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

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如果是,為什麼會有兩種記法?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如果不是,我知道農曆是中國起源,為什麼兩種記法相差一個月,外國也是從我們農曆的那一年開始發明的陽曆的嗎?農曆的閏月和陽曆的閏日,剛發明的時候都是什麼依據呢?
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
2 個回答
怪侠1枝梅
2017-04-01

現在主要的歷法種類有三

  1. 陽曆,即公曆

  2. 陰曆,通常被理解為農曆,其實陰曆是回曆

  3. 農曆,通常有人說成陰曆,其實農曆是陰陽曆

陽曆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

亦稱公曆、太陽曆、新曆、西曆,也稱格里高利曆。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從這一年後,陽曆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羅馬皇帝朱裡·愷撒所實行的“儒略曆”(舊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這種曆法在每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比舊的“儒略曆”每四百年就錯三天。

由於這種曆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西洋曆法是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進中國的。利瑪竇的“泰西曆法”當屬“儒略曆”。太平天國實行的“天曆”,對中國的陰曆起了革命,它採用了陽曆,但對它也有所改訂。“天曆”中有中國原有的“干支”,也有陽曆的“禮拜”(星期),可謂陰陽合曆。“天曆”在中國曆法上說來,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特殊曆法。辛亥革命後,從1912年元旦起,採用中華民國紀年和陽曆。1949年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從此,我國也採用了公元紀年的歷法

陰曆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

伊斯蘭教的歷法,又稱希吉來歷。“希吉來” 系阿拉伯語Hidjrah之音譯,意為“遷徙”,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於622年9月由麥加遷至麥地那,回曆即以這一歷史事件為紀元,並以此年阿拉伯太陰年的歲首 7月16日為元年元旦。系純陰曆。

其計算方法是:以月亮圓缺1次約歷29日12時44分2.8秒為1月,12個月共354日8時48分33.6秒為1年。月份凡單月為大月30天,雙月為小月29天,不置閏月。全年天數為354日,所餘8時48分積至3年左右多出1日,在30年為1周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內,於12月末置1閏日,帶閏日的年份為355日。

按該歷全年實際天數計算,比迴歸年約少10日21時1分,故積2.7迴歸年相差1月。積32.6迴歸年相差1年。每年第9個月(阿拉伯語稱賴買丹)為齋戒月份,10月1日是開齋節日。第12個月(阿拉伯語稱助勒·希哲)上旬為朝覲日期,12月10日是宰牲節日。使用7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紀日的週日法。每日的開始從日落時算起。每週逢日曜是“主麻”,穆斯林在這天“聚禮”。

回曆於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正式傳入中國。當時元朝政府在大都(今北京)建觀象臺,由回回天文學家札馬魯丁任“提點”(臺長),製造7種天文儀器進行觀測,並編撰該歷頒行全國。至元十三年後,元朝政府頒行的郭守敬的“授時歷”及明代在全國實行的“大統歷”,均參照該歷而制定。清初仍一度使用。中國信奉伊斯蘭教各少數民族至今在齋戒、朝覲、過節等宗教活動中,仍按該歷計算。

從月的精度來看,伊斯蘭教歷從開始使用到21世紀初的1400年間,朔日時刻僅比實際時刻落後半天,其精度比儒略曆高得多,通用的格里高利曆相仿。只是因為增加閏月違反穆罕默德的教義,伊斯蘭曆才保持其純陰曆狀態,一直延續到21世紀。

農曆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

農曆是中國目前與格里曆(即公曆)並行使用的一種曆法,人們習稱“陰曆”,但其實是陰陽曆的一種,即夏曆,並非真正的“陰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今年是農曆開元4714丁酉雞年(公曆2017.1.28~2018.02.15),我國傳統曆法比西方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國傳統曆法的年份。

夏曆的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十二個月;閏年十二個月普通月份加一個閏月,總共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計算決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閏年全年383~384天。由於每平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採用設置閏年(即十二個普通月份加上一個閏月)的方法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盡量的接近365.2422日。由於1迴歸年為12.368個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置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為這樣設閏太過複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裡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們因為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夏曆稱為“農曆”,但二十四節氣應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應該屬於太陽曆部分。因此把夏曆稱為陰曆是不恰當的。

  夏曆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歷法中,唯一既照顧到太陽曆,又照顧到陰曆的歷法。因此,有人說西方的歷法比中國科學,這顯然是錯誤的。比如,公曆中,一個“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經違背了“月”這個初始的概念。夏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迴歸年),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科學的歷法之一。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里曆),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皇極曆、唐大衍曆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隋朝的皇極曆法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餘”,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週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頒佈的歷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

少年强
2017-04-01

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

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陽曆和農曆都是在中國起源的嗎?

陽曆又叫格列歷我們目前常用的就是陽曆。陽曆是根據太陽運動週期來制定的,具體表現為春夏秋冬四季循環的週期。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一年,稱作迴歸年或太陽年。陽曆又稱太陽曆、公曆、西曆和格列歷。

[儒略曆]要知道格列歷這個名稱的來歷,得從儒略曆說起。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愷撒聘請埃及天文學家索西尼斯來研究曆法,經索西尼斯推算,一年應有365.25天。於是這個皇帝就規定一年為365天,餘下的四分之一天用每4年增加1天即“4年1閏”的辦法來解決,閏年366天。他又規定一年為12個月,單月為大31天,雙月為小30天,這樣全年共366天,剛好是閏年的天數,而平年必須要減去1天。那麼從哪一個月減去1天呢?傳說古羅馬時代全國的死刑都集中在2月份執行,古羅馬人普遍認為2月是個“凶月”,希望這不吉利的日子越少越好,於是決定從2月減去1天,2月便剩下了29天,閏年才為30天。這位皇帝在制定曆法的同時,也塞進了一點私心,因他生於7月,就把7月命名為儒略月,如今英語中的“July(七月)”就是由此演化而來。這就是早期的陽曆,稱為儒略曆。儒略·愷撒大帝死後,其義子奧古斯都·屋大維繼位,這位新皇帝發現愷撒大帝生於7月,是大月,而自己生於8月,卻是小月,相比之下,有失尊嚴,於是他下令把8月也改為大月,並命名為奧古斯都月,如今英語中的“August(八月)”就是由此演化而來。經他這樣一改,全年多出了1天。為此,按照先帝的辦法,再從不吉利的2月中減去1天,致使平年的2月份只剩下28天,閏年為29天。而且從9月份開始,把雙月改成了大月,原本是單月大雙月小的規律因此也被打亂了。後來不知是誰發明了“拳頭記憶法”:拳背骨骼凸起處是大月,凹下處是小月。從此,全年大小月的順序和每個月的天數被固定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經過奧古斯都·屋大維修改後的儒略曆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後來發現仍有缺陷。1576年,根據一名意大利天文學家的精確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確切時間應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365.2422天)。若每年按365天計算,4年累積起來才多出23小時15分04秒,不足24小時。而儒略曆採用的是“4年1閏”法,即每4年要增加1天(24小時),比實際多加了44分56秒,平均每年要多加11分14秒,每過400年要多加3.12天,從使用儒略曆到16世紀末,將會產生約10天的誤差。[格列歷]為了提高曆法精度,消除累積誤差,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於公元1582年組織一批天文學家,專門研究如何對儒略曆進行修訂。根據研究結果,最後確定修訂的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將1582年10月4日的次日(應該是10月5日)定為10月15日,以消除從使用儒略曆以來至1582年間的累積誤差10天。這就是有的文章中提到的“歷史上的10天為何不翼而飛?”的原因。二是修改置閏規則,除了保留儒略曆原規定的“凡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外,對世紀年(即末兩位數是“00”的年份)作了補充規定,即只有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閏年,如2000年、2100年、2200年和2300年中,只有2000年才是閏年,其餘3年均不是,這樣400年中少了3個閏年,實際設置了97個閏年。新規則可使今後不再產生原來那種累積誤差。後來又規定公元4000年不算閏年,這樣4000年中剛好設置969個閏年。修訂後的儒略曆精度大大提高了。這一成果應歸功於格列高利十三世,故把儒略曆改稱為格列高利曆,簡稱格列歷。格列歷一年的長度為365天5小時49分12秒,與迴歸年平均長度只差26秒,3320多年才會產生1天誤差。正因為格列歷有如此高的精度,後來逐漸被許多國家所採用,成了通用的歷法,故稱為公曆。但公曆也有不夠理想的地方,一是每個月的天數不一致,且分佈不勻,下半年與上半年相差3天左右;二是日期與星期之間沒有確定的對應關係,紀日不便。農曆並非陰曆有人說,“農曆就是陰曆,陰曆又稱農曆”,還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是與陰曆相對應的”,其實這些都是誤解。[陰曆]陰曆是根據月亮的運動週期來紀月和紀年的。古代,人們每天看到太陽從東邊出來,西邊下去,用於紀日很方便很清楚;而更長一些的時段又如何紀時呢?人們看到對不少現象有影響的月亮,其圓缺晦明有明顯的週期變化,於是把月亮圓缺晦明一次定為一個月,因為月亮圓缺一個週期平均為29天12小時44分03秒(29.5306天),便把小月定為29天,大月定為30天,12個月為1年。因為月亮又叫太陰,所以把以月相變化為依據的歷法叫陰曆。古代埃及就使用這種曆法。由於陰曆年的長度是354.3672天,要比迴歸年少10.875天,如此下去,原來代表寒冷的一月份,17年後就可能出現在炎熱的夏季。產生這種冷暖顛倒現象的原因,就是在曆法中沒有考慮太陽運動。[農曆]而農曆是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又叫夏曆、中歷、舊曆。它不僅考慮了月亮圓缺晦明的變化,而且考慮了太陽對地球的相對位置。它是以朔望(“朔”是指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與太陽同時出沒,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這一時刻叫“朔”,這時的月亮叫新月,出現新月的這一天叫做朔日。“望”是指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的中間,月球朝地球的一面照滿陽光,月亮是圓形的,故叫滿月或望,出現滿月的這一天叫做望日)週期來定月,稱“朔望月”,其平均長度同陰曆月,就是月亮連續兩次呈現同樣的月相所經歷的時間,即29.5306天。農曆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來調整月份與季節變化的關係,從而克服陰曆存在的缺陷,並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於迴歸年。農曆還把能很好反映太陽位置的二十四節氣恰當地分配在各月裡,從而強化了該曆法的季節性,使之有穩定的季節特徵,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曆在歷日推算方面強調逐日、逐月推算,不像陽曆那樣可以人為規定哪個月大、哪個月小或一個月有幾天,而必須遵循“以月相定日序”的原則,即把日月合朔(出現新月的時刻)的這一天定為每月的初一,但該月是大月還是小月,須經推算後再確定。如今日5時30分日月合朔,則今日為第一月的初一,明日為初二,後日為初三,依此類推;如果第二次日月合朔在第30天,則該日為第二月的初一,第一月則定為小月(29天);如果第三次日月合朔在第60天,則該日為第三月的初一,第二月就定為大月(30天)。由於太陽、月球、地球三者在運動中相互影響,它們之間的距離時遠時近,日月合朔的時刻有遲有早,致使朔望月的長度也有長有短(冬長夏短),這就有可能出現連續兩三個小月或者連續三四個大月的情況,所以,有些農曆年沒有年三十,臘月二十九過除夕也就不足為怪了。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制歷家的傑出創作,為中國所獨有。早在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已運用圭表(古老的天文儀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兩分”(即春分和秋分)、“兩至”(即夏至和冬至)四大節氣,然後又定出“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秦漢時代,已經形成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併成為安排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