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

艾滋病是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截至2016年我國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計66.5萬人,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0.9萬人,但據估計還有32%的感染者未被發現。接下來就跟51養生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抗病毒治療的大力推進,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取得很好的成效,治療人數逐步增加,病死率不斷下降。

關於艾滋病的5大誤解

1、艾滋病的早期症狀像感冒

曾經有一度在媒體上傳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會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類似感冒的症狀。感染了HIV是不可以從症狀上去監測,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檢查。過分的強調所謂的“早期症狀”會讓人對艾滋病的感染過程造成誤解,以及給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如果感染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一些特殊工作行業的人拒絕接受艾滋病檢查,是因為覺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讓自己活的開心。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現在艾滋病已經出現了治癒的病例,更何況現在的雞尾酒療法在艾滋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已經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儘早檢測,積極的接受治療才是正確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為不會感染艾滋

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斷艾滋病的傳播。有專家指出,安全套對於艾滋病,預防成功率僅有84%,預防淋病的成功率為56%左右,而它預防尖銳溼疣的效果幾乎等於零。因此,預防艾滋病最重要的還是潔身自愛,杜絕不正當的性行為。

4、艾滋病人之間進行性行為不需要保護

HIV病毒的類型多,變異情況複雜,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兩個人,也不能保證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對治療帶來挑戰。

5、日常接觸會感染艾滋

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擁抱、撫摸、禮節性接吻;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飯、喝飲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設施,如廁所、游泳池、公共浴池、電話機、公共汽車等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

艾滋病是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截至2016年我國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計66.5萬人,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0.9萬人,但據估計還有32%的感染者未被發現。接下來就跟51養生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抗病毒治療的大力推進,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取得很好的成效,治療人數逐步增加,病死率不斷下降。

關於艾滋病的5大誤解

1、艾滋病的早期症狀像感冒

曾經有一度在媒體上傳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會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類似感冒的症狀。感染了HIV是不可以從症狀上去監測,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檢查。過分的強調所謂的“早期症狀”會讓人對艾滋病的感染過程造成誤解,以及給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如果感染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一些特殊工作行業的人拒絕接受艾滋病檢查,是因為覺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讓自己活的開心。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現在艾滋病已經出現了治癒的病例,更何況現在的雞尾酒療法在艾滋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已經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儘早檢測,積極的接受治療才是正確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為不會感染艾滋

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斷艾滋病的傳播。有專家指出,安全套對於艾滋病,預防成功率僅有84%,預防淋病的成功率為56%左右,而它預防尖銳溼疣的效果幾乎等於零。因此,預防艾滋病最重要的還是潔身自愛,杜絕不正當的性行為。

4、艾滋病人之間進行性行為不需要保護

HIV病毒的類型多,變異情況複雜,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兩個人,也不能保證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對治療帶來挑戰。

5、日常接觸會感染艾滋

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擁抱、撫摸、禮節性接吻;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飯、喝飲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設施,如廁所、游泳池、公共浴池、電話機、公共汽車等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我國發布“全方位HIV檢測模式”

儘早發現感染對於艾滋病的防控很有必要。為了擴大檢測服務範圍,提高可及性、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艾滋病健康基金會((AIDSHealthcareFoundation,簡稱AHF))日前舉辦的中國項目12週年慶典活動中首次發佈了“全方位HIV檢測模式”。該模式是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HIV自我檢測指南”的創新實踐,可有效提高HIV檢測服務的可及性及覆蓋面,對早檢測、早治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據瞭解,該模式覆蓋線上和線下兩方面的檢測需求,檢測需求者可通過登錄網站線上申領HIV自檢套裝或預約線下檢測。自2013年起,通過互聯網共發放檢測試劑8000人份,反饋HIV自檢結果7261人份,約80%為首次HIV檢測者,HIV自檢陽性率達10%以上;線下檢測方面已實現通過項目醫院機構、流動檢測車、酒吧和公園檢測等渠道為高危人群特別是男男性行為人群檢測。檢測者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多種手段預約,免除等待時間。同時,同伴教員為檢測者提供的“人帶人”轉介服務,也保證所有發現的HIV感染者能成功轉介到定點的抗病毒治療機構接受後續醫療服務。

"

艾滋病是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截至2016年我國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計66.5萬人,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0.9萬人,但據估計還有32%的感染者未被發現。接下來就跟51養生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抗病毒治療的大力推進,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取得很好的成效,治療人數逐步增加,病死率不斷下降。

關於艾滋病的5大誤解

1、艾滋病的早期症狀像感冒

曾經有一度在媒體上傳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會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類似感冒的症狀。感染了HIV是不可以從症狀上去監測,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檢查。過分的強調所謂的“早期症狀”會讓人對艾滋病的感染過程造成誤解,以及給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如果感染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一些特殊工作行業的人拒絕接受艾滋病檢查,是因為覺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讓自己活的開心。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現在艾滋病已經出現了治癒的病例,更何況現在的雞尾酒療法在艾滋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已經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儘早檢測,積極的接受治療才是正確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為不會感染艾滋

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斷艾滋病的傳播。有專家指出,安全套對於艾滋病,預防成功率僅有84%,預防淋病的成功率為56%左右,而它預防尖銳溼疣的效果幾乎等於零。因此,預防艾滋病最重要的還是潔身自愛,杜絕不正當的性行為。

4、艾滋病人之間進行性行為不需要保護

HIV病毒的類型多,變異情況複雜,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兩個人,也不能保證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對治療帶來挑戰。

5、日常接觸會感染艾滋

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擁抱、撫摸、禮節性接吻;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飯、喝飲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設施,如廁所、游泳池、公共浴池、電話機、公共汽車等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我國發布“全方位HIV檢測模式”

儘早發現感染對於艾滋病的防控很有必要。為了擴大檢測服務範圍,提高可及性、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艾滋病健康基金會((AIDSHealthcareFoundation,簡稱AHF))日前舉辦的中國項目12週年慶典活動中首次發佈了“全方位HIV檢測模式”。該模式是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HIV自我檢測指南”的創新實踐,可有效提高HIV檢測服務的可及性及覆蓋面,對早檢測、早治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據瞭解,該模式覆蓋線上和線下兩方面的檢測需求,檢測需求者可通過登錄網站線上申領HIV自檢套裝或預約線下檢測。自2013年起,通過互聯網共發放檢測試劑8000人份,反饋HIV自檢結果7261人份,約80%為首次HIV檢測者,HIV自檢陽性率達10%以上;線下檢測方面已實現通過項目醫院機構、流動檢測車、酒吧和公園檢測等渠道為高危人群特別是男男性行為人群檢測。檢測者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多種手段預約,免除等待時間。同時,同伴教員為檢測者提供的“人帶人”轉介服務,也保證所有發現的HIV感染者能成功轉介到定點的抗病毒治療機構接受後續醫療服務。

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研究

為有效應對艾滋病挑戰,感染患者可享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感染者只要願意治療,國家便會提供治療。治療不僅能夠抑制感染者的發病,並且切斷感染者的傳染性,有著預防作用。其中,“雞尾酒療法”得到大力普及。所謂“雞尾酒療法”,原指“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是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來治療艾滋病。科學家們將一種名為二去氫皮質抑素A(dCA)的天然混合物與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相結合,發現能夠將有效降低HIV病毒水平。研究者在對小白鼠停藥後,藥效持續19天沒有反彈。研究參與者認為,小白鼠只接受了一個月的治療,如果治療的時間越久,那麼“藥效反彈的時間可能也會更久,甚至永遠都不會反彈”。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還推出了一種艾滋病新療法——“Block-and-Lock”療法,基本上阻止了HIV病毒的繁殖,並將其鎖定在“持久的延遲狀態”。研究人員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美國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所合作,打算下一步將其研究成果在猴子身上進行檢測,然後再在人類身上進行臨床試驗。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莎拉梅隆和久間和夫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表明,藥用真菌白樺茸對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增殖效果。報道顯示,該實驗使用濃度不同的白樺茸提取物,加入從人類淋巴球取得的細胞中,以測試受到艾滋病毒I型感染之後正常細胞的變性程度。結果發現,正常細胞在攝氏37°C的環境生存六天後,在溶解白樺茸提取物的溶液中,沒有看到變性的細胞,由此可證明白樺茸具有抑制艾滋病毒增殖的力量。不僅如此,從白樺茸提取的成份還有抑制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等病毒,避免細胞變性的效果。

隨著治療方法和治療藥物的發現,艾滋病正在變成一種慢性疾病,甚至可以治癒。當然,預防仍是應對艾滋病的關鍵。據專家透露,在全國,每年大約有一千人受職業暴露的情況,其中以醫務人員、科研人員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中發生感染,採取的措施醫學上叫暴露後預防。而對於非職業暴露,例如一夜情之後發現性伴侶感染艾滋病,也可以採取措施阻斷艾滋病毒。

"

艾滋病是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截至2016年我國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計66.5萬人,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0.9萬人,但據估計還有32%的感染者未被發現。接下來就跟51養生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抗病毒治療的大力推進,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取得很好的成效,治療人數逐步增加,病死率不斷下降。

關於艾滋病的5大誤解

1、艾滋病的早期症狀像感冒

曾經有一度在媒體上傳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會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類似感冒的症狀。感染了HIV是不可以從症狀上去監測,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檢查。過分的強調所謂的“早期症狀”會讓人對艾滋病的感染過程造成誤解,以及給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如果感染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一些特殊工作行業的人拒絕接受艾滋病檢查,是因為覺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讓自己活的開心。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現在艾滋病已經出現了治癒的病例,更何況現在的雞尾酒療法在艾滋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已經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儘早檢測,積極的接受治療才是正確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為不會感染艾滋

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斷艾滋病的傳播。有專家指出,安全套對於艾滋病,預防成功率僅有84%,預防淋病的成功率為56%左右,而它預防尖銳溼疣的效果幾乎等於零。因此,預防艾滋病最重要的還是潔身自愛,杜絕不正當的性行為。

4、艾滋病人之間進行性行為不需要保護

HIV病毒的類型多,變異情況複雜,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兩個人,也不能保證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對治療帶來挑戰。

5、日常接觸會感染艾滋

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擁抱、撫摸、禮節性接吻;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飯、喝飲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設施,如廁所、游泳池、公共浴池、電話機、公共汽車等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我國發布“全方位HIV檢測模式”

儘早發現感染對於艾滋病的防控很有必要。為了擴大檢測服務範圍,提高可及性、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艾滋病健康基金會((AIDSHealthcareFoundation,簡稱AHF))日前舉辦的中國項目12週年慶典活動中首次發佈了“全方位HIV檢測模式”。該模式是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HIV自我檢測指南”的創新實踐,可有效提高HIV檢測服務的可及性及覆蓋面,對早檢測、早治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據瞭解,該模式覆蓋線上和線下兩方面的檢測需求,檢測需求者可通過登錄網站線上申領HIV自檢套裝或預約線下檢測。自2013年起,通過互聯網共發放檢測試劑8000人份,反饋HIV自檢結果7261人份,約80%為首次HIV檢測者,HIV自檢陽性率達10%以上;線下檢測方面已實現通過項目醫院機構、流動檢測車、酒吧和公園檢測等渠道為高危人群特別是男男性行為人群檢測。檢測者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多種手段預約,免除等待時間。同時,同伴教員為檢測者提供的“人帶人”轉介服務,也保證所有發現的HIV感染者能成功轉介到定點的抗病毒治療機構接受後續醫療服務。

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研究

為有效應對艾滋病挑戰,感染患者可享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感染者只要願意治療,國家便會提供治療。治療不僅能夠抑制感染者的發病,並且切斷感染者的傳染性,有著預防作用。其中,“雞尾酒療法”得到大力普及。所謂“雞尾酒療法”,原指“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是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來治療艾滋病。科學家們將一種名為二去氫皮質抑素A(dCA)的天然混合物與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相結合,發現能夠將有效降低HIV病毒水平。研究者在對小白鼠停藥後,藥效持續19天沒有反彈。研究參與者認為,小白鼠只接受了一個月的治療,如果治療的時間越久,那麼“藥效反彈的時間可能也會更久,甚至永遠都不會反彈”。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還推出了一種艾滋病新療法——“Block-and-Lock”療法,基本上阻止了HIV病毒的繁殖,並將其鎖定在“持久的延遲狀態”。研究人員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美國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所合作,打算下一步將其研究成果在猴子身上進行檢測,然後再在人類身上進行臨床試驗。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莎拉梅隆和久間和夫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表明,藥用真菌白樺茸對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增殖效果。報道顯示,該實驗使用濃度不同的白樺茸提取物,加入從人類淋巴球取得的細胞中,以測試受到艾滋病毒I型感染之後正常細胞的變性程度。結果發現,正常細胞在攝氏37°C的環境生存六天後,在溶解白樺茸提取物的溶液中,沒有看到變性的細胞,由此可證明白樺茸具有抑制艾滋病毒增殖的力量。不僅如此,從白樺茸提取的成份還有抑制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等病毒,避免細胞變性的效果。

隨著治療方法和治療藥物的發現,艾滋病正在變成一種慢性疾病,甚至可以治癒。當然,預防仍是應對艾滋病的關鍵。據專家透露,在全國,每年大約有一千人受職業暴露的情況,其中以醫務人員、科研人員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中發生感染,採取的措施醫學上叫暴露後預防。而對於非職業暴露,例如一夜情之後發現性伴侶感染艾滋病,也可以採取措施阻斷艾滋病毒。

不再恐懼,艾滋病已變可控的慢性病?這是真的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