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吹起東風,激光產業揚帆遠航

3D打印 大族激光 機器人 國產車 光電匯 2017-06-08

"中國製造2025"作為中國版的“工業4.0”,開啟了製造業新篇章,“智能製造”和“互聯網+”作為主攻方向和全新思維成為熱詞。

智能製造是我國製造業從大到強,由制到智的實現方式,而激光產業作為智能製造的主力軍,作用不可小覷。

激光技術與智能製造將如何互相碰撞?激光企業如何借得這股東風,揚帆遠航?

智能製造吹起東風,激光產業揚帆遠航

如果說製造業是一艘船,激光技術就是舵和帆,是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當前,我國在智能測控、數控機床、機器人、新型傳感器、3D打印等領域,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

在激光加工工藝中,激光切割、焊接和打標應用最為廣泛,其市場佔比在65%以上。激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3C電子產品製造、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汽車製造、脆性材料加工、快速消費品等各大行業中。

激光將與自動化結合越來越緊密,新的激光工藝應用也不斷出現,比如大熱的激光3D打印技術,前景十分廣闊。由於激光的高精密、高速度、高柔性化特徵,激光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的結合具有先天優勢,而自動化、智能化是製造業轉型方向,二者正好達到結合。

1. 激光技術助力製造業

掌握核心技術

發達國家起步早,產業發展較為完整,加上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關注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的結合,掌握著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我國激光製造企業在智能製造時代的召喚下,開始謀篇佈局,攻關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2015年華工激光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以及神龍、江淮、上海通用汽車、江鈴、長城等多家車企共同自主研發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能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汽車製造領域中激光焊接、七個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國產化,打破國外在此領域40多年的壟斷歷史,實現了我國在汽車製造領域激光先進製造技術的重大突破。

智能製造吹起東風,激光產業揚帆遠航

智能製造吹起東風,激光產業揚帆遠航

拼焊過程 拼焊機組

智能製造吹起東風,激光產業揚帆遠航

通用生產線

來源:科技部

通過重點激光企業和關鍵技術領域,以骨幹企業為龍頭,聯合科研實力雄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連接終端應用企業,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共同推進激光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2. 激光智造產業集群

提升區域競爭力

國家政策、科技研發和企業生產應用良好結合才能促進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產業集群可以集聚相關產業,降低成本、刺激創新、提高效率、加劇競爭,提升整個區域的競爭能力,並形成一種集群競爭力。智能製造為激光企業帶來了利好政策和發展機遇。

2016年7月,寶安區政府與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手共建百億級激光智能製造產業集群,打造全球激光產業高地。

根據協議,大族激光集團將充分發揮在激光加工及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優勢,與寶安區共同培育和發展以機器人、智能裝備、先進製造等為代表的重點優勢產業,在寶安區打造激光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基地,實現在機械、汽車、電子、航空、軍工等關鍵領域成套技術裝備的突破和發展。

大族激光集團還將加大在寶安的投資,建設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中心,包括建設激光傳感研發部在內的六大研發部,努力成為國內機器人研發高端科研力量的集聚地;另外,大族激光集團還將在寶安區擴產建設高、中、小功率光纖激光器等系列激光產品線,滿足國內外高速增長的光纖激光器市場需求。

3.互聯網+

實現跨產業互聯

智能製造要建立人、機器、資源互聯互通的網絡化社會,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相結合。“互聯網+”為激光企業帶來全新思維。通過建立各種激光設備、應用軟件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識別、處理、維護等一套標準化的體系,建立網上商城、雲平臺,能夠更好的展示企業產品與技術,構建與相關應用產業更便捷的溝通渠道,從而使得中國激光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2016年華工科技營收33億,激光業務佔比33%,可見我國激光市場潛力巨大,激光企業大有可為。通過將激光加工技術成功應用於美的和格力集團空調產線的自動化改造,同時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企業展開合作,推出系列激光加工自動化產線,也極大促進了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4.投資風口

降低激光企業融資難度

政策、技術、金融服務是推動智能製造進程的三大因素。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渠道能夠為智能製造注入動力。智能製造促使國內大型激光上市企業經濟效益增長,從而提供能夠進行大型科研項目的資金保障,促使國內激光技術不斷進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國家財政政策的扶持,融資渠道的拓寬,能夠激發更多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降低資金密集型企業的技術創新風險。

智能製造吹起東風,激光產業揚帆遠航

5.制度保障

建立激光產業標準化體制

智能製造重視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工業轉型升級的長效機制。對於建立激光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激光加工的節能環保、激光安全等級等重點領域的法律法規,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等提出了要求,有利於形成激光製造工業轉型升級的制度保障。

6.東風吹起

中國激光企業如何借力

激光企業如何借得東風,順利起航,同濟大學現代製造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張曙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他認為,中國大多數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模式還停留在“工業2.0”和“工業3.0”的狀態。我們在考慮如何邁向“工業4.0”之前,應該首先看到中國和德國的工業基礎不同。

奔騰激光(溫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讓大則建議,關注和學習世界工業強國的工匠精神,用制度培育工匠,尊重工匠的個人價值。

(1)樹立創新精神,聚焦前沿技術

實現工業4.0之前首要目標是加快“工業2.0”和“工業3.0”的進程,大力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從模仿和“山寨”圈子裡跳出來,致力於創新,才能成為贏家。中國激光企業要有與國外企業爭優的目標,強化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基礎工藝的同時,在激光技術、激光設備各方面進行自主研究和品牌建設,取代之前的代工貼牌生產,取得市場主動權。

(2)組建專業培訓,培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倡導的是一種理念、概念、行為方式與價值觀。奔騰激光(溫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讓大建議,以國家層面來看,重塑工匠精神,建立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體系,重獲工匠價值,完善社會誠信體系;企業層面應組建專業化培訓,用制度培育工匠,尊重工匠的個人價值。

(3)生產服務模式變更,構建互聯網+

如今不僅是技術變更的時代,也是管理和商業模式變更的時代。激光企業深研技術的同時,要探究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服務模式變更,實現跨地域的遠程診斷,監控工作時間、運行故障,通過數據進行服務變更,優先安排服務,加強與客戶的聯繫與回訪。

激光作為一門新興產業,在生產應用中具有節能、環保、高效等綠色特質,隨著智能製造的推進,激光企業當趁此機會,大展身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