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筆 墨

  筆貴有力,力貴有勢。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於“劍拔弩張”,要在把住其氣勢。

  胸中一剎那的遲疑,不免便挫了吾筆之力,卻能神定於我,不能挫為挫,則仍可全吾筆之勢,此謂之轉無力為有力。須知之剎那間的遲疑,畢竟是當時內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於勢無礙。能率真便無礙,說到底,“真”字第一。

  懷素自論草書雲:“東卻西,南又北,倒還起,斷復續。”他所謂觸遇成形者,並非亂塗亂畫,這裡面有辨證的道理在:有來有去,相反相成,而驅筆之際,有我的一貫之“氣”在。故變而不亂。是作書一法,何嘗不是作畫一法。

  運筆費力,未必得力,有使盡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輕輕一筆重於九鼎者。蓋力不在於筆,在於腕,不在於腕,而在於丹田之間,作畫時人要站起來,穩其腳跟,平其體勢,以便氣可以從腹底透出,達於胸,達於臂、於腕以至筆端。

  力者,氣之運行,不是筋肌勃勃作勢。

  筆出於腕,腕出於心,心要正以“誠”字,腕要貫以“力”字。

  孟子云“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塞乎天地之間。”畫家平日修養此心胸,曠闊與天地同其大,運起筆來,便自然無礙,寫出景來,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筆有起伏,有輕重,有緩急,謂之“節奏”,用筆猶舞蹈,猶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轉,百變不失其“平衡”。

  得其節奏,掌其平衡,這是大規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從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兩點,也即是“法”,不必斤斤於仿古,而未嘗不與古人通,所謂默契是也。

  作畫須有筆墨。筆墨須取大方,有大家氣,我的自繩之道是拙樸為佳,切戒浮滑。

  佈局須深厚,有變化,立意須高,有意境。意境最難言,是個胸襟和眼界問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是要開闊胸襟和眼界。孟子說得對,要善養吾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

  出筆奇,非真能奇者,惡其著意也。

  不著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與平淡固自不二。“涼風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卻也平淡。

  平淡未必無奇,作平淡而止於平淡,平淡之外無物也。平淡之外須有物,所謂弦外之音,則平淡自不平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是也。

  林畊青雲詩如此,我說畫也如此。

  常言道:得心應手。

  實際上,心得了,未必應於手;應於手了,亦未必成於筆。

  要成於筆,還必須知筆之性,紙之質,墨與色的具體性能,知曉各種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筆無礙。

  用筆之道,須知從有礙達無礙。

  前人論畫雲,“加一筆太多,缺一筆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厲害就在這點,筆筆派用場。他生活在山水之間,能靜觀靜修,同時心懷悲憤,意入蒼涼,這都鍛鍊了他這一去筆,猶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石濤、石溪、浙江都嫌筆墨繁,煩惱多。

  我偶然也學石濤,卻學得不像,用筆流暢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

  愈老愈覺“簡”之不易,難在疏而不漏,恰到好處。

  陸放翁草書詩:“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提筆之前,胸有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動起筆來,竟是筆動我不動。在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如也。

  放筆的真意,言筆觸之自由無礙,不是一味縱筆之謂。

  韓文公詩云“盤馬彎弓惜不發”,引而不發之筆,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畫要善變,不要千篇一律。我內心總有此希求。章法有變,用色有變,然而觀筆意,仍可於百變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筆意是主要特徵。

  線條重要,運筆須用中鋒,還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關鍵在有力有勢。

  線條不僅僅勾出平面,最要表現出立體感。線要有“力”,點要出“神”。

  點可使線活起來。線立其體,點提其神。

  線難,點尤難。

  “點”不可多,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

  我有時先塗大塊色,再勾線條,有時先勾線條,後加色塊,有時混合用之。各種技巧都可靈活運用,不必拘於一法。

  無論山水花卉,最難用“點”。點比線難,點要適得其所,恰到好處,點要有力。

  中國畫中,惟點最難,“畫龍點睛”,靠點傳神也。點須恰到好處,在一幅畫上,多點,少點,點在哪裡,都有講究,運用得當,可以把畫的神韻揭出來,抖摟醒目。點不得當,可把一幅好畫弄糟。

  水清無魚,筆整無畫。落筆有時要邋遢三分,姿態轉妙。

  落筆時最忌拘謹。一須不見有筆,二須渾忘有法。然後才能自在自如。筆為我用,法為我役。

  中國墨色,最耐玩賞。古人云“墨有五色”,說出此中風味。

  我近來頗喜作潑墨畫,還在摸索試驗中,不知能否有所得。

  中國畫靠筆墨,古人有“墨為肉”之說。但墨亦有骨。墨澤可呈出鐵光,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經驗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黃賓虹晚年有眼疾,雖加墨卻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覺舒服。反之,初學者用墨,雖淡而有黑氣。所謂不黑而黑,難入眼了。

  墨色重變化,於變化中顯動態。所謂墨韻色,須於動態之中。

  以潑墨法寫雨景,最能發揮水墨淋漓變化的效果。一幅畫只有線條而沒有墨韻,便缺乏精神,容易變得“乾巴巴”!

  中國畫與毛筆是分不開的。圍繞著各種筆墨的應用,產生了千百年來的實踐與理論,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繪畫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須籍墨(或色)以為用,不能離墨而言筆,古人筆墨合稱,即此道理。

  筆是骨,墨是肉。從筆鋒著紙年,稱之曰骨,從墨汁落紙看,稱之曰肉,兩者烏可分?

  筆有筆法,墨有墨氣。大體說來,筆法決定墨氣。有焦墨的筆法,有濃墨的筆法等等。

  畫花卉最可練筆。

  我愛作蘭竹,覺得提起筆能使出“力”。畫藤本,殊有趣,懸著臂,落中鋒,揮出曲曲的連環,似與長蛇搏鬥。

  畫花戟也最能考驗筆力,枝枝葉葉都顯在眼前,筆弱隱瞞不得。

  我最愛畫蘭竹,因其最潑得出,最可練筆力、筆法。

  蘭竹之題材,古人多為之。元明兩代,畫蘭竹者特多,但成功者究屬少數。蓋畫蘭竹,用筆近書法,須有書法的基礎。吳鎮與文徵明的書法好,蘭竹亦畫得好。

  青藤與八大善用簡筆,更是難能。石濤筆墨十分熟練,做到隨心所欲。

  資料來源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朱屺瞻畫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色 彩

  施色有大道,就像作樂一樣,最須求個全面的協調,整體的和諧統一。修養的苦功夫最須放在“協調感”上。至於繁簡濃淡之間,都可由個人下筆自主,不宜拘謹自縛。

  “拘”則“怯”則欠活力,無生氣了。但須嚴防“亂”與“俗”。

  畫面的和諧,有時可藉助中間色。調色盤上殘留的複色最有過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畫面上就有了色彩傾向。

  黑墨與白紙是兩個極色,其本身就有調和作用,此兩色與任何色彩都能協調,如果在兩個對比色間留出一道白線(白紙的本色)或勾上墨線,則可起到同樣的作用。白線忌“板”,須留得自然,有變化。

  色可淡而不可灰,灰則無生氣。

  可厚而不可膩,膩則無神韻。

  烘染不可平塗,要見淡墨筆痕,有些地方,須得保留紙的本色。

  山坡、沙灘等大塊面施色,不是簡單地平塗一遍,仍要講究用筆。

  元趙子昂畫沙灘,先用赭石平鋪,然後勾線,顯得厚而不膩,富有變化。

  作青綠山水,唐人的傳統方法是畫好後將上層浮色抹去,然後再上一層,如此反覆幾次,目的是得其“細膩”,但往往顯得“板”。

  吾喜用雜色表現青綠,有時參照油畫厚塗抹,抹上一點厚顏料,隨興塗,隨興堆,求其厚實與鬆動。畫石綠、石青用花青加墨打底,葉作墨青。

  石濤說過,“我有我法”。我輒謀一“闖”字,自覺有點成功處,有當與否不可知。

  使用西來的顏料作國畫,總嫌帶些火氣。這可能由於傳統的影響,或習慣與偏見。似宜探索“洋為中用”而又避免捨己從人。

  我愛馬蒂斯的鮮明色調,無意中亦有“移植”之處。看來,這裡面的消息,與其說應從色調上做功夫,不如說應從整個風格的支配下來取得制服火氣的作用。

  用色有二種:和潤與強烈。

  強烈法不是一味濃厚,要利用鮮明的對比。冷與熱對比,明暗的對比,面積大小對比,再加上有力的運筆,庶幾得之。

  畫有誇張法,不必拘拘於原物的色相。畫一朵花,可以比原物更加鮮豔,更加強烈,亦可以比原物更秀麗,更溫雅。這同樣是一種誇張,只是朝另外一面去誇張罷了。色彩如此,造型亦如此。

  寫生要在寫神,應以我所感受到的美為主。

  施色使用強烈對比法,取其有力,須防為強烈而強烈,濃而無韻。

  韻者是一種旋律,一種能動的氣勢。色愈強烈,愈須畫得有能動氣勢。

  杜甫寫《韋偃雙鬆圖》:“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寫出了其強烈對比中的能動氣勢,“摧”字,“入”字透出此中消息。

  我下筆喜粗獷,用色喜“狠”而邋遢,邋遢者,不在於繁多其色,喜在一色多調。

  佈局甚難,頗想破除陳法,闖出新路,殊未能也。

  用海綿灑色,非正道,卻有效果,如果使用新媒介而不奪“筆法為主”的特徵,也不妨一試。

  用色的厚薄與畫面的厚薄是兩回事。

  前人論畫雲:“體要嚴重,氣要輕清。”體不重則輕薄,氣不清則俗。

  色塗得厚,未必就有厚的效果。而色用得薄,也未必不能畫出厚的感覺。

  我畫風求“厚”,意在使運筆與佈局上透出消息。

  四季景色不同,色調不同。色調不同,反映出來的情調也不同。

  春多嫩綠色,多花;夏日炎熱,樹色深綠,可用潑墨潑色法,惟法與春景不同,筆要粗獷,水分要多;秋天色轉金黃,間以紅綠,色彩豐富,畫冬景須有凜冽感,樹葉雕零。

  郭熙雲:“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

  夏山嘉禾繁陰,人坦坦;

  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寫出了景物特點,又寫出了人的感受。

  重色以石質顏料居多,年久不變。焦墨亦不會變色,花青、藤黃、胭脂,年久色變,經久不起日晒。

  石質顏料,短在易板、易滯。植物質顏料,好在滋潤。在植物質顏料中蘸以墨色,則年久色褪,墨底仍留。可取得相對的保存作用。

  石青色,必須打墨底,方顯得厚實。須等墨幹後加色。否則青色會化掉。

  石綠色須用汁綠或赭石加底,幹後加石綠,顯得厚些。

  赭石與墨相和,會起粒子,要畫得快些。有時可加些花青。

  藤黃是樹的膠汁,錫管的藤黃太鮮,可以以墨色,應加多少要以實踐為憑。

  胭脂很容易褪色,沖淡些畫膚色很美。

  粉:鉛粉易變黑,鋅鈦白較薄。用粉時,水要乾淨。

  紅色和墨和花青色都易膩。

  惲南田用色鮮豔,花瓣染色夾粉。吳昌碩早年也畫過有色有粉的荷花。晚年純有墨色勾莖寫梗,葉用潑墨為之,力量大,不愧大家!

  八大山人的荷花極堪嚼味,簡中有變化,花梗的穿插有獨到處。

  畫山水有境界,畫花卉翎毛,何獨不然?須畫得有生氣,有天趣,斯有境界。舍此皆非上乘。

  畫花卉忌“板”,畫魚鳥忌呆。須畫得“生動”。“動”是契機。能“動”方才能“生”。生者,生機天趣也。

  老友張大壯作牡丹,其香欲泛;作西瓜、蕃茄、其汁欲流,作魚欲遊,作蝦欲跳,得“動”字的三味。

  大壯用色,往往無骨能立,不用線條而有立體感。功夫最在施色,入細而善變。深如潑,淺若無,虛虛實實,做到“化”處。然而他的線條功力深矣。幾於筆筆中鋒,細勁而生動。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形 與 意

  畫者,表物也,卻不可滯於物,要在表意。意既是物,亦是我,借物表意,表我的感受,所謂畫貴寫意者,即此簡單涵義,不須作神祕解。

  每一畫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如是而已。

  作畫,主要畫我的感受。在畫家言之,一切感受都離不開“美”的感受的支配。這就點看,說畫家主要畫美感,亦未嘗不可。

  畫家作畫之際,有他心目的一個“美”的認識,“美”的形象。他要忠實於自己的這個“美”的認識和追求。此中容不得半點“虛偽”。

  美的認識水平,可有上下之分。摻了一點“虛偽”便完全無美可言。

  中國畫論的最終要求是須畫出一個“意境”來。千百年追求的最高意境是天地間的化育生機。

  我作畫,喜取“厚”字,喜“厚”之中多含生機也。

  數筆寫意者,貴不在其簡。貴在簡之外,寫出無限的宇宙物情,人間事態。此種的簡乃最難。為簡而寫簡,不足立於畫道之林。

  並不是任何景物都能入畫。

  打了畫稿後,要多看,多思量,多琢磨,然後落筆。

  意在筆先,意不立,不可下筆。

  論畫分形似與神似。神似者,出自形而超於形,前人謂為“不似之似”。

  用平凡的詞語來說,神似者,寫我的感受,寫我所得之意而已。

  前賢雲,“形似是末節”,又云,“要不似而似”。

  西畫重陰陽面,立體形,透視法。終是礙手礙筆的框框,知有這回事就夠了,不要抱住不放。我的意見的:只是打好了基礎,立體感、陰陽面等都會從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來。不似而似,才是藝術法。

  禪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

  作一張畫,往往也有這三階段。就物之形而肖其形,這是初段。超其形而求其意,這是第二段,最後以意還形,從本質觀其現象,形與意本來是統一的。不過,此際“含意之形”卻與初段不同,是否定之否定。

  中國畫追求,一向在第三階段。要還其形,但是含意於形,所謂不似不似,謂不神似。

  畫不要拘拘於形似。只要旁人視之,領會其“有了對?”即可。但河離奇古怪,使人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寫作,畢竟入魔!

  “煉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老夫不是尋詩句,詩句自來尋老夫。”

  學藝術須苦練基本功,乃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同時真正得意之筆,往往如不速之客,天外飛來。我常有的經驗:有時尋畫未必得,有時不尋而畫自來。當然,練功夫,仍要天天不斷。

  我寫蘭竹長卷,周煉霞題為“三楚風光”。林畊青雲,一部幽深交響曲也,題句如次:

  思逐沅湘一往深,竹啼蘭笑去來今。

  捎煙掠石迴風浪,十里清商激楚音!

  是知我也夫。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確有竹啼蘭笑之感覺,有否三閭大夫的形象在懷,意識上卻甚模糊。

  畫的死活靠氣韻的有無。要注意晴、雨、晨、昏中不同的情態,畫山水如此,畫花卉同樣如此。

  作畫不是攝影,不拘拘於原物的外形,對景必有取捨,把眼前的景物引到我的筆下,便由我作主,破其形,變其色來適合我胸中情感的要求,當然這要求亦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胡來,而是憑我所有的“美”的感覺,我所理會的“美”的規律,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客觀景物,“美”之一道,最終還是要求“神似”。能“神似”才能把觀者吸引到畫中。

  作畫如果只是逼真如攝影,則何需作畫,作畫須畫出攝影術所不能及處,這才是繪畫存在的理由。我看到黃山勝景,感到許多顏色和線條都不是現有的攝影術所能照得的,須靠畫家的慧心慧眼繪將出來。

  然而這些還是小節。畫所以為畫,在有畫家性靈的投入,使畫滲透著作者獨特的情態,獨特的手法,而攝影術無法達到這點。

  詩有“使事如不使”,畫有寫物如不寫。 意都在切忌為形役。

  西畫求“實”,不免滯於“形”;“逞奇”,不免流於“巧”。

  辛棄疾有除夕農舍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看剝蓮蓬。”生動地表達了農村生活情趣,前兩句寫出了“勤勞”,後二句道出了“天真”,回想起在農村體驗生活所見,感受特深。

  “千峰雲起,聚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此景人間常有,卻須知其可愛可珍。辛稼軒見到而寫之於詞,我誦其詞,不禁躍躍欲試於畫。

  讀前人的詩詞,猶如一場出遊,詩人表於言詞,畫家取景於“意”,正因其喚起了心中的記憶,所以分外親切!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古辭用“田田”兩字描寫荷葉,是何等形象!中國文字妙在象形,詩人妙手拈來,應用於現實景物,是反映現實亦是新現實的創造。

  作畫何嘗不如是!

  作牽牛花,吾求其簡,花作圈,葉不勾,卻須幻出不盡的變化。生活中的牽牛花,不正是給人以這種印象嗎?一朵朵嬌花,亭亭玉立在藤葉上,鮮明、單純,遠遠看去,如一幅簡潔而有變化的圖案。我變其形,異其色,正欲表達這種感受耳! 虛谷畫金魚有盛名,我亦受金魚有怡然自得之趣,試將其體形給以誇張,變其形,大其眼,肚皮畫得圓鼓鼓的,尾翼畫得鬆鬆的,且施以紅綠之色,為求其孩童之稚氣也。好玩!好玩!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章 法

  以大章法作小畫,以小章法作大囤,使大者不繁,小者不空,此亦是畫中一道。

  作畫先要心中有構圖,攤一紙於案上,先要考慮一下,哪裡密,哪裡疏。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意思是說,虛實的配置要大膽,又須得當。

  “借景”是佈局之一助。也就是說,不限於眼前的實景,應把平日蓄於腦際的印象,喚活出來,一起參與創作活動。

  對著白紙,須先考慮章法,有個佈局主意。第一筆甚重要,須斟酌而後動。紙本空白無物,一落筆便分紙為二,予以大局之起勢。此後宜順勢畫去,不要多遲疑顧慮。多顧慮便破了勢頭。

  所謂意在筆先者,主要有兩點:一為立意(即主題),一為佈局。

  佈局百變,歸於一,必致其平。平者,平衡之謂。它是動的均勢,不是靜止。它是不平之平,不是齊整。

  一味逞奇求險有背正道,失其平之故也。

  線條是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有它的一些基本規律。

  兩線平等,或成十字形,三線相交成三叉狀,都難引起美感。

  決定構圖的輪廓,隱約中往往是以線條的搭配為圭臬,山水樹石的“面”的組合,都有線為其主骨。山頭的高低,枝葉的向背傾斜,花草的姿態,都包含著線的旋律,須防平行與單調,虛虛實實,參差為用。

  畫大幅山水,似難而不難。基本掌握兩點:佈局與運筆。明人說過,佈局先定輪廓,運筆取勢為主。然後大刀闊斧斫出三四大分合,勝敗可定。

  話似平平,我實踐三十年,受用不盡。

  畫大幅花卉,似易而不易。不易者,這裡須以簡勝,於簡中見腕力,見精神。有力有神,吾功畢矣!

  “對稱法”是小家習氣。古典大家著重平衡。對稱是機械的,死的。平衡是有機的活,的。

  對稱停止在平面範疇,平衡可增加空間深度。平衡主要以勢為用,藉助於勢的伸長,在畫外取得平衡。比薩市的斜塔,近看危岌欲傾,遠看宛然屹立,其道理就在這裡。

  近來西畫有主張“反對稱”的風格,認為是時代特徵。其實平衡的追求,畢竟是“正法”。從“勢”字上作安排,可取得“不對稱的對稱”。平衡或稱為“均勢”甚為有理。

  於畫外收取平衡,此法大可探試。

  蘇東坡寫王維畫雲:“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又云:“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

  王畫已不可得見了。但佈局裡顯然不是一片空寂。他運用了千百人的動態,來襯出至人的獨靜,無數柯葉的交亂,來對照竹根的“屹立”,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此中亦不乏吳道子“浩如海翻”的“雄放”之姿。

  畫須有打破空間之勢。王船山談詩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於咫尺矣;又云:“要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

  “山似論文不喜平。”只平平,要不得也。

  郭熙《秋山平遠圖》,蘇東坡三寄意焉。蓋平須能遠。蘇題詩云:“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目盡”、“遙知”、“孤鴻落照邊”、“風雨不同川”都說圖景之“遠”字。

  能“遠”,便使“平”中有意。“此間有句”是也。蘇又有評雲,“不堪平遠發詩愁”只平平,詩愁哪發得?

  國畫畫雲,利用白紙,所謂“無筆若有筆”是也!上面留個“天”饒有空靈感。

  印章是獨立的一門藝術,畫上用印,刻印的字體和風格,應與畫風取得一致。

  印章的大小,用印的多少,鈐印的位置,都與畫的章法有密切的關係,起產生均勢的作用。

  印章的色彩,有醒目提神的功能。水墨畫配上一枚丹章,尤為惺忪可愛。

  題款是個藝術,亦是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字體的風格,須與畫面諧調。墨色的輕重,題款的長短,位置的高低,都要斟酌,長題窮款,各有所宜。

  畫面內由他入題字題詩,不足為訓,風格失調故也。

  設色也是構成章法的重要因素。例如畫“瓢”,全畫以綠設色,清新而單純,加上黑色的題款及硃紅的印章,單純中增添了變化,圖畫四周留白,構成了一箇中緊外寬、虛實相應的佈局,隱約中亦有線條搭配上的均勢,殊有可觀之“美”。

  前人畫蘭竹,有以山水為背景的,但畫水仙,則較之有之,且一般都將水仙畫在盆中,或佈置在畫面上方。我愛畫野外田中的水仙,葉大而長,蔥蘢矯健,亦畫出風中折斷之姿,不求齊整。

  前人多畫“家培”,我畫的是“野生”。喜它近自然,有三分不馴之氣。

  畫花卉,配以水石等景,不但使畫面豐富,增加層次和深度,有助於章法的完美,配上水、石,或灑上苔點,更可以托出天地的生機生意。

  然折枝花卉,不一定再添水石。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於江蘇太倉瀏河新鎮,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祖父長熠公,字湘舟。業商,有儒行,性沉默,設集善堂,立七義祠,於鄉里多善舉。父親朱大坤,克承祖業經營醬園,一生亦樂善好施。母施氏,瀏河鎮儒商施蓮史之女。

  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畫壇的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顧問等職。

  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朱屺瞻八歲時喪母。父為其聘秀才童頌禺為塾師,在新鎮老宅家塾館修竹吾廬內讀書。童塾師多才藝,每於館課之暇,畫蘭竹以揮灑自娛,先生耳濡目染,逐自習作畫。先生與其母感情獨深,每當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師為之黯然,撫其頭頂口誦《詩經·魏風》雲:“涉彼屺兮,瞻望母兮!”於是為先生更名屺瞻。之後,於家塾苦心讀書,學畫不輟。約在抗站勝利後,又自號“起哉”十四歲時,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寶山縣學堂讀書。其間常作畫給上海《時報》投稿。十七歲時,先生畢業於寶山縣學堂,考入上海實業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得校監即校長、著名國學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間,先生於學習課程之處,仍不斷自習作畫。唐大師諄諄告誡:“習字作畫,點劃皆須著力,切忌浮滑。”為日後顯示用命於畫壇念念不忘旨要。

  朱屺瞻從八九歲起開始學畫,一生對藝術追求近一個世紀。他在《癖斯居畫譚》裡說“多年來,餘總以‘獨’,‘力’,‘簡’三字自求。‘獨’者,即忠於自己的面目,不依門戶;‘力’者,凝神靜氣,奮筆揮灑,也蘊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簡’者,即畫面練潔,簡約,不受世俗束縛,不執著,不粘帶”突擊作品的“靈合”,“透脫”。體現顯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謙和,豁達,勤奮的美德是世所公認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畫比別人好,也從來沒有滿意過一張自己的畫。他總是謙虛的說:“我畫不來,瞎塌塌(意:亂畫)。”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長而自大,也不為榮譽而陶醉。先生經歷裡百餘年激盪變化的社會風雲,對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從前畫畫為一口飯吃,今天畫畫為藝術,為國家創造精神財富。從前的生活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安穩,共產黨好。”1991年5月4日,100歲的藝術大師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員會批准,被吸收入黨,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新黨員。他在黨旗下這樣說:“白天唯有赤心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是我一生最莊嚴最重要的選擇。”1996年4月20日,朱屺瞻之病因不治而平靜的走了,但他的藝術力量和人品德行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當代名家《朱屺瞻畫論》及作品欣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