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你知道為什麼定向運動用於指明方向的是指北針而不是指南針呢?

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定向運動專用指北針

小編帶著好奇之心查閱了相關資料,讓各位瞭解指北針與指南針之間的“愛恨情仇”,定向運動又為何用指北針指明方向,下面聽小編慢慢道來!

##########################分割線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

為什麼叫指南針呢?就是因為這東西用來指南的。況且,最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一書中,就記載了現在稱為指南針的原型--司南,“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並在東漢王充《論衡》中便記述了司南的具體形制,“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司南

指南針不但最早為中國發明,並隨後演變成羅盤並應用於航海事業上。北宋朱彧所著《坪洲可談》一書中,最早記載了航海中使用指南針的情況,“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隱晦觀指南針”。

就在這一時期(北宋末南宋初,約為1180年左右),中國的指南針(或者說羅盤)通過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此後,羅盤在世界航海事業上被廣泛應用,因此才有15世紀-16世紀歐洲人的世界地理大發現。這一切,按照中國官方的歷史教科書來看,由於這一淵源關係,歐洲人的指南針亦是應來“指南”。

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航海術

後來查了一下大英百科全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指南針詞條,才發現事情遠非“指南”一說這麼簡單。

在大英百科全書中,有兩個不同的詞條來解釋:第一個詞條為“direction determinants”,即方向指定儀器,解釋如下:“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有磁指南和機械指南兩種,磁指南發明於公元前3世紀,稱為‘司南’……機械指南儀器為指南車,約在3世紀發明……”

第二個詞條為“compass”,譯為“羅盤”,即通常意義上用於航海的指南針。解釋如下:“航海或勘測時在地球上使用的基本測向儀器,……最老、最常用的羅盤為磁羅盤,……12世紀,顯然中國和歐洲的航海家都各自發現,一塊天然磁石,一種自然界存在的磁性礦石,漂在水中木棒上時總是指向北極星方向……”

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歐洲為數眾多的指北

兩個詞條其實是對指南針作了區分。一種是在陸地上、較簡單的指南儀器,源於中國司南(也應該僅僅使用於出產在中國的指南針),另一種是用於航海和勘測上、較專業的指北儀器,歐洲和中國同時出現,無先後之分。

分歧就這麼出來了,對比這兩個詞條,發現大英百科全書似乎把“中國是最早發明指南針”這一說法完全給推倒了,因為在歐洲歷史上,羅盤才是真正的“指南針”,並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爭霸海權和開拓殖民地等近現代歷史的決定性事件中,與火炮和航海術一樣扮演了功不可沒的角色。對“中國古老的指南針”不但否定,而且用了兩個不同的詞條加以區分。

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歐洲航海使用的指北針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也有指南針和羅盤(磁羅盤)兩個詞條,但不論是對指南針的解釋,還是對羅盤的解釋,都最終追溯了到戰國的“司南”,這兩種不同的指向儀器是同源關係,而沒有像歐洲觀念中區分的如此涇渭分明。

在清朝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康熙和《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碰撞》這一本書的作者佩雷菲特相互爭吵,康熙認同指南針和羅盤同出一源,用來指南,而佩雷菲特則按西方人的觀念,認為指南針顯然應該是羅盤;佩雷菲特則認為,羅盤是歐洲人自己發明的,與中國的“司南”沒有必然聯繫,羅盤用來指北,而中國的司南則用來指南。

此外,佩雷菲特對康熙固執地認為指南針用來指南作了解釋。他認為,康熙之所以認為指南針用來指南,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南是四個方位中最尊貴的方位,皇帝的御座、宮殿、陵墓,寺廟,甚至紫禁城,一切尊貴的建築物都朝向南方。在北方,一切活動在凋萎;力量、精氣和繁榮都在南方’”。

指南針?還是指北針?

中國宮殿

聽佩雷菲特一說,似乎也不無道理。但是中國史書上對司南的記述確實為“其柢指南”,並沒有因為後來“南”變成了一種皇帝尊貴的象徵才改的方向。這位曾先後六次訪問中國的法蘭西學院院士,用這種說法來解釋康熙認為指南針指南是合理的這一固執的想法,到底算是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還是誤解呢?

其實到現在來說,中國人認為指南針指南,歐洲人認為指南針指北,皆合理。因為現在的指南針為稜形,指針兩頭均衡,並非如“司南”只有一個杓柄,指南指北之爭,似乎徒費口舌。

#######################分割線

這麼說來,指南針和指北針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說到底,其實是因為定向運動起源於歐洲,並在歐洲慢慢地向國際發展,當定向運動進入中國時必然是沿用國際的標準和規範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