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為什麼你“愛”孩子,卻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為什麼你“愛”孩子,卻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父母來參加家長課都會提到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全職陪伴孩子,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黏人、膽小、叛逆、無理取鬧……;我知道打罵孩子不好,每次事後都內疚後悔,但總是忍不住這麼做;為什麼我按照書上的方法去“教”孩子,但是效果不大,或者堅持不下來……

原因很多,但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原因可能是你是一個“焦慮不安,安全感不足”的自我匱乏的父母。

自我匱乏的父母,他們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別人去滿足(往往他們自己難以意識到)。

在和孩子相處中,只有孩子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才“愛”孩子,因為這時候孩子滿足了父母的需要(即孩子此時是個父母期待的“好孩子”),他們才有力量給出“真心的愛”;而當孩子沒有達到期望時,意味著父母的需要沒有被(孩子)滿足,所以會習慣性的不滿,生氣,無法看到和尊重孩子的需要,自然無法科學的養育或引導孩子。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1.焦慮的父母和“無能”的孩子

一個媽媽訴說自己的苦惱:家有5歲男孩,遇到解決不了發事情就愛哭。孩子爸爸最無法容忍孩子的哭聲,一聽他哭就會打他臉,並訓斥男孩愛哭以後沒出息,命令孩子不許哭,立即停止!孩子越哭越打。媽媽受不了爸爸的行為,一般會責備和阻止爸爸,這樣一定會發生爭吵,但不說又心疼孩子。每次都惡性循環,以後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退卻和哭鬧。

孩子的哭和爸爸的打,都是因為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分別試圖用難過和憤怒的方式來解決。

爸爸發怒打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憤怒背後常是無助,失控感。打孩子其實需要強烈的掌控感。

爸爸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他把孩子看成自己,他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孩子的無能就是自己的無能,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爸爸在用一種打的方式,試圖緩解自己內心“不安全”感,滿足自己“讓兒子有能力”的需要,希望這樣來獲得對自己價值感的掌控。

而這恰恰忽視了孩子需要幫助、引導或者其他的需要,孩子在打罵中無法建立安全感,更無法變成爸爸希望的“男子漢”。

為什麼你“愛”孩子,卻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父母來參加家長課都會提到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全職陪伴孩子,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黏人、膽小、叛逆、無理取鬧……;我知道打罵孩子不好,每次事後都內疚後悔,但總是忍不住這麼做;為什麼我按照書上的方法去“教”孩子,但是效果不大,或者堅持不下來……

原因很多,但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原因可能是你是一個“焦慮不安,安全感不足”的自我匱乏的父母。

自我匱乏的父母,他們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別人去滿足(往往他們自己難以意識到)。

在和孩子相處中,只有孩子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才“愛”孩子,因為這時候孩子滿足了父母的需要(即孩子此時是個父母期待的“好孩子”),他們才有力量給出“真心的愛”;而當孩子沒有達到期望時,意味著父母的需要沒有被(孩子)滿足,所以會習慣性的不滿,生氣,無法看到和尊重孩子的需要,自然無法科學的養育或引導孩子。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1.焦慮的父母和“無能”的孩子

一個媽媽訴說自己的苦惱:家有5歲男孩,遇到解決不了發事情就愛哭。孩子爸爸最無法容忍孩子的哭聲,一聽他哭就會打他臉,並訓斥男孩愛哭以後沒出息,命令孩子不許哭,立即停止!孩子越哭越打。媽媽受不了爸爸的行為,一般會責備和阻止爸爸,這樣一定會發生爭吵,但不說又心疼孩子。每次都惡性循環,以後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退卻和哭鬧。

孩子的哭和爸爸的打,都是因為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分別試圖用難過和憤怒的方式來解決。

爸爸發怒打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憤怒背後常是無助,失控感。打孩子其實需要強烈的掌控感。

爸爸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他把孩子看成自己,他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孩子的無能就是自己的無能,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爸爸在用一種打的方式,試圖緩解自己內心“不安全”感,滿足自己“讓兒子有能力”的需要,希望這樣來獲得對自己價值感的掌控。

而這恰恰忽視了孩子需要幫助、引導或者其他的需要,孩子在打罵中無法建立安全感,更無法變成爸爸希望的“男子漢”。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jpg

2.愛慕虛榮的家長和從不認錯的孩子

有一親戚的孩子,爭強好勝,輸了就哭,事事爭理,做錯了從不道歉。

有一次在公園玩,那個孩子騎著滑板車壓到一個成人的腳,那個人很疼很生氣,旁邊的親戚替孩子說“對不起!”,並讓孩子跟那個叔叔道歉,但孩子看著大人怎麼都不開口。

在他身旁的爸爸不僅無動於衷,反而覺得孩子壓到大人不值一提,道歉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帶著有些生氣的表情推著孩子說:“行了行了,走!”。

反觀這個家庭,孩子在這方面和家長如出一轍:他的爸爸在自己做錯的事上從不正面承認,而是找各種理由辯解;不會欣賞別人的長處,而是處處貶低;看到別人發展得好,不但不會祝賀反而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聽孩子媽媽說,丈夫的家人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對內報喜不報憂,從不提任何不足;對外喜歡自誇和炫耀。有段時間,她發現孩子“說謊”“不認錯”“無理爭強好勝”等問題會提出來,但都會被孩子爸爸使白眼不讓說,或者生氣的批評而告終。最後大家都不提,只是一味的誇獎孩子很棒,認為這樣就能增強孩子自信心!

這個爸爸的自尊不是建立在對自己內在的客觀認可上,而是建立在對別人評價的依賴,和別人的比較上。他不能正視和接納自己的不足,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對他來說這是對自己價值的否定,這種感覺很痛苦。

當他把孩子看成自己或自己的延續,孩子要向人道歉,尤其在親戚面前,這意味著“孩子是不好的”,這是對他價值的否定;並且這種不好暴露在熟人面前,更是“奇恥大辱”。

這種態度和觀念會傳遞給孩子,孩子也不會接納自己的不足,接受不了批評和失敗,更難以主動承擔責任。

這樣的人格是不健全的,進入真實的社會,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坍塌。

為什麼你“愛”孩子,卻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父母來參加家長課都會提到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全職陪伴孩子,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黏人、膽小、叛逆、無理取鬧……;我知道打罵孩子不好,每次事後都內疚後悔,但總是忍不住這麼做;為什麼我按照書上的方法去“教”孩子,但是效果不大,或者堅持不下來……

原因很多,但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原因可能是你是一個“焦慮不安,安全感不足”的自我匱乏的父母。

自我匱乏的父母,他們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別人去滿足(往往他們自己難以意識到)。

在和孩子相處中,只有孩子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才“愛”孩子,因為這時候孩子滿足了父母的需要(即孩子此時是個父母期待的“好孩子”),他們才有力量給出“真心的愛”;而當孩子沒有達到期望時,意味著父母的需要沒有被(孩子)滿足,所以會習慣性的不滿,生氣,無法看到和尊重孩子的需要,自然無法科學的養育或引導孩子。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1.焦慮的父母和“無能”的孩子

一個媽媽訴說自己的苦惱:家有5歲男孩,遇到解決不了發事情就愛哭。孩子爸爸最無法容忍孩子的哭聲,一聽他哭就會打他臉,並訓斥男孩愛哭以後沒出息,命令孩子不許哭,立即停止!孩子越哭越打。媽媽受不了爸爸的行為,一般會責備和阻止爸爸,這樣一定會發生爭吵,但不說又心疼孩子。每次都惡性循環,以後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退卻和哭鬧。

孩子的哭和爸爸的打,都是因為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分別試圖用難過和憤怒的方式來解決。

爸爸發怒打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憤怒背後常是無助,失控感。打孩子其實需要強烈的掌控感。

爸爸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他把孩子看成自己,他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孩子的無能就是自己的無能,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爸爸在用一種打的方式,試圖緩解自己內心“不安全”感,滿足自己“讓兒子有能力”的需要,希望這樣來獲得對自己價值感的掌控。

而這恰恰忽視了孩子需要幫助、引導或者其他的需要,孩子在打罵中無法建立安全感,更無法變成爸爸希望的“男子漢”。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jpg

2.愛慕虛榮的家長和從不認錯的孩子

有一親戚的孩子,爭強好勝,輸了就哭,事事爭理,做錯了從不道歉。

有一次在公園玩,那個孩子騎著滑板車壓到一個成人的腳,那個人很疼很生氣,旁邊的親戚替孩子說“對不起!”,並讓孩子跟那個叔叔道歉,但孩子看著大人怎麼都不開口。

在他身旁的爸爸不僅無動於衷,反而覺得孩子壓到大人不值一提,道歉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帶著有些生氣的表情推著孩子說:“行了行了,走!”。

反觀這個家庭,孩子在這方面和家長如出一轍:他的爸爸在自己做錯的事上從不正面承認,而是找各種理由辯解;不會欣賞別人的長處,而是處處貶低;看到別人發展得好,不但不會祝賀反而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聽孩子媽媽說,丈夫的家人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對內報喜不報憂,從不提任何不足;對外喜歡自誇和炫耀。有段時間,她發現孩子“說謊”“不認錯”“無理爭強好勝”等問題會提出來,但都會被孩子爸爸使白眼不讓說,或者生氣的批評而告終。最後大家都不提,只是一味的誇獎孩子很棒,認為這樣就能增強孩子自信心!

這個爸爸的自尊不是建立在對自己內在的客觀認可上,而是建立在對別人評價的依賴,和別人的比較上。他不能正視和接納自己的不足,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對他來說這是對自己價值的否定,這種感覺很痛苦。

當他把孩子看成自己或自己的延續,孩子要向人道歉,尤其在親戚面前,這意味著“孩子是不好的”,這是對他價值的否定;並且這種不好暴露在熟人面前,更是“奇恥大辱”。

這種態度和觀念會傳遞給孩子,孩子也不會接納自己的不足,接受不了批評和失敗,更難以主動承擔責任。

這樣的人格是不健全的,進入真實的社會,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坍塌。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3.溺愛的父母和沒有規則的孩子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帶著孩子去看牙,孩子被醫生叮囑少吃甚至不吃糖。

出醫院,朋友對孩子說:“聽到沒有,我說你要少吃糖,你就是不聽。”

孩子反過來生氣的衝著他爸爸說:“誰叫你不嚴肅的制止我吃糖。每次我想吃糖的時候,你雖然說不讓我吃,但是我多說幾遍你就給我買了。”

孩子的媽媽接著孩子的話,繼續批評爸爸:“孩子說得沒錯,你就是太沒有原則了!孩子累一點叫喚兩句就隨便放棄原來寫作業的計劃;孩子吵著要多玩一玩,你就不管我們定好的睡覺時間;孩子咳嗽要忌口,別吃涼的東西,孩子看到哈根達斯求你買你就妥協;天氣一冷他賴著不起床你就給老師請假晚去學校……”

很多時候,父母自己這一輩童年時缺吃少穿,生活艱苦,物質貧乏帶來的辛苦體驗刻骨銘心,所以都不希望孩子受這些罪,總希望在有條件的時候儘量滿足孩子讓孩子過得更舒服。

但無限制的滿足就能給孩子安全感嗎?

恰恰相反,孩子需要父母告訴他們界限在什麼地方,並通過約束他們來幫助他們建立行為邊界,建立安全感。就像汽車行駛在公路上,如果交通警察不嚴格執行交通規則,每輛汽車都會沒有“安全感”。

缺乏規則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習得錯誤的生存規則。

對於這種父母,我們應該從長遠考慮我們“無條件”給予孩子的是什麼,對於和孩子之間約定的規則,一定要堅持。大人如果堅持不了,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自己的不堅持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為了孩子好。

為什麼你“愛”孩子,卻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父母來參加家長課都會提到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全職陪伴孩子,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黏人、膽小、叛逆、無理取鬧……;我知道打罵孩子不好,每次事後都內疚後悔,但總是忍不住這麼做;為什麼我按照書上的方法去“教”孩子,但是效果不大,或者堅持不下來……

原因很多,但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原因可能是你是一個“焦慮不安,安全感不足”的自我匱乏的父母。

自我匱乏的父母,他們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別人去滿足(往往他們自己難以意識到)。

在和孩子相處中,只有孩子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才“愛”孩子,因為這時候孩子滿足了父母的需要(即孩子此時是個父母期待的“好孩子”),他們才有力量給出“真心的愛”;而當孩子沒有達到期望時,意味著父母的需要沒有被(孩子)滿足,所以會習慣性的不滿,生氣,無法看到和尊重孩子的需要,自然無法科學的養育或引導孩子。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1.焦慮的父母和“無能”的孩子

一個媽媽訴說自己的苦惱:家有5歲男孩,遇到解決不了發事情就愛哭。孩子爸爸最無法容忍孩子的哭聲,一聽他哭就會打他臉,並訓斥男孩愛哭以後沒出息,命令孩子不許哭,立即停止!孩子越哭越打。媽媽受不了爸爸的行為,一般會責備和阻止爸爸,這樣一定會發生爭吵,但不說又心疼孩子。每次都惡性循環,以後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退卻和哭鬧。

孩子的哭和爸爸的打,都是因為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分別試圖用難過和憤怒的方式來解決。

爸爸發怒打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憤怒背後常是無助,失控感。打孩子其實需要強烈的掌控感。

爸爸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他把孩子看成自己,他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孩子的無能就是自己的無能,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爸爸在用一種打的方式,試圖緩解自己內心“不安全”感,滿足自己“讓兒子有能力”的需要,希望這樣來獲得對自己價值感的掌控。

而這恰恰忽視了孩子需要幫助、引導或者其他的需要,孩子在打罵中無法建立安全感,更無法變成爸爸希望的“男子漢”。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jpg

2.愛慕虛榮的家長和從不認錯的孩子

有一親戚的孩子,爭強好勝,輸了就哭,事事爭理,做錯了從不道歉。

有一次在公園玩,那個孩子騎著滑板車壓到一個成人的腳,那個人很疼很生氣,旁邊的親戚替孩子說“對不起!”,並讓孩子跟那個叔叔道歉,但孩子看著大人怎麼都不開口。

在他身旁的爸爸不僅無動於衷,反而覺得孩子壓到大人不值一提,道歉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帶著有些生氣的表情推著孩子說:“行了行了,走!”。

反觀這個家庭,孩子在這方面和家長如出一轍:他的爸爸在自己做錯的事上從不正面承認,而是找各種理由辯解;不會欣賞別人的長處,而是處處貶低;看到別人發展得好,不但不會祝賀反而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聽孩子媽媽說,丈夫的家人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對內報喜不報憂,從不提任何不足;對外喜歡自誇和炫耀。有段時間,她發現孩子“說謊”“不認錯”“無理爭強好勝”等問題會提出來,但都會被孩子爸爸使白眼不讓說,或者生氣的批評而告終。最後大家都不提,只是一味的誇獎孩子很棒,認為這樣就能增強孩子自信心!

這個爸爸的自尊不是建立在對自己內在的客觀認可上,而是建立在對別人評價的依賴,和別人的比較上。他不能正視和接納自己的不足,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對他來說這是對自己價值的否定,這種感覺很痛苦。

當他把孩子看成自己或自己的延續,孩子要向人道歉,尤其在親戚面前,這意味著“孩子是不好的”,這是對他價值的否定;並且這種不好暴露在熟人面前,更是“奇恥大辱”。

這種態度和觀念會傳遞給孩子,孩子也不會接納自己的不足,接受不了批評和失敗,更難以主動承擔責任。

這樣的人格是不健全的,進入真實的社會,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坍塌。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3.溺愛的父母和沒有規則的孩子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帶著孩子去看牙,孩子被醫生叮囑少吃甚至不吃糖。

出醫院,朋友對孩子說:“聽到沒有,我說你要少吃糖,你就是不聽。”

孩子反過來生氣的衝著他爸爸說:“誰叫你不嚴肅的制止我吃糖。每次我想吃糖的時候,你雖然說不讓我吃,但是我多說幾遍你就給我買了。”

孩子的媽媽接著孩子的話,繼續批評爸爸:“孩子說得沒錯,你就是太沒有原則了!孩子累一點叫喚兩句就隨便放棄原來寫作業的計劃;孩子吵著要多玩一玩,你就不管我們定好的睡覺時間;孩子咳嗽要忌口,別吃涼的東西,孩子看到哈根達斯求你買你就妥協;天氣一冷他賴著不起床你就給老師請假晚去學校……”

很多時候,父母自己這一輩童年時缺吃少穿,生活艱苦,物質貧乏帶來的辛苦體驗刻骨銘心,所以都不希望孩子受這些罪,總希望在有條件的時候儘量滿足孩子讓孩子過得更舒服。

但無限制的滿足就能給孩子安全感嗎?

恰恰相反,孩子需要父母告訴他們界限在什麼地方,並通過約束他們來幫助他們建立行為邊界,建立安全感。就像汽車行駛在公路上,如果交通警察不嚴格執行交通規則,每輛汽車都會沒有“安全感”。

缺乏規則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習得錯誤的生存規則。

對於這種父母,我們應該從長遠考慮我們“無條件”給予孩子的是什麼,對於和孩子之間約定的規則,一定要堅持。大人如果堅持不了,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自己的不堅持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為了孩子好。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4.討好的父母和不懂拒絕的孩子

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兄弟姐妹很多,爸爸老實巴交又沒有權利,每次村裡開會都坐在最後從來不發言,也常常要因為一些事情去求別人。有一次他爸爸要去辦事,他看到爸爸對那些辦事人員點頭哈腰,有點類似臉上賠笑,當別人數落對爸爸還賠笑。

他感到羞恥、難過,心疼爸爸,同時他也覺得特別的憤怒。他覺得爸爸被人羞辱了,但是卻沒有做出維護自己的態度和保護自己的行為。他還說,爸爸心情不好的時候,對自己的孩子常發脾氣,常常是非打即罵。

在外面是老好人的人在家常常對家人相反態度很糟糕脾氣不好,這就是在外面自尊感被剝奪,回家想重新建回自尊的感覺。

現在這個朋友雖然靠讀書躋身到大城市,但是無形中已經內化了這種討好的方式,做任何事情都是過於以“別人為中心”,怕得罪人,有時候自己很憋屈甚至憤怒,但是還是會做出“犧牲自己為別人著想”的行為。

最近他跟我談起對孩子的擔心:孩子害怕拒絕別的孩子的要求,而別的孩子也總是喜歡使喚甚至欺負他的孩子。

比如在做遊戲的時候,別的孩子總是要求他的孩子扮演他們不喜歡的角色,每次孩子雖然不情願,但是還是聽從。每次爸爸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裡特別氣憤,但都不好當面說。

有一次很不高興的帶孩子回家,回家之後,孩子會告訴爸爸:“我不想每次都當‘壞人’的角色,我也想當警察,但是每次他們都讓我當這種角色。”當問到為什麼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會說擔心被開除出那個遊戲。

而這個在外面唯唯諾諾的孩子,在家裡完全是另一副“霸道”的樣子:一遇到不順從他的事情就大吼大叫,發脾氣,甚至摔東西打人。

很明顯,孩子無形中承襲了這樣的“討好”的方式,在外面不懂拒絕和勇敢的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這種被剝奪的自尊感在家常常用相反的方式來補償。

為什麼你“愛”孩子,卻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父母來參加家長課都會提到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全職陪伴孩子,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黏人、膽小、叛逆、無理取鬧……;我知道打罵孩子不好,每次事後都內疚後悔,但總是忍不住這麼做;為什麼我按照書上的方法去“教”孩子,但是效果不大,或者堅持不下來……

原因很多,但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原因可能是你是一個“焦慮不安,安全感不足”的自我匱乏的父母。

自我匱乏的父母,他們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別人去滿足(往往他們自己難以意識到)。

在和孩子相處中,只有孩子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才“愛”孩子,因為這時候孩子滿足了父母的需要(即孩子此時是個父母期待的“好孩子”),他們才有力量給出“真心的愛”;而當孩子沒有達到期望時,意味著父母的需要沒有被(孩子)滿足,所以會習慣性的不滿,生氣,無法看到和尊重孩子的需要,自然無法科學的養育或引導孩子。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1.焦慮的父母和“無能”的孩子

一個媽媽訴說自己的苦惱:家有5歲男孩,遇到解決不了發事情就愛哭。孩子爸爸最無法容忍孩子的哭聲,一聽他哭就會打他臉,並訓斥男孩愛哭以後沒出息,命令孩子不許哭,立即停止!孩子越哭越打。媽媽受不了爸爸的行為,一般會責備和阻止爸爸,這樣一定會發生爭吵,但不說又心疼孩子。每次都惡性循環,以後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退卻和哭鬧。

孩子的哭和爸爸的打,都是因為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分別試圖用難過和憤怒的方式來解決。

爸爸發怒打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憤怒背後常是無助,失控感。打孩子其實需要強烈的掌控感。

爸爸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他把孩子看成自己,他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孩子的無能就是自己的無能,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爸爸在用一種打的方式,試圖緩解自己內心“不安全”感,滿足自己“讓兒子有能力”的需要,希望這樣來獲得對自己價值感的掌控。

而這恰恰忽視了孩子需要幫助、引導或者其他的需要,孩子在打罵中無法建立安全感,更無法變成爸爸希望的“男子漢”。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jpg

2.愛慕虛榮的家長和從不認錯的孩子

有一親戚的孩子,爭強好勝,輸了就哭,事事爭理,做錯了從不道歉。

有一次在公園玩,那個孩子騎著滑板車壓到一個成人的腳,那個人很疼很生氣,旁邊的親戚替孩子說“對不起!”,並讓孩子跟那個叔叔道歉,但孩子看著大人怎麼都不開口。

在他身旁的爸爸不僅無動於衷,反而覺得孩子壓到大人不值一提,道歉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帶著有些生氣的表情推著孩子說:“行了行了,走!”。

反觀這個家庭,孩子在這方面和家長如出一轍:他的爸爸在自己做錯的事上從不正面承認,而是找各種理由辯解;不會欣賞別人的長處,而是處處貶低;看到別人發展得好,不但不會祝賀反而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聽孩子媽媽說,丈夫的家人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對內報喜不報憂,從不提任何不足;對外喜歡自誇和炫耀。有段時間,她發現孩子“說謊”“不認錯”“無理爭強好勝”等問題會提出來,但都會被孩子爸爸使白眼不讓說,或者生氣的批評而告終。最後大家都不提,只是一味的誇獎孩子很棒,認為這樣就能增強孩子自信心!

這個爸爸的自尊不是建立在對自己內在的客觀認可上,而是建立在對別人評價的依賴,和別人的比較上。他不能正視和接納自己的不足,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對他來說這是對自己價值的否定,這種感覺很痛苦。

當他把孩子看成自己或自己的延續,孩子要向人道歉,尤其在親戚面前,這意味著“孩子是不好的”,這是對他價值的否定;並且這種不好暴露在熟人面前,更是“奇恥大辱”。

這種態度和觀念會傳遞給孩子,孩子也不會接納自己的不足,接受不了批評和失敗,更難以主動承擔責任。

這樣的人格是不健全的,進入真實的社會,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坍塌。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3.溺愛的父母和沒有規則的孩子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帶著孩子去看牙,孩子被醫生叮囑少吃甚至不吃糖。

出醫院,朋友對孩子說:“聽到沒有,我說你要少吃糖,你就是不聽。”

孩子反過來生氣的衝著他爸爸說:“誰叫你不嚴肅的制止我吃糖。每次我想吃糖的時候,你雖然說不讓我吃,但是我多說幾遍你就給我買了。”

孩子的媽媽接著孩子的話,繼續批評爸爸:“孩子說得沒錯,你就是太沒有原則了!孩子累一點叫喚兩句就隨便放棄原來寫作業的計劃;孩子吵著要多玩一玩,你就不管我們定好的睡覺時間;孩子咳嗽要忌口,別吃涼的東西,孩子看到哈根達斯求你買你就妥協;天氣一冷他賴著不起床你就給老師請假晚去學校……”

很多時候,父母自己這一輩童年時缺吃少穿,生活艱苦,物質貧乏帶來的辛苦體驗刻骨銘心,所以都不希望孩子受這些罪,總希望在有條件的時候儘量滿足孩子讓孩子過得更舒服。

但無限制的滿足就能給孩子安全感嗎?

恰恰相反,孩子需要父母告訴他們界限在什麼地方,並通過約束他們來幫助他們建立行為邊界,建立安全感。就像汽車行駛在公路上,如果交通警察不嚴格執行交通規則,每輛汽車都會沒有“安全感”。

缺乏規則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習得錯誤的生存規則。

對於這種父母,我們應該從長遠考慮我們“無條件”給予孩子的是什麼,對於和孩子之間約定的規則,一定要堅持。大人如果堅持不了,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自己的不堅持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為了孩子好。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4.討好的父母和不懂拒絕的孩子

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兄弟姐妹很多,爸爸老實巴交又沒有權利,每次村裡開會都坐在最後從來不發言,也常常要因為一些事情去求別人。有一次他爸爸要去辦事,他看到爸爸對那些辦事人員點頭哈腰,有點類似臉上賠笑,當別人數落對爸爸還賠笑。

他感到羞恥、難過,心疼爸爸,同時他也覺得特別的憤怒。他覺得爸爸被人羞辱了,但是卻沒有做出維護自己的態度和保護自己的行為。他還說,爸爸心情不好的時候,對自己的孩子常發脾氣,常常是非打即罵。

在外面是老好人的人在家常常對家人相反態度很糟糕脾氣不好,這就是在外面自尊感被剝奪,回家想重新建回自尊的感覺。

現在這個朋友雖然靠讀書躋身到大城市,但是無形中已經內化了這種討好的方式,做任何事情都是過於以“別人為中心”,怕得罪人,有時候自己很憋屈甚至憤怒,但是還是會做出“犧牲自己為別人著想”的行為。

最近他跟我談起對孩子的擔心:孩子害怕拒絕別的孩子的要求,而別的孩子也總是喜歡使喚甚至欺負他的孩子。

比如在做遊戲的時候,別的孩子總是要求他的孩子扮演他們不喜歡的角色,每次孩子雖然不情願,但是還是聽從。每次爸爸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裡特別氣憤,但都不好當面說。

有一次很不高興的帶孩子回家,回家之後,孩子會告訴爸爸:“我不想每次都當‘壞人’的角色,我也想當警察,但是每次他們都讓我當這種角色。”當問到為什麼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會說擔心被開除出那個遊戲。

而這個在外面唯唯諾諾的孩子,在家裡完全是另一副“霸道”的樣子:一遇到不順從他的事情就大吼大叫,發脾氣,甚至摔東西打人。

很明顯,孩子無形中承襲了這樣的“討好”的方式,在外面不懂拒絕和勇敢的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這種被剝奪的自尊感在家常常用相反的方式來補償。

這樣的父母容易養育出“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在其中嗎?

圖片來自網絡

怎麼辦呢?

要做好父母,培養出自信的孩子,我們要先做好自己,至少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長。

首先我們要發現和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匱乏”。看見躲在黑暗中的這些“需要”,我們才可能去滿足它們,滿足它們才可能使未來的情況發生改變。

嘗試通過一些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以要重新獲得一種新的體驗,來替代原先的那種匱乏的體驗。

配偶也可以提供有力的幫助。比如當遇到挑戰的時候,對對方更多的共情,而不是責備,和對方討論自己童年類似事情是被怎樣對待的,再用成人的眼光審視以前的方式的侷限性及在當時條件下的合理性,接納過去並用正確的方式來替換錯誤的方式。

父母只有讓自己的內在更“安全”,才能分清我們對孩子做的,是孩子的需要,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

才能與孩子有真正的聯結,讓孩子有持續的溫暖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和尊重;

才能讓孩子確信周圍的環境是可以信任和依賴的,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從而有力量去成長。

懂得滿足自我、內心安全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安全自信的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