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中向好,這套“組合拳”厲害了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488元,同比增長7.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33.8億元,同比增長4.2%,超任務1.2個百分點


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完成45.1億元,佔全年任務的76%,同比增長10.9%……


總體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農業系統緊緊圍繞“136”發展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發展功能農業為引領,以農牧交錯帶核心示範區建設為抓手,不斷做優做強畜牧、蔬菜、雜糧、特色農業4大主導產業,全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農牧交錯帶核心示範區建設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優、穩中向新、穩中向綠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繼續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強化政策扶持,持續加大投入,市級安排預算8945萬元,用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能培育和產業扶貧等。


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項目及資金,利用好國債資金,加快項目進度,確保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好、早見效。



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糧經飼統籌效果明顯


一是黃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新增4.6萬畝,其中大同縣3.6萬畝,全市總面積達14.4萬畝。


二是中藥材強勢崛起,新發展7萬畝,其中渾源縣新發展3萬畝,廣靈、靈丘、左雲、新榮、天鎮5縣區總面積均超萬畝。


三是苜蓿基地建設實現“5個突破”,即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新建的南郊、天鎮2個萬畝連片基地平地堆貯量突破萬噸,龍頭項目生產投入突破億元,草牧業和糧改飼受益農戶突破萬戶。


四是蔬菜產業轉型發展,創建省級蔬菜標準園15個,新發展設施農業1.23萬畝,其中新建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5211畝。


五是糧食生產穩中向優,克服春、夏兩季階段性乾旱和病蟲害等不利影響,雜糧、豆類等優勢作物產量均增幅較大。

  


畜牧產業平穩發展

核心示範區建設深入推進


前三季度,全市牛、豬、羊和家禽飼養量分別達41.2萬頭、236.4萬頭、540.5萬隻和866.7萬隻,同比分別增長0.5%、1.3%、5.5%和2.5%。


糧改飼實現9個農業縣區全覆蓋,212個草食畜養殖場青貯玉米52.7萬噸,可享受國家補助3000多萬元。


畜牧業重大項目持續推進,總投資42.23億元的正大生豬新型農牧項目和投資4.3億元的海高牧業項目開工建設,廣靈和渾源兩縣分別引進總投資12億元的新大象和20億元的正邦循環農業項目。

  


農產品加工持續向好

大項目帶動作用突顯


前三季度,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達69.1億元,同比增長7.6%,完成省任務的76%。


京同農業區域合作深入推進,北京市1000萬元扶持資金到位,確定的廣靈金圃、天鎮匯地2個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500多萬元,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將有效帶動我市京津冀都市圈農產品供給基地建設。

  


加快培育新動能

新業態長足發展


前三季度,全市農村電子商務銷售額達9000多萬元。


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熱度提升、亮點紛呈。


靈丘縣上北泉獲2017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靈丘縣花塔村、南郊區晉龍合作社、左雲縣好友農牧合作社被評為2017年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


陽高縣“杏花節”、天鎮縣“賞桃花品蜜桃桃園節”,大同縣杏果、黃花采摘,左雲縣長城沿線2萬畝油菜花基地等,都成為市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此外,楊家窯、大泉山、上北泉等鄉村旅遊線路日漸成熟。

  


強化“一村一品一主體”建設

特色農業產業扶貧持續發力


今年截至10月底,全市510個貧困村全部確立主導產業


500個村有帶動主體,佔98%;


484個村有合作經濟組織,佔95%;


5.3萬戶貧困戶有增收項目,佔69%;


7.4萬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有脫貧技能,佔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的66%。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激發“三農”內生動力


穩步開展土地確權工作,截至10月15日,完成1933個村的權屬調查和1867個村的審核公示,完成實測面積581萬畝;


紮實推進農村產權改革,建成了覆蓋9個縣區、99個鄉鎮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和信息管理平臺;


深入落實“三權分置”,承包耕地流轉76萬畝,累計發展農民合作社6934家,認定家庭農場651家;


積極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在廣靈、靈丘兩縣全面試點,有效盤活沉睡財政資金和撬動金融資金投入,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收益有分紅”。

  


大力改善人居環境

強化農村環境集中整治


截至9月底,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範“四大工程”共完成投資24.41億元,7個省級、16個市級美麗宜居示範創建村,5個省級、13個市級公共浴室試點村和靈丘縣紅石楞鄉集中連片試點建設取得實效。


南郊區楊家窯村被評為2017年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







來源|大同日報

記者| 苑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