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式體育聯盟中的選秀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足球聯賽?

再比如說,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在自己旗下的比賽中就無視FIFA的通用規則。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球員,在大學聯賽體系裡踢著一種“不同規則的足球”。等到這批球員走出校園成為職業球員後,難免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NCAA的大學足球聯賽中,一支球隊在下半場擁有不限次數的換人權力。這種規則的推行,不僅讓足球變成“一鍋粥的亂戰”,也使得各隊教練放鬆了對於球員個人技術、戰術意識的培養。

最近兩屆U20世界盃中,美國的表現還算體面——都殺入了1/4決賽;而今年秋天剛剛參加U17世界盃爭奪的美國代表隊,也進入到了最終八強,1/4決賽裡1-4輸給了英格蘭。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奧隊卻接連兩次失去奧運會參賽權,這意味著什麼?它或許是在說明:美國足球對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成功的,因此才湧現出像約什-薩金特、布魯克斯-列儂、埃裡克-帕爾默-布朗和蒂莫西-維阿這樣的青年才俊,但將他們徹底培養成才的最後一個“傳送帶”似乎發生了故障。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式體育聯盟中的選秀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足球聯賽?

再比如說,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在自己旗下的比賽中就無視FIFA的通用規則。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球員,在大學聯賽體系裡踢著一種“不同規則的足球”。等到這批球員走出校園成為職業球員後,難免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NCAA的大學足球聯賽中,一支球隊在下半場擁有不限次數的換人權力。這種規則的推行,不僅讓足球變成“一鍋粥的亂戰”,也使得各隊教練放鬆了對於球員個人技術、戰術意識的培養。

最近兩屆U20世界盃中,美國的表現還算體面——都殺入了1/4決賽;而今年秋天剛剛參加U17世界盃爭奪的美國代表隊,也進入到了最終八強,1/4決賽裡1-4輸給了英格蘭。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奧隊卻接連兩次失去奧運會參賽權,這意味著什麼?它或許是在說明:美國足球對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成功的,因此才湧現出像約什-薩金特、布魯克斯-列儂、埃裡克-帕爾默-布朗和蒂莫西-維阿這樣的青年才俊,但將他們徹底培養成才的最後一個“傳送帶”似乎發生了故障。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蒂莫西-維阿,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之子

而由此產生的一大批未成才的球員,也就成為國家隊主教練布魯斯-阿里納(無緣世界盃後已辭職)的選擇對象。或許你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有人會覺得阿里納的失敗原因就是他“過於信任老將”——在其最後一期國家隊23人大名單裡,僅有5名球員的年齡不超過25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現象不也說明了國家隊正遭遇著“年輕人不堪大任”的尷尬嗎?不信的話,你就自己問問布魯斯吧……

2.錯誤的選擇

我們會找布魯斯(阿里納)算賬,但也別忘了他的前任尤爾根(克林斯曼)。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克林斯曼是美國人另類足球價值觀下的一名犧牲者——因為美國人總是願意高估自己、卻低估困難。不過,這位德國名帥也不能把它當成一面用於逃避責任的擋箭牌。

結束2014巴西世界盃的征程之後,這個國家明知道自己的國家隊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但由於16強淘汰賽階段負於比利時這場比賽輸得實在有些壯烈,而且世界盃後的兩場熱身賽中美國又先後擊敗德國和荷蘭,這反而讓美國媒體、美國足協和美國球員們產生了一種洋洋得意的情緒——哪怕在接下來的熱身賽中,他們曾先後敗在哥倫比亞、智利、丹麥和巴西的腳下。總能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這本不算是一件壞事,但有時候往往是批評才能帶來更大的激勵作用。在克林斯曼的國家隊裡,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進步和促進進步的動力。德國教頭帶隊的過程中,美國隊確實取得過一些輝煌的勝利,但這都來自於特定球員的個人發揮,而不是團隊足球的共同努力。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式體育聯盟中的選秀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足球聯賽?

再比如說,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在自己旗下的比賽中就無視FIFA的通用規則。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球員,在大學聯賽體系裡踢著一種“不同規則的足球”。等到這批球員走出校園成為職業球員後,難免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NCAA的大學足球聯賽中,一支球隊在下半場擁有不限次數的換人權力。這種規則的推行,不僅讓足球變成“一鍋粥的亂戰”,也使得各隊教練放鬆了對於球員個人技術、戰術意識的培養。

最近兩屆U20世界盃中,美國的表現還算體面——都殺入了1/4決賽;而今年秋天剛剛參加U17世界盃爭奪的美國代表隊,也進入到了最終八強,1/4決賽裡1-4輸給了英格蘭。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奧隊卻接連兩次失去奧運會參賽權,這意味著什麼?它或許是在說明:美國足球對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成功的,因此才湧現出像約什-薩金特、布魯克斯-列儂、埃裡克-帕爾默-布朗和蒂莫西-維阿這樣的青年才俊,但將他們徹底培養成才的最後一個“傳送帶”似乎發生了故障。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蒂莫西-維阿,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之子

而由此產生的一大批未成才的球員,也就成為國家隊主教練布魯斯-阿里納(無緣世界盃後已辭職)的選擇對象。或許你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有人會覺得阿里納的失敗原因就是他“過於信任老將”——在其最後一期國家隊23人大名單裡,僅有5名球員的年齡不超過25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現象不也說明了國家隊正遭遇著“年輕人不堪大任”的尷尬嗎?不信的話,你就自己問問布魯斯吧……

2.錯誤的選擇

我們會找布魯斯(阿里納)算賬,但也別忘了他的前任尤爾根(克林斯曼)。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克林斯曼是美國人另類足球價值觀下的一名犧牲者——因為美國人總是願意高估自己、卻低估困難。不過,這位德國名帥也不能把它當成一面用於逃避責任的擋箭牌。

結束2014巴西世界盃的征程之後,這個國家明知道自己的國家隊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但由於16強淘汰賽階段負於比利時這場比賽輸得實在有些壯烈,而且世界盃後的兩場熱身賽中美國又先後擊敗德國和荷蘭,這反而讓美國媒體、美國足協和美國球員們產生了一種洋洋得意的情緒——哪怕在接下來的熱身賽中,他們曾先後敗在哥倫比亞、智利、丹麥和巴西的腳下。總能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這本不算是一件壞事,但有時候往往是批評才能帶來更大的激勵作用。在克林斯曼的國家隊裡,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進步和促進進步的動力。德國教頭帶隊的過程中,美國隊確實取得過一些輝煌的勝利,但這都來自於特定球員的個人發揮,而不是團隊足球的共同努力。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前任美國隊主帥克林斯曼

在這段時期裡,美國足協正忙著操心更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忙著申辦2026年世界盃、處理美國女足兵敗2016里約奧運會後的各種事宜(在美國國內,女足的地位和關注度要超過男性同行)……中北美世預賽“6強賽”遭遇2場敗績後,美國足協的大佬們才真正意識到男足國家隊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雖然炒掉了克林斯曼,但馬上又做出一個更糟糕的決定。

在時間緊迫、而候選者又寥寥無幾的背景下,懦弱的美國足協將布魯斯-阿里納拉上了戰車。雖然他有漂亮的歷史履歷,但現在的布魯斯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布魯斯了。

我們必須承認,阿里納為了激活美國隊嘗試過各種努力,比如他在任期內曾使用過4套不同的陣型(4-4-2、4-1-3-2、3-4-1-2、4-3-1-2),但這些數字遊戲最終也沒有改變球員們在比賽中組織混亂、戰術素養不足的現狀。很明顯,球員對於主教練提出的各種要求,既不理解也不適應。“混亂”這個關鍵詞,並不僅僅適用於(2017年10月10日)兵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一場比賽上。它適用於在0-2負於哥斯達黎加之後的幾場比賽,因為阿里納把球隊最好的中衛傑夫-卡梅隆當成了替罪羊,彷彿將卡梅隆閒置在冷板凳上、再扶正奧馬爾-岡薩雷斯就能萬事大吉了;它適用於最近10個月的各種比賽之中,因為在此期間,阿里納曾試用過12位不同的門將。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式體育聯盟中的選秀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足球聯賽?

再比如說,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在自己旗下的比賽中就無視FIFA的通用規則。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球員,在大學聯賽體系裡踢著一種“不同規則的足球”。等到這批球員走出校園成為職業球員後,難免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NCAA的大學足球聯賽中,一支球隊在下半場擁有不限次數的換人權力。這種規則的推行,不僅讓足球變成“一鍋粥的亂戰”,也使得各隊教練放鬆了對於球員個人技術、戰術意識的培養。

最近兩屆U20世界盃中,美國的表現還算體面——都殺入了1/4決賽;而今年秋天剛剛參加U17世界盃爭奪的美國代表隊,也進入到了最終八強,1/4決賽裡1-4輸給了英格蘭。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奧隊卻接連兩次失去奧運會參賽權,這意味著什麼?它或許是在說明:美國足球對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成功的,因此才湧現出像約什-薩金特、布魯克斯-列儂、埃裡克-帕爾默-布朗和蒂莫西-維阿這樣的青年才俊,但將他們徹底培養成才的最後一個“傳送帶”似乎發生了故障。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蒂莫西-維阿,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之子

而由此產生的一大批未成才的球員,也就成為國家隊主教練布魯斯-阿里納(無緣世界盃後已辭職)的選擇對象。或許你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有人會覺得阿里納的失敗原因就是他“過於信任老將”——在其最後一期國家隊23人大名單裡,僅有5名球員的年齡不超過25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現象不也說明了國家隊正遭遇著“年輕人不堪大任”的尷尬嗎?不信的話,你就自己問問布魯斯吧……

2.錯誤的選擇

我們會找布魯斯(阿里納)算賬,但也別忘了他的前任尤爾根(克林斯曼)。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克林斯曼是美國人另類足球價值觀下的一名犧牲者——因為美國人總是願意高估自己、卻低估困難。不過,這位德國名帥也不能把它當成一面用於逃避責任的擋箭牌。

結束2014巴西世界盃的征程之後,這個國家明知道自己的國家隊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但由於16強淘汰賽階段負於比利時這場比賽輸得實在有些壯烈,而且世界盃後的兩場熱身賽中美國又先後擊敗德國和荷蘭,這反而讓美國媒體、美國足協和美國球員們產生了一種洋洋得意的情緒——哪怕在接下來的熱身賽中,他們曾先後敗在哥倫比亞、智利、丹麥和巴西的腳下。總能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這本不算是一件壞事,但有時候往往是批評才能帶來更大的激勵作用。在克林斯曼的國家隊裡,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進步和促進進步的動力。德國教頭帶隊的過程中,美國隊確實取得過一些輝煌的勝利,但這都來自於特定球員的個人發揮,而不是團隊足球的共同努力。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前任美國隊主帥克林斯曼

在這段時期裡,美國足協正忙著操心更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忙著申辦2026年世界盃、處理美國女足兵敗2016里約奧運會後的各種事宜(在美國國內,女足的地位和關注度要超過男性同行)……中北美世預賽“6強賽”遭遇2場敗績後,美國足協的大佬們才真正意識到男足國家隊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雖然炒掉了克林斯曼,但馬上又做出一個更糟糕的決定。

在時間緊迫、而候選者又寥寥無幾的背景下,懦弱的美國足協將布魯斯-阿里納拉上了戰車。雖然他有漂亮的歷史履歷,但現在的布魯斯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布魯斯了。

我們必須承認,阿里納為了激活美國隊嘗試過各種努力,比如他在任期內曾使用過4套不同的陣型(4-4-2、4-1-3-2、3-4-1-2、4-3-1-2),但這些數字遊戲最終也沒有改變球員們在比賽中組織混亂、戰術素養不足的現狀。很明顯,球員對於主教練提出的各種要求,既不理解也不適應。“混亂”這個關鍵詞,並不僅僅適用於(2017年10月10日)兵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一場比賽上。它適用於在0-2負於哥斯達黎加之後的幾場比賽,因為阿里納把球隊最好的中衛傑夫-卡梅隆當成了替罪羊,彷彿將卡梅隆閒置在冷板凳上、再扶正奧馬爾-岡薩雷斯就能萬事大吉了;它適用於最近10個月的各種比賽之中,因為在此期間,阿里納曾試用過12位不同的門將。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二進宮的阿里納卻將美國隊帶入了深淵

3.“新多諾萬計劃”擱淺

既然美國國家隊是這個國家3億國民、以及數萬名球員的代表,那麼你就不該把本屆世預賽的失敗歸咎於某一個人的頭上。道理應該這樣講,但在這支國家隊終究應該擁有一名(或多名)領軍球星,他會是誰?這個頭銜,已經將克里斯蒂安-普利西奇給壓垮了;其餘的候選人還包括:耶德林、米亞茲加和朱利安-格林,而他們這些人的共同點都是剛在歐洲足壇暫露鋒芒後,就遭遇了事業瓶頸期;上賽季大聯盟的最佳新秀喬丹-莫里斯還有待成熟。

但效力於多特蒙德的“美國神童”普利西奇,如果有機會競逐明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他絕對會成為最佳年輕球員的熱門人選。雖然與其年齡相近的熱蘇斯和姆巴佩水平明顯高出一頭,但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隊中可不像普利西奇這樣是絕對主角。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式體育聯盟中的選秀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足球聯賽?

再比如說,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在自己旗下的比賽中就無視FIFA的通用規則。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球員,在大學聯賽體系裡踢著一種“不同規則的足球”。等到這批球員走出校園成為職業球員後,難免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NCAA的大學足球聯賽中,一支球隊在下半場擁有不限次數的換人權力。這種規則的推行,不僅讓足球變成“一鍋粥的亂戰”,也使得各隊教練放鬆了對於球員個人技術、戰術意識的培養。

最近兩屆U20世界盃中,美國的表現還算體面——都殺入了1/4決賽;而今年秋天剛剛參加U17世界盃爭奪的美國代表隊,也進入到了最終八強,1/4決賽裡1-4輸給了英格蘭。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奧隊卻接連兩次失去奧運會參賽權,這意味著什麼?它或許是在說明:美國足球對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成功的,因此才湧現出像約什-薩金特、布魯克斯-列儂、埃裡克-帕爾默-布朗和蒂莫西-維阿這樣的青年才俊,但將他們徹底培養成才的最後一個“傳送帶”似乎發生了故障。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蒂莫西-維阿,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之子

而由此產生的一大批未成才的球員,也就成為國家隊主教練布魯斯-阿里納(無緣世界盃後已辭職)的選擇對象。或許你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有人會覺得阿里納的失敗原因就是他“過於信任老將”——在其最後一期國家隊23人大名單裡,僅有5名球員的年齡不超過25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現象不也說明了國家隊正遭遇著“年輕人不堪大任”的尷尬嗎?不信的話,你就自己問問布魯斯吧……

2.錯誤的選擇

我們會找布魯斯(阿里納)算賬,但也別忘了他的前任尤爾根(克林斯曼)。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克林斯曼是美國人另類足球價值觀下的一名犧牲者——因為美國人總是願意高估自己、卻低估困難。不過,這位德國名帥也不能把它當成一面用於逃避責任的擋箭牌。

結束2014巴西世界盃的征程之後,這個國家明知道自己的國家隊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但由於16強淘汰賽階段負於比利時這場比賽輸得實在有些壯烈,而且世界盃後的兩場熱身賽中美國又先後擊敗德國和荷蘭,這反而讓美國媒體、美國足協和美國球員們產生了一種洋洋得意的情緒——哪怕在接下來的熱身賽中,他們曾先後敗在哥倫比亞、智利、丹麥和巴西的腳下。總能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這本不算是一件壞事,但有時候往往是批評才能帶來更大的激勵作用。在克林斯曼的國家隊裡,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進步和促進進步的動力。德國教頭帶隊的過程中,美國隊確實取得過一些輝煌的勝利,但這都來自於特定球員的個人發揮,而不是團隊足球的共同努力。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前任美國隊主帥克林斯曼

在這段時期裡,美國足協正忙著操心更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忙著申辦2026年世界盃、處理美國女足兵敗2016里約奧運會後的各種事宜(在美國國內,女足的地位和關注度要超過男性同行)……中北美世預賽“6強賽”遭遇2場敗績後,美國足協的大佬們才真正意識到男足國家隊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雖然炒掉了克林斯曼,但馬上又做出一個更糟糕的決定。

在時間緊迫、而候選者又寥寥無幾的背景下,懦弱的美國足協將布魯斯-阿里納拉上了戰車。雖然他有漂亮的歷史履歷,但現在的布魯斯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布魯斯了。

我們必須承認,阿里納為了激活美國隊嘗試過各種努力,比如他在任期內曾使用過4套不同的陣型(4-4-2、4-1-3-2、3-4-1-2、4-3-1-2),但這些數字遊戲最終也沒有改變球員們在比賽中組織混亂、戰術素養不足的現狀。很明顯,球員對於主教練提出的各種要求,既不理解也不適應。“混亂”這個關鍵詞,並不僅僅適用於(2017年10月10日)兵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一場比賽上。它適用於在0-2負於哥斯達黎加之後的幾場比賽,因為阿里納把球隊最好的中衛傑夫-卡梅隆當成了替罪羊,彷彿將卡梅隆閒置在冷板凳上、再扶正奧馬爾-岡薩雷斯就能萬事大吉了;它適用於最近10個月的各種比賽之中,因為在此期間,阿里納曾試用過12位不同的門將。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二進宮的阿里納卻將美國隊帶入了深淵

3.“新多諾萬計劃”擱淺

既然美國國家隊是這個國家3億國民、以及數萬名球員的代表,那麼你就不該把本屆世預賽的失敗歸咎於某一個人的頭上。道理應該這樣講,但在這支國家隊終究應該擁有一名(或多名)領軍球星,他會是誰?這個頭銜,已經將克里斯蒂安-普利西奇給壓垮了;其餘的候選人還包括:耶德林、米亞茲加和朱利安-格林,而他們這些人的共同點都是剛在歐洲足壇暫露鋒芒後,就遭遇了事業瓶頸期;上賽季大聯盟的最佳新秀喬丹-莫里斯還有待成熟。

但效力於多特蒙德的“美國神童”普利西奇,如果有機會競逐明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他絕對會成為最佳年輕球員的熱門人選。雖然與其年齡相近的熱蘇斯和姆巴佩水平明顯高出一頭,但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隊中可不像普利西奇這樣是絕對主角。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年僅19歲的普利西奇已經成為美國足球的“一哥”

在巴西隊,熱蘇斯的風頭會被內馬爾蓋過;而在法國隊,姆巴佩也會被格里茲曼和博格巴搶走焦點。相比這二人,剛剛橫空出世不久的普利西奇,已經是美國隊的當家球星。這屆世界盃本應是普利西奇展現領袖能力的大好時機,對於他而言,不免顯得可惜。然而,一旦所有希望都壓在這位美國天才年輕的肩膀上,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4.躍躍欲試的鄰居們

自從成功亮相於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之後,美國隊就在中北美地區的世預賽中不斷攫取著勝利,久而久之也養成了目中無人的傲慢性格。但這屆俄羅斯世界盃的門票,卻並未“理所應當”地授予美國人,聯繫到美國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期採取的種種“美國優先”的傲慢政治政策,不得不說,這次世預賽的陰溝翻船,確實能讓自己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鄰居們露出愉快笑容。

噢,也不是所有人都特別高興……比如說一部分加拿大人。在美國兵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餘溫尚存的情況下,作為美國鄰居的加拿大,就對這一結果的利弊進行了詳細分析。一部分人指出,這次失敗肯定會影響到MLS的市場價值,使其距離NBA、MLB、NFL和NHL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作為連鎖反應,在MLS征戰的幾支加拿大球隊也會在財政方面大受影響。美國國家隊遭遇重創的同時,加拿大球隊多倫多FC、溫哥華白帽卻分居MLS東部和西部聯盟的首位,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現象(多倫多FC還以69分的成績創造了MLS史上常規賽最高積分紀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來源:Outside of the Boot

作者:Anderson Moura

美國無緣2018世界盃正賽,這是任何一個美國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對於美國足球而言,這是巨大的汙點。縱然最近幾十年裡,美國足球的決策者們已經圍繞著這項運動做過不少好事、拿下過不少贊助合同、在商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但“缺席世界盃”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汙點,就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將其洗滌乾淨。

有人常說“沉重的失敗才能帶來真正的教訓”,或許只這句話,還稍微能給美國隊球迷帶來一絲安慰。但約翰-海伍德也說過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為什麼連續參加7屆世界盃的美國隊,這次突然止住了前進步伐?原因不完全是巴拿馬人打進了一粒“幽靈進球”,也不是“美國隊長”鄧普西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射中門柱……這次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國隊恥辱地被擋在世界盃門外

1.美國模式 vs 世界通用模式

在運營一個職業體育聯賽方面,美國人主要的思考方向集中於:如何在強隊與弱隊之間確保平衡。如果他們的選秀制度適用於國際足壇,我們就會看到:格拉納達或奧薩蘇納將會搶在皇馬或巴薩之前,擁有簽下一名希望之星的優先權。但在真實的足球世界裡,或者說在美國以外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想要做一名逆流而上的勇士,你註定要面臨諸多挑戰。

每年的阿迪達斯MLS新秀營(譯註:每年一月在佛羅里達州開營,為期四天,為即將參與MLS選秀大會的各位球員提供一個展現、推銷自己的平臺)和MLS超級選秀大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們也確實能夠滿足許多俱樂部的要求。像蒂姆-霍華德、克林特-鄧普西和邁克爾-布拉德利這樣的球星,就曾通過這種途徑開始了職業生涯,但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國家隊兵敗世預賽後,一段ESPN嘉賓怒斥美國足球的視頻走紅於網絡,拋去泰勒-特威爾曼因憤怒、激動而使用的一些激進之詞以外,他的發言倒是挖出了現行“美國體育模式”存在的一大病根——獎勵平庸者!

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排名積分榜末尾的幾支球隊都會遭遇降級懲罰;但在美國,不僅沒有這種懲罰,而且這些榜末球隊還能通過選秀得到至少一名潛力新星。這種做法也通用於美國的其他職業體育聯盟,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它們涉及到的項目都是由美國佔據統治地位的——比如說在籃球領域,哪個聯盟能跟NBA掰一掰手腕?但足球卻是個例外,而這種美式的“募兵模式”也確實引發了諸多問題。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美式體育聯盟中的選秀制度是否真正適用於足球聯賽?

再比如說,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在自己旗下的比賽中就無視FIFA的通用規則。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年齡在17-22歲之間的青少年球員,在大學聯賽體系裡踢著一種“不同規則的足球”。等到這批球員走出校園成為職業球員後,難免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NCAA的大學足球聯賽中,一支球隊在下半場擁有不限次數的換人權力。這種規則的推行,不僅讓足球變成“一鍋粥的亂戰”,也使得各隊教練放鬆了對於球員個人技術、戰術意識的培養。

最近兩屆U20世界盃中,美國的表現還算體面——都殺入了1/4決賽;而今年秋天剛剛參加U17世界盃爭奪的美國代表隊,也進入到了最終八強,1/4決賽裡1-4輸給了英格蘭。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奧隊卻接連兩次失去奧運會參賽權,這意味著什麼?它或許是在說明:美國足球對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是成功的,因此才湧現出像約什-薩金特、布魯克斯-列儂、埃裡克-帕爾默-布朗和蒂莫西-維阿這樣的青年才俊,但將他們徹底培養成才的最後一個“傳送帶”似乎發生了故障。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蒂莫西-維阿,前世界足球先生喬治-維阿之子

而由此產生的一大批未成才的球員,也就成為國家隊主教練布魯斯-阿里納(無緣世界盃後已辭職)的選擇對象。或許你並不認可這種說法,因為有人會覺得阿里納的失敗原因就是他“過於信任老將”——在其最後一期國家隊23人大名單裡,僅有5名球員的年齡不超過25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現象不也說明了國家隊正遭遇著“年輕人不堪大任”的尷尬嗎?不信的話,你就自己問問布魯斯吧……

2.錯誤的選擇

我們會找布魯斯(阿里納)算賬,但也別忘了他的前任尤爾根(克林斯曼)。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克林斯曼是美國人另類足球價值觀下的一名犧牲者——因為美國人總是願意高估自己、卻低估困難。不過,這位德國名帥也不能把它當成一面用於逃避責任的擋箭牌。

結束2014巴西世界盃的征程之後,這個國家明知道自己的國家隊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但由於16強淘汰賽階段負於比利時這場比賽輸得實在有些壯烈,而且世界盃後的兩場熱身賽中美國又先後擊敗德國和荷蘭,這反而讓美國媒體、美國足協和美國球員們產生了一種洋洋得意的情緒——哪怕在接下來的熱身賽中,他們曾先後敗在哥倫比亞、智利、丹麥和巴西的腳下。總能看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這本不算是一件壞事,但有時候往往是批評才能帶來更大的激勵作用。在克林斯曼的國家隊裡,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進步和促進進步的動力。德國教頭帶隊的過程中,美國隊確實取得過一些輝煌的勝利,但這都來自於特定球員的個人發揮,而不是團隊足球的共同努力。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前任美國隊主帥克林斯曼

在這段時期裡,美國足協正忙著操心更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忙著申辦2026年世界盃、處理美國女足兵敗2016里約奧運會後的各種事宜(在美國國內,女足的地位和關注度要超過男性同行)……中北美世預賽“6強賽”遭遇2場敗績後,美國足協的大佬們才真正意識到男足國家隊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雖然炒掉了克林斯曼,但馬上又做出一個更糟糕的決定。

在時間緊迫、而候選者又寥寥無幾的背景下,懦弱的美國足協將布魯斯-阿里納拉上了戰車。雖然他有漂亮的歷史履歷,但現在的布魯斯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布魯斯了。

我們必須承認,阿里納為了激活美國隊嘗試過各種努力,比如他在任期內曾使用過4套不同的陣型(4-4-2、4-1-3-2、3-4-1-2、4-3-1-2),但這些數字遊戲最終也沒有改變球員們在比賽中組織混亂、戰術素養不足的現狀。很明顯,球員對於主教練提出的各種要求,既不理解也不適應。“混亂”這個關鍵詞,並不僅僅適用於(2017年10月10日)兵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一場比賽上。它適用於在0-2負於哥斯達黎加之後的幾場比賽,因為阿里納把球隊最好的中衛傑夫-卡梅隆當成了替罪羊,彷彿將卡梅隆閒置在冷板凳上、再扶正奧馬爾-岡薩雷斯就能萬事大吉了;它適用於最近10個月的各種比賽之中,因為在此期間,阿里納曾試用過12位不同的門將。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二進宮的阿里納卻將美國隊帶入了深淵

3.“新多諾萬計劃”擱淺

既然美國國家隊是這個國家3億國民、以及數萬名球員的代表,那麼你就不該把本屆世預賽的失敗歸咎於某一個人的頭上。道理應該這樣講,但在這支國家隊終究應該擁有一名(或多名)領軍球星,他會是誰?這個頭銜,已經將克里斯蒂安-普利西奇給壓垮了;其餘的候選人還包括:耶德林、米亞茲加和朱利安-格林,而他們這些人的共同點都是剛在歐洲足壇暫露鋒芒後,就遭遇了事業瓶頸期;上賽季大聯盟的最佳新秀喬丹-莫里斯還有待成熟。

但效力於多特蒙德的“美國神童”普利西奇,如果有機會競逐明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他絕對會成為最佳年輕球員的熱門人選。雖然與其年齡相近的熱蘇斯和姆巴佩水平明顯高出一頭,但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隊中可不像普利西奇這樣是絕對主角。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年僅19歲的普利西奇已經成為美國足球的“一哥”

在巴西隊,熱蘇斯的風頭會被內馬爾蓋過;而在法國隊,姆巴佩也會被格里茲曼和博格巴搶走焦點。相比這二人,剛剛橫空出世不久的普利西奇,已經是美國隊的當家球星。這屆世界盃本應是普利西奇展現領袖能力的大好時機,對於他而言,不免顯得可惜。然而,一旦所有希望都壓在這位美國天才年輕的肩膀上,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4.躍躍欲試的鄰居們

自從成功亮相於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之後,美國隊就在中北美地區的世預賽中不斷攫取著勝利,久而久之也養成了目中無人的傲慢性格。但這屆俄羅斯世界盃的門票,卻並未“理所應當”地授予美國人,聯繫到美國新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期採取的種種“美國優先”的傲慢政治政策,不得不說,這次世預賽的陰溝翻船,確實能讓自己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鄰居們露出愉快笑容。

噢,也不是所有人都特別高興……比如說一部分加拿大人。在美國兵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餘溫尚存的情況下,作為美國鄰居的加拿大,就對這一結果的利弊進行了詳細分析。一部分人指出,這次失敗肯定會影響到MLS的市場價值,使其距離NBA、MLB、NFL和NHL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作為連鎖反應,在MLS征戰的幾支加拿大球隊也會在財政方面大受影響。美國國家隊遭遇重創的同時,加拿大球隊多倫多FC、溫哥華白帽卻分居MLS東部和西部聯盟的首位,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現象(多倫多FC還以69分的成績創造了MLS史上常規賽最高積分紀錄)。

NBA模式害了美國足球!“閉關鎖國”+傲慢自大,活該無緣世界盃

中北美地區的各支球隊從此將不再懼怕美國隊

美國出局,這一結果應該還會對一些加拿大及加勒比海國家的本土球員帶來心理上的鼓勵。美國人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擁有“天生的優越感”。過去遭遇美國隊時,不少中北美球隊都會下意識地“擺大巴”,但在一夜過後,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再這麼“尊重”這樣一個對手了,他們完全有實力跟美國人針鋒相對地火拼到底。就像電影《掠奪者》裡的一句臺詞,“當士兵們發現某種生物會流血時,他們就認為可以殺死它。”

這種想法,尤其適用於那些在MLS發展的中北美足球精英們。比如說,為巴拿馬打進那粒關鍵進球的羅曼-託雷斯,他就是MLS衛冕冠軍西雅圖海灣人的一員。過去是這群來自於周邊小國的球員,前往天朝大國美利堅虛心取經;而現在,也該輪到這群驕傲的美國人反過來當一回學生了。

——————————————

更多精品翻譯,盡在肆客足球APP,歡迎下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