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而溥儀的皇后婉容卻已經穿著有波浪邊、袖子呈現喇叭形的旗袍誕生初期的倒大袖旗袍形制,而且裝飾新穎、材質輕盈,與十里洋場的時髦女性並無二致。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而溥儀的皇后婉容卻已經穿著有波浪邊、袖子呈現喇叭形的旗袍誕生初期的倒大袖旗袍形制,而且裝飾新穎、材質輕盈,與十里洋場的時髦女性並無二致。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無論旗袍究竟是從哪裡脫離出來的,它的時尚元素是十分明顯的,它並不是像傳統服飾那樣疊穿多層,也多以洋布為面料,在裝飾風格上也緊追世界同期的新藝術風格(ACT DECO)。搭配利落的齊耳短髮,腳上搭配也愛穿上一雙美美的高跟鞋,完全一副新女性的模樣。

旗袍並非旗袍唯一的名字,它的年輕令它的名字甚至無法完全統一。而且由於新中國建立後提倡短裝,旗袍遭遇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讓很多年輕人遺失了旗袍的記憶,也就越來越多人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代表中華服飾文化的旗袍

旗袍的誕生與發展,正好是中國女性走出閨門走向公眾視野的時間。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只見過兩種中國女性,一種是用炮火叩開中國國門的時候“兩截穿衣”、梳著複雜髮髻、裹著小腳的不輕易見人的傳統女性,另一種是國家危亡時主動走出國門去留學去演講的穿著旗袍、能講流利外語的新女性。哪種形象更能代表中國?哪種形象的服飾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呢?

1938年,美國著名的《LIFE》雜誌用照片記錄了一個平凡的週一、不平凡的遊行。這場由紐約華人發起的反日遊行,得到了大紐約都市區所有中國商店的響應,商店閉門謝客,街道上是舉著標語、中美兩國國旗的華人。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而溥儀的皇后婉容卻已經穿著有波浪邊、袖子呈現喇叭形的旗袍誕生初期的倒大袖旗袍形制,而且裝飾新穎、材質輕盈,與十里洋場的時髦女性並無二致。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無論旗袍究竟是從哪裡脫離出來的,它的時尚元素是十分明顯的,它並不是像傳統服飾那樣疊穿多層,也多以洋布為面料,在裝飾風格上也緊追世界同期的新藝術風格(ACT DECO)。搭配利落的齊耳短髮,腳上搭配也愛穿上一雙美美的高跟鞋,完全一副新女性的模樣。

旗袍並非旗袍唯一的名字,它的年輕令它的名字甚至無法完全統一。而且由於新中國建立後提倡短裝,旗袍遭遇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讓很多年輕人遺失了旗袍的記憶,也就越來越多人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代表中華服飾文化的旗袍

旗袍的誕生與發展,正好是中國女性走出閨門走向公眾視野的時間。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只見過兩種中國女性,一種是用炮火叩開中國國門的時候“兩截穿衣”、梳著複雜髮髻、裹著小腳的不輕易見人的傳統女性,另一種是國家危亡時主動走出國門去留學去演講的穿著旗袍、能講流利外語的新女性。哪種形象更能代表中國?哪種形象的服飾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呢?

1938年,美國著名的《LIFE》雜誌用照片記錄了一個平凡的週一、不平凡的遊行。這場由紐約華人發起的反日遊行,得到了大紐約都市區所有中國商店的響應,商店閉門謝客,街道上是舉著標語、中美兩國國旗的華人。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而溥儀的皇后婉容卻已經穿著有波浪邊、袖子呈現喇叭形的旗袍誕生初期的倒大袖旗袍形制,而且裝飾新穎、材質輕盈,與十里洋場的時髦女性並無二致。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無論旗袍究竟是從哪裡脫離出來的,它的時尚元素是十分明顯的,它並不是像傳統服飾那樣疊穿多層,也多以洋布為面料,在裝飾風格上也緊追世界同期的新藝術風格(ACT DECO)。搭配利落的齊耳短髮,腳上搭配也愛穿上一雙美美的高跟鞋,完全一副新女性的模樣。

旗袍並非旗袍唯一的名字,它的年輕令它的名字甚至無法完全統一。而且由於新中國建立後提倡短裝,旗袍遭遇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讓很多年輕人遺失了旗袍的記憶,也就越來越多人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代表中華服飾文化的旗袍

旗袍的誕生與發展,正好是中國女性走出閨門走向公眾視野的時間。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只見過兩種中國女性,一種是用炮火叩開中國國門的時候“兩截穿衣”、梳著複雜髮髻、裹著小腳的不輕易見人的傳統女性,另一種是國家危亡時主動走出國門去留學去演講的穿著旗袍、能講流利外語的新女性。哪種形象更能代表中國?哪種形象的服飾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呢?

1938年,美國著名的《LIFE》雜誌用照片記錄了一個平凡的週一、不平凡的遊行。這場由紐約華人發起的反日遊行,得到了大紐約都市區所有中國商店的響應,商店閉門謝客,街道上是舉著標語、中美兩國國旗的華人。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當時正在中國發生的侵華戰爭並沒有收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且被拖入戰爭的國家也面臨著嚴重的物資匱乏。整齊的遊行隊伍裡除了穿著西裝的男士,還有就是穿著旗袍的女性了。這些女子穿著長及足面的長旗袍,舉著一面數十米長的國旗,是隊伍裡最令人驚歎的部分。街道兩旁圍觀的人、兩側建築裡的人紛紛將財務拋向國旗。這些女子無論老幼,燙著時髦的捲髮,穿著皮鞋,將長旗袍走出了風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而溥儀的皇后婉容卻已經穿著有波浪邊、袖子呈現喇叭形的旗袍誕生初期的倒大袖旗袍形制,而且裝飾新穎、材質輕盈,與十里洋場的時髦女性並無二致。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無論旗袍究竟是從哪裡脫離出來的,它的時尚元素是十分明顯的,它並不是像傳統服飾那樣疊穿多層,也多以洋布為面料,在裝飾風格上也緊追世界同期的新藝術風格(ACT DECO)。搭配利落的齊耳短髮,腳上搭配也愛穿上一雙美美的高跟鞋,完全一副新女性的模樣。

旗袍並非旗袍唯一的名字,它的年輕令它的名字甚至無法完全統一。而且由於新中國建立後提倡短裝,旗袍遭遇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讓很多年輕人遺失了旗袍的記憶,也就越來越多人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代表中華服飾文化的旗袍

旗袍的誕生與發展,正好是中國女性走出閨門走向公眾視野的時間。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只見過兩種中國女性,一種是用炮火叩開中國國門的時候“兩截穿衣”、梳著複雜髮髻、裹著小腳的不輕易見人的傳統女性,另一種是國家危亡時主動走出國門去留學去演講的穿著旗袍、能講流利外語的新女性。哪種形象更能代表中國?哪種形象的服飾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呢?

1938年,美國著名的《LIFE》雜誌用照片記錄了一個平凡的週一、不平凡的遊行。這場由紐約華人發起的反日遊行,得到了大紐約都市區所有中國商店的響應,商店閉門謝客,街道上是舉著標語、中美兩國國旗的華人。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當時正在中國發生的侵華戰爭並沒有收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且被拖入戰爭的國家也面臨著嚴重的物資匱乏。整齊的遊行隊伍裡除了穿著西裝的男士,還有就是穿著旗袍的女性了。這些女子穿著長及足面的長旗袍,舉著一面數十米長的國旗,是隊伍裡最令人驚歎的部分。街道兩旁圍觀的人、兩側建築裡的人紛紛將財務拋向國旗。這些女子無論老幼,燙著時髦的捲髮,穿著皮鞋,將長旗袍走出了風範。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08年11月5日,電影《澳大利亞》(Australia)劇照。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妮可·基德曼身穿西式旗袍逛花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服飾文化背後的往往是穿著的人,風範需要風骨來支撐,並非旗袍本身的設計有多優秀到足以代表幾千年的中華服飾文化,而是在外國窺見近現代中國的時候看到了這些美麗又自強的女性,才讓她們身上的服飾代表了中華。後來旗袍一直作為中華區女性的禮服存在。無論政治格局如何變化,還有服裝工業如何發展,儘管如今旗袍已經退出了日常服飾的領域,但是它卻是中華女性禮服的首選。

年輕的旗袍於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性當然沒有那麼強,但是它背後的意義是新與舊的兩個中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春梅狐狸】

前不久觀察者網援引臺媒的報道,稱旗袍讓外國女性沉浸其中。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更誇讚:“旗袍是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代表,不僅具有瀟灑的畫藝、濃郁的詩情,本身的美也讓許多女性慾罷不能,一見到就沉溺其中。”但是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對於旗袍代表中華服飾文化也往往表達憤慨,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隔離呢?

與世界時裝一起誕生的旗袍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在外國被稱作“爵士時代”,便是我們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看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經濟大蕭條還未來到,伴隨著傳統土崩瓦解女性們的服飾達到了空前的變化與演繹。女生們將長髮減去,妝扮成“小男孩”的模樣,服飾的剪裁削弱曲線,膝下的長度露出一截圓潤的小腿,輕盈而優雅。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10年4月30日,幾位外國遊客在上海某一旗袍商店選購中國傳統旗袍。(圖片來源:東方IC)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進入民國時期10年,二戰的炮火還沒有到來,社會上開放的思潮急需表達,旗袍就在這樣東西方巧合而有註定的時機裡誕生了。在這之前中國女性服飾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一種是以漢人女子為代表的“兩截穿衣”,即上衣與裙子/褲子的搭配;另一種則是以旗人女子為代表的一截袍服,即穿長到腳面的袍,不穿裙。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進步的中國女性覺醒的性別平等意識令她們穿起了男裝。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就像秋瑾說的:“我要成為男人一樣的強者,所以我要先從外貌上像個男人,再從心理上也成為男人。”脫下女裝,意味著擺脫裹小腳、附屬於男性的生活。在粵語和英文裡都依然保留著旗袍最初的名字“長衫(cheongsam)”,便是它曾經男裝的印記。歷史驚人的巧合,在同一時期世界的另一端,一個叫Coco的設計師讓女人穿上了褲子,改變了時裝歷史,最後這位設計師的時尚成為了一座名為“香奈兒”的帝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與此同時,傳統的“兩截穿衣”其實從未退出過歷史舞臺,縱觀民國短暫的歷史、旗袍的發展,它始終是處於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的衣櫃中,就像它一開始企圖表達的女性獨立與進步的思想一樣。而在底層人民勞作女性之間,一直保留的是“兩截穿衣”,這種傳統一直到現在的鄉村裡依然可以看到,且形制沒有大的變化。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所以說,旗袍身上的時裝標籤是遠遠大於它的傳統屬性。而且它的確過於年輕了,至今都沒有滿百歲,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沒有民族屬性的旗袍

從旗袍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到底是不是清代旗人的服裝。其實旗袍這個名稱的普遍使用遠比旗袍本身誕生得還要晚,除了粵語與英文裡依然使用的“長衫(cheongsam)”,它在一些老人口裡以及民國政府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還被稱作“衣”或“長衣”。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作為女性平權而誕生的旗袍,本身是沒有任何民族屬性的,它的一截袍服設計是來自於男裝,而非旗裝。但是由於袍服的設計相近,當時也有旗袍的稱呼,則來自於一些取材旗裝中的元素。但是對比同一時期的旗人妝扮,較為傳統的穿法依然還是寬鬆的旗裝襯衣(一種不開衩的長袍款式)。

而溥儀的皇后婉容卻已經穿著有波浪邊、袖子呈現喇叭形的旗袍誕生初期的倒大袖旗袍形制,而且裝飾新穎、材質輕盈,與十里洋場的時髦女性並無二致。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無論旗袍究竟是從哪裡脫離出來的,它的時尚元素是十分明顯的,它並不是像傳統服飾那樣疊穿多層,也多以洋布為面料,在裝飾風格上也緊追世界同期的新藝術風格(ACT DECO)。搭配利落的齊耳短髮,腳上搭配也愛穿上一雙美美的高跟鞋,完全一副新女性的模樣。

旗袍並非旗袍唯一的名字,它的年輕令它的名字甚至無法完全統一。而且由於新中國建立後提倡短裝,旗袍遭遇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讓很多年輕人遺失了旗袍的記憶,也就越來越多人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代表中華服飾文化的旗袍

旗袍的誕生與發展,正好是中國女性走出閨門走向公眾視野的時間。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只見過兩種中國女性,一種是用炮火叩開中國國門的時候“兩截穿衣”、梳著複雜髮髻、裹著小腳的不輕易見人的傳統女性,另一種是國家危亡時主動走出國門去留學去演講的穿著旗袍、能講流利外語的新女性。哪種形象更能代表中國?哪種形象的服飾更能留下深刻印象呢?

1938年,美國著名的《LIFE》雜誌用照片記錄了一個平凡的週一、不平凡的遊行。這場由紐約華人發起的反日遊行,得到了大紐約都市區所有中國商店的響應,商店閉門謝客,街道上是舉著標語、中美兩國國旗的華人。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當時正在中國發生的侵華戰爭並沒有收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且被拖入戰爭的國家也面臨著嚴重的物資匱乏。整齊的遊行隊伍裡除了穿著西裝的男士,還有就是穿著旗袍的女性了。這些女子穿著長及足面的長旗袍,舉著一面數十米長的國旗,是隊伍裡最令人驚歎的部分。街道兩旁圍觀的人、兩側建築裡的人紛紛將財務拋向國旗。這些女子無論老幼,燙著時髦的捲髮,穿著皮鞋,將長旗袍走出了風範。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2008年11月5日,電影《澳大利亞》(Australia)劇照。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妮可·基德曼身穿西式旗袍逛花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服飾文化背後的往往是穿著的人,風範需要風骨來支撐,並非旗袍本身的設計有多優秀到足以代表幾千年的中華服飾文化,而是在外國窺見近現代中國的時候看到了這些美麗又自強的女性,才讓她們身上的服飾代表了中華。後來旗袍一直作為中華區女性的禮服存在。無論政治格局如何變化,還有服裝工業如何發展,儘管如今旗袍已經退出了日常服飾的領域,但是它卻是中華女性禮服的首選。

年輕的旗袍於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性當然沒有那麼強,但是它背後的意義是新與舊的兩個中國。

春梅狐狸:老外為何更喜愛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旗袍?

儘管如今看旗袍設計,其本身的女性獨立思想與時尚性有所削弱,甚至於有一些負面的陰雲;但是它曾經擔負過幾代女性自強自立、走出閨門的使命,卻寫滿在旗袍短短歷史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