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的憂與喜 資金的罪與罰

中國人民銀行 期貨 金融 次新股 金融界 2017-04-13

林徽因的《人間的四月天》讓一年中這個獨特的月份賦予著更憂鬱、更深沉但又充滿希翼的盼景,但在中國的金融市場,本應該在“花下讀詩”的美好四月,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彷彿無數“杜牧”們讀的不是詩,卻是一陣陣恐慌後迎來的千年“雄安”。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中國A股市場雄安概念依舊連續多日強勢封板,而次新股、高送轉股集體大跌,黑色系期貨市場也只是在雄安新區發佈後飄紅了一天隨即轉頭下跌,彷彿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如果說黑色系的下跌開始於周小川在2017年海南博鰲上對於貨幣緊縮的一番言論,就此引發市場對於貨幣政策轉向的恐慌。

那麼解鈴還須繫鈴人,流動性的緊縮導致大宗商品出現下跌,從而轉化成情緒化+大量摸頂空單打砸的慣性下跌。與之匹配戴上千年計劃桂冠的雄安,基建+大宗的美夢確實讓人“神魂顛倒”,據公開數據,雄安未來十年將消耗1.1-1.4億噸鋼材,平均一年1,000多萬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讓人關心的是:如果貨幣越收越緊,錢從哪裡來?而金融市場面對收緊的貨幣,如何應對?

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去年財政數據呈現赤字狀態,約缺2.8萬億人民幣,這也符合今年政府定調的赤字率依舊保持在3%的方向,財政面臨持續赤字,稅負只能減少不會再增加,房地產史上的最嚴調控讓賣地收入也會收到影響,中國政府財政上可進退的餘地並不多,那麼是否還可以舉債?

先看國企債務,據中國統計局數據,2017年參照前兩月的同比增長11.6%,截止今年底,不包含金融機構的國企負債餘額也將達到97萬億人民幣,意味著,國企今年新增負債大約是10萬億。最現實的就是,中國A股市場發展26年,也就50多萬億的規模,怎麼消化近100萬億的國企負債?

再看地方政府債務,據WIND數據,中國各省市的債務率都比較高,前四名天津、重慶、湖南、江蘇的債務率約在350-573%,具體估算整體地方財政約25萬億的債務,所以再大肆舉債的路幾乎堵住。

而熱炒政府的PPP項目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資金需求與項目資質不匹配的問題,而且實質上還是要以財政為依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儘管“一帶一路”和雄安是中國的大戰略,但是,面臨的資金問題同樣難於避開,恐怕貨幣收縮會變得比較困難,短緊長寬依舊是大概率,況且今年下半年的十九大召開,一切以維穩為主,因流動性緊縮導致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相信這也是高層不願意看到的。

既然貨幣政策的轉向並不是揮之即來,而中國廣義貨幣M2今年11%的增速已經確定,一年155萬億的發行規模,那麼按照11%的這個比例計算,未來中國的貨幣池子依舊是“堰塞湖”。

再看期貨市場,近期以螺紋為例1710合約為例,價格第一次突破3,488元/噸時,創出3,491元/噸的新高時,就已經上攻乏力,之後回調,再次上衝時無力創出新高,之後開始急跌300點,時間也與在3月底中國央行收緊流動性時間點契合,隨後價格再次下破3,200元/噸時,空單增加明顯,尤其在4小時線上,可以看到,下跌過程中出現缺口而遲遲未回補,上方頂部明顯,這一場源於整體金融市場資金面的下跌在技術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儘管價格勉強在3,000元/噸,但在資金面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也只是陷入震盪,而3,000元/噸沒有馬上下破,也源於現貨的成交併沒有那麼差,但如果只是震盪,即便反彈也難於走的酣暢淋漓,筆者更偏向於一次跌實(如果2,800還有更多的抄底意願,意味著價格還沒跌實),擠壓去年上漲的“泡沫”,反而對於前景有更多的預判,在外部美聯儲大概率6月加息之前,還有可快速上攻的機會,但如果只是圍繞3,000元/噸震盪,內裡殺機更甚。

鋼鐵的憂與喜 資金的罪與罰

(螺紋1710合約4小時圖)

近日,香港蘇富比2017年春拍日前展開,藝術家何塞·馬利亞·卡諾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華爾街日報專欄裡的小圖,經剪輯加工創作了一幅大型蠟畫圖像《華爾街100-馬雲》。作品80萬起拍,最後成交價達到322萬港元(約286.3萬人民幣)。一副蠟畫而已,只是主人公不同,現在這個世界,還有什麼不可能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