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他的印象大部分都是驕縱貪財沉湎酒色晝夜宴樂不修國政

還愛發動戰爭 如親征吐谷渾 三徵高句麗 加之濫用民力 致使民變頻起 天下大亂 遂致身死國亡...

當然也不能否認他開創科舉制度 修隋朝大運河 改州為郡 改度量衡依古式 這些都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當然 我要說的並不是他的政績 而是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詩人 不過詩歌風格和他的行事行政風格相差甚遠...

大家對他的印象大部分都是驕縱貪財沉湎酒色晝夜宴樂不修國政

還愛發動戰爭 如親征吐谷渾 三徵高句麗 加之濫用民力 致使民變頻起 天下大亂 遂致身死國亡...

當然也不能否認他開創科舉制度 修隋朝大運河 改州為郡 改度量衡依古式 這些都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當然 我要說的並不是他的政績 而是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詩人 不過詩歌風格和他的行事行政風格相差甚遠...

千古絕唱隋煬帝

隋煬帝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亡國之君,多被譭譽。他“好學,善屬文”,並寫得一手好詩。,被評價為“詞無淫蕩”,“並存雅體,歸於典制”(《隋書·文學傳序》)。

比如他寫的《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

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

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

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

湘川值二妃。

這是《春江花月夜》現存最早的兩首之一 其後才有的唐朝張若虛的驚豔了無數人的《春江花月夜》

如果把他們倆的兩首詩相比 可清楚地看出張若虛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楊廣詩的啟示的 毫不誇張地說 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 有開先河之功 起了示範之用

從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他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豔 柔而不淫 有正言之風 雅語之氣

他的另一首《夏日臨江》亦同此風

夏潭蔭修竹,

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

雲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

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餘興,

悵望情不終。

沈德潛在《古詩源》中對這首詩的評價說:“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

楊廣的詩風對後代詩人也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他的詩中佳句,常成為後世詩人模仿之,甚至襲用之

如《詩》(本篇見載於《筆麈》,可能原有詩題)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消魂。

詩中的前3句常被襲用 而且都是名詞名家...

秦觀名作《滿庭芳》中——“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馬致遠的名曲《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雲:“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詩中不作王霸之語,而與民間詩人同一風格,確是一種良好的風氣。楊廣詩風功不可沒。隋煬帝雖在生活上是不被後人稱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學上確實正統的詩人。

其實歸結到底隋煬帝的功過好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百年的事兒要十年做完,然後必須做完,做不完我就不和你們玩了,大概如此。

人口太多,必須用各種方式給人民找事兒幹,出發點是對的,但是技術上實現不了.

高句麗必須打,但是戰術上出問題。

總之,最後他是都做完了,高句麗殘了,大運河打通了,吐谷渾完蛋了,突厥老實了,大隋也完了,於是乾脆留在江都不回去了,當然,也回不去了。

大公無私,所有好處都讓唐朝佔了。

應該不好色,滿腦子是功業的人才沒這功夫呢。

對內控制比較差,拿楊素沒辦法,對李淵沒有警惕等等。

關隴軍事貴族聯盟實質上還是太脆弱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