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家長如何指導孩子學習數學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不要凡事都要父母幫忙。例如: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養成自己主動學習的良好態度,習慣這種生活態度之後,再來談論如何喜歡數學。

第二,家長要教育孩子重視複習和預習。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數學能力提高,不斷強迫孩子做各種試卷,這不是好的方法。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的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複習和預習。

家庭學習分為預習和複習,隨著年級增高,預習越來越重要,但在低年級還是以複習為主。尤其是一、二年級,要充分練習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低年級的孩子如果在預習上下功夫,在學校學習時就會失去新鮮感,對於低年級的孩子還是希望他對老師講的課能全神貫注。如果在上課前就知道老師講的內容,恐怕就不會好好聽講了。複習所學過的知識也許缺乏新鮮感,但卻有對課程內容再確認吸收的功效。

第三,讚美是使孩子數學進步的祕訣。但讚揚要有順序,首先當孩子把考試卷拿回來時,先全部看一遍,然後從答對的內容著手,邊稱讚邊讓孩子說明做法,孩子受到讚揚會很願意談論自己的思路。然後再聚焦在不會的題上,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哦!原來是計算錯誤。”“想法對,可式子列反了。”以這種語氣鼓勵孩子,以後孩子會注意減少錯誤的發生。

第五,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在小學二年級,每個班都會有10%以上的孩子計算能力差。這些孩子多半是活潑好動或思考不沉著、頑皮,不專心的孩子。如果家長一味地勉強孩子去做作業,是受不到好的效果的。

  對計算能力差的孩子,家長要做到:

  ⑴不要強迫;

  ⑵養成沉著思考的習慣;

  ⑶不要讓他長時間練習;

  ⑷當場讓孩子知道練習的結果。

家長可以故意寫錯答案,讓孩子發現錯誤,也是培養計算能力的好方法。也可以讓孩子在( )中填數字,也是效果不錯的方法。

要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必須針對錯誤的原因,可以重複簡單問題的練習,並不是題越難越好。只要學習過程有很清楚的計算步驟,經過反覆訓練,就能不斷提高計算能力。最主要的是每天一點一點地積累,絕對不可以操之過急,從簡單往困難一步一步邁進最重要。但別忘了認同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

第六,因材施教,適量做題,培養實力。

美國有一個有趣的研究:讓第一組做1種習題,反覆192次。第二組做24種不同的習題,反覆做8次,合計192次。第3組做3種習題,反覆64次,合計192次,之後進行測驗,結果是:適量做題,充分練習的第三組成績最好,接著是隻練習一種的第一組,而練習許多題的第二組成績最差。因此看來,並不是練習題做得越多成績就越好。

要提高數學成績,最重要的是針對代表性的問題,反覆練習直至瞭解為止。對於數學不好的孩子,應讓他做參考書的例題,之後再對照解答 、說明,確定自己的做法對不對。如果不相符,要看看什麼地方不相符,然後仔細分析解題方法,直到了解為止。一星期後再讓孩子做相同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方法。讓他們不論做幾次都能順利解題。有時也可以讓孩子想想用其他解題的方法。

另外,對數學學習困難的孩子,要合理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孩子練習解題。練習題不是越多越好,只需要有針對性地準備一份測試卷,做到完全瞭解為止。要避免不停地隨便更換問題,這樣反而無法培養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