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雖然還沒有培養出獲得諾貝爾獎的頂尖科學家,但無數青年精英負笈留學,他們一部分學成歸國,還有一部分已經成為海外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研究成果舉世矚目,國內對他們的情況卻知之甚少。

從少年天才到與諾獎擦身

莊小威是個天才少年,15歲時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她只有6歲時,她的第一堂物理課就開始了。她父親是物理學教授,有次他指著桌上的一塊物體問她,它既受到桌子的支撐作用,又受到重力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力作用在這個物體上?她環顧了四周,回答說,也許是空氣吧。這件事一直令她父親印象深刻。

早期的這些經歷培養了莊小威對物理學的熱情。為了追隨父母的腳步,她攻讀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研究期間,她師從曾獲諾貝爾獎的朱棣文大師,並開始接觸生物領域。之後來到哈佛大學,受聘為物理和化學雙科教授。如今,她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發明了用於研究生物分子的工具因而聞名於世,這些工具可以解答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的一些有趣問題。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雖然還沒有培養出獲得諾貝爾獎的頂尖科學家,但無數青年精英負笈留學,他們一部分學成歸國,還有一部分已經成為海外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研究成果舉世矚目,國內對他們的情況卻知之甚少。

從少年天才到與諾獎擦身

莊小威是個天才少年,15歲時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她只有6歲時,她的第一堂物理課就開始了。她父親是物理學教授,有次他指著桌上的一塊物體問她,它既受到桌子的支撐作用,又受到重力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力作用在這個物體上?她環顧了四周,回答說,也許是空氣吧。這件事一直令她父親印象深刻。

早期的這些經歷培養了莊小威對物理學的熱情。為了追隨父母的腳步,她攻讀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研究期間,她師從曾獲諾貝爾獎的朱棣文大師,並開始接觸生物領域。之後來到哈佛大學,受聘為物理和化學雙科教授。如今,她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發明了用於研究生物分子的工具因而聞名於世,這些工具可以解答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的一些有趣問題。

那些譽滿海外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不過在她早期的研究生涯,她認為生物學是“混亂的”,不像物理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細胞中含有許多不同的分子,很難看清楚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來維持細胞存活的。但生物學的未知性最終打動了她。她先是和同事開發出用以研究蛋白質和RNA摺疊過程的單分子熒光工具;而後又發明了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STORM)。這種超分辨率成像技術使研究人員能看到20納米的物體,相對於傳統的光學顯微鏡有了很大的改進。

STORM把莊小威的研究團隊帶到了生物學的新領域。例如,與其他神經科學家合作,利用STORM研究神經元之間連接的分子結構(突觸)。突觸是大腦中最基本的功能單位,與認知有關的化學信號會在其中進行傳遞。但在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下,這些連接部位呈現出來的是無法分辨的斑點。她認為:“你需要了解這些微小結構中的分子組織和相互作用,才能瞭解它們的功能機制。STORM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方法。”

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3位對發展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但是很遺憾裡面沒有莊小威。但該領域的多位科學家認為,莊小威與獲獎者一樣在該領域作出了貢獻,她卻無緣獲獎,實在是厚此薄彼。不過,她也才45歲,相信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這位天才學霸還會有更精彩的成果。

最近,莊小威宣佈作為訪問學者加入北京大學的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10年,是屬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之下的一個跨學科合作實體研究中心。此次加盟是她首次在國內開展實質性的兼職工作,也在北京大學設立了她的實驗室,對北大的研究生和年輕的研究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從中科大少年班到美國院士

2012年5月,與莊小威一起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還有同是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駱利群。

駱利群在中國上海長大,初中畢業之後就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直接開始接受高等教育。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少年班唯一一個名額),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免試錄取為研究生。1987年他赴美留學攻讀生物系博士學位,由於博士期間研究成果頗豐,很多諸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均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駱利群最終選擇了斯坦福,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於而立之年擔任博士導師,第一年就申請到了100萬美元的科研基金。6年後他取得該校終身教職的資格,向斯坦福的本科和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物學。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雖然還沒有培養出獲得諾貝爾獎的頂尖科學家,但無數青年精英負笈留學,他們一部分學成歸國,還有一部分已經成為海外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研究成果舉世矚目,國內對他們的情況卻知之甚少。

從少年天才到與諾獎擦身

莊小威是個天才少年,15歲時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她只有6歲時,她的第一堂物理課就開始了。她父親是物理學教授,有次他指著桌上的一塊物體問她,它既受到桌子的支撐作用,又受到重力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力作用在這個物體上?她環顧了四周,回答說,也許是空氣吧。這件事一直令她父親印象深刻。

早期的這些經歷培養了莊小威對物理學的熱情。為了追隨父母的腳步,她攻讀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研究期間,她師從曾獲諾貝爾獎的朱棣文大師,並開始接觸生物領域。之後來到哈佛大學,受聘為物理和化學雙科教授。如今,她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發明了用於研究生物分子的工具因而聞名於世,這些工具可以解答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的一些有趣問題。

那些譽滿海外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不過在她早期的研究生涯,她認為生物學是“混亂的”,不像物理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細胞中含有許多不同的分子,很難看清楚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來維持細胞存活的。但生物學的未知性最終打動了她。她先是和同事開發出用以研究蛋白質和RNA摺疊過程的單分子熒光工具;而後又發明了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STORM)。這種超分辨率成像技術使研究人員能看到20納米的物體,相對於傳統的光學顯微鏡有了很大的改進。

STORM把莊小威的研究團隊帶到了生物學的新領域。例如,與其他神經科學家合作,利用STORM研究神經元之間連接的分子結構(突觸)。突觸是大腦中最基本的功能單位,與認知有關的化學信號會在其中進行傳遞。但在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下,這些連接部位呈現出來的是無法分辨的斑點。她認為:“你需要了解這些微小結構中的分子組織和相互作用,才能瞭解它們的功能機制。STORM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方法。”

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3位對發展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但是很遺憾裡面沒有莊小威。但該領域的多位科學家認為,莊小威與獲獎者一樣在該領域作出了貢獻,她卻無緣獲獎,實在是厚此薄彼。不過,她也才45歲,相信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這位天才學霸還會有更精彩的成果。

最近,莊小威宣佈作為訪問學者加入北京大學的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10年,是屬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之下的一個跨學科合作實體研究中心。此次加盟是她首次在國內開展實質性的兼職工作,也在北京大學設立了她的實驗室,對北大的研究生和年輕的研究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從中科大少年班到美國院士

2012年5月,與莊小威一起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還有同是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駱利群。

駱利群在中國上海長大,初中畢業之後就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直接開始接受高等教育。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少年班唯一一個名額),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免試錄取為研究生。1987年他赴美留學攻讀生物系博士學位,由於博士期間研究成果頗豐,很多諸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均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駱利群最終選擇了斯坦福,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於而立之年擔任博士導師,第一年就申請到了100萬美元的科研基金。6年後他取得該校終身教職的資格,向斯坦福的本科和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物學。

那些譽滿海外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駱利群的實驗室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人才,他們在世界頂級期刊上也發表了諸多學術論文,他本人還兼任了《神經元》雜誌的副主編。2012年,駱利群先是被評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士,半個多月之後,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新增的院士名單中榜上有名。這些頭銜的加身是對他傑出研究成果的嘉獎和肯定。

今年,駱利群在《自然》上發表了一項顛覆我們傳統觀念的研究。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小腦就是幫助我們保持平衡和呼吸而已,思考和認知似乎只受大腦掌控。駱利群的實驗室運用新技術實時記錄動物小腦內的顆粒細胞,發現這些細胞會對獎賞做出反應,而獎賞與高級認知功能有關,這為將來探索小腦的更多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礎。

知名度不斷提升的駱利群,從2001年開始定期回國進行一些講座交流。在全國各大知名高校內分享他在神經發育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並交流一些科研方面的方法心得。2008年他曾在北大發表演講,講述他的科研和人生“是一系列的意外之事”。其實沒有那麼多的幸運和湊巧,超凡的智慧和卓絕的堅持才是他成功的關鍵。

社會科學界公認的領軍人物

社會科學家謝宇早年就認識到,社會可以深刻地塑造一個人的生活。在文革期間,他目睹了父親的政治監禁,以及後來家人被流放到農村。文革的鬥爭使他陷入深深的懷疑,也推動了他後來的科學研究。

謝宇在上海工業大學讀的是冶金工程專業,進一步深造時,他放棄了威斯康星大學的工程學研究的道路,而將他的懷疑和好奇心轉向對人類和社會結構的研究上。他開發了分析社會數據的新方法,並挑戰了關於性別、種族、階級和天生能力等公認觀念。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雖然還沒有培養出獲得諾貝爾獎的頂尖科學家,但無數青年精英負笈留學,他們一部分學成歸國,還有一部分已經成為海外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研究成果舉世矚目,國內對他們的情況卻知之甚少。

從少年天才到與諾獎擦身

莊小威是個天才少年,15歲時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她只有6歲時,她的第一堂物理課就開始了。她父親是物理學教授,有次他指著桌上的一塊物體問她,它既受到桌子的支撐作用,又受到重力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力作用在這個物體上?她環顧了四周,回答說,也許是空氣吧。這件事一直令她父親印象深刻。

早期的這些經歷培養了莊小威對物理學的熱情。為了追隨父母的腳步,她攻讀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研究期間,她師從曾獲諾貝爾獎的朱棣文大師,並開始接觸生物領域。之後來到哈佛大學,受聘為物理和化學雙科教授。如今,她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發明了用於研究生物分子的工具因而聞名於世,這些工具可以解答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的一些有趣問題。

那些譽滿海外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不過在她早期的研究生涯,她認為生物學是“混亂的”,不像物理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細胞中含有許多不同的分子,很難看清楚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來維持細胞存活的。但生物學的未知性最終打動了她。她先是和同事開發出用以研究蛋白質和RNA摺疊過程的單分子熒光工具;而後又發明了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STORM)。這種超分辨率成像技術使研究人員能看到20納米的物體,相對於傳統的光學顯微鏡有了很大的改進。

STORM把莊小威的研究團隊帶到了生物學的新領域。例如,與其他神經科學家合作,利用STORM研究神經元之間連接的分子結構(突觸)。突觸是大腦中最基本的功能單位,與認知有關的化學信號會在其中進行傳遞。但在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下,這些連接部位呈現出來的是無法分辨的斑點。她認為:“你需要了解這些微小結構中的分子組織和相互作用,才能瞭解它們的功能機制。STORM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方法。”

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3位對發展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但是很遺憾裡面沒有莊小威。但該領域的多位科學家認為,莊小威與獲獎者一樣在該領域作出了貢獻,她卻無緣獲獎,實在是厚此薄彼。不過,她也才45歲,相信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這位天才學霸還會有更精彩的成果。

最近,莊小威宣佈作為訪問學者加入北京大學的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10年,是屬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之下的一個跨學科合作實體研究中心。此次加盟是她首次在國內開展實質性的兼職工作,也在北京大學設立了她的實驗室,對北大的研究生和年輕的研究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從中科大少年班到美國院士

2012年5月,與莊小威一起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還有同是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駱利群。

駱利群在中國上海長大,初中畢業之後就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直接開始接受高等教育。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少年班唯一一個名額),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免試錄取為研究生。1987年他赴美留學攻讀生物系博士學位,由於博士期間研究成果頗豐,很多諸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均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駱利群最終選擇了斯坦福,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於而立之年擔任博士導師,第一年就申請到了100萬美元的科研基金。6年後他取得該校終身教職的資格,向斯坦福的本科和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物學。

那些譽滿海外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駱利群的實驗室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人才,他們在世界頂級期刊上也發表了諸多學術論文,他本人還兼任了《神經元》雜誌的副主編。2012年,駱利群先是被評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士,半個多月之後,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新增的院士名單中榜上有名。這些頭銜的加身是對他傑出研究成果的嘉獎和肯定。

今年,駱利群在《自然》上發表了一項顛覆我們傳統觀念的研究。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小腦就是幫助我們保持平衡和呼吸而已,思考和認知似乎只受大腦掌控。駱利群的實驗室運用新技術實時記錄動物小腦內的顆粒細胞,發現這些細胞會對獎賞做出反應,而獎賞與高級認知功能有關,這為將來探索小腦的更多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礎。

知名度不斷提升的駱利群,從2001年開始定期回國進行一些講座交流。在全國各大知名高校內分享他在神經發育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並交流一些科研方面的方法心得。2008年他曾在北大發表演講,講述他的科研和人生“是一系列的意外之事”。其實沒有那麼多的幸運和湊巧,超凡的智慧和卓絕的堅持才是他成功的關鍵。

社會科學界公認的領軍人物

社會科學家謝宇早年就認識到,社會可以深刻地塑造一個人的生活。在文革期間,他目睹了父親的政治監禁,以及後來家人被流放到農村。文革的鬥爭使他陷入深深的懷疑,也推動了他後來的科學研究。

謝宇在上海工業大學讀的是冶金工程專業,進一步深造時,他放棄了威斯康星大學的工程學研究的道路,而將他的懷疑和好奇心轉向對人類和社會結構的研究上。他開發了分析社會數據的新方法,並挑戰了關於性別、種族、階級和天生能力等公認觀念。

那些譽滿海外的頂尖華人科學家

畢業後的謝宇任職於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學系,2007年被授予“Otis Dudley Duncan傑出大學講座教授”——這是密歇根大學授予教師的最高榮譽。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社會分層、人口統計學、統計方法、中國研究和科學社會學等。他於2004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在2009年入選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他是社會科學部唯一的亞裔院士,也是當時社會政治組最年輕的院士。

2015年,謝宇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推動國內的實證研究發展上。謝宇說:“這是一個特別激動人心的機遇,可以在中國開展社會科學研究、為中國提供一流高校教學水平。從1949年的全國統一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的這段時間裡,中國一直處於貧困、未發展和孤立的狀態。從那以後,中國一直經歷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速度和影響的社會變革,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謝宇計劃每年都在北京大學舉辦全球研討會。研討會將重點討論中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家庭、人口、農村、教育、收入不平等、貧困、性別平等和健康等。他想帶學生去中國南部和西部的一些地方,那裡的人們都很貧困、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長期營養不良,希望學生們在現實中儘可能多地體驗中國。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7年第10期雜誌文章 歡迎您關注大科技公眾號:hdkj199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