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孝宗皇帝都比較有作為?

為啥孝宗皇帝比較有作為? 宋朝是有名的軟弱朝代。特別南宋建炎紹興年間更是常遭受金軍侵擾,戰亂不息; 明朝成化年間的朝政也被所謂後派,仙派,春派等五大門派控制,堪稱一塌糊塗。而緊鄰的南宋淳熙時代和明朝的弘治時代卻被稱為有名的中興年代,這兩個時期的皇帝諡號都稱為孝宗。即宋孝宗趙昚和明孝宗朱佑摚。
為啥孝宗皇帝都比較有作為?
為啥孝宗皇帝都比較有作為?
2 個回答
老王趣历史
2017-06-10

孝宗這一廟號本來就沒幾個人,中國歷史上唯有宋孝宗、明孝宗還有一個東晉穆帝。旁邊國家也只有一個朝鮮孝宗。

首先我說明一下,自從漢武帝創廟號,從漢至隋,只有有作為的皇帝才能得廟號。

所以,晉穆帝有廟號已經說明他比較有作為了。晉穆帝在位期間,東晉王朝北伐,要奪回被外族侵佔的中原地區,但尚未成功,後西征滅成漢,敗前秦,又奪回洛陽,這段時間的東晉王朝還是有點成績的,公元361年,穆帝病逝,年僅18歲,廟號“孝宗”。說實話,他的政績和他本人關係不是很大,主要是太后。

宋孝宗,南宋第一明君。太祖後裔,高宗沒法生育立為養子。侍高宗至孝。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平反岳飛冤案,經濟上,重視農業生產,提高百姓生活,軍事上,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史稱“乾淳之治”。

明孝宗,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厲行節儉,不近聲色,努力扭轉中衰的大明王朝,史稱“弘治中興”。被評為三代以下令主。

朝鮮孝宗,繼位時是明末清初,他對滿清有徹骨仇恨,對明朝滅亡如喪考批。力主反清復明大計。雖然不可能成功,但是反清復明的準備工作確實間接對朝鮮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進行了非常有利的影響。

另外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侃侃历史的那些事儿
2017-04-30

他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在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

  宋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史稱為“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宋高宗以對國家大公無私的胸懷,選擇了宋太祖的後代立為太子,這樣才得到了孝宗的賢才,他英明堅毅,卓然超群,可立為宋室南渡後各位皇帝之首,可以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

  孝宗剛登上皇位的時候,決心揮師北伐收復失地,可是在符離不幸偶然失敗,再次違逆高宗的命令,不輕易出兵。與此同時,又適逢金世宗即位為金主,金國太平安寧,沒有間隙可乘。然而能把對金國的“奏表”改稱“書信”,把對金國稱臣改為稱侄,削減了每年奉送給金國的錢財,確定了與鄰國的友好關係,金人輕視宋人的思想,至此也就漸漸不同於以前了。所以金世宗每每告誡大臣們蓄積錢穀,認真加強邊防,一定要說“:我擔心宋人的和議,最終靠不住。”大概也是害怕孝宗皇帝將有收復國土的作為。上天厭惡南北以兵相交,想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所以孝宗皇帝用武力恢復故疆的意願沒有達到就終止了。

  然而自古以來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登上皇位,而能盡宮廷之孝,沒有像孝宗皇帝這樣的。這期間父子和悅歡喜,同享高壽,也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堅持服喪三年,又能夠拒絕大臣的請求而努力地身體力行。宋朝皇帝的廟號,像仁宗的“仁”,孝宗的“孝”,都當之無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