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80後夫妻棄白領隱居深山做木工,笑稱不是富二代
大象vision
1/30 團山村前桃花綻放,柳樹抽出新枝,春的色彩,混雜著淡淡的泥土味道。顧玉鵬騎著手工製作的電動車,載著妻子袁婧與愛犬“黑的”,緩緩行駛在山間的小路上。
2/30 在靜謐的水塘邊,顧玉鵬折下一枝獨自綻放的桃花。修剪了枯萎的枝條,他將桃花插在袁婧那隻木質的小鹿頭部,取名為“桃花鹿”。他又找來纖細的柳枝,插在另一隻小鹿的頭部,取名為“春鹿”。妻子袁婧低首,莞爾一笑。兩人一狗,傾聽安靜、空曠生活的聲音。
3/30 三年來,夫妻倆遠離城市,迴歸山野,做了木匠,最終找尋到自己的“桃花源”。
4/30 3月的昆明,溫暖、乾燥。在距離昆明北市區城區近30公里外的團山村,一處公路邊的二層小樓便是80後夫妻顧玉鵬、袁婧的住處和廠房。
5/30 “我們搬進山裡,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安靜生活。”
6/30 打磨機的沙沙聲、刨木機的嗚嗚聲、電焊機的滋滋聲,有節奏地從屋內傳出。在一間可移動的工作間裡,細小的木屑如塵埃一般飛散,顧玉鵬頭戴面罩,正在打磨客戶定製的音響外殼。
7/30 淡黃色乾花裝飾的工作臺前,袁婧用砂紙打磨著椅子的稜角。顧玉鵬不時停下動作,與袁婧交流。“這裡要多磨幾下,用手感受一下表面是不是平滑。”
8/30 工作間的木質牆壁上,滿是五花八門的工具。這些冰冷器械,維持著他們的生計,維繫著他們的情感。
9/30 3個小時後,打磨工序完成,袁婧走進另外一間工作室。氣割機、刨木機等大型設備的操作都由她完成。
10/30 暮色悄然而至,橙色的燈光下,袁婧按照圖紙的設計,切割木頭、打孔、刨花……繁雜的加工工序,讓她有些疲憊。“這些都是常態,不做就沒有飯吃。”與機械為伴的生活,日復一日。
11/30 在另外一間屋子,顧玉鵬正在電腦面前設計圖紙。
12/30 “設計最難了,客戶要什麼樣子,他們心中其實也是模糊的,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改,我的頭都禿了。”顧玉鵬點燃一支菸,猛吸一口,手指在鍵盤上不停敲打。
13/30 休憩了一會兒的袁婧來到丈夫身邊,又開始了音響電路的焊接。寧靜的山野,山風呼呼。愛犬“黑的”與“榴蓮”躺在工作間酣睡。
14/30 “在城市的時候是朝九晚五,來到山裡變成朝五晚九。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袁婧焊接好音響線路,打開音樂試聽,舒緩的音樂,讓黑夜溫暖。
15/30 一件定製傢俱從與客戶溝通到最終完成,需要兩週多時間,每一道程序都由他們兩人親手完成。
16/30 由於傢俱的體積過大,運輸不便,現在他們只能針對本地定製。根據木料選擇和設計的難度,收費的標準也不同。
17/30 “去年,一位家長找到我們定製兒童沙發,我們採用了橡木製作,用了兩個星期製作完成,收費500元。”袁婧說。而手工製作的音響,主要針對網店,價格不等。
18/30 “我們是通過網戀走在一起的,到現在已經12年了。”2007年,網名“豬堅強”的顧玉鵬與網名“飛天豬”的袁婧相識。有著共同理想的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當時,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的袁婧在昆明從事會計工作。
19/30 2006年,顧玉鵬從黑龍江來到昆明,不喜歡當時的工作,想出來幹自己的事情。從小就喜歡搗騰東西的顧玉鵬,通過自學掌握了木工和電工技術。相識後,袁婧成了顧玉鵬的徒弟,“原來一直以幫著家裡幹活的心理在做,後來漸漸地也對木工產生了興趣。現在在‘堅強’的教導下,會創作一些小東西。”
20/30 “做手工,在城裡與山裡沒有什麼區別。”2106年,夫妻倆在長蟲山的小哨村找到了簡單的居所。他們將荒廢豬圈改造成了酒吧。顧玉鵬還為妻子打造了一條溜索,自制了電動車,帶著妻子到長蟲山看日出日落。
21/30 山裡通了網絡,夫妻二人開始忙碌著生計。“我們自己做了一臺手工音響,放在網絡上,沒想到真的有人購買。這可能是我們賣過最醜的手工製品。”
22/30 這筆意想不到的生意極大地鼓舞了夫妻二人。他們開了網店,因為這樣可以賺錢養活自己,又可以把興趣繼續下去。
23/30 “我們的手工藝品,曾經銷售到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最遠到了非洲。”袁婧說,還有不少顧客,來到山裡看夫妻倆,“他們鼓舞著我們繼續在山裡生活下去。”
24/30  可惜,好景不長。因為村落拆遷,夫婦倆離開了小哨村。2019年3月初,他們在昆明北市區郊區的團山村山腳找到了閒置的民房,開始新的生活。
25/30 搬來搬去的折騰、新居所停水……剛搬家後的幾天,夫妻倆多次去村裡協調通水的事情。網絡也接不過來,顧客定製的單子又一直在催,被這些瑣事煩透了的夫妻二人坐在看不到日落的山腳下,愁眉不展。
26/30 “離開城市,家人反對,連太陽能裡的水也快沒了。”袁婧沮喪至極。顧玉鵬不說話,去了電動車製作車間內,為新制作的電動車添加減震器——當專注於手中的工作時,那些生活中的煩惱似乎都消失了。
27/30 “我想我是回不去了。在城裡,做木工擾民;做了車子,也沒有地方跑。”顧玉鵬定了心思,“只要有一根網線,在哪裡生活都一樣。”
28/30 通過網絡,夫妻倆結識了很多同樣喜歡木頭的人,這些同道中人也成為他們的一種精神支柱。兩年前,他們參加了經營體驗類觀察真人秀節目《親愛的客棧》。在節目現場,他們用撿來的樹枝做了衣架;教嘉賓製作雪橇;用廢棄的邊角料製作了小鹿,被演員劉濤收藏。
29/30 “手工定製是我們的優勢,可以活下去。”不過,一個現實也擺在他們眼前——網上同質化的手工製作音響產品越來越多,夫妻倆的網店生意下滑嚴重。
30/30 顧玉鵬努力尋找著新的方向:“我就想創新,做別人做不了的東西。”“桃花鹿”與“春鹿”擺放在客廳的木桌上,手工製作的“山燈”點亮,在這個看不到夕陽的村落,二人堅定著自己的山野夢。
2019-05-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