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評級 | 標準共識:Ælf 代幣總量 70% 未生成,核心技術創新點無代碼實現

ELF 標準共識 2018-07-24

代幣生成及鎖倉機制不透明、大部分技術創新未在代碼層體現、中心化程度高,但項目創新度高,信息披露機制相對完善,二級市場流通性好。

來源:標準共識

北京時間 2018 年 7 月 11 日,標準共識發佈針對區塊鏈項目「Ælf」(ELF)的一般投資風險評級報告。以下為報告的主要內容。

Ælf.jpg

報告將 Ælf 風險等級定義為「C」,該項目投資風險較高,投資者應該密切跟進觀察和監督項目進展。

依據「標準共識一般項目投資風險評級標準(初創期)」   獲得「C」評級的主要原因是:代幣生成及鎖倉機制不透明、大部分技術創新未在代碼層體現、中心化程度高,但項目創新度高,信息披露機制相對完善,二級市場流通性好。

基於標準共識分析師團隊調查和研究,項目主要風險及優勢在於:

項目主要風險:

風險點一:70% 代幣仍未生成,代幣流通及鎖倉機制不透明。

Ælf 代幣發行總量為 10 億,而 Etherscan 鏈上記錄的代幣總數量為 3 億,剩餘 7 億代幣未生成。此部分未生成的代幣按項目規劃屬於「基金會、團隊」的鎖倉部分和用作市場推廣,待有使用需求時,才會生成代幣。雖然項目方宣稱代幣生成機制有特定算法及兩把密鑰機制,但實質上仍由項目方控制。Ælf 代幣的流通及鎖倉機制極不透明,缺乏外部監督機制,高度依賴項目方的自主規範。

風險點二:截至目前,絕大部分技術創新未在代碼層體現。

Ælf 的測試網僅提供智能合約編寫、發佈、執行的部分功能,針對核心的跨鏈規則的算法以及協議沒有明確的代碼實現。

白皮書中宣稱的功能,如一鏈一合約、側鏈動態索引、樹形側鏈延等核心創新點,在代碼中的業務邏輯沒有實現。從功能完整性來看,距離宣傳的功能列表相差較遠。

風險點三:Ælf 採用 DPoS 共識機制,但團隊控制至少 41% 代幣,對節點選舉結果具有重大影響力,中心化程度高。

Ælf 網絡共識採用 DPoS 機制,超級節點由 Ælf 網絡投票選出,但團隊控制至少 41% 代幣,對節點選舉結果具有重大影響力,中心化程度過高。

項目主要優勢:

優勢一:Ælf 的商業價值較高。

其願景是成為去中心化的可控內核操作系統,就像區塊鏈裡的 Linux。如果 Ælf 最終實現了所有論證的技術細節,那麼用戶不僅可以基於 Ælf 主鏈本身的規則和性能開發 DApp,更可以基於 Ælf 的側鏈機制,個性化的定製側鏈規則。該技術特點很好的解決了現階段不同行業對於區塊鏈的性能偏好不同,而沒有一款主鏈是可以集所有性能於一身這一痛點。

優勢二:項目技術創新度高。

Ælf 網絡基於主側鏈技術,提出了個性化的定製側鏈規則,開發者可以選擇與主鏈不一致的共識算法,並且創新性地提出了「一鏈一合約」的設計概念。

優勢三:二級市場流通性好。

Ælf 近一個月的全市場平均換手率為 10.45%,流通性風險較低。

以上為項目主要風險點和優勢,以下為完整報告。

如果任何項目方對標準共識的評級結果有疑問,或對相關數據提出申訴(包括但不限於項目運營數字、重要團隊成員變更原因、代碼更新和最新交易表現等),標準共識分析師團隊會根據材料的真實性重新評估。

如果標準共識分析師團隊在調查過程中使用了錯誤材料而影響評級結果,或任何項目變動可能導致評級等級變動時,標準共識也會重新調查和評估風險等級。

任何項目方、利益相關方和投資者可直接通過微信公眾號(「標準共識」ID:SNCrating)後臺與我們聯繫,也可以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01.jpg02.jpg03.jpg04.jpg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