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網絡借貸3000元掉入“利滾利”陷阱 一月之後被索還款56萬元

上月6號,甘先生急需用錢,當時剛好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借貸公司,可以為甘先生解燃眉之急。於是,甘先生向這家名叫“米房”的借貸公司申請貸款3000元,然後在網上辦理手續並簽了合約。不過,甘先生的賬戶只收到1000元的貸款。

事主甘先生稱,先是約定借1000元還3000元,要在“米房”打6000元的借條,這6000元借條如果逾期3天每天要扣10%的利息。甘先生由於在約定時間未能還清貸款本金,於是在上月8號、10號又向“米房”借貸,以償還上一筆債務。

甘先生說,6000元的借條借了之後,就要在“米房”上還12000元,要在“米房”上打24000元的借條,如果超過三天的話就要按照10%的利息計算。由第二筆的錢還第一筆的錢,第三筆的錢還第二筆的錢,之後就用第四筆的錢還第三筆的錢,之後就這樣填,現在就逾期了。

就這樣,甘先生很快墮入了借貸公司“利滾利”的陷阱,連自己都算不清這筆賬,只知道自己欠下了對方56萬元鉅債。在甘先生的手機微信裡,除了保存他與“米房”公司簽訂的合約,見到最多的就是被對方催還款項的字句:“電話不接微信不回裝死的人,明早會有催收找你們家人朋友聊天的。”、“那些沒反應的人要有心理準備”。字裡行間,咄咄逼人。一個月以來,甘先生每天都要接聽近20個催促還款的電話。對方說如果不還錢,就要上門找甘先生家人。

目前,甘先生已經報警。有律師表示:該案屬於民間借貸關係,而借貸公司的行為則已觸犯國家法律。

廣東良匠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瑩表示,他們約定的這種借款本金方式,以及實際支付的情況,還有後期的“利滾利”的情況,其實已經與我國有關民間借貸規定相違背,必須以國家約定的借款本金以及最高利率為準。如果是實際支付的情況下,最高可以支持本金年利率36%,如果沒有實際支付部分,最高只能支持借款本金年利率的24%。

(視頻來源:廣東新聞 看看新聞發佈)

視頻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