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欒庭玉下下落?

2 個回答
沧海狂刀

首先,欒庭玉是祝家莊的教頭,喚做鐵棒欒廷玉。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整個“三打”,正面描寫他出手居然只有一次,當時祝龍敵秦明不過,欒廷玉出馬飛錘打歐鵬,又佯裝敗走,用絆馬索、撓鉤活捉秦明、鄧飛,表現不俗。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知道他何以號稱“鐵棒”,小說只講他“帶了鐵錘上馬,挺槍殺將出來”,叫“鐵錘”教師似更合適。

其次,欒廷玉的下落更是一筆糊塗賬。最後一戰,孫立等冒充官軍,裡應外合攻破祝家莊。眾頭領獻功,宋江嗟嘆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讓人驚訝的是,祝氏三傑之死都寫得明白,但欒廷玉與誰交鋒、被誰殺死,小說竟完全沒有交代。回想戰前的情形,也很奇怪,宋江兵分四路攻打,正東林沖三人、正西花榮三人、正南穆弘三人,卻未提北路。更奇怪的是欒廷玉道:“我引了一隊人馬出後門,殺這正西北上的人馬。”祝虎也聲稱要去殺西南上人馬,如果西北、西南也有梁山兵,那就不止四路了。西北、西南,或許是正北、正南之誤。金聖嘆斷定欒廷玉死於北路之兵,又說之所以不明確交代正北梁山頭領是誰,因為欒廷玉是英雄,作者“為殺廷玉而惡之也”,不願寫出其名。


再者,欒廷玉死不見屍,也給人留下了想象和發揮的空間。他是不是趁亂遠走高飛了呢?清代陳忱《水滸後傳》和俞萬春《結水滸傳》(《蕩寇志》)兩種續書都是這麼處理的,寫欒廷玉未死於祝家莊之役,而成為一個重要角色。兩書對水泊英雄態度不同,給欒廷玉安排的歸宿也不同。《水滸後傳》中他與孫立等和解,被推為登雲山寨主,後來加入李俊的“海外兵團”,勤王抗金成功,李俊立為暹羅王。欒廷玉與王進、關勝、呼延灼、李應為該國五虎大將軍。《蕩寇志》則寫欒廷玉與弟欒廷芳加入以陳希真父女為首的征討梁山隊伍,以“極慘毒慢慢死的刑法”處死孫立等人,剿滅梁山泊後他被封為山東兗州鎮總管,並被說成是雷部真君降生。不同的選擇,一樣的輝煌結局。
《水滸傳》欒庭玉下下落?

车逻辑的逻辑
2017-06-10

欒廷玉有萬夫不當之勇,如此了得,似乎應該扮演曾頭市史文恭那樣的主將角色。然而整個三大祝家莊,正面描寫他出手居然只有一次,這邊秦明和祝龍鬥到十合之上,祝龍如何敵得秦明過,莊門裡面那教師欒廷玉帶了鐵錘,上馬挺槍,殺將出來。歐鵬便來迎住欒廷玉廝殺。欒廷玉也不來交馬,帶住槍時,刺斜裡便走。歐鵬趕將去,被欒廷玉一飛錘,正打著,翻筋斗下馬去。鄧飛大叫:“孩兒們救人!”舞著鐵鏈,徑奔欒廷玉。宋江急喚小嘍羅,救得歐鵬上馬。那祝龍當敵秦明不住,拍馬便走。欒廷玉也撇了鄧飛,卻來戰秦明,兩個鬥了一二十合,不分勝敗。欒廷玉賣個破綻,落荒即走,秦明舞棍,徑趕將來。欒廷玉便望荒草之中,跑馬入去,秦明不知是計,也追入去。原來祝家莊那等去處,都有人埋伏,見秦明馬到,拽起絆馬索來,連人和馬都絆翻了,發聲喊,捉住了秦明。鄧飛見秦明墜馬,慌忙來救,急見絆馬索拽,卻待回身,兩下里叫聲著,撓鉤似亂麻一般搭來,就馬上活捉了去。由此可見,欒廷玉武功不凡,出手敏捷,要是歸梁山的話前十名是沒問題的了。《水滸傳》欒庭玉下下落?

欒廷玉

不想在次日,祝家莊就厄運當頭了:當時梁山四路攻打,欒廷玉表示“今日這廝們廝殺,不可輕敵。我引了一隊人馬出後門殺這正西北上的人馬”,這一路的領軍頭領是梁山的小李廣花榮,還有張橫、張順兄弟作為副將,欒廷玉單身出戰,詳細經過書裡沒有寫。但是宋江攻下祝家莊,“在正廳上坐下,眾頭領都來獻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餘匹,活捉牛羊不計其數(當然不用記數字,如果連一隻羊都抓不住,就別在梁山混了)。宋江看了,大喜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就衝這句話,大多數人覺得不用多問,欒廷玉估計被花榮射死或者射下馬被三位頭領殺死。他在《水滸傳》裡已經徹底結束。雖然沒仔細寫他被誰殺的,但是死是一定的。可是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這僅僅是宋江的推測。不過欒廷玉這樣一位過場人物能被後人令他死而復生,主要還是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欒廷玉沒有大惡。書中比起欒廷玉武藝高強的好漢多了很多:曾頭市的史文恭、遼國的統軍兀顏光、方臘軍的大帥石寶、鄧元覺、方臘的侄子方傑等人,哪一個武功都比欒廷玉要高。但是這些人中,除了兀顏光是遼國主帥,異族外,其他的都直接欠下樑山的血債,從感情上不能令讀者接受。所以他們都不可能被後世復活。欒廷玉則不然,他雖然打傷了歐鵬,用計策捉了秦明、鄧飛,但是他並未欠下樑山的血債。而且欒廷玉是孫立的師兄,宋江當然也想收編他入夥了。不過你們如今殺了他的徒弟,再讓做師傅的入夥,人家肯定不幹的。

二、欒廷玉的死亡寫得不詳細。前面我提到的史文恭、兀顏光、鄧元覺、石寶等人,怎麼死都寫得很詳細:兀顏光是被花榮、張清、關勝三人聯手殺死的。史文恭被盧俊義活捉上山,宋江將其割腹剖心處死。石寶自殺,方傑被柴進刺下馬後被燕青殺死,鄧元覺被花榮射下馬後亂軍殺死。欒廷玉呢?沒有寫他怎麼被殺的,這就給續寫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只要篡改掉宋江的話裡面一個字就行了,把“殺”改“走”就行了。

由於是不同的人寫的死而復生,則出現了兩個不同類型的欒廷玉:一個是陳忱寫的,雖然一開始還是思想轉不過彎來,但是最終還是和孫立一家“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起去暹羅國幹新事業了。另外則是梅寄鶴和俞萬春筆下的欒廷玉:繼續和梁山作對報仇,不惜墮落充當走狗(這兩人寫的欒廷玉也不一樣:梅氏“古本”裡,欒廷玉死在關勝的手裡,而俞式作品中,則是活著笑到最後)。

欒廷玉死不見屍,也給人留下了想象和發揮的空間:他是不是趁亂遠走高飛了呢?清代陳忱《水滸後傳》和俞萬春《蕩寇志》兩種續書都是這麼處理的,寫欒廷玉未死於祝家莊之役,而成為一個重要角色。兩書對水泊英雄態度不同,給欒廷玉安排的歸宿也不同。

《水滸後傳》中他與孫立等和解,被推為登雲山寨主,後來加入李俊的“海外兵團”,勤王抗金成功,李俊立為暹羅王。欒廷玉與王進、關勝、呼延灼、李應為該國五虎大將軍,同時還兼任兵部尚書一職。

如果說《水滸》中的欒廷玉還算是個英雄的話,蕩寇志中的欒廷玉就是個屠夫,陸謙之於林沖比孫立之於欒廷玉如何?林沖可沒有剮了陸謙,可俞萬春一心一意爽利描繪出的報復孫立的手段,除了折射出他自己心裡某些變態想法之外,就是為蕩寇志又塑造了一個小人。蕩寇志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將欒廷玉的殘忍抒寫的淋漓盡致。《水滸傳》欒庭玉下下落?

餘萬春

日方亭午,希真吩咐在府堂上排起桌案,供起祝家莊祝朝奉並祝龍、祝虎、祝彪,一應眷屬的神位。萬年當先主祭,永清、麗卿以次行禮,希真、輔樑、廷玉等以次助祭。禮畢,左右獻上活三牲,乃是孫立、杜興、石秀。欒廷玉一見孫立,便叫道:“且慢動手,快傳一應劊手屠戶都上來。”須臾傳到,欒廷玉便問道:“你們想得出極慘毒慢慢死的刑法麼?”內有一個劊子手答道:“請老爺暫放他寬活一日,小的便想個法兒獻上。”廷玉道:“狠好,你們退去。”便捲起衣袖,手提尖刀,指著孫立罵道:“你這害國殃民、叛君負友的內間奸賊,今日見我,尚有何說!”永清雙眉剔起,颼的提起尖刀,指著社興道:“待我親割這個巧言敗義、甘心從賊的奸賊!”便撲到杜興面前,將杜興亂割。廷芳攔住道:“一陣亂割,登時死了,不是便宜了這廝。”永清聽罷,便慢慢細割。石秀大怒道:“無知小廝,何得無禮!”萬年大怒,也提起刀來道:“你這賊胎賊骨、甘心下流的賊,敢說什麼!”石秀不住口小廝、小賊的罵,萬年怒極,便把刀撬開石秀牙齒,割去舌頭,道:“你這賊再罵!”便接連在石秀身上,溯了十七八個洞。看那石秀兀自出氣多進氣少了,萬年便一刀通進石秀心窩,直割下小肚子,取出心肺,捧向神位前來。永清也將杜興心肺取來,一齊獻上。希真叫刀斧手來梟去杜興、石秀首級。廷玉指著孫立道:“饒你寬活一日,明日好好來領死!”喝左右牽孫立下去。永清將孫立、杜興等眷屬,盡行殺戮,不留一個。當時送了神位,掃盡血跡,大開慶功筵宴。希真傳令飛虎寨、鎮陽關一齊開宴,大眾開懷暢飲,至夜方畢。

次日,希真命綁孫立赴十字路口聽刑。劊子手來稟道:“小的想了一法,用細鉤鉤皮肉,用刀小割,備下鹽滷澆洗創口。倘有昏暈,可將人蔘湯灌下,令其不死。如此緩緩動手,自然夠他受用了。”廷玉大喜,重賞那個劊手,便教他照這法兒施行。那孫立自辰牌割起,直至申末,方才絕命。刀斧手梟下首級。統計陣上斬獲,並昨日所梟的首級共八顆,乃是楊雄、石秀、孫立、解珍、解寶、顧大嫂、杜興、樂和。並計前次之斬獲,除鄒淵、鄒潤屍骨無存外,尚有孫新首級鹽封未壞,總共首級九顆。希真大喜,眾人皆賀。《水滸傳》欒庭玉下下落?

孫立

新水滸傳中給了欒廷玉一個光榮的結果,在兵敗被困的情況下,他對其師弟孫立說道:“我沒有你這個師弟,我雖敗,但不降。”然後自刎而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