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愛心裡程路 攝影 倔強 美文 中信書院 2019-01-24

離開家鄉已經不知道多少年,回想起當年爹孃倚著牆,迎著瑟瑟的寒風目送我們遠去,為了學費和生計,爹孃沿著那崎嶇的小路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們才知道,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把我們送出山溝溝去闖蕩,他們不求我們回報什麼,只盼望在過年的那一天,可以和我們吃頓溫暖的團圓飯。

“從小就怕失去父母”的焦波,用影像記錄了父母的生活,同時也敘寫了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用一種近乎“犧牲”的方式,為兒女苦了一輩子,竭盡全力地付出一切。


曾經有位資深的法國評委這樣描述這部作品:全人類只有親情是相通的,俺爹俺娘能感動世界!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俺娘叫喬花桂,身高1.41米,是一個體重70斤的弱小女人。她屬牛。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俺爹叫焦文崇,身高1.70米,體重80公斤,是一個長著一雙倔強眼睛的強壯男人。他屬兔。

焦波既是本片的編導又是故事的講述者。他說:“朋友們,我真羨慕你們還有爹孃,想為爹孃做點兒什麼,想必你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但最後我還想送給你們一句話:想要為爹孃做事,千萬不要等到明天。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1978年我給爹孃拍了第一張合影。這幾乎是爹孃的金婚照了。那時的爹孃一臉嚴肅。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有時候,感動就是源自於我們對父母那一句簡單的問候、簡單的關懷、簡單的告別。感動就是夕陽下,爹孃翹首盼望子女歸來的身影。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每天窗紙一亮,爹孃就起來忙活,太陽下山,是他們收工的鐘點。

每個人都有爹孃,每個人心裡都珍藏著爹孃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家鄉,每個人心裡都蘊涵著對故土的深情和鄉愁。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爹幹活手指上紮了刺,娘戴上老花鏡給他挑。扎痛了,爹便嚷嚷:“你這哪裡是在挑刺,簡直是挖坑、刨樹根!”娘還是細聲慢語:“老了,眼花了,看不清了。”


餘秋雨說,焦波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孝子。他把自己的爹孃作為一種典型的文化圖像呈現給社會,有血有肉地告訴人們何謂中國倫理,何謂東方親情,何謂華夏子民。

焦波在《俺爹俺娘》中用質樸的文字真實記錄了父母一輩子的生活片斷,以及對家庭、父老鄉親的深沉記憶,用真摯深厚的情感打動人心。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每次娘送我,我都不讓她往大門外走,她總說:“我不出去了。”但當走遠了猛一回頭,娘每次都跟在身後。


甄選橫跨三十餘年12000多張攝影作品中的百幅老照片,數十萬字文字記錄,真摯感人地記錄了兩個世紀老人30年間的生活片斷,透過一個典型的農民家庭,真實還原了中國人的家庭親情和中國鄉村的歲月影像。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在孃的病床前,爹俯下身說:“我試試你娘發不發燒。”

這既是一個兒子用鏡頭留住日漸年邁父母容顏的溫暖過程,也完整記錄了一箇中國人的家庭生態,呈現了世代相傳的中國人的情懷。

透過這些文章和老照片,我們看到了父母顫微的身影、百姓民生、故鄉溫暖的記憶,感受到了一種無以倫比的心靈震撼。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焦波著 | 中信出版集團


焦波說:“兒子的腳印是一條河,河的源頭在爹孃的心底裡。”

這條河是生命之河,世世代代,因愛而生,因愛奔流,因愛歡歌,因愛嗚咽。

這條河是牽掛之河,孩子走到哪裡,這條河就流到哪裡,一刻不曾停息。

這條河是歲月之河,30 年,12 000 多張照片,黑白與彩色的光影,奔流在這條思念之河裡。

焦波用相機留住了自己的爹孃,讓思念變得具象真實而不再縹緲不定,讓親情記憶不再因時光久遠而日漸模糊。

攝影是定格歷史瞬間的藝術。這些凝固的影像,因歲月的流逝而愈加珍貴。

——截取自俞敏洪序

焦波用樸素感人的語言、30年紀錄式攝影作品闡述東方親情、遠方鄉愁和每個人心底來自父母、家庭的堅實力量,讓我們立即飛回到那片遙遠的家鄉,飛回到日益蒼老的爹孃身邊,疏解了我們無處找尋的鄉愁。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2001年,爹孃結婚70 週年這一天,到北京遊覽。爹深情地拉著孃的手,唸了一句戲詞:“咱們手把手兒把話拉……”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牽掛是一種擁有!牽掛是一種充實!牽掛是一種幸福!

沒了啥,也別沒了牽掛!

春節將至,在外漂泊了一年的我們,是否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但願每位父母都可以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溫暖過年!


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不要讓你的父母孤獨的吃飯


新春快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