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雨從11日凌晨開始下,到天亮不曾停。7點多,我們都加了衣服去吃早飯。行程的安排是上午黃龍洞下午袁家界、天子山。8點多出門時雨還淅淅瀝瀝的,等鑽進洞去,裡面別有天地,洞頂的水滴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只是裡面無風,上下樓梯的汗蒸出來,有如桑拿。洞中有山有河,方圓10萬平方米,上下數層,果然不是其他地區的溶洞可比,各種石柱石筍自不必說,只是規模之大,石灰岩沉積的形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雨從11日凌晨開始下,到天亮不曾停。7點多,我們都加了衣服去吃早飯。行程的安排是上午黃龍洞下午袁家界、天子山。8點多出門時雨還淅淅瀝瀝的,等鑽進洞去,裡面別有天地,洞頂的水滴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只是裡面無風,上下樓梯的汗蒸出來,有如桑拿。洞中有山有河,方圓10萬平方米,上下數層,果然不是其他地區的溶洞可比,各種石柱石筍自不必說,只是規模之大,石灰岩沉積的形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到達百龍天梯入口處的時候,雨已經停了,有點要風吹霧散的意思,天梯售票口的屋簷上,竟然停著一隻正在梳理翎毛的孔雀,登上一個小平臺,霧氣繚繞的群峰赫然在目,與昨天在黃石寨看到的卻有不同,完全是白雲出岫,峰隨雲動的樣子,樹木的顏色不可見,天地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雲影中的山體儼然就是宣紙上大筆潑出的水墨效果。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雨從11日凌晨開始下,到天亮不曾停。7點多,我們都加了衣服去吃早飯。行程的安排是上午黃龍洞下午袁家界、天子山。8點多出門時雨還淅淅瀝瀝的,等鑽進洞去,裡面別有天地,洞頂的水滴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只是裡面無風,上下樓梯的汗蒸出來,有如桑拿。洞中有山有河,方圓10萬平方米,上下數層,果然不是其他地區的溶洞可比,各種石柱石筍自不必說,只是規模之大,石灰岩沉積的形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到達百龍天梯入口處的時候,雨已經停了,有點要風吹霧散的意思,天梯售票口的屋簷上,竟然停著一隻正在梳理翎毛的孔雀,登上一個小平臺,霧氣繚繞的群峰赫然在目,與昨天在黃石寨看到的卻有不同,完全是白雲出岫,峰隨雲動的樣子,樹木的顏色不可見,天地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雲影中的山體儼然就是宣紙上大筆潑出的水墨效果。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上了電梯,頂上大霧瀰漫,樹尖上又有一隻孔雀,這回像個紳士,對著人群開起屏來,樹叢中還有一隻雌孔雀在優雅地覓食,或者是他未來的太太吧。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雨從11日凌晨開始下,到天亮不曾停。7點多,我們都加了衣服去吃早飯。行程的安排是上午黃龍洞下午袁家界、天子山。8點多出門時雨還淅淅瀝瀝的,等鑽進洞去,裡面別有天地,洞頂的水滴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只是裡面無風,上下樓梯的汗蒸出來,有如桑拿。洞中有山有河,方圓10萬平方米,上下數層,果然不是其他地區的溶洞可比,各種石柱石筍自不必說,只是規模之大,石灰岩沉積的形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到達百龍天梯入口處的時候,雨已經停了,有點要風吹霧散的意思,天梯售票口的屋簷上,竟然停著一隻正在梳理翎毛的孔雀,登上一個小平臺,霧氣繚繞的群峰赫然在目,與昨天在黃石寨看到的卻有不同,完全是白雲出岫,峰隨雲動的樣子,樹木的顏色不可見,天地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雲影中的山體儼然就是宣紙上大筆潑出的水墨效果。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上了電梯,頂上大霧瀰漫,樹尖上又有一隻孔雀,這回像個紳士,對著人群開起屏來,樹叢中還有一隻雌孔雀在優雅地覓食,或者是他未來的太太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在大霧中幻想了天生橋的險絕,然後到達袁家寨子參觀住戶的風俗展覽,從寨子出來,再乘大巴前往天子山,可惜霧越來越濃,幾米之內不可視物,只能抱恨而歸了。天子山的索道卻是適合觀景的,往下滑行的時候,我們也隨著霧氣的減淡粗略看了看此處的山形,天公不作美,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下站的地方有一片竹林,竹子高有數丈,都有雞蛋粗細,與車上所見一叢一叢末梢微翹的那一種竹子相比,更多了點陽剛氣,讓人想起“獨坐幽篁裡”的話來,可惜,我始終達不到那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只能做個紅塵俗世中的自擾庸人。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雨從11日凌晨開始下,到天亮不曾停。7點多,我們都加了衣服去吃早飯。行程的安排是上午黃龍洞下午袁家界、天子山。8點多出門時雨還淅淅瀝瀝的,等鑽進洞去,裡面別有天地,洞頂的水滴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只是裡面無風,上下樓梯的汗蒸出來,有如桑拿。洞中有山有河,方圓10萬平方米,上下數層,果然不是其他地區的溶洞可比,各種石柱石筍自不必說,只是規模之大,石灰岩沉積的形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到達百龍天梯入口處的時候,雨已經停了,有點要風吹霧散的意思,天梯售票口的屋簷上,竟然停著一隻正在梳理翎毛的孔雀,登上一個小平臺,霧氣繚繞的群峰赫然在目,與昨天在黃石寨看到的卻有不同,完全是白雲出岫,峰隨雲動的樣子,樹木的顏色不可見,天地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雲影中的山體儼然就是宣紙上大筆潑出的水墨效果。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上了電梯,頂上大霧瀰漫,樹尖上又有一隻孔雀,這回像個紳士,對著人群開起屏來,樹叢中還有一隻雌孔雀在優雅地覓食,或者是他未來的太太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在大霧中幻想了天生橋的險絕,然後到達袁家寨子參觀住戶的風俗展覽,從寨子出來,再乘大巴前往天子山,可惜霧越來越濃,幾米之內不可視物,只能抱恨而歸了。天子山的索道卻是適合觀景的,往下滑行的時候,我們也隨著霧氣的減淡粗略看了看此處的山形,天公不作美,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下站的地方有一片竹林,竹子高有數丈,都有雞蛋粗細,與車上所見一叢一叢末梢微翹的那一種竹子相比,更多了點陽剛氣,讓人想起“獨坐幽篁裡”的話來,可惜,我始終達不到那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只能做個紅塵俗世中的自擾庸人。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1979年秋,一位畫家去湘西寫生,無意中到了張家界,被當地的景色所打動,寫下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一文,此後張家界逐漸為外界所知。這位畫家叫吳冠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吳冠中筆下的張家界

1983年,四個和尚在張家界分行李,原因是其中一個毛臉雷公嘴的“三打白骨精”,禿頭和尚認為他傷了人命。這四個和尚的領隊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2009年春,一個奇葩在張家界巡山,填了一首著名的《武陵春》。這個奇葩叫北堂君。

湖上清陰風影動,落絮委芳塵。

暫把煩浮棄置身。欲笑又還顰。

水映三千峰做骨,秀木傲凡榛。

又恐罡風阻和春。恨未解,總何因?

以下是這個奇葩的所見所聞。記於2009年4月。

緣 起

2009年的4月,距離職整整一年,我終於看到了青山大爺成日裡掛在嘴上的老家湘西。跟隨原單位組織的春遊,一去六天,算上往返火車的兩天,行程實在緊張得很。而這對我,也多少算是實現了一點夙願。

從黃永玉的畫、各色旅行寶典和紀錄片裡,我早已預習過無數次此間的風景;從沈從文的書和曾經共事那個湘西佬兒的臭脾氣裡,我也算是領略過這裡生長的人的性情了。與其他地方比,張家界好像又多了幾分情感渲染的色彩,就如邯鄲之於父親,黃陵之於母親。不管什麼地方,一旦留下親人、朋友的足跡,那地方也就不算是陌生的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黃永玉筆下的張家界

去之前,因為工作、研究生複試和各種活動的安排幾乎密不容針,我一度十分猶豫,可是終於在最後關頭找個理由請了假,瀟瀟灑灑地跟姐妹們同行了。臨行填了這首《武陵春》,從前,我是不寫舊詩的。

火車在第二日清晨到荊門,過支城,我按照群發提示看到了隔著車窗和橋欄的長江,我長這麼大沒到過長江以南的任何地方,植物的品種和丘陵地貌固然與北方不同,但是從車窗望過去,尚不及電視片裡看得清楚,只是,對氣候的身體感觸是電視片裡所沒法傳達的。

人入《溪山行旅圖》

張家界火車站去年才剛啟用,有點現代派的味道,尤其是它的高站臺和無柱雨棚設計,讓人在旅行團的簇擁下仍感空曠。一下車就能看見天門山索道上下穿行,人馬上就在景區環繞中了。

大巴載著二十多人先去吃飯,路上導遊不停地講些不靠譜的傳說,瀏陽長大的魯同學隔著車窗給我介紹哪個叫映山紅,哪個叫杜鵑,哪個貌似樟樹,她對植物的瞭解看起來也不在行。菜上得還不少,其中有每頓必上的臘肉和在北京湘西土家館子裡見過的那種撈飯籃子,還有一種據說是加了米粉的豆腐,嚼起來頗有點塑料袋子似的口感,雖然新鮮,但我不喜歡。大爺用“母語”演示那種飯籃子的叫法,解釋這飯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同,與彼時在北京炫耀的那套詞兒相似。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第一站是黃石寨,景區門口有高德佔題寫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四圍都是山石和樹木。我們需等導遊發票,大爺卻只跟門衛嘀咕了幾句“母語”,說他是當地慈利的,便放行了。進門一看,一群舉著各種卡片機、單反以及膠片相機的攝影師正對著一隻站在岩石上擺POSE的猴子百般獻媚,隨著另外一隻猴子的閃亮登場,人們也開始興奮地向山水深處行進。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腳下是群山環繞中的一小片空地,茶花含笑,碧桃滿枝,周圍全是綠色植物和泛點兒紅褐色的山岩,天因多雲而呈色灰白色,反倒突出了前景。左手邊是山崖,右手邊是溪流,人就如置身於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然而這裡的山勢和色彩又豈是圖軸的尺幅之間所難容納的?在這樣溼潤清新的環境下仰觀峰巒,俯視清流,人一下子變得極小也極輕靈,一點凡俗之氣都會讓人有點自慚形穢。也許我們的唐突已經打擾了那些猴子原住民們的修煉了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 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坐索道的才吃虧

人群在上山路線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要步行,有人要走索道。我要對得起朱借給我的松下FZ18,所以堅決選擇步行。別人在反覆中大部分選擇了步行。高聳入雲的杉樹林中,我們一行十幾人順著山間的石階逶迤而去,我和旭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事實上,從12點40走到1點多,周圍基本都還是杉樹、杉樹以及杉樹,隔著枝葉隱約能看見來時的路和杉樹後面的巉巖疊嶂,偶爾見到不知名但拔起很高開著白花的小喬木,或是纏繞在雜樹上的藤狀植物,都使我們欣喜。地上堆滿了杉樹葉子和枯死的蕨類植物,抬頭仰望,杉樹在頭頂聚焦成一個圓,真正是坐井觀天的感受。曲折迂迴處,依稀可見前面的人在林木中穿行,聲音飄在頭頂上。空氣很潮溼,汗漬慢慢浮出來,衣服開始發粘,袖子越挽越高。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將近1點半的時候,拐過幾道彎,穿過幾條石縫,眼前開闊起來,杉樹不知何時已經逐漸隱去,樹木的顏色也豐富起來,有時能拍到幾棵我所認識的松樹,對面的群峰越來越清晰,從所謂的“南天一柱”開始,我和旭更頻繁地停下來舉起相機。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2點鐘到達山頂六奇閣,從觀景臺向下望去,雖然少了晴天光線的穿透,也足以讓人驚歎。奇峰三千,形態各異,宛如完美的巨大盆景,未經雕琢,卻找不出一處敗筆。那些並排著的柱狀陡峭山體,就是所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好像一下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散點透視和移步換景不會出現在西方繪畫大師的畫作中了。我也一下明白了所謂的“皴法”(簡單說就是拿毛筆肚子在宣紙上橫著蹭完豎著蹭)、“點苔”以及“青綠山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技法和分類上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了。此處“猴帥點兵”啦“天兵佈陣”啦之類的景點其實也不近像,我們看它像什麼,它們就是什麼。這個80年代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武陵絕境”,並沒有諸如泰山、華山之類的人文景觀,所有帶字的東西,似乎都還不及這山裡的一片碎石和一截微木更懂得人心。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與索道幫會合之後,我們也一同乘索道下山,順帶說一句,黃石寨的索道是貨真價實的索道,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沒有座位人滿為患,跟北京的地鐵有一拼,想順便當纜車“覽”一下都不可能。下站的時候大爺示意我照一下身後的風景。作為惜別,我框住了一組正從山上滑落的藤黃色(既然談到中國畫了,顏色也順便用一下中國畫的色彩吧)的怪東西。然後鄙視一下那幫能爬山不爬的懶傢伙——你們虧了!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魚若空遊無所依

下一步的內容是遊覽金鞭溪。從“豬八戒背媳婦兒”到“水繞四門”的5.7公里路程,我們大約用了兩個小時,這回完全是閒庭信步的姿態,順著溪流的方向行走在山谷中。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先是水聲把人們吸引到溪邊,水流清可見底,中有魚群穿行其間,“皆若空遊無所依”。我總自信自己能解游魚之樂,卻不知何人可以解我之樂,解我之悲,人世間的相知相怨,或許就來自於初見時的那一閃念吧。姐妹們時不時停下來對焦那些顏色各異的山花和瑞草,抬起頭,滿眼是闊葉植物春天才有的那種嫩綠的顏色,再仰首上觀,才是勢如刀削的石英砂岩構造的山峰,峰頂雜生著一些針葉植物,蒼綠挺拔,與巖間橫逸出來的粉紅的或者是純白的狀如桃杏的山花疊在同一張畫布上,叫人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大概“錦繡”二字略可形容這樣的圖畫,只是回過頭想想,卻實在也還不夠恰切。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只覺得哪怕後面幾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原地感受一下陰陽變化,聽一聽山溪和鳥獸的鳴聲也是好的。山經風蝕水溶,而能峻峭挺拔數千年,人在此地,渺小恍惚,猶如山嵐雨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雨從11日凌晨開始下,到天亮不曾停。7點多,我們都加了衣服去吃早飯。行程的安排是上午黃龍洞下午袁家界、天子山。8點多出門時雨還淅淅瀝瀝的,等鑽進洞去,裡面別有天地,洞頂的水滴落在脖子裡涼絲絲的,只是裡面無風,上下樓梯的汗蒸出來,有如桑拿。洞中有山有河,方圓10萬平方米,上下數層,果然不是其他地區的溶洞可比,各種石柱石筍自不必說,只是規模之大,石灰岩沉積的形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到達百龍天梯入口處的時候,雨已經停了,有點要風吹霧散的意思,天梯售票口的屋簷上,竟然停著一隻正在梳理翎毛的孔雀,登上一個小平臺,霧氣繚繞的群峰赫然在目,與昨天在黃石寨看到的卻有不同,完全是白雲出岫,峰隨雲動的樣子,樹木的顏色不可見,天地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雲影中的山體儼然就是宣紙上大筆潑出的水墨效果。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上了電梯,頂上大霧瀰漫,樹尖上又有一隻孔雀,這回像個紳士,對著人群開起屏來,樹叢中還有一隻雌孔雀在優雅地覓食,或者是他未來的太太吧。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我們在大霧中幻想了天生橋的險絕,然後到達袁家寨子參觀住戶的風俗展覽,從寨子出來,再乘大巴前往天子山,可惜霧越來越濃,幾米之內不可視物,只能抱恨而歸了。天子山的索道卻是適合觀景的,往下滑行的時候,我們也隨著霧氣的減淡粗略看了看此處的山形,天公不作美,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下站的地方有一片竹林,竹子高有數丈,都有雞蛋粗細,與車上所見一叢一叢末梢微翹的那一種竹子相比,更多了點陽剛氣,讓人想起“獨坐幽篁裡”的話來,可惜,我始終達不到那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只能做個紅塵俗世中的自擾庸人。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張家界行記:水映三千峰做骨,魚若空遊無所依

艾瑪,本君當年的文字又文藝又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