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徐達像

而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戰勝了侄子建文帝,搶下了大明江山,為了表彰這些為自己賣命的文臣武將,朱棣又分封了一批爵位,被稱之為“靖難功臣”,原燕王舊臣丘福、朱能被封為公爵,張玉、陳亨被追封公爵,另有13位燕王舊臣被封侯爵,12位燕王舊臣被封伯爵,以這些燕王舊臣的功績論(雖然不見得光彩,但是對朱棣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封公封侯不為過,而且總數也不過三十餘人,說明對封爵的控制依然十分嚴格。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徐達像

而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戰勝了侄子建文帝,搶下了大明江山,為了表彰這些為自己賣命的文臣武將,朱棣又分封了一批爵位,被稱之為“靖難功臣”,原燕王舊臣丘福、朱能被封為公爵,張玉、陳亨被追封公爵,另有13位燕王舊臣被封侯爵,12位燕王舊臣被封伯爵,以這些燕王舊臣的功績論(雖然不見得光彩,但是對朱棣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封公封侯不為過,而且總數也不過三十餘人,說明對封爵的控制依然十分嚴格。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靖難之役

但是隨著王朝的慢慢延續,這個標準變得越來越鬆懈。比如明英宗在奪門之變後將參與的功臣石亨,起初因戰功進封武清伯,後又因奪門之變被封為忠國公,前者因戰功而封,無可厚非,但是後者卻因政變而封,難道是“社稷”之功?勉強說得通,但是此時的爵位已經喪失了原本的意味,變成了利益的交換。與此類似的還有同樣參與奪門之變、因此功被封為武功伯的徐有貞。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徐達像

而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戰勝了侄子建文帝,搶下了大明江山,為了表彰這些為自己賣命的文臣武將,朱棣又分封了一批爵位,被稱之為“靖難功臣”,原燕王舊臣丘福、朱能被封為公爵,張玉、陳亨被追封公爵,另有13位燕王舊臣被封侯爵,12位燕王舊臣被封伯爵,以這些燕王舊臣的功績論(雖然不見得光彩,但是對朱棣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封公封侯不為過,而且總數也不過三十餘人,說明對封爵的控制依然十分嚴格。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靖難之役

但是隨著王朝的慢慢延續,這個標準變得越來越鬆懈。比如明英宗在奪門之變後將參與的功臣石亨,起初因戰功進封武清伯,後又因奪門之變被封為忠國公,前者因戰功而封,無可厚非,但是後者卻因政變而封,難道是“社稷”之功?勉強說得通,但是此時的爵位已經喪失了原本的意味,變成了利益的交換。與此類似的還有同樣參與奪門之變、因此功被封為武功伯的徐有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奪門之變劇照

而到了崇禎年間,這種現象有更加惡化的跡象。崇禎在位期間,內憂外患,大明王朝在農民軍和清軍的雙重摺騰下逐漸走向了死亡,而崇禎皇帝對大臣的控制力也逐步下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們,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用爵位來“收買”他們。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時,崇禎皇帝無奈之下令吳三桂放棄關外土地入關勤王,為了勉勵吳三桂,“三月封三桂平西伯”,崇禎皇帝此時以伯爵加封吳三桂並非其有軍功或社稷之功,只是希望他能夠率領關寧鐵騎迅速回京勤王,並不是事後論功行賞,而更似一種利益交換。與吳三桂幾乎同時受益的還有山東總兵劉澤清,三月十八日,“揭上,封澤清東平伯”,在北京城破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還發出了一道封伯的諭旨,用意同樣也是“臨清地近可虞也”,在崇禎和大臣看來,劉澤清的駐地離北京也很近,是可以依靠的另一支力量,但是很可惜,這道諭旨根本無法發出,而劉澤清也根本無意入京勤王。

而當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盡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史稱弘光帝。弘光繼位之後,封爵更加氾濫,江北四鎮因為武力支持福王登基,立下“定策”之功,史可法為了討好四鎮軍閥,上疏弘光帝建議設立“江北四鎮”,併為四鎮請封,“黃得功已封伯,似應進侯;傑、澤清、良佐似應封伯”。果然,不久,高傑等四人分別晉封興平伯、廣昌伯、東平伯和靖南侯,而這四人在此時根本毫無建樹,四人不過是收拾了一些南下的殘兵敗將,因為清軍沒有南下而擁兵自守而已,弘光帝加封四人不過是對他們擁立自己為帝的感謝罷了,於社稷並無半點功勞。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徐達像

而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戰勝了侄子建文帝,搶下了大明江山,為了表彰這些為自己賣命的文臣武將,朱棣又分封了一批爵位,被稱之為“靖難功臣”,原燕王舊臣丘福、朱能被封為公爵,張玉、陳亨被追封公爵,另有13位燕王舊臣被封侯爵,12位燕王舊臣被封伯爵,以這些燕王舊臣的功績論(雖然不見得光彩,但是對朱棣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封公封侯不為過,而且總數也不過三十餘人,說明對封爵的控制依然十分嚴格。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靖難之役

但是隨著王朝的慢慢延續,這個標準變得越來越鬆懈。比如明英宗在奪門之變後將參與的功臣石亨,起初因戰功進封武清伯,後又因奪門之變被封為忠國公,前者因戰功而封,無可厚非,但是後者卻因政變而封,難道是“社稷”之功?勉強說得通,但是此時的爵位已經喪失了原本的意味,變成了利益的交換。與此類似的還有同樣參與奪門之變、因此功被封為武功伯的徐有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奪門之變劇照

而到了崇禎年間,這種現象有更加惡化的跡象。崇禎在位期間,內憂外患,大明王朝在農民軍和清軍的雙重摺騰下逐漸走向了死亡,而崇禎皇帝對大臣的控制力也逐步下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們,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用爵位來“收買”他們。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時,崇禎皇帝無奈之下令吳三桂放棄關外土地入關勤王,為了勉勵吳三桂,“三月封三桂平西伯”,崇禎皇帝此時以伯爵加封吳三桂並非其有軍功或社稷之功,只是希望他能夠率領關寧鐵騎迅速回京勤王,並不是事後論功行賞,而更似一種利益交換。與吳三桂幾乎同時受益的還有山東總兵劉澤清,三月十八日,“揭上,封澤清東平伯”,在北京城破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還發出了一道封伯的諭旨,用意同樣也是“臨清地近可虞也”,在崇禎和大臣看來,劉澤清的駐地離北京也很近,是可以依靠的另一支力量,但是很可惜,這道諭旨根本無法發出,而劉澤清也根本無意入京勤王。

而當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盡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史稱弘光帝。弘光繼位之後,封爵更加氾濫,江北四鎮因為武力支持福王登基,立下“定策”之功,史可法為了討好四鎮軍閥,上疏弘光帝建議設立“江北四鎮”,併為四鎮請封,“黃得功已封伯,似應進侯;傑、澤清、良佐似應封伯”。果然,不久,高傑等四人分別晉封興平伯、廣昌伯、東平伯和靖南侯,而這四人在此時根本毫無建樹,四人不過是收拾了一些南下的殘兵敗將,因為清軍沒有南下而擁兵自守而已,弘光帝加封四人不過是對他們擁立自己為帝的感謝罷了,於社稷並無半點功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江北四鎮

吳三桂降清之後,弘光朝廷對此並不知曉,他們以為吳三桂只是邀清軍入關協助“剿匪”而已,所以弘光登基後還“封關門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薊國公”,但是此時吳三桂已經是清朝的平西王了,所以根本不會在乎明朝的公爵了。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徐達像

而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戰勝了侄子建文帝,搶下了大明江山,為了表彰這些為自己賣命的文臣武將,朱棣又分封了一批爵位,被稱之為“靖難功臣”,原燕王舊臣丘福、朱能被封為公爵,張玉、陳亨被追封公爵,另有13位燕王舊臣被封侯爵,12位燕王舊臣被封伯爵,以這些燕王舊臣的功績論(雖然不見得光彩,但是對朱棣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封公封侯不為過,而且總數也不過三十餘人,說明對封爵的控制依然十分嚴格。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靖難之役

但是隨著王朝的慢慢延續,這個標準變得越來越鬆懈。比如明英宗在奪門之變後將參與的功臣石亨,起初因戰功進封武清伯,後又因奪門之變被封為忠國公,前者因戰功而封,無可厚非,但是後者卻因政變而封,難道是“社稷”之功?勉強說得通,但是此時的爵位已經喪失了原本的意味,變成了利益的交換。與此類似的還有同樣參與奪門之變、因此功被封為武功伯的徐有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奪門之變劇照

而到了崇禎年間,這種現象有更加惡化的跡象。崇禎在位期間,內憂外患,大明王朝在農民軍和清軍的雙重摺騰下逐漸走向了死亡,而崇禎皇帝對大臣的控制力也逐步下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們,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用爵位來“收買”他們。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時,崇禎皇帝無奈之下令吳三桂放棄關外土地入關勤王,為了勉勵吳三桂,“三月封三桂平西伯”,崇禎皇帝此時以伯爵加封吳三桂並非其有軍功或社稷之功,只是希望他能夠率領關寧鐵騎迅速回京勤王,並不是事後論功行賞,而更似一種利益交換。與吳三桂幾乎同時受益的還有山東總兵劉澤清,三月十八日,“揭上,封澤清東平伯”,在北京城破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還發出了一道封伯的諭旨,用意同樣也是“臨清地近可虞也”,在崇禎和大臣看來,劉澤清的駐地離北京也很近,是可以依靠的另一支力量,但是很可惜,這道諭旨根本無法發出,而劉澤清也根本無意入京勤王。

而當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盡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史稱弘光帝。弘光繼位之後,封爵更加氾濫,江北四鎮因為武力支持福王登基,立下“定策”之功,史可法為了討好四鎮軍閥,上疏弘光帝建議設立“江北四鎮”,併為四鎮請封,“黃得功已封伯,似應進侯;傑、澤清、良佐似應封伯”。果然,不久,高傑等四人分別晉封興平伯、廣昌伯、東平伯和靖南侯,而這四人在此時根本毫無建樹,四人不過是收拾了一些南下的殘兵敗將,因為清軍沒有南下而擁兵自守而已,弘光帝加封四人不過是對他們擁立自己為帝的感謝罷了,於社稷並無半點功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江北四鎮

吳三桂降清之後,弘光朝廷對此並不知曉,他們以為吳三桂只是邀清軍入關協助“剿匪”而已,所以弘光登基後還“封關門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薊國公”,但是此時吳三桂已經是清朝的平西王了,所以根本不會在乎明朝的公爵了。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吳三桂降清

而到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年間,爵位氾濫更加不可收拾,有點軍隊就可以封個伯爵、侯爵,公爵也不是什麼稀罕物,甚至連從不賜予異姓功臣的王爵都已經不再神祕和高不可攀,而且受封王爵的還是之前反對大明王朝的反賊。

清軍入關之後,張獻忠在與清軍的戰鬥中戰死,大西軍的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率領之下進入雲南,並以此為根據地休養生息,數年之後孫可望率領大西軍餘部改弦更張,轉而聯合南明共同抗清,但是孫可望希望南明永曆政權將其封王,以便確立自己在大西軍中的領導地位。

雖然永曆帝和朝臣們希望堅持原則,不加封異姓臣子為王,一開始只同意封孫可望為公爵,但是此時一個小小的公爵已經不可能滿足兵強馬壯的孫可望了,孫可望堅持要求永曆朝廷冊封自己為“秦王”,而這讓永曆十分為難,畢竟“秦王”不僅僅是個王爵,而且是親王,還是親王中最為尊貴的稱號,但是無奈形勢不如人,最終永曆帝還是默認了孫可望“秦王”的封號。而這個頭一開,後續諸位武將的封號也隨之水漲船高,大西軍第二號人物李定國被封為“晉王”,而大西軍中的第二流人物白文選也被封為鞏昌王,而其餘公爵、侯爵則已不可數。

明朝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分封給宗室,另一種分封給異姓功臣或者外戚。

宗室封爵的原則是,皇帝諸子分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諸子則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繼承郡王爵位,其他諸子再降等襲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接下來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雖然後期朱元璋的子子孫孫不斷繁衍,宗室人數龐大,但是這個封爵的體制或者標準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被嚴格的遵循著。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朱元璋像

但是,分封給異姓功臣和外戚的爵位則不然。在明朝,分封功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三等(去除了中國傳統五等爵位之中的子爵和男爵),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所以一開始明朝對於封爵一事還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只有社稷之功或者有軍功之人才能封爵。在朱元璋時代,封了六個開國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在開國那麼多的元勳中,只有這六位位極人臣,獲得頂級的爵位,甚至連朱元璋的親密戰友湯和都未能位列公爵,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只位列伯爵,可見朱元璋時代封爵的嚴肅和謹慎,封爵嚴格遵循了“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的標準。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徐達像

而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戰勝了侄子建文帝,搶下了大明江山,為了表彰這些為自己賣命的文臣武將,朱棣又分封了一批爵位,被稱之為“靖難功臣”,原燕王舊臣丘福、朱能被封為公爵,張玉、陳亨被追封公爵,另有13位燕王舊臣被封侯爵,12位燕王舊臣被封伯爵,以這些燕王舊臣的功績論(雖然不見得光彩,但是對朱棣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封公封侯不為過,而且總數也不過三十餘人,說明對封爵的控制依然十分嚴格。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靖難之役

但是隨著王朝的慢慢延續,這個標準變得越來越鬆懈。比如明英宗在奪門之變後將參與的功臣石亨,起初因戰功進封武清伯,後又因奪門之變被封為忠國公,前者因戰功而封,無可厚非,但是後者卻因政變而封,難道是“社稷”之功?勉強說得通,但是此時的爵位已經喪失了原本的意味,變成了利益的交換。與此類似的還有同樣參與奪門之變、因此功被封為武功伯的徐有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奪門之變劇照

而到了崇禎年間,這種現象有更加惡化的跡象。崇禎在位期間,內憂外患,大明王朝在農民軍和清軍的雙重摺騰下逐漸走向了死亡,而崇禎皇帝對大臣的控制力也逐步下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們,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用爵位來“收買”他們。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時,崇禎皇帝無奈之下令吳三桂放棄關外土地入關勤王,為了勉勵吳三桂,“三月封三桂平西伯”,崇禎皇帝此時以伯爵加封吳三桂並非其有軍功或社稷之功,只是希望他能夠率領關寧鐵騎迅速回京勤王,並不是事後論功行賞,而更似一種利益交換。與吳三桂幾乎同時受益的還有山東總兵劉澤清,三月十八日,“揭上,封澤清東平伯”,在北京城破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還發出了一道封伯的諭旨,用意同樣也是“臨清地近可虞也”,在崇禎和大臣看來,劉澤清的駐地離北京也很近,是可以依靠的另一支力量,但是很可惜,這道諭旨根本無法發出,而劉澤清也根本無意入京勤王。

而當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盡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史稱弘光帝。弘光繼位之後,封爵更加氾濫,江北四鎮因為武力支持福王登基,立下“定策”之功,史可法為了討好四鎮軍閥,上疏弘光帝建議設立“江北四鎮”,併為四鎮請封,“黃得功已封伯,似應進侯;傑、澤清、良佐似應封伯”。果然,不久,高傑等四人分別晉封興平伯、廣昌伯、東平伯和靖南侯,而這四人在此時根本毫無建樹,四人不過是收拾了一些南下的殘兵敗將,因為清軍沒有南下而擁兵自守而已,弘光帝加封四人不過是對他們擁立自己為帝的感謝罷了,於社稷並無半點功勞。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江北四鎮

吳三桂降清之後,弘光朝廷對此並不知曉,他們以為吳三桂只是邀清軍入關協助“剿匪”而已,所以弘光登基後還“封關門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薊國公”,但是此時吳三桂已經是清朝的平西王了,所以根本不會在乎明朝的公爵了。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吳三桂降清

而到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年間,爵位氾濫更加不可收拾,有點軍隊就可以封個伯爵、侯爵,公爵也不是什麼稀罕物,甚至連從不賜予異姓功臣的王爵都已經不再神祕和高不可攀,而且受封王爵的還是之前反對大明王朝的反賊。

清軍入關之後,張獻忠在與清軍的戰鬥中戰死,大西軍的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率領之下進入雲南,並以此為根據地休養生息,數年之後孫可望率領大西軍餘部改弦更張,轉而聯合南明共同抗清,但是孫可望希望南明永曆政權將其封王,以便確立自己在大西軍中的領導地位。

雖然永曆帝和朝臣們希望堅持原則,不加封異姓臣子為王,一開始只同意封孫可望為公爵,但是此時一個小小的公爵已經不可能滿足兵強馬壯的孫可望了,孫可望堅持要求永曆朝廷冊封自己為“秦王”,而這讓永曆十分為難,畢竟“秦王”不僅僅是個王爵,而且是親王,還是親王中最為尊貴的稱號,但是無奈形勢不如人,最終永曆帝還是默認了孫可望“秦王”的封號。而這個頭一開,後續諸位武將的封號也隨之水漲船高,大西軍第二號人物李定國被封為“晉王”,而大西軍中的第二流人物白文選也被封為鞏昌王,而其餘公爵、侯爵則已不可數。

明朝爵位的演變,從稀缺到濫封,崇禎死後公侯氾濫,異姓也能封王

李定國像

永曆帝的濫封固然是因為形勢所逼,而且在此時,對於出於末路的南明朝廷來說,這也並非全然無益,但是顯而易見,明朝初期定下的封爵體系,此時已經被破壞無疑了,也許這正是一種新秩序的建立過程,可惜這也未能挽回大明王朝的命運。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