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到底好不好,其中有什麼內幕?

艾滋病 腫瘤 乙肝 醫界新聞 Bite侃侃侃 Bite侃侃侃 2017-08-27

獻血到底好不好,其中有什麼內幕?

先來看看社會上流傳的鮮血副作用:

1. 獻血造成的血管破損是終身無法修復的。由於獻血造成的血管創傷在發生不可知的外力擠壓下,有 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2. 獻血會上癮。經常性的獻血,會造成體內強化,導致時常會有血管膨脹的感覺,唯有經常性的抽血才能夠降低這種不適感。

3.增加過多的被感染機率,諸如愛滋、乙肝等等高致病性傳染性疾病。儘管已有 安全防護,可是難免萬無一失。感染機率總是存在的。

其它流行的說法還有很多很多,但這都是真的嗎?獻血到底是有壞處還是好處了呢?

獻血到底好不好,其中有什麼內幕?

下面是小編在知乎上找到的說法,感覺還是很中肯。感謝jojo博士的答案。

首先,“適度獻血有益健康”的說法我沒能找到相關的文獻支持,可能是我才疏學淺,視野狹隘,但是我在pubmed(一個全世界最著名的醫學論文庫)裡搜過很多次,到現在為止還沒找到相關的文獻證明有益健康。(對於那些分數很低的中文文獻,我直接忽略了,因為有很多中文文獻是為了發表而發表的,你自己理解)

其次,“健康成年人適度獻血有害健康”的說法,我也沒搜到。有些人質疑獻血會不會導致骨髓造血衰竭?其實你想多了,人類的骨髓造血潛能巨大,如果按照骨髓造血能力推算人類壽命,估計活個三五百年不是問題。紅骨髓是健康成年人造血的主要來源,但是因為用不了這麼多紅骨髓,所以隨著年齡增長都慢慢轉化為黃骨髓(脂肪+休眠的造血幹細胞),被浪費掉了,但是當人在應激狀態下(受傷,失血,感染,手術,腫瘤等),如果紅骨髓不夠用了,黃骨髓會重新轉化為紅骨髓開始造血,稱為骨髓逆轉換。骨髓逆轉換並不常見,但是骨髓加速造血還是常見的,舉個典型例子,絕大多數人都得過重感冒吧?有沒有感覺到重感冒的時候,你的全身骨頭痛?那說明你的骨髓在加速造血。因為感染引發炎症,各種免疫細胞大量釋放炎症因子和細胞因子,其中的一些因子促進了造血,使你的白細胞生成增多,但是代價是,這些因子提高了神經系統對疼痛的敏感性,使你感到全身骨頭疼。同理,血液科常用的“升白針(瑞白)”“細胞因子”等等藥物,副作用也是骨痛。

獻血到底好不好,其中有什麼內幕?

人這一輩子總要感冒很多次吧,你獻一次血消耗的骨髓未必有感冒消耗得多,再說了,三五百年的造血潛能呢,浪費了都變成脂肪多可惜。

但是,如果一個體質較弱的人,或者一個缺乏鍛鍊的人,獻血可能是有害的,相信很多人都有剛獻完血後頭暈噁心想吐的體驗,甚至一個星期內都乏力,這些“後遺症”就是證明,在較短時間內失血400cc,雖然沒有達到休克的下限800cc(體質弱的人600cc),但是依然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會增加心肺系統的負荷,如果你不經常鍛鍊,或有潛在病變,則會對你的身體造成一定影響。

所以我個人觀點,獻血的害處不太大,但絕非有益。但是鼓勵大家在身體健康,勤加鍛鍊的情況下去適度獻血,因為畢竟是救人一命,如果哪一天你需要輸血,而所有人都不肯獻血,那將是一種怎樣的絕望。雖然現在很多血站不負責任,但是國家在逐漸改善,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斷送了那些急需輸血的病人。

【如果喜歡Bite,請點擊一波關注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