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42歲的我,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沒有厲害的拳,只有厲害的人
文東紀實影像
1/17 我叫張超,42歲,安徽蚌埠人,是一名傳統武術師。我的父親是名武痴,8歲習武,如今70歲仍每日操練。6年前為了父親,我放棄事業,回鄉“子承父業”,開起了武館。我認為,沒有厲害的拳法,只有厲害的人。講述人丨張超
2/17 傳武不僅是一門強身健體、搏擊防身的技藝,更是一種文化。古時,人們習武多為防身和抵禦外敵。人們通過實戰,不斷的研究和完善搏擊技能,並形成自己的拳法。隨著發展,便成立了不同的門派和拳種。
3/17 傳武在一定時期,它是一種“搏殺”技能,具有殺傷力。因此,進入到近代以後,不再被推重和倡導,漸漸的傳武的只剩下了一些形體。
4/17 我父親是一名武痴,8歲開始習武,如今70歲了還每日操練,一生拿下了許多獎項。他對武術的痴迷勝過一切,在我的記憶裡,武術就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他以前是一名工人,除了工作,就是武術。
5/17 那時候,只要廠裡放假,他就會帶上家裡所有的餘錢出去拜師學藝。他不吃不喝,都要習武,手稿堆了一摞又一摞。不管天氣如何,他每天都會練上一段。當時,我母親也非常支持他。說起他的一生,也算是桃李天下吧,他教過的徒弟,至少有幾千人,小到四五歲,大到七八十歲的,他都教過。
6/17 以前他是在工廠的廢棄廠房裡教學,直到6年前才搬到這裡。那時候我在外地工作,父親就打電話給我,讓我回來跟幫他,他不想讓自己畢生所學丟了。喜愛武術的人很多,但能堅持傳承的人卻寥寥無幾,所以只有我是他最後的選擇。
7/17 學習傳武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不僅要求基本功紮實,還要有悟性。我雖然從小就跟著父親練習,但一輩子恐難有他的修為。說實話,開武館目前沒有什麼前途,如今的孩子都吃不了苦。
8/17 但是為了父親,我還是回來了。如今我們武館有二十多個孩子在這裡學習,家長給孩子送過來,一是想讓孩子有個好身體,二是把我們這裡當成了託福班。現在的孩子都嬌慣,要求嚴苛了,家長們會心疼。所以,如果我們自己不傳承,就只能等著丟失。
9/17 開館以來,我們武館也算是戰績無數,先後拿下金牌至少有幾千塊。這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學員那裡。如今師父(父親)在山上,武館平時就交給我來打理。
10/17 我現在是武術六段,形意拳。我父親懂得多家拳法,但主攻心意六合拳和八極拳,並且自創了金剛八極拳。在當下,所有武術的創新都是迴歸,只是把老祖宗創下的東西從新領悟回來了。
11/17 武術是個很科學的東西,總體來說,就是依靠速度和力度,尋找直線最短的距離,用整體力量擊打目標的局部不受力點,以起到“擊敗”對方的目的。
12/17 在我看來,武術就是用身體最快的速度,用全身最大的力度,擊打對方不受力的角度。因此,沒有所謂的厲害的拳法,只有厲害的人。這裡面跟習武者的悟性有很大關係,你如何靈活運用技能,並快速準確的判斷,很重要。
13/17 為什麼說沒有厲害的拳法只有厲害的人呢?厲害的人,重在對技法的運用和判斷上。每一種拳法只是在形體上不同,但在搏擊上都有共同目標,就是擊敗對方。
14/17 習武習武,就是要在前人的經驗教學下,通過個人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成果。目前,雖然武術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但是人們的熱愛程度不夠。我覺得武術在科學的練習方法下,是一門終身受益的技能。
15/17 傳武更是一門優良的文化,它講究門風、門規,提倡武德,重情義。習武之人的最高修為就是武、德兼修。如今父親想讓我傳承的不僅僅是技法,更多的是文化,他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創新不再是迴歸,而是更科學的強身健體的技能。
16/17 古時是嚴師出高徒,現在你得把徒弟當朋友相處,這樣也沒啥不好。以前是“師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而且師父不去世,徒弟是不能再拜他人為師,現在變成了“師傅”。
17/17 對我而言,子承父業,不談發揚光大,就單傳承就很難。可是,話說回來,畢竟父親為此付出了一生。對於任何事物,你心裡覺的值就值,常常一個情結可能支撐人一輩子的精神,這就是熱愛吧。這是我這幾年獲得的一些證件。
2019-05-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