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午託”轉正了!清城區166家託管機構過初審

張永成 教育 清遠日報 2017-04-01

清遠日報訊 記者嶽超群 李廷睿 通訊員張永成“清遠領導層決策很慎重,部門敢擔當。”昨日,肇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琴琴帶隊調研清遠校外學生託管機構管理工作。對清城區由區領導牽頭設“午託辦”協調以打破部門壁壘等“清遠經驗”,何琴琴表示稱讚。

清城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8月清遠市出臺《清遠市中小學生校外託管機構管理試行辦法》(下簡稱辦法),當時清城區249家校外託管機構中持證經營者為零。經過近兩年半對這些機構的整改和破解“辦證難”,截至目前清城區已有166家符合條件的校外託管機構通過初審,且形成了學校摸查、託管機構互相監督的氛圍。

座談會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三妹主持。肇慶調研組就如何打破部門壁壘解決辦證難、整治難,如何對午託機構長效管理等,與市人大常委會及清城區教育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交流探討。

通過初審託管機構 超九成為整改達標

2014年5月,本地媒體對清城區午託機構進行調查,發現全區約200家兒童午託機構皆無證經營,存在民居改成“午託房”,學生人均面積不足2㎡,消防不達標等情況。當年9月,清城區開始對轄區內全部249家校外託管機構進行核查和整頓治理。這些單位均為中小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晚餐等服務,但未取得民政部門頒發證書的。

清城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清城區符合條件的校外託管機構105家,託管學生6339人,不符合條件違規經營的校外託管機構222家,託管學生6423人。截至目前,該區中小學校學生校外受託人數為13142人,城區符合條件且通過初審的校外託管機構166家,託管學生12418人;不符合條件又違規經營的53家,託管學生724人。

該負責人說,如今該區每所學校會登記各班學生託管情況,並要求籤字確認,保證了數據的精準性。現有符合條件的166家託管機構,超九成由原有的249家機構整改或重選場所建造而成,保障了該類機構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專設協調機構部門聯動 破解“辦證難”

清城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清城區249家校外託管機構經營者普遍反映“辦證難”,表示不知道辦證流程等,而這也是全市校外託管機構普遍面臨的情況。當年8月,市政府印發《清遠市中小學生校外託管機構管理試行辦法》,明確了辦證要求和流程:住建、食藥監、消防、教育、民政5個部門根據自己允許登記的條件同時進行評估,全部同意方可通過初審,進行登記;同時,各個部門會提出自己的整改意見,託管機構整頓後各部門分別驗收,全部通過後,由民政部門發證。

初審登記有4個硬性條件:面積120㎡以上,持有效的房產證且為非住宅用地,3層以下(含),有兩條樓梯(非電梯,其中一條為獨立設置)。根據《辦法》,要求託管學生人均面積須達到3㎡。

“根據現有規定,300㎡以下不用辦理消防審批備案,但沒有通過消防檢驗又不可能發證,在沒有上位法的情況下,怎麼解決?”何琴琴提出,這也是肇慶校外託管機構辦證難的“卡殼”環節。

上述負責人表示,該問題也是清遠校外託管機構管理當時遇到的最大難題。最終,靠部門緊密聯動、打破壁壘得到解決:初審時,消防部門對全部託管機構進行踩點,提出整改意見;不合格的機構,由民政部門發函給消防大隊,要求消防部門檢查後發函回覆。

清城區還向肇慶調研組介紹了打破部門壁壘的“絕招”:區政府成立領導小組,由區領導牽頭,同時,在城區教育局下設午託辦作為協調部門。

學校摸底政府追責 破解“監管難”

清城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目前尚不符合條件違規經營的53家託管機構多集中在鄉鎮,每個機構託管10多個學生,中心城區託管機構已將其納入有效管理。

如何做到?該負責人說,主要通過學校摸底,對每個學生託管機構進行登記,發現有未通過初審的,向家長髮放告知書,並附上週邊符合條件的託管機構名單,供家長選擇。對於有學校、老師與不符合條件的託管機構有非法聯繫的,進行追責。對於登記中發現的不符合條件又違規經營的,列入“黑名單”,由街道進行取締。

上述負責人表示,該項舉措下,託管機構也自發形成了互相監督的氛圍,對於“黑託管機構”進行舉報。

“取締容易,但家長還是有託管需求,怎麼避免對市民生活造成大的影響?”肇慶調研組有人詢問。

清遠方面解答:提前公示,做好宣傳,讓相關規定被市民周知;發放告知書時附上名單,引導家長選擇方便又符合規定的託管機構;給予緩衝期,讓午託機構有時間整改。

據悉,下一步,我市還將進一步對校外託管機構加強管理,促使其規範化、制度化、長效化。

清遠日報版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