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1904年7月4日的甲辰科取士大考,是廢除科舉制度前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劉春霖奪得殿試頭名,他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即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劉春霖臨靈飛經

有關劉春霖高中狀元之事傳聞甚多。據說是由慈禧太后欽定的。殿試後,主考大臣把入選的試卷按名次排列,呈請慈禧太后“欽定”。當時內外交困,憂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準備做七十大壽,想從科舉之中得到一點兒吉兆。她先看了幾個人的卷子,覺得都不合自己的心意。當看到劉春霖的考卷時,卷面上那清秀雋麗的小楷字,使慈禧眉宇舒展,又一端詳“劉春霖”三個字,更是頻頻點頭。原來,這一年大旱,慈禧聯想到“春霖”即春風化雨,普降甘霖,加之劉春霖籍貫直隸肅寧,更覺得這個地名符合她盼望肅靜安寧的心願,於是點劉春霖為“一甲頭名狀元”。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劉春霖這位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名狀元,辛亥革命後一度隱居家中,繼而出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從事些文字應酬;1917年12月,任中央農事試驗場場長。在徐世昌、曹錕當大總統期間,被授予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後又任直隸省教育廳廳長、直隸自治籌備處處長等。曾兩次代表徐世昌到山東曲阜主持孔子大成節典禮,並因此名噪一時。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鄭孝胥要親自登門拜訪劉春霖。但他從長春趕到北平後並沒有急於拜訪劉春霖,而是先拜訪了幾位劉春霖的故友,瞭解劉春霖的為人、秉性與愛好。其中一位介紹說,劉狀元嗜好品茶鑑水,尤其喜歡京城老字號“張一元”的茶葉,於是鄭孝胥特意到前門外大柵欄“張一元茶莊”買了幾斤極品好茶,隨後到西智義衚衕拜訪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鄭孝胥與劉春霖同為書法名家,但他比劉大12歲,故稱其為“賢弟”。見面後,鄭孝胥並不提及請他任職之事,而是談論起書法藝術,從唐宋元時的四大名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聊到前(清)朝四大名家(劉墉、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滔滔不絕。劉春霖只是附和著,但對他的真正來意心知肚明。突然,鄭孝胥話鋒一轉:“賢弟,您是老佛爺慈禧皇太后欽點的狀元,而今滿洲國仍是大清的天下,康德皇帝(溥儀)對您厚愛倍加,特派我請您到滿洲國任要職,您可不能辜負聖上的厚望?”聞聽此言,劉春霖義正詞嚴道:“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豈能隨汝而毀我之譽!”說著打開房門,並把鄭孝胥帶來的茶葉扔到他的手裡,鄭孝胥見他態度如此堅決,頹喪地離開了劉府。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劉春霖是近代著名書法家,以楷書享譽京城,曾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他的楷體字清秀、挺拔、疏淡,方、圓、剛、柔渾然一體,筆致秀潤穩健、流暢中寓古樸之風格,堪稱一絕。其書碑、書扇、書聯、書匾、書條幅等墨寶頗受文人雅士所青睞。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1942年1月18日,劉春霖因突發心臟病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歸葬於河北保定西郊的魯崗村,其“墓誌銘”上有“退隱林下,憂國憂民。痛斥賊寇,豪氣千鈞”之褒揚。人們為他舉辦了十分隆重的葬禮,哀悼者絡繹不絕,許多知名人士送去輓聯、輓詞,其中有兩塊黑底金字的匾額,分別寫著“義士狀元”和“中華脊樑”。

把《靈飛經》的結構運用的最好的不是啟功 而是他 最後狀元劉春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