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會感到高興,我不同意這個……這麼個口號,讓我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很快就開始說話了,但口號喊出來的比我還快”,剛剛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結束競選集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媒體面前趕忙撇開自己的責任。

在7月18日當天的集會上,特朗普的支持者們竟然狂熱地喊出了“送她走”(send her back,“她”指索馬里裔民主黨國會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的口號,這似乎與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支持者經常在集會上強烈要求的“把她關起來”(lock her up)異曲同工。不過,當年共和黨要“關起來”的是不請自來的競爭對手希拉里,而如今他們要“送走”的卻是特朗普自己主動挑選的“靶子”。

事情起於特朗普7月14日發的推特。那一天特朗普連發三條推特,矛頭指向國會眾議院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拉什達·特利布(Rashida Tlaib)、伊爾汗·奧馬爾(Ilhan Omar)和艾安娜·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特朗普在推特中稱這些議員來自“世界上最糟糕、最腐敗、最無能的政府,現在竟然批評美國……她們應該回去幫助她們的祖國……我相信佩洛西會非常願意儘快給她們安排回去的行程”。隨後,特朗普在公開演講中也曾更為直截了當地向民主黨女性國會眾議員喊話:如果不喜歡美國,可以離開。

"

“我不會感到高興,我不同意這個……這麼個口號,讓我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很快就開始說話了,但口號喊出來的比我還快”,剛剛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結束競選集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媒體面前趕忙撇開自己的責任。

在7月18日當天的集會上,特朗普的支持者們竟然狂熱地喊出了“送她走”(send her back,“她”指索馬里裔民主黨國會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的口號,這似乎與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支持者經常在集會上強烈要求的“把她關起來”(lock her up)異曲同工。不過,當年共和黨要“關起來”的是不請自來的競爭對手希拉里,而如今他們要“送走”的卻是特朗普自己主動挑選的“靶子”。

事情起於特朗普7月14日發的推特。那一天特朗普連發三條推特,矛頭指向國會眾議院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拉什達·特利布(Rashida Tlaib)、伊爾汗·奧馬爾(Ilhan Omar)和艾安娜·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特朗普在推特中稱這些議員來自“世界上最糟糕、最腐敗、最無能的政府,現在竟然批評美國……她們應該回去幫助她們的祖國……我相信佩洛西會非常願意儘快給她們安排回去的行程”。隨後,特朗普在公開演講中也曾更為直截了當地向民主黨女性國會眾議員喊話:如果不喜歡美國,可以離開。

刁大明:特朗普懟女議員,或將使民主黨自亂陣腳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5日,美國華盛頓,四名民主黨少數族裔女議員集體對特朗普近期的爭議性推文作出迴應。左起:艾安娜·普雷斯利,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伊爾汗·奧馬爾和拉什達·特利布。東方IC 圖

特朗普這番言論不僅“排外”,還扯上了與四位女議員同屬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特朗普的用心可以從他2天前的一番話中窺見端倪。

7月12日,即將啟程飛往密爾沃基的特朗普面對媒體煞有介事地評論起民主黨的“家務事”,“關於你們比我更熟悉的佩洛西,我要說兩句。她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好吧?她不是種族主義者。她們給她扣上這頂帽子太丟人了”。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行程是發表要求推進《美墨加協定》落地的演講、另一個是出席2020年大選連任競選集會。佩洛西按理說在這兩個場合都會成為攻擊對象,而他卻在此刻為佩洛西背起書來。而特朗普口中的“她們”就是那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

也許,特朗普挺佩洛西唯一的解釋就是希望試著打進一個楔子,利用分歧讓民主黨自己亂起來才好。

與佩洛西不睦的“小分隊”

6月27日,在佩洛西的主導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放行了涉及到46億美元的參議院共和黨版本的邊境緊急狀態援助撥款。雖然仍舊有95位民主黨人反對,但305票贊成還是體現了129位民主黨人和176位共和黨人的罕見跨黨合作。這也是第116屆國會開幕半年多以來共和黨主流支持的立法首次得到通過。

按照佩洛西自己的說法,雖然無法全面限制白宮當前的移民政策議程,但該法案至少幫助到那些在邊境拘留所裡的孩子們。甚至,按照消息人士透露的情況,副總統彭斯已經答應佩洛西,將把兒童在臨時拘留所的停留時間限制在90天之內,而且未來如果再出現兒童在拘留所中死亡的情況將在24小時之內告知國會議員。但佩洛西的“現實”立刻遭遇到了某些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

“我們今天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允許與怒暴行發生”,伊爾汗·奧馬爾高度懷疑佩洛西的判斷,“我們把錢撥出去,但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錢會不會去用來購買合適的床、購買牙刷、去幫助那些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同樣的擔憂也來自拉什達·特利布:“如果我們不打算讓他們負責的話,又如何應對這場人道危機?”更加針鋒相對的反對聲音當然再次來自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她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炮轟佩洛西稱,“這是我們應該拒絕接受的無能。我們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們繼續受到傷害。”再加上艾安娜·普雷斯利,這四位同為少數族裔女性的民主黨國會眾議員在半個月之後就成了特朗普公開抨擊的目標。

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與佩洛西不睦、或者與特朗普對抗,在如今的華盛頓幾乎不是什麼新聞了。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即將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女性國會議員(29歲)的奧卡西奧-科爾特斯會否支持美國曆史上首位女性議長重掌權槌,一度成為媒體競相猜測的一個焦點。

雖然在第116屆國會開幕之初的議長選舉中,包括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內的上述四位議員都入鄉隨俗地投票支持了佩洛西,但代表民主黨不同世代與不同方向的紛爭似乎從未停止過。半年多以來,從所謂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到廢除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從全覆蓋醫療福利到免費公共大學教育再到對富人大幅度加稅……這些腦洞大開的政見似乎在調理著民主黨自由派的口味,但卻未必都能讓老派的“佩洛西們”買賬。甚至在6月底的邊境投票爭議之後,面對黨內的壓力,奧卡西奧-科爾特斯還是在社交媒體上嘴硬道:“我們自己的堅持並不意味著對她缺少尊重。我們只是不想有人每天都被無視”。

無論如何,即便與佩洛西關係微妙,但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還是勇敢地組建了一個所謂的“小分隊”(squad)。按照某些觀點認為,這個“小分隊”正在顛覆國會中非正式組織的一般標準。小分隊的理念是對一種共同認同的追求與捍衛,其範圍也不僅僅限於成員,而更像是一個具有極為鮮明符號化吸引力的“黑洞”,這與旨在實現明確政策目標的連線組織和強調跨黨合作的“幫”(gang)都完全不同。

這個四人“小分隊”的緣起是她們各自身上的“刷新感”。除了波多黎各裔的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年齡上的刷新之外,出生在索馬里的奧馬爾與巴勒斯坦裔的特利布同時成為首次選入國會山的穆斯林女性,而普雷斯利則是在馬薩諸塞州當選的首位女性非洲裔國會議員,也是新英格蘭地區第一批非洲裔女性國會議員。於是,在2018年12月所有新當選議員齊聚華盛頓進行“崗前培訓”之時,這四位共同接受了媒體的專訪,隨後四人合影留念。當奧卡西奧-科爾特斯要將照片發佈上網時,她的腦子裡閃過的名字就是“小分隊”。

特朗普懟“小分隊”幫了誰的忙?

雖然很快就以“避雷針”的評價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創舉足以奠定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隊長”角色,但其他幾位姐妹的確也不是吃素的。在就任議員首日即2019年1月3日,42歲的特利布就公開表達了她長期堅持的對特朗普發起彈劾的立場。甚至,在當晚參與一個答謝選民的公開活動中,特利布竟然在演講後半公開地對特朗普使用了低俗至極的粗口。這個橋段其實剛好說明了一個比較本質的問題,即特利布等人的上位其實更像是特朗普在自由派世界映射出的倒像。不過,一貫咒罵別人、似乎百毒不侵的特朗普卻顯得偉岸起來,次日他親自迴應:“我想她羞辱了她自己,她羞辱了她的家庭。這對美國而言是極其沒有尊嚴的。”

接替特利布成為話題擔當的是奧馬爾。因為索馬里裔的身份,36歲的她初入國會就獲得了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一個席位,這也算是佩洛西等人向她示好的見面禮。但長期批評以色列的奧馬爾卻利用各種機會繼續抨擊美國兩黨的親以政策。在2019年2月與記者的互動中,奧馬爾公開將那些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兩黨政治人物稱為“內塔尼亞胡的寶貝們”,旋即引發了包括佩洛西在內的民主黨人的批評,甚至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導人發表聲明,批評奧馬爾“使用了極具攻擊性的反猶傾向的表達”。雖然奧馬爾很快道歉,但她隨後卻仍舊堅持了立場,並多次引發來自民主黨內部的批評、以及美國猶太人群體的激烈反應。

當然,奧馬爾強烈反對美國以色列政策的立場得到了特利布和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聲援。但即便如此,破壞了當今美國政壇上一些基本規則的奧馬爾幾乎必然會在2020年謀求連任時在黨內外遭遇極大的挑戰。有趣的是,最新的消息說,內塔尼亞胡政府已同意允許奧馬爾和特利布造訪約旦河西岸地區,看來奧馬爾是準備在以色列議題上一以貫之了。

相比而言,45歲的普雷斯利在彈劾特朗普、移民政策以及族裔政策上也展現出極端自由派立場,但還是比另外三位的招式更加傳統一些。她在“小分隊”中的參與極可能還是因為與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相同,普雷斯利也是在2018年中期選舉的初選中擊敗數十年在任的資深建制派而出現的“造反者”。

如果這樣看來,“小分隊”的確是比較鬆散的,甚至有淪為“塑料姐妹花”的可能性。她們都代表民主黨內的極端自由派,所以要彈劾特朗普;她們中的某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出於宗教等原因深度參與到了對外事務特別是中東事務當中;只有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一人似乎是帶方向的,所有議題都激進地參與,全方位地給奶奶輩的佩洛西找事兒。

不過,如今“小分隊”得到了一個可遇不可求的粘合劑,即特朗普指名道姓的抨擊。很多觀點認為,特朗普偽善地替佩洛西辯護、將矛頭直指“小分隊”,不但能夠有效鞏固白人選票,而且還在客觀上抬高了“小分隊”能得到的關注度,助長了“小分隊”在民主黨內的話語權,甚至是逼著民主黨加速少數族裔化。

“小分隊”只是民主黨的小問題?

但從民主黨陣營第一輪反應看,佩洛西顯然還保持著控制力,一邊以此作為團結黨內、平衡“小分隊”的機會,一邊在掌握分寸的情況下回擊特朗普。當然,這位民主黨議長不會對特朗普為其背書領情,而且她公開抨擊特朗普的言論是排外的,正在分裂美國。而當佩洛西說出“我們的多元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團結是我們的力量”之時,其實是在告訴“小分隊”:我們的分歧是小問題,而共同對付特朗普才是大任務。

隨後,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7月16日民主黨在眾議院通過了譴責特朗普的決議案,全部民主黨人同仇敵愾之餘,還有四位共和黨人以及剛剛退出共和黨成為獨立人士的賈斯汀·阿馬什投票贊成。有趣的是,對特朗普譴責的編號為H.Res.489的決議案之後,編號為H.Res.490的決議案其實也是相似內容,而且都被提交到了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只是H.Res.490是“正式譴責”(censure)總統並要求總統對這種“德不配位”的言行公開道歉,司法委員會對此未予理會。究其原因,極可能是佩洛西等民主黨領導層並不希望在特朗普身上實現美國曆史上第六次對在任總統的“正式譴責”,畢竟這一定會助長民主黨內部彈劾特朗普的聲浪。

也就是在譴責特朗普的一天之後,國會眾議院以332比95的投票結果決定擱置一項由民主黨人發起了彈劾特朗普的決議案。這基本上可以說明,在特朗普“打楔子”的情況下,民主黨內部雖然義憤填膺,但佩洛西仍舊掌握了立法和政治議程的節奏。不過,在這次投票與6月27日對邊境撥款立法的投票中,民主黨顯現出的分裂狀態如出一轍:不但“小分隊”在兩次投票中都投下了反對票,而且在6月投下反對票的95位民主黨人此次依然投了反對票。民主黨如此頻繁而固定的投票分裂會意味著什麼呢?

在面對“小分隊”的不同言論時,佩洛西曾輕描淡寫地評價說,“所有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公共平臺、她們的推特世界。但她們沒有追隨者。她們就是四個人,就能拿到四張票”。但實際情況、至少是發展趨勢,似乎並不如佩洛西所言那麼樂觀。當“小分隊”變成“大分隊”,或者“姐妹淘”逐漸有可能控制佔據目前民主黨國會眾議員40%的95票之時,佩洛西的時代也就不得不黯然落幕了。而這個趨勢似乎是不可逆的,甚至被認為在2008年奧巴馬當選乃至上世紀中葉民權運動時就埋下的伏筆。

奧巴馬“猶抱琵琶半遮面”

某種意義上,特朗普突然把在國會山批評了他半年的“小分隊”當靶子,更像是6月27日電視辯論中卡馬拉·哈里斯以族裔議題對拜登發起攻擊的回聲。在特朗普的搖旗吶喊之下,“小分隊”得勢的可能性不僅僅是佩洛西的麻煩,更是2020年總統初選民主黨參選人們的麻煩:對於“小分隊”的任何一個奇思妙想,他們都必須準備好做出自己的“選邊站”判斷。

比如,針對奧馬爾在對以色列政策上的批判立場,沃倫、丈夫是猶太裔的哈里斯、本身是猶太裔的桑德斯不同程度上表達了袒護態度,而更多的參選人則只能隱隱約約地表達出某種擔憂。而隨著選戰的深入,在爭議越發激烈的議題上隱藏態度一定是無法辦到的,進而外界可能看到的是“小分隊”所引發的黨內分裂。

如果以到底哪位或者哪類參選人更易迎合“小分隊”背後的趨勢的話,拜登一定是屬於最不適合的那一類。雖然他在第一時間也猛批特朗普的“排外”言論“可恥”,但隨後馬上提醒人們是否記得1970年代的喬治·華萊士,頓時再次重現了斑駁的年代感。相對而言,憑藉族裔牌坐回民調順風車的哈里斯可能更符合“小分隊”的氣場,但她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也還是要靜觀。或者說,如今的民主黨,要在黑暗之中找到把持國會甚至入主白宮的密道,就必須憑藉“小分隊”之火的光亮,而且自然是越亮越好,不過越亮也就越可能無法控制,不免有熊熊大火焚燬一切的風險。而無論如何,當一場選舉,越來越像玩火的時候,獲勝或許才是更大困境的起點。

“不喜歡就離開”是說給“小分隊”聽的,其實也是說給所有少數族裔群體聽的,更是說給至今還被“出生地懷疑論者”抹黑的奧巴馬聽的。雖然在今年4月正式宣佈參選時,前副總統拜登對媒體坦言他不要求奧巴馬背書,進而也就意味著奧巴馬大概率不會在民主黨初選選情不明時公開表態,但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民主黨陣營更需要美國曆史上首位少數族裔總統的聲音。

7月19日下午,前總統奧巴馬終於亮明瞭立場。有趣的是,已經卸任兩年半的前總統只是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前第一夫人米歇爾的推特。整個推文很“政治正確”:“真正讓我們國家偉大的是多樣性。我多年來在很多方面都見證了這種美麗。無論我們出生在此還是來此尋求庇護,這是都是我們的一席之地。我們必須記住,這不是我的美國或者你的美國。這是我們的美國。”

如此“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表態,與我們在本文開頭看到特朗普“這麼個口號讓我感到不舒服”的表達似乎都是在推卸著什麼。對於奧巴馬而言,他只是不願意如此早表達對拜登的支持,但應該不是不願意公開抨擊特朗普的言行,而真正難題在於他到底該如何表達自己對“小分隊”的看法。諷刺的是,前第一夫人的這條推特也有個很大的“雷”:“我們必須記住,這不是我的美國或者你的美國。這是我們的美國”,但如果“我們”都還不清楚是誰的時候,美國又該是誰的呢?

責任編輯/張玲 顧心陽

圖文編輯/李曉琪

作者:刁大明,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2019-07-21

"

“我不會感到高興,我不同意這個……這麼個口號,讓我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很快就開始說話了,但口號喊出來的比我還快”,剛剛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結束競選集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媒體面前趕忙撇開自己的責任。

在7月18日當天的集會上,特朗普的支持者們竟然狂熱地喊出了“送她走”(send her back,“她”指索馬里裔民主黨國會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的口號,這似乎與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支持者經常在集會上強烈要求的“把她關起來”(lock her up)異曲同工。不過,當年共和黨要“關起來”的是不請自來的競爭對手希拉里,而如今他們要“送走”的卻是特朗普自己主動挑選的“靶子”。

事情起於特朗普7月14日發的推特。那一天特朗普連發三條推特,矛頭指向國會眾議院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拉什達·特利布(Rashida Tlaib)、伊爾汗·奧馬爾(Ilhan Omar)和艾安娜·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特朗普在推特中稱這些議員來自“世界上最糟糕、最腐敗、最無能的政府,現在竟然批評美國……她們應該回去幫助她們的祖國……我相信佩洛西會非常願意儘快給她們安排回去的行程”。隨後,特朗普在公開演講中也曾更為直截了當地向民主黨女性國會眾議員喊話:如果不喜歡美國,可以離開。

刁大明:特朗普懟女議員,或將使民主黨自亂陣腳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5日,美國華盛頓,四名民主黨少數族裔女議員集體對特朗普近期的爭議性推文作出迴應。左起:艾安娜·普雷斯利,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伊爾汗·奧馬爾和拉什達·特利布。東方IC 圖

特朗普這番言論不僅“排外”,還扯上了與四位女議員同屬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特朗普的用心可以從他2天前的一番話中窺見端倪。

7月12日,即將啟程飛往密爾沃基的特朗普面對媒體煞有介事地評論起民主黨的“家務事”,“關於你們比我更熟悉的佩洛西,我要說兩句。她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好吧?她不是種族主義者。她們給她扣上這頂帽子太丟人了”。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行程是發表要求推進《美墨加協定》落地的演講、另一個是出席2020年大選連任競選集會。佩洛西按理說在這兩個場合都會成為攻擊對象,而他卻在此刻為佩洛西背起書來。而特朗普口中的“她們”就是那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

也許,特朗普挺佩洛西唯一的解釋就是希望試著打進一個楔子,利用分歧讓民主黨自己亂起來才好。

與佩洛西不睦的“小分隊”

6月27日,在佩洛西的主導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放行了涉及到46億美元的參議院共和黨版本的邊境緊急狀態援助撥款。雖然仍舊有95位民主黨人反對,但305票贊成還是體現了129位民主黨人和176位共和黨人的罕見跨黨合作。這也是第116屆國會開幕半年多以來共和黨主流支持的立法首次得到通過。

按照佩洛西自己的說法,雖然無法全面限制白宮當前的移民政策議程,但該法案至少幫助到那些在邊境拘留所裡的孩子們。甚至,按照消息人士透露的情況,副總統彭斯已經答應佩洛西,將把兒童在臨時拘留所的停留時間限制在90天之內,而且未來如果再出現兒童在拘留所中死亡的情況將在24小時之內告知國會議員。但佩洛西的“現實”立刻遭遇到了某些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

“我們今天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允許與怒暴行發生”,伊爾汗·奧馬爾高度懷疑佩洛西的判斷,“我們把錢撥出去,但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錢會不會去用來購買合適的床、購買牙刷、去幫助那些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同樣的擔憂也來自拉什達·特利布:“如果我們不打算讓他們負責的話,又如何應對這場人道危機?”更加針鋒相對的反對聲音當然再次來自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她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炮轟佩洛西稱,“這是我們應該拒絕接受的無能。我們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們繼續受到傷害。”再加上艾安娜·普雷斯利,這四位同為少數族裔女性的民主黨國會眾議員在半個月之後就成了特朗普公開抨擊的目標。

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與佩洛西不睦、或者與特朗普對抗,在如今的華盛頓幾乎不是什麼新聞了。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即將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女性國會議員(29歲)的奧卡西奧-科爾特斯會否支持美國曆史上首位女性議長重掌權槌,一度成為媒體競相猜測的一個焦點。

雖然在第116屆國會開幕之初的議長選舉中,包括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內的上述四位議員都入鄉隨俗地投票支持了佩洛西,但代表民主黨不同世代與不同方向的紛爭似乎從未停止過。半年多以來,從所謂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到廢除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從全覆蓋醫療福利到免費公共大學教育再到對富人大幅度加稅……這些腦洞大開的政見似乎在調理著民主黨自由派的口味,但卻未必都能讓老派的“佩洛西們”買賬。甚至在6月底的邊境投票爭議之後,面對黨內的壓力,奧卡西奧-科爾特斯還是在社交媒體上嘴硬道:“我們自己的堅持並不意味著對她缺少尊重。我們只是不想有人每天都被無視”。

無論如何,即便與佩洛西關係微妙,但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還是勇敢地組建了一個所謂的“小分隊”(squad)。按照某些觀點認為,這個“小分隊”正在顛覆國會中非正式組織的一般標準。小分隊的理念是對一種共同認同的追求與捍衛,其範圍也不僅僅限於成員,而更像是一個具有極為鮮明符號化吸引力的“黑洞”,這與旨在實現明確政策目標的連線組織和強調跨黨合作的“幫”(gang)都完全不同。

這個四人“小分隊”的緣起是她們各自身上的“刷新感”。除了波多黎各裔的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年齡上的刷新之外,出生在索馬里的奧馬爾與巴勒斯坦裔的特利布同時成為首次選入國會山的穆斯林女性,而普雷斯利則是在馬薩諸塞州當選的首位女性非洲裔國會議員,也是新英格蘭地區第一批非洲裔女性國會議員。於是,在2018年12月所有新當選議員齊聚華盛頓進行“崗前培訓”之時,這四位共同接受了媒體的專訪,隨後四人合影留念。當奧卡西奧-科爾特斯要將照片發佈上網時,她的腦子裡閃過的名字就是“小分隊”。

特朗普懟“小分隊”幫了誰的忙?

雖然很快就以“避雷針”的評價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創舉足以奠定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隊長”角色,但其他幾位姐妹的確也不是吃素的。在就任議員首日即2019年1月3日,42歲的特利布就公開表達了她長期堅持的對特朗普發起彈劾的立場。甚至,在當晚參與一個答謝選民的公開活動中,特利布竟然在演講後半公開地對特朗普使用了低俗至極的粗口。這個橋段其實剛好說明了一個比較本質的問題,即特利布等人的上位其實更像是特朗普在自由派世界映射出的倒像。不過,一貫咒罵別人、似乎百毒不侵的特朗普卻顯得偉岸起來,次日他親自迴應:“我想她羞辱了她自己,她羞辱了她的家庭。這對美國而言是極其沒有尊嚴的。”

接替特利布成為話題擔當的是奧馬爾。因為索馬里裔的身份,36歲的她初入國會就獲得了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一個席位,這也算是佩洛西等人向她示好的見面禮。但長期批評以色列的奧馬爾卻利用各種機會繼續抨擊美國兩黨的親以政策。在2019年2月與記者的互動中,奧馬爾公開將那些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兩黨政治人物稱為“內塔尼亞胡的寶貝們”,旋即引發了包括佩洛西在內的民主黨人的批評,甚至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導人發表聲明,批評奧馬爾“使用了極具攻擊性的反猶傾向的表達”。雖然奧馬爾很快道歉,但她隨後卻仍舊堅持了立場,並多次引發來自民主黨內部的批評、以及美國猶太人群體的激烈反應。

當然,奧馬爾強烈反對美國以色列政策的立場得到了特利布和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聲援。但即便如此,破壞了當今美國政壇上一些基本規則的奧馬爾幾乎必然會在2020年謀求連任時在黨內外遭遇極大的挑戰。有趣的是,最新的消息說,內塔尼亞胡政府已同意允許奧馬爾和特利布造訪約旦河西岸地區,看來奧馬爾是準備在以色列議題上一以貫之了。

相比而言,45歲的普雷斯利在彈劾特朗普、移民政策以及族裔政策上也展現出極端自由派立場,但還是比另外三位的招式更加傳統一些。她在“小分隊”中的參與極可能還是因為與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相同,普雷斯利也是在2018年中期選舉的初選中擊敗數十年在任的資深建制派而出現的“造反者”。

如果這樣看來,“小分隊”的確是比較鬆散的,甚至有淪為“塑料姐妹花”的可能性。她們都代表民主黨內的極端自由派,所以要彈劾特朗普;她們中的某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出於宗教等原因深度參與到了對外事務特別是中東事務當中;只有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一人似乎是帶方向的,所有議題都激進地參與,全方位地給奶奶輩的佩洛西找事兒。

不過,如今“小分隊”得到了一個可遇不可求的粘合劑,即特朗普指名道姓的抨擊。很多觀點認為,特朗普偽善地替佩洛西辯護、將矛頭直指“小分隊”,不但能夠有效鞏固白人選票,而且還在客觀上抬高了“小分隊”能得到的關注度,助長了“小分隊”在民主黨內的話語權,甚至是逼著民主黨加速少數族裔化。

“小分隊”只是民主黨的小問題?

但從民主黨陣營第一輪反應看,佩洛西顯然還保持著控制力,一邊以此作為團結黨內、平衡“小分隊”的機會,一邊在掌握分寸的情況下回擊特朗普。當然,這位民主黨議長不會對特朗普為其背書領情,而且她公開抨擊特朗普的言論是排外的,正在分裂美國。而當佩洛西說出“我們的多元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團結是我們的力量”之時,其實是在告訴“小分隊”:我們的分歧是小問題,而共同對付特朗普才是大任務。

隨後,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7月16日民主黨在眾議院通過了譴責特朗普的決議案,全部民主黨人同仇敵愾之餘,還有四位共和黨人以及剛剛退出共和黨成為獨立人士的賈斯汀·阿馬什投票贊成。有趣的是,對特朗普譴責的編號為H.Res.489的決議案之後,編號為H.Res.490的決議案其實也是相似內容,而且都被提交到了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只是H.Res.490是“正式譴責”(censure)總統並要求總統對這種“德不配位”的言行公開道歉,司法委員會對此未予理會。究其原因,極可能是佩洛西等民主黨領導層並不希望在特朗普身上實現美國曆史上第六次對在任總統的“正式譴責”,畢竟這一定會助長民主黨內部彈劾特朗普的聲浪。

也就是在譴責特朗普的一天之後,國會眾議院以332比95的投票結果決定擱置一項由民主黨人發起了彈劾特朗普的決議案。這基本上可以說明,在特朗普“打楔子”的情況下,民主黨內部雖然義憤填膺,但佩洛西仍舊掌握了立法和政治議程的節奏。不過,在這次投票與6月27日對邊境撥款立法的投票中,民主黨顯現出的分裂狀態如出一轍:不但“小分隊”在兩次投票中都投下了反對票,而且在6月投下反對票的95位民主黨人此次依然投了反對票。民主黨如此頻繁而固定的投票分裂會意味著什麼呢?

在面對“小分隊”的不同言論時,佩洛西曾輕描淡寫地評價說,“所有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公共平臺、她們的推特世界。但她們沒有追隨者。她們就是四個人,就能拿到四張票”。但實際情況、至少是發展趨勢,似乎並不如佩洛西所言那麼樂觀。當“小分隊”變成“大分隊”,或者“姐妹淘”逐漸有可能控制佔據目前民主黨國會眾議員40%的95票之時,佩洛西的時代也就不得不黯然落幕了。而這個趨勢似乎是不可逆的,甚至被認為在2008年奧巴馬當選乃至上世紀中葉民權運動時就埋下的伏筆。

奧巴馬“猶抱琵琶半遮面”

某種意義上,特朗普突然把在國會山批評了他半年的“小分隊”當靶子,更像是6月27日電視辯論中卡馬拉·哈里斯以族裔議題對拜登發起攻擊的回聲。在特朗普的搖旗吶喊之下,“小分隊”得勢的可能性不僅僅是佩洛西的麻煩,更是2020年總統初選民主黨參選人們的麻煩:對於“小分隊”的任何一個奇思妙想,他們都必須準備好做出自己的“選邊站”判斷。

比如,針對奧馬爾在對以色列政策上的批判立場,沃倫、丈夫是猶太裔的哈里斯、本身是猶太裔的桑德斯不同程度上表達了袒護態度,而更多的參選人則只能隱隱約約地表達出某種擔憂。而隨著選戰的深入,在爭議越發激烈的議題上隱藏態度一定是無法辦到的,進而外界可能看到的是“小分隊”所引發的黨內分裂。

如果以到底哪位或者哪類參選人更易迎合“小分隊”背後的趨勢的話,拜登一定是屬於最不適合的那一類。雖然他在第一時間也猛批特朗普的“排外”言論“可恥”,但隨後馬上提醒人們是否記得1970年代的喬治·華萊士,頓時再次重現了斑駁的年代感。相對而言,憑藉族裔牌坐回民調順風車的哈里斯可能更符合“小分隊”的氣場,但她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也還是要靜觀。或者說,如今的民主黨,要在黑暗之中找到把持國會甚至入主白宮的密道,就必須憑藉“小分隊”之火的光亮,而且自然是越亮越好,不過越亮也就越可能無法控制,不免有熊熊大火焚燬一切的風險。而無論如何,當一場選舉,越來越像玩火的時候,獲勝或許才是更大困境的起點。

“不喜歡就離開”是說給“小分隊”聽的,其實也是說給所有少數族裔群體聽的,更是說給至今還被“出生地懷疑論者”抹黑的奧巴馬聽的。雖然在今年4月正式宣佈參選時,前副總統拜登對媒體坦言他不要求奧巴馬背書,進而也就意味著奧巴馬大概率不會在民主黨初選選情不明時公開表態,但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民主黨陣營更需要美國曆史上首位少數族裔總統的聲音。

7月19日下午,前總統奧巴馬終於亮明瞭立場。有趣的是,已經卸任兩年半的前總統只是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前第一夫人米歇爾的推特。整個推文很“政治正確”:“真正讓我們國家偉大的是多樣性。我多年來在很多方面都見證了這種美麗。無論我們出生在此還是來此尋求庇護,這是都是我們的一席之地。我們必須記住,這不是我的美國或者你的美國。這是我們的美國。”

如此“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表態,與我們在本文開頭看到特朗普“這麼個口號讓我感到不舒服”的表達似乎都是在推卸著什麼。對於奧巴馬而言,他只是不願意如此早表達對拜登的支持,但應該不是不願意公開抨擊特朗普的言行,而真正難題在於他到底該如何表達自己對“小分隊”的看法。諷刺的是,前第一夫人的這條推特也有個很大的“雷”:“我們必須記住,這不是我的美國或者你的美國。這是我們的美國”,但如果“我們”都還不清楚是誰的時候,美國又該是誰的呢?

責任編輯/張玲 顧心陽

圖文編輯/李曉琪

作者:刁大明,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2019-07-21

刁大明:特朗普懟女議員,或將使民主黨自亂陣腳

"

“我不會感到高興,我不同意這個……這麼個口號,讓我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很快就開始說話了,但口號喊出來的比我還快”,剛剛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結束競選集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媒體面前趕忙撇開自己的責任。

在7月18日當天的集會上,特朗普的支持者們竟然狂熱地喊出了“送她走”(send her back,“她”指索馬里裔民主黨國會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的口號,這似乎與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支持者經常在集會上強烈要求的“把她關起來”(lock her up)異曲同工。不過,當年共和黨要“關起來”的是不請自來的競爭對手希拉里,而如今他們要“送走”的卻是特朗普自己主動挑選的“靶子”。

事情起於特朗普7月14日發的推特。那一天特朗普連發三條推特,矛頭指向國會眾議院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拉什達·特利布(Rashida Tlaib)、伊爾汗·奧馬爾(Ilhan Omar)和艾安娜·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特朗普在推特中稱這些議員來自“世界上最糟糕、最腐敗、最無能的政府,現在竟然批評美國……她們應該回去幫助她們的祖國……我相信佩洛西會非常願意儘快給她們安排回去的行程”。隨後,特朗普在公開演講中也曾更為直截了當地向民主黨女性國會眾議員喊話:如果不喜歡美國,可以離開。

刁大明:特朗普懟女議員,或將使民主黨自亂陣腳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5日,美國華盛頓,四名民主黨少數族裔女議員集體對特朗普近期的爭議性推文作出迴應。左起:艾安娜·普雷斯利,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伊爾汗·奧馬爾和拉什達·特利布。東方IC 圖

特朗普這番言論不僅“排外”,還扯上了與四位女議員同屬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特朗普的用心可以從他2天前的一番話中窺見端倪。

7月12日,即將啟程飛往密爾沃基的特朗普面對媒體煞有介事地評論起民主黨的“家務事”,“關於你們比我更熟悉的佩洛西,我要說兩句。她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好吧?她不是種族主義者。她們給她扣上這頂帽子太丟人了”。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行程是發表要求推進《美墨加協定》落地的演講、另一個是出席2020年大選連任競選集會。佩洛西按理說在這兩個場合都會成為攻擊對象,而他卻在此刻為佩洛西背起書來。而特朗普口中的“她們”就是那四位少數族裔女議員。

也許,特朗普挺佩洛西唯一的解釋就是希望試著打進一個楔子,利用分歧讓民主黨自己亂起來才好。

與佩洛西不睦的“小分隊”

6月27日,在佩洛西的主導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放行了涉及到46億美元的參議院共和黨版本的邊境緊急狀態援助撥款。雖然仍舊有95位民主黨人反對,但305票贊成還是體現了129位民主黨人和176位共和黨人的罕見跨黨合作。這也是第116屆國會開幕半年多以來共和黨主流支持的立法首次得到通過。

按照佩洛西自己的說法,雖然無法全面限制白宮當前的移民政策議程,但該法案至少幫助到那些在邊境拘留所裡的孩子們。甚至,按照消息人士透露的情況,副總統彭斯已經答應佩洛西,將把兒童在臨時拘留所的停留時間限制在90天之內,而且未來如果再出現兒童在拘留所中死亡的情況將在24小時之內告知國會議員。但佩洛西的“現實”立刻遭遇到了某些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

“我們今天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允許與怒暴行發生”,伊爾汗·奧馬爾高度懷疑佩洛西的判斷,“我們把錢撥出去,但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錢會不會去用來購買合適的床、購買牙刷、去幫助那些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同樣的擔憂也來自拉什達·特利布:“如果我們不打算讓他們負責的話,又如何應對這場人道危機?”更加針鋒相對的反對聲音當然再次來自亞歷桑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她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炮轟佩洛西稱,“這是我們應該拒絕接受的無能。我們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們繼續受到傷害。”再加上艾安娜·普雷斯利,這四位同為少數族裔女性的民主黨國會眾議員在半個月之後就成了特朗普公開抨擊的目標。

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與佩洛西不睦、或者與特朗普對抗,在如今的華盛頓幾乎不是什麼新聞了。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即將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女性國會議員(29歲)的奧卡西奧-科爾特斯會否支持美國曆史上首位女性議長重掌權槌,一度成為媒體競相猜測的一個焦點。

雖然在第116屆國會開幕之初的議長選舉中,包括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內的上述四位議員都入鄉隨俗地投票支持了佩洛西,但代表民主黨不同世代與不同方向的紛爭似乎從未停止過。半年多以來,從所謂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到廢除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從全覆蓋醫療福利到免費公共大學教育再到對富人大幅度加稅……這些腦洞大開的政見似乎在調理著民主黨自由派的口味,但卻未必都能讓老派的“佩洛西們”買賬。甚至在6月底的邊境投票爭議之後,面對黨內的壓力,奧卡西奧-科爾特斯還是在社交媒體上嘴硬道:“我們自己的堅持並不意味著對她缺少尊重。我們只是不想有人每天都被無視”。

無論如何,即便與佩洛西關係微妙,但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人還是勇敢地組建了一個所謂的“小分隊”(squad)。按照某些觀點認為,這個“小分隊”正在顛覆國會中非正式組織的一般標準。小分隊的理念是對一種共同認同的追求與捍衛,其範圍也不僅僅限於成員,而更像是一個具有極為鮮明符號化吸引力的“黑洞”,這與旨在實現明確政策目標的連線組織和強調跨黨合作的“幫”(gang)都完全不同。

這個四人“小分隊”的緣起是她們各自身上的“刷新感”。除了波多黎各裔的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在年齡上的刷新之外,出生在索馬里的奧馬爾與巴勒斯坦裔的特利布同時成為首次選入國會山的穆斯林女性,而普雷斯利則是在馬薩諸塞州當選的首位女性非洲裔國會議員,也是新英格蘭地區第一批非洲裔女性國會議員。於是,在2018年12月所有新當選議員齊聚華盛頓進行“崗前培訓”之時,這四位共同接受了媒體的專訪,隨後四人合影留念。當奧卡西奧-科爾特斯要將照片發佈上網時,她的腦子裡閃過的名字就是“小分隊”。

特朗普懟“小分隊”幫了誰的忙?

雖然很快就以“避雷針”的評價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創舉足以奠定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隊長”角色,但其他幾位姐妹的確也不是吃素的。在就任議員首日即2019年1月3日,42歲的特利布就公開表達了她長期堅持的對特朗普發起彈劾的立場。甚至,在當晚參與一個答謝選民的公開活動中,特利布竟然在演講後半公開地對特朗普使用了低俗至極的粗口。這個橋段其實剛好說明了一個比較本質的問題,即特利布等人的上位其實更像是特朗普在自由派世界映射出的倒像。不過,一貫咒罵別人、似乎百毒不侵的特朗普卻顯得偉岸起來,次日他親自迴應:“我想她羞辱了她自己,她羞辱了她的家庭。這對美國而言是極其沒有尊嚴的。”

接替特利布成為話題擔當的是奧馬爾。因為索馬里裔的身份,36歲的她初入國會就獲得了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一個席位,這也算是佩洛西等人向她示好的見面禮。但長期批評以色列的奧馬爾卻利用各種機會繼續抨擊美國兩黨的親以政策。在2019年2月與記者的互動中,奧馬爾公開將那些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兩黨政治人物稱為“內塔尼亞胡的寶貝們”,旋即引發了包括佩洛西在內的民主黨人的批評,甚至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導人發表聲明,批評奧馬爾“使用了極具攻擊性的反猶傾向的表達”。雖然奧馬爾很快道歉,但她隨後卻仍舊堅持了立場,並多次引發來自民主黨內部的批評、以及美國猶太人群體的激烈反應。

當然,奧馬爾強烈反對美國以色列政策的立場得到了特利布和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聲援。但即便如此,破壞了當今美國政壇上一些基本規則的奧馬爾幾乎必然會在2020年謀求連任時在黨內外遭遇極大的挑戰。有趣的是,最新的消息說,內塔尼亞胡政府已同意允許奧馬爾和特利布造訪約旦河西岸地區,看來奧馬爾是準備在以色列議題上一以貫之了。

相比而言,45歲的普雷斯利在彈劾特朗普、移民政策以及族裔政策上也展現出極端自由派立場,但還是比另外三位的招式更加傳統一些。她在“小分隊”中的參與極可能還是因為與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相同,普雷斯利也是在2018年中期選舉的初選中擊敗數十年在任的資深建制派而出現的“造反者”。

如果這樣看來,“小分隊”的確是比較鬆散的,甚至有淪為“塑料姐妹花”的可能性。她們都代表民主黨內的極端自由派,所以要彈劾特朗普;她們中的某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出於宗教等原因深度參與到了對外事務特別是中東事務當中;只有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一人似乎是帶方向的,所有議題都激進地參與,全方位地給奶奶輩的佩洛西找事兒。

不過,如今“小分隊”得到了一個可遇不可求的粘合劑,即特朗普指名道姓的抨擊。很多觀點認為,特朗普偽善地替佩洛西辯護、將矛頭直指“小分隊”,不但能夠有效鞏固白人選票,而且還在客觀上抬高了“小分隊”能得到的關注度,助長了“小分隊”在民主黨內的話語權,甚至是逼著民主黨加速少數族裔化。

“小分隊”只是民主黨的小問題?

但從民主黨陣營第一輪反應看,佩洛西顯然還保持著控制力,一邊以此作為團結黨內、平衡“小分隊”的機會,一邊在掌握分寸的情況下回擊特朗普。當然,這位民主黨議長不會對特朗普為其背書領情,而且她公開抨擊特朗普的言論是排外的,正在分裂美國。而當佩洛西說出“我們的多元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的團結是我們的力量”之時,其實是在告訴“小分隊”:我們的分歧是小問題,而共同對付特朗普才是大任務。

隨後,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7月16日民主黨在眾議院通過了譴責特朗普的決議案,全部民主黨人同仇敵愾之餘,還有四位共和黨人以及剛剛退出共和黨成為獨立人士的賈斯汀·阿馬什投票贊成。有趣的是,對特朗普譴責的編號為H.Res.489的決議案之後,編號為H.Res.490的決議案其實也是相似內容,而且都被提交到了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只是H.Res.490是“正式譴責”(censure)總統並要求總統對這種“德不配位”的言行公開道歉,司法委員會對此未予理會。究其原因,極可能是佩洛西等民主黨領導層並不希望在特朗普身上實現美國曆史上第六次對在任總統的“正式譴責”,畢竟這一定會助長民主黨內部彈劾特朗普的聲浪。

也就是在譴責特朗普的一天之後,國會眾議院以332比95的投票結果決定擱置一項由民主黨人發起了彈劾特朗普的決議案。這基本上可以說明,在特朗普“打楔子”的情況下,民主黨內部雖然義憤填膺,但佩洛西仍舊掌握了立法和政治議程的節奏。不過,在這次投票與6月27日對邊境撥款立法的投票中,民主黨顯現出的分裂狀態如出一轍:不但“小分隊”在兩次投票中都投下了反對票,而且在6月投下反對票的95位民主黨人此次依然投了反對票。民主黨如此頻繁而固定的投票分裂會意味著什麼呢?

在面對“小分隊”的不同言論時,佩洛西曾輕描淡寫地評價說,“所有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公共平臺、她們的推特世界。但她們沒有追隨者。她們就是四個人,就能拿到四張票”。但實際情況、至少是發展趨勢,似乎並不如佩洛西所言那麼樂觀。當“小分隊”變成“大分隊”,或者“姐妹淘”逐漸有可能控制佔據目前民主黨國會眾議員40%的95票之時,佩洛西的時代也就不得不黯然落幕了。而這個趨勢似乎是不可逆的,甚至被認為在2008年奧巴馬當選乃至上世紀中葉民權運動時就埋下的伏筆。

奧巴馬“猶抱琵琶半遮面”

某種意義上,特朗普突然把在國會山批評了他半年的“小分隊”當靶子,更像是6月27日電視辯論中卡馬拉·哈里斯以族裔議題對拜登發起攻擊的回聲。在特朗普的搖旗吶喊之下,“小分隊”得勢的可能性不僅僅是佩洛西的麻煩,更是2020年總統初選民主黨參選人們的麻煩:對於“小分隊”的任何一個奇思妙想,他們都必須準備好做出自己的“選邊站”判斷。

比如,針對奧馬爾在對以色列政策上的批判立場,沃倫、丈夫是猶太裔的哈里斯、本身是猶太裔的桑德斯不同程度上表達了袒護態度,而更多的參選人則只能隱隱約約地表達出某種擔憂。而隨著選戰的深入,在爭議越發激烈的議題上隱藏態度一定是無法辦到的,進而外界可能看到的是“小分隊”所引發的黨內分裂。

如果以到底哪位或者哪類參選人更易迎合“小分隊”背後的趨勢的話,拜登一定是屬於最不適合的那一類。雖然他在第一時間也猛批特朗普的“排外”言論“可恥”,但隨後馬上提醒人們是否記得1970年代的喬治·華萊士,頓時再次重現了斑駁的年代感。相對而言,憑藉族裔牌坐回民調順風車的哈里斯可能更符合“小分隊”的氣場,但她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也還是要靜觀。或者說,如今的民主黨,要在黑暗之中找到把持國會甚至入主白宮的密道,就必須憑藉“小分隊”之火的光亮,而且自然是越亮越好,不過越亮也就越可能無法控制,不免有熊熊大火焚燬一切的風險。而無論如何,當一場選舉,越來越像玩火的時候,獲勝或許才是更大困境的起點。

“不喜歡就離開”是說給“小分隊”聽的,其實也是說給所有少數族裔群體聽的,更是說給至今還被“出生地懷疑論者”抹黑的奧巴馬聽的。雖然在今年4月正式宣佈參選時,前副總統拜登對媒體坦言他不要求奧巴馬背書,進而也就意味著奧巴馬大概率不會在民主黨初選選情不明時公開表態,但針對特朗普的“排外”言論,民主黨陣營更需要美國曆史上首位少數族裔總統的聲音。

7月19日下午,前總統奧巴馬終於亮明瞭立場。有趣的是,已經卸任兩年半的前總統只是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前第一夫人米歇爾的推特。整個推文很“政治正確”:“真正讓我們國家偉大的是多樣性。我多年來在很多方面都見證了這種美麗。無論我們出生在此還是來此尋求庇護,這是都是我們的一席之地。我們必須記住,這不是我的美國或者你的美國。這是我們的美國。”

如此“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表態,與我們在本文開頭看到特朗普“這麼個口號讓我感到不舒服”的表達似乎都是在推卸著什麼。對於奧巴馬而言,他只是不願意如此早表達對拜登的支持,但應該不是不願意公開抨擊特朗普的言行,而真正難題在於他到底該如何表達自己對“小分隊”的看法。諷刺的是,前第一夫人的這條推特也有個很大的“雷”:“我們必須記住,這不是我的美國或者你的美國。這是我們的美國”,但如果“我們”都還不清楚是誰的時候,美國又該是誰的呢?

責任編輯/張玲 顧心陽

圖文編輯/李曉琪

作者:刁大明,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2019-07-21

刁大明:特朗普懟女議員,或將使民主黨自亂陣腳

刁大明:特朗普懟女議員,或將使民主黨自亂陣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