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押注雲遊戲,誰會成為雲遊戲的奈飛?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遊戲的人,對"雲遊戲"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

雲遊戲是基於流媒體和雲計算技術應運而生的新型遊戲方式。近幾年雖不乏有云遊戲被陸續推出,但由於網速和技術限制實際應用效果還是差強人意,這也是雲遊戲至今沒有被重視的原因。

進入2019年以後,5G的發展不僅帶來了網速提升,同時也讓雲遊戲重新進入玩家視野。就在3月20日遊戲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佈了一款名為Stadia的流媒體服務,展現了未來雲遊戲的種種可能,引來陣陣歡呼的同時也讓谷歌成為大會上"最靚的仔"。

谷歌押注雲遊戲,誰會成為雲遊戲的奈飛?

但是在遊戲世界裡從來都沒有一家獨霸的傳統,谷歌Stadia不過是雲遊戲的冰山一角,而云遊戲也沒有你想象中那麼簡單。接下來,以谷歌為起點,探索整個雲遊戲行業,從而還原出雲遊戲的真實面目。

谷歌讓雲遊戲未來可期

Stadia正式亮相以後,各大媒體都用"顛覆遊戲產業"形容,但是看似足以顛覆遊戲產業的一大步,卻只是谷歌佈局中的一小步。

雖然全球遊戲市場早已火爆,近年來一些成功的科技企業都紛紛把業務擴展到遊戲產業,而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頭---谷歌卻一直對遊戲市場不理不睬。

這不禁讓人推測谷歌是要放棄遊戲市場了嗎?直到去年年初開始傳出谷歌正在開發代號為 Yeti 的流媒體遊戲服務,但這個消息一直都只是傳言。

在期待中度過多半年之後,2018年10月,谷歌對外宣佈了名為"Project Stream"的雲遊戲服務,官方介紹說用戶只要登陸桌面端 Chrome 瀏覽器,打開一個標籤頁就可以開始玩《刺客信條:奧德賽》這種3A級遊戲了,並在美國地區展開了小範圍內測。

隨著內測視頻的上傳,不禁讓人更加期待谷歌的雲遊戲服務。一轉眼就到了今年2月,傳出谷歌要參加今年遊戲開發者大會(GDC),並可能在大會上發佈有關遊戲的相關產品的消息,算是從側面宣告谷歌要正式進軍遊戲市場了。

最終,谷歌的雲遊戲平臺以Stadia之名如約而至,無需下載打開即玩且支持同時切換設備的雲遊戲方式讓許多看完發佈直播的網友都隔屏傳來了"土撥鼠尖叫"。

其實谷歌對Stadia一直都是保持著極其低調的姿態,從研發到公佈之前都鮮有消息傳出。而且谷歌並非遊戲公司,竟然能一躍成為雲遊戲的"一哥"。

究竟是什麼讓谷歌憑藉Stadia在一聲不響的情況下潛入遊戲界並且一舉成名的?

身兼遊戲界"小白"和科技圈"老鳥"雙重身份的谷歌懂得通過合作來彌補不足。

首先,谷歌與ADM合作一起開發出Stadia的GPU,據悉,特製版GPU支持 10.7萬億次/秒的浮點運算能力,這個成績已經差不多是PS4Pro和XboxOneX之和。用AMD副總裁兼數據中心GPU業務部總經理Ogi Brkic的話說"AMD提供了獨特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使世界級的雲遊戲體驗成為可能"。

其次,谷歌又找來了遊戲開發大佬來豐富自己的遊戲庫。雖然暫時還沒有得到具體的遊戲名單,但是在發佈時用作展示的有育碧《刺客信條:奧德賽》和ID Software《毀滅戰士 永恆》。而且換個角度想,如今主體都已經造出來了,加上谷歌那麼大廠子,以後還怕沒有遊戲可以玩嗎?

谷歌不僅藉助合作來補短板,而且它非常懂得怎樣把長處最大化。

谷歌在演示Stadia的過程中,還公佈了一些關於遊戲社交的特別設計。State Share就是其中之一。通過這項技術,玩家可以隨時暫停並通過鏈接分享自己的遊戲進度,同時其他玩家也可以隨時加入進來。

此外還有Stadia Crowd Play,這個功能是當主播在直播遊戲時,可以隨時邀請觀眾參與遊戲,進行互動。

谷歌押注雲遊戲,誰會成為雲遊戲的奈飛?

Stadia官配遊戲手柄上除了傳統操縱桿和按鍵之外,還增加了兩個特殊的按鍵:一個是一鍵分享,另一個是Google助手鍵。有了這兩個按鍵,用戶可以在遊戲過程中一鍵調出GoogleAsisstant進行攻略諮詢,或者把遊戲錄像、截圖一鍵分享到Youtube。

有了這些功能,足以打破傳統遊戲社交模式,讓遊戲體驗變得更加豐富有趣。而且通過建立社交功能,可以彌補谷歌在社交功能上的不足,也許以後谷歌可以憑靠在雲遊戲中進一步開拓社交市場。

而且利用Stadia不僅可以為谷歌旗下的Chrome瀏覽器以及Youtube吸引一幫用戶,還有不要忘記谷歌還是安卓系統的開發商。所以說Stadia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它的"谷歌爸爸"已經為它準備好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如今萬事俱備,Stadia就是谷歌更上一層樓的希望。

由此可見,Stadia只是谷歌在構建完整生態鏈中的一小步,這也是谷歌為什麼會選擇以潤雨細無聲之勢悄悄潛入目前行情還不明朗的雲遊戲行業之中的原因。

可以這麼說,谷歌Stadia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雲遊戲的未來,同時雲遊戲也為谷歌的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群雄並起,誰才是遊戲版的Netflix

除了谷歌,一些傳統遊戲界巨頭和初創遊戲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遊戲流媒體服務,並且都號稱要當遊戲版的奈飛(Netflix)。那麼問題來了,世界上最大的視頻流媒體服務就只此奈飛一家,而在遊戲流媒體服務中究竟誰才能稱王?

接下來,通過圖表一覽各大遊戲流媒體服務基本情況,迅速瞭解行情,遊戲版奈飛將一目瞭然。

谷歌押注雲遊戲,誰會成為雲遊戲的奈飛?

數據來源:theverge

在調查中發現,如今的雲遊戲:發端於串流服務、依託於雲計算、興於網速提高,在今年乘著5G這股春風,真正的雲遊戲才緩緩向我們走來。

Nvidia GameStream最早可追溯於2013年,是由英偉達(NVIDIA)獨家研發的遊戲串流技術,通過它可以將電腦遊戲無線串流到Shield 系列設備上。基於這項技術又開發了一款名為Moonlight的支持串流到手機、平板等更多的設備上的軟件。

PS4 Remote Play讓玩家可以把 PS4 主機的畫面串流至移動設備上。2014年推出安卓版之後終於在上個月推出了蘋果版。

Steam Link是遊戲巨頭Valve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一款串流盒子,通過本地網絡可以將 Steam 遊戲投屏至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視機上,但連接設備必須處於同一局域網之中。為克服距離硬傷,今年3月更新了Steam Link Anywhere,通過網絡可以遠程串流到全球任意設備上,不過前提是電腦需打開Steam。

Xbox Play Anywhere是微軟在2016年E3大會上宣佈的跨平臺、跨設備共享遊戲項目,它的出現打破了平臺不互通的局面,只要是在win10或者Xbox任意一平臺上購買的遊戲就可以在另一個平臺同時獲得該遊戲,並且賬號數據互通。但遊戲內容相對具有侷限性。

以上服務都是提供不同平臺之間的串流服務。暫且不論串流能力如何,首先通過剛才的表格發現它們都是免費的,而且都在力圖通過串流技術讓玩家體驗在不同平臺遊玩的樂趣。但同時它們都有串流距離短,平臺不全面,或在串流同時必須運行原設備等不同的弊端。

在不斷探索串流技術的基礎上,雲遊戲逐漸應運而生。

PlayStation Now是索尼2012年收購雲遊戲元老Gaikai後在2014年推出的雲服務,通過這項服務可以在PS4或WindowsPC上通過雲端獲取自己喜歡的遊戲。之後在2015年索尼又收購了另一家元老級雲遊戲公司OnLive的多項專利。

GeForce Now是英偉達2017年推出的支持雲端遊戲的技術,用戶可以在電腦上通過雲端迅速打開遊戲,不用考慮電腦配置。

此外,微軟也於今年三月推出了自己的雲遊戲服務--Project xCloud,Xbox雲端遊戲服務主管Kareem Choudhry表示,"Project xCloud"是雲端串流遊戲服務,只要玩家擁有順暢高速的網路連結服務,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Project xCloud並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測試這項串流服務。

在谷歌發佈Stadia同時,騰訊也推出了Start雲遊戲平臺,並在廣州上海地區開始內測。

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是像索尼、Valve遊戲界巨頭還是如英偉達、微軟在遊戲界深耕多年的公司,它們都經歷了從開發串流技術再到雲遊戲的過程。與它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耕作相比,谷歌卻如地主家的兒子一般空降雲遊戲。

然而看似谷歌一夜成名,實則卻是四面楚歌。除了演示中Stadia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以外,在發佈結束後並未設置好的體驗區和放在展櫃中的遊戲手柄,不禁對Stadia的實際應用效果上畫一個問號。

所以雲遊戲世界格局未定,谷歌只算是正式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為爭奪遊戲版奈飛(Netflix)還有一場場惡戰要打。

期待與憂慮並存

雲遊戲自身具有的便利性,日後手機平板電腦必然會成為雲遊戲的好搭檔。上文也有提到,已推出的服務,率先推出都是安卓版本,例如PS4 Remote Play是在安卓版出現4年後才推出IOS版本。可見即便技術成熟,真實應用上還會遇到平臺封鎖的困境。

不僅如此,以內容至上的遊戲行業內,各個遊戲發行公司手握的獨佔遊戲就是他們吸引玩家的王牌,但是如果雲遊戲時代還要去各個遊戲公司官網找遊戲玩,那麼玩得就太沒意思了。

雖雲遊戲免去購置主機的麻煩,但訂閱遊戲將成為雲遊戲公司的固定收入。而且關於費用也是谷歌在發佈Stadia時刻意迴避的問題,因為谷歌目前只與少數遊戲公司達成合作,如果想要豐富自己的遊戲庫,則需要更多的時間談判,而購買版權的費用勢必會算在日後訂閱服務的費用上。

況且網絡是連接遊戲雲端服務器和用戶操作的橋樑,玩家在嘗試雲遊戲的過程中,但凡出現少許片刻的延遲,就會成為他們放棄雲遊戲的頭號原因。所以網速也是制約雲遊戲進步的重要因素,至於未來雲遊戲是否能借助5G逆襲成為遊戲界王者,一切都還是未知。

所以雲遊戲雖好,但也有諸多限制,谷歌Stadia呈現的雲遊戲願景雖然誘人,同時谷歌並未公佈開放服務的具體時間。所以在等待和期待中,還需以理性的眼光看待雲遊戲。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最近的CES的採訪環節中曾表示"雲遊戲永遠比不上本地遊戲",或許他的言論帶有商業資本意味。在主打雲遊戲的Parsec官網同樣發現了這樣一句話:目前雲遊戲並不適合所有人,對於平時遊戲時間超過八個小時的玩家來說,PC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僅以同上兩句話為本文結尾,希望通過此文你能瞭解雲遊戲行業的基本情況,看到雲遊戲未來,並在理性中期待雲遊戲真正到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