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人人都是文明城市創建者

正能量 社會 聊城晚報 2017-05-12

關注聊城晚報,讀到大美聊城

本報訊“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每週六早晨7點,在茌平縣人民廣場,琅琅的讀書聲都回蕩在空中。在茌平,人人都是文明的創建者。

茌平明確提出,人民群眾是城市的主人,創城要從群眾普遍關心的事情抓起,認真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教育、衛生、保障、住房、文化服務等問題,讓人民群眾在創城中真正得到實惠,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創城工作中去,成為創城的主力軍。

全縣居民都成為創城的參與者。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貫穿始終,讓文明理念已延伸至每個角落,讓文明的種子根植與每個人的心中。

茌平縣各相關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在提升市民素質、整治市容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推進文明交通、強化社會保障、規範公共服務、加強社區建設等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查找不足,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文體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供給質量不高、行人闖紅燈、翻欄杆、三輪車佔道亂行等等不文明現象,出臺具體解決措施。

自去年6月份啟動開展了“書香茌平”全民經典誦讀大型公益活動,使 “孝、誠、愛、仁”的文明基因在廣大群眾心中激活,讀書學習、長養美德也成為茌平縣城的一道亮麗人文景觀。

在茌平,人人都是文明的創建者,依託“全民誦讀”、“四德”模範評選、“文明單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鄉村孝星”等一系列評先評優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

同時,茌平紮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中小學生中開展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和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教育中小學生愛黨、愛國,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爭做有道德的人,通過“灑掃應對”、“認星爭優”、書寫“道德日記”、主題宣講、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尋找榜樣、展示交流等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中小學生獲得道德涵養、養成文明習慣。(全媒體記者 劉敏 通訊員 張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