上追回。否則,我等都是罪人。”圖為:《伯遠帖》\n
10/13 隨後,周總理親自下令讓王冶秋、馬衡、徐森玉三位頂級文物鑑定專家馬上趕赴香港,對即將被賣掉的“兩帖”進行鑑定估價。經過三位大師的鑑定後,一致認為“兩帖”屬於珍品,卻系當年太監盜出之寶。圖為:乾隆題詞《伯遠帖》
11/13 然而,英國人對“兩帖”垂涎已久,知道這“兩帖”價值連城。於是百般阻撓中國收購“兩帖”,就在無計可施之際。愛國銀行家胡惠春出面,用自己的中南銀行作為擔保,這才將“兩帖”從銀行取了出來。圖為:立下大功的胡惠春夫婦
12/13 “兩帖”取出來後,胡惠春立刻帶著郭昭俊轉到澳門。在澳門,鄭振鐸等人用周總理調撥來的35萬港幣買下了這兩件國寶。由此,這兩件稀世國寶終於被救了下來,“三希堂”的三件珍寶在流失了30多年後,終於又重新團圓,重歸殿堂。圖為:故宮博物院
13/13 如今,“三希堂”三件一級國寶都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並列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第1名,《伯遠帖》排在第4名。三件國寶都是傳世名帖,無價之寶。圖為:故宮博物院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