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
"
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很多細心的朋友發微信問品牌100分:原來華為那麼不容易啊?以2018年為例,拼死拼活地把收入做到1090億美元,利潤僅為89.5億美元,利潤率只有區區8%。對比一下,蘋果公司2018財年年報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595.31億美元,營業收入為2655.95億美元,

即便國內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利潤也分別為130.9億美元和119億美元,利潤率分別達到23%和25%。都遠遠超過華為的淨利潤。華為利潤為什麼這麼低呢?

"
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很多細心的朋友發微信問品牌100分:原來華為那麼不容易啊?以2018年為例,拼死拼活地把收入做到1090億美元,利潤僅為89.5億美元,利潤率只有區區8%。對比一下,蘋果公司2018財年年報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595.31億美元,營業收入為2655.95億美元,

即便國內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利潤也分別為130.9億美元和119億美元,利潤率分別達到23%和25%。都遠遠超過華為的淨利潤。華為利潤為什麼這麼低呢?

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確實,按照華為公司2018年的數據,8%的淨利潤率,即便放在我們A股上市公司裡面對比,也並不算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那麼,華為既然是一家不會賺錢的公司,為什麼網絡上人們對於華為公司推崇備至呢?

首先,華為是一傢俬營科技企業,並非如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等一樣的上市公司。雖然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只持有華為公司不到2%的股份,但顯然任正非對於華為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因為華為是一家全員持股的非上市公司,沒有任何形式的外來投資。相比於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等上市公司,其在成立早期就引入了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後來資本市場上市之後,其股權結構就更加複雜。因此,我們看到,華為公司的生產經營是對全體員工負責,而蘋果、阿里、騰訊的生產經營是對全體股東負責。

"
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很多細心的朋友發微信問品牌100分:原來華為那麼不容易啊?以2018年為例,拼死拼活地把收入做到1090億美元,利潤僅為89.5億美元,利潤率只有區區8%。對比一下,蘋果公司2018財年年報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595.31億美元,營業收入為2655.95億美元,

即便國內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利潤也分別為130.9億美元和119億美元,利潤率分別達到23%和25%。都遠遠超過華為的淨利潤。華為利潤為什麼這麼低呢?

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確實,按照華為公司2018年的數據,8%的淨利潤率,即便放在我們A股上市公司裡面對比,也並不算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那麼,華為既然是一家不會賺錢的公司,為什麼網絡上人們對於華為公司推崇備至呢?

首先,華為是一傢俬營科技企業,並非如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等一樣的上市公司。雖然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只持有華為公司不到2%的股份,但顯然任正非對於華為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因為華為是一家全員持股的非上市公司,沒有任何形式的外來投資。相比於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等上市公司,其在成立早期就引入了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後來資本市場上市之後,其股權結構就更加複雜。因此,我們看到,華為公司的生產經營是對全體員工負責,而蘋果、阿里、騰訊的生產經營是對全體股東負責。

華為銷售額超千億美元,淨利潤不及蘋果/阿里/騰訊,差距體現在哪?

其次,既然華為擁有非常強大的經營自主權,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華為在技術研發投入上擁有非常強大的自主性,不必受到來自外部投資者的限制,因為它沒有外部投資者。正因如此,我們能夠看到,華為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近十年來,已累計投入高達4850億元。截至2018年底,華為在全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超過8.78萬件,其中美國授權專利11152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數據則顯示,僅在2018年,華為就向其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位列全球第一。相反,我們對比一下蘋果公司,由於是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機制,其CEO庫克在技術研發投入上就缺少更多的自主權,要受到董事會和股東的限制,這恐怕也是蘋果近年來缺少令人驚歎的科研成果的關鍵所在吧。於是我們看到,蘋果更看中市值、股價和淨利潤率。

有人做一個假設,如果華為是一家上市公司,那麼在這次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後,將出現巨大的麻煩,股價可能會持續下跌,來自股東和董事會的壓力將使公司停止運轉。事實上,華為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沒有來自外部資本的壓力,反而可以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