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後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殺進半決賽的廣東、遼寧、新疆和深圳四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外援都很給力。

像廣東隊的布魯克斯, 遼寧隊的哈德森,新疆隊的斯托內斯,深圳隊的伯頓,都在各自的球隊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這些人英勇善戰的背後,有一點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他們的薪酬都很高。

提到CBA外援的薪酬,我們不得不從1995年(CBA創立元年)說起。

從1995年到2019年,CBA球隊在引進外援時經歷了3個階段,這同時也對應了外援薪酬的3個階段。

那這3個階段的情況分別是怎樣的呢?


CBA外援:月薪500美元的物超所值,年薪500萬美元的只打了9場比賽


第一階段:物超所值

1995年,CBA聯賽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那時候的CBA還處在計劃經濟體制的時代,球隊要麼是像八一這樣的軍隊系統,要麼就是國企和地方體委共同打造的地方球隊,他們在引入球員方面的預算都是非常低的。

而由於才是CBA成立的第一年,各支球隊尚處於摸索聯賽制度和規則的階段,絕大部分的球隊壓根就沒想過要引入外援。

唯獨經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浙江人,經過考慮後決定引入外援。

時任浙江籃球俱樂部總經理的名宿楊伯鏞,在觀看1995年的亞錦賽時,認為烏茲別克斯坦國手薩芬科夫在內線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於是,他拍板以月薪500美元引進了這位大將。

加盟CBA後,薩芬科夫在整個賽季場均拿到15.3分和砍下5.4個籃板球。

這兩項的數據,在當時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薩芬科夫的出色發揮,給了其它CBA球隊信心,於是從第二年開始,引入外援就成為他們的慣常操作了。

1996年,上海男籃引進了一名世界級水平的外援:薩烏留斯。薩烏留斯所在的立陶宛國家隊,曾多次拿到奧運會獎牌。他本人也曾作為國家隊隊長,帶領立陶宛國家隊在奧運會上打敗了美國夢六隊。

很多看著CBA長大的老球迷都對技藝超群的薩烏留斯印象深刻,連姚明都曾視他為自己的偶像。

姚明曾感嘆道:“薩烏留斯恐怕是CBA最物超所值的外援了。他那時的月薪不過才1000多美元,水平卻那麼高。現在上哪還能找到像他這麼物超所值的球員啊”。

可以說,薩烏留斯就是CBA物超所值外援的代言人,他徹底打響了外援在CBA的名聲。

在薩烏留斯之後,CBA球隊的外援引進開始慢慢步入了第二個階段。


CBA外援:月薪500美元的物超所值,年薪500萬美元的只打了9場比賽


第二階段:價不符實

經濟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泡沫經濟”,指的是“由於出現大量投機活動,資產價值超越了實體經濟。而在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後,資產經濟就會像泡沫一樣容易破裂”。

在CBA引入外援的第二階段,同樣出現了這種泡沫經濟,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有些外援價不符實,他們的表現,對不起那麼昂貴的百萬薪酬。

最經典的反面例子,莫過於山東隊花巨資、以年薪500萬美元引進了美國外援諾里斯-科爾。

科爾曾是“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背後的男人,作為控球后衛的他,在邁阿密熱火隊效力時,經常負責給詹姆斯輸送彈藥。

依靠詹姆斯、韋德和波什等大腿隊友的給力表現,科爾蹭到了2枚NBA總冠軍戒指。

後來,他被交換到新奧爾良鷓鴣隊,表現也還算不錯。

一心想要通過引入強力外援、從而在CBA的賽場實現彎道超車、勇奪總冠軍的山東隊,看中了科爾,於是以高達500萬美元的年薪將其招致麾下。

沒想到科爾卻是一個“吃在碗裡的,想著兜外的”人。

他才在CBA打了3場球,就宣稱自己腳踝扭傷。

經隊醫檢查並無大礙,可以繼續上場參賽後,科爾卻在隨後的6場比賽中出工不出力,表現和身價完全不符。

無奈之下,山東隊只能選擇和他解約。

解約之後,科爾火速飛回美國,沒過多久就加盟了雷霆隊。

除了科爾,北京隊的弗朗西斯、上海隊的阿里納斯等人,都是價不符實的典型例子。

這些人,都給當時引進他們的俱樂部造成了至少一萬點的傷害。

在接連發生這種情況後,CBA球隊意識到自己在引入外援方面急需改進:不能單純考量對方的名氣和在其它聯賽的表現,不要一味地以高薪吸引對方加盟。

而是要看對方是否真的願意來CBA好好打球,以及他的技戰術特點是否能適應自己球隊的體系。

通過反思改進後,CBA球隊的外援引入開始進入第三階段。


CBA外援:月薪500美元的物超所值,年薪500萬美元的只打了9場比賽


第三階段:理智選擇

在被諸多價不符實的外援坑過以後,CBA的球隊開始迴歸理性,在選擇外援時變得很理智。

很多球隊的選擇標準變成了“選熟不選生”:那些曾在CBA比賽中表現不俗、要價也不高並且十分配合俱樂部管理的外援,成為了轉會市場上的“熱饃饃”。

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北京隊引進了曾在山西隊表現出眾的馬布裡,而他的年薪連科爾的一半都不到。

馬布里加盟北京隊後,和另外一名外援莫里斯組成了黃金搭檔,他們聯手帶領北京隊在4年內3奪CBA總冠軍。

場上威風八面的馬布裡,到了場下一點都不居功自傲,他是和俱樂部的管理層、教練、其他隊員,以及球迷都相處融洽。

更難能可貴的是,馬布裡擁有一顆中國心。

為此,他申請了中國綠卡,是CBA外援中第一個持有中國綠卡的人。

馬布裡說中國就是自己的家鄉,為了提升家鄉男籃未來的實力,他在北京開辦了籃球精英訓練營,專門培養年輕球員。

而他在北京隊效力期間,也曾全心全意地指導過年輕隊員。

像方碩、賀希寧和徐夢君等年輕隊員,在他的幫助下都進步神速。

另外,馬布裡還表示如果姚明邀請他到中國男籃任職,自己會很樂意接受這份工作。

馬布裡希望能儘自己的一份責任,幫助中國籃球把未來的根基打得更紮實。

能做到像他這樣以“先中國籃球之憂而憂,後中國籃球之樂而樂”的人,也是沒誰了。

難怪球迷都熱切地稱馬布裡為“馬政委”,因為他真的比政委還要替中國籃球操心。

可能連北京男籃都意想不到的是,他們一次理智的選擇,選擇了馬布裡這個CBA故人,給球隊帶來了3個CBA總冠軍的回報。

更令人動容的是,馬布裡這個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前“獨狼”,竟然非常關注中國籃球的未來,並且願意為此付出。

能得到像馬布裡這樣優秀的外援,是北京隊和中國籃球的福氣。


CBA外援:月薪500美元的物超所值,年薪500萬美元的只打了9場比賽


綜上所述,CBA球隊引入外援,經歷了從“物超所值——價不符實——理智選擇”這3個階段。

他們給予外援的薪酬,也經歷了從低到虛高,再從虛高迴歸到理性的過程,這說明CBA正在走向更成熟、更專業的商業運作模式。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的帶領下,CBA的外援引進制度,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完善,CBA也一定會辦得越來越好!

對於CBA外援的薪酬,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