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要做“人生標杆”,而不是“雞湯大師”

周文王姓姬名昌,是后稷的後代。史載文王為世子時,每日朝父三次。

每天早晨雞剛叫,文王就起床穿衣,走到他父親的寢房門外,問內宮值班的小臣:“今天我父王的身體可安康?”內宮小臣說“安康”,文王便很高興。到了中午,他又來請安,也像早晨一樣問一遍。到黃昏時分,他又來請安,照樣問一遍。

文王父親身體稍有不安,內宮小臣就把情況報告給文王。文王聽了,面色憂愁,走路都不穩當,失去了正常步伐;待其父親飲食增多之後,步履才恢復如常。

文王給父親進奉食物的時候,一定要先察看一下食物的冷熱程度,飯菜是否可口,然後才給父親端上去。父親進食後,他又一定要問父親喜歡吃哪樣菜,飯量是增加還是減少,而後就一一告訴廚師,讓他們按照父親的要求精心準備。

有道是上行下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周文王的兒子武王也遵循文王的孝道,非常孝順文王。文王有病時,武王就不脫冠帶,日夜侍候在旁。文王能吃一口飯,武王也吃一口飯;文王能吃兩口,武王也吃兩口。

中國式職場智慧

上行下效,自古以來,屢見不鮮。領導者有什麼偏好,很快就會引起大家的仿效。長輩有什麼作為,晚輩加以仿效,這都是上行下效。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中國人的眼睛,普遍喜歡向上看,看著居上位的人,進而調整自己的步伐。

古人認為,“改政移風,必有其本”,而“四方風俗,皆本於京師”,京師是“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之地,因此“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要教化全國,必自京師開始,京師應為天下各地之楷範。這就告訴我們,所有的教化,要從最高層次、最中心開始,對企業來說,也就是從企業領導者開始。

《韓非子》中就講了一個齊桓公好服紫的故事。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導致“一國盡服紫”,當時幾匹沒染色的布都換不回一匹紫色的布。齊桓公對此十分憂慮,對管仲說:“因為我個人喜歡紫色衣服,腦殘粉太多,導致紫衣都是天價,物價混亂,這可怎麼辦啊?”管仲說:“您要是想制止這種風氣,為什麼不試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對身邊的侍從說:‘我非常厭惡紫色衣服的氣味。’”正巧當時,有個穿紫衣來進見的大臣,齊桓公就對他說:“你稍微退後點,我厭惡紫色衣服的氣味。”那個大臣蒙了三秒後,立馬說:“諾!”從這天開始,沒有侍衛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國都中也沒有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國境之內沒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這個理:下級有時會把上級視為偶像,喜歡跟風,因此所有的教化,必須從最高層開始,這是最有效率、最給力的管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為之,下效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些都告訴我們領導者的帶頭作用有多大、影響有多深遠。

一個不能率先垂範的領導者,肯定帶不出聽從指揮、嚴守紀律、愛崗敬業、戰鬥力爆表的團隊,即使下級表面服從命令,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人齊心不齊,這樣的團隊必然沒有戰鬥力可言。

有道是“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偉大的領導者從來都是通過實際行動來感召下屬,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而不是通過隻言片語、心靈雞湯、洗腦神曲。

比起勸導員工如何工作、如何敬業、如何奉獻等的洗腦之言,領導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才是激勵員工愛崗敬業、奮力拼搏的強心劑。有“率”才會有效率,領導帶頭,為眾人作出表率,何愁大家不與你齊心協力,將事業做成功呢?

火越旺的時候,上面風就吹得越厲害。上面的風颳得越猛,底下的火就越旺,這表示家和萬事興。上面的人做好榜樣,下面的人就願意去學習。

我們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意思是上行下效,很容易有樣學樣,甚至於變本加厲,學得更加不像樣。

自己都管不好,怎麼能夠管別人?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惜往往眼睛只看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