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攻IaaS市場 甲骨文不惜改頭換面

雲計算 IaaS 甲骨文公司 軟件 商業夥伴 2017-03-31

甲骨文專注於軟件業務,硬件只是隨便做做……

甲骨文的優勢在於性能,價格高是常態,從來不打價格戰……

甲骨文一直以嚴肅的企業級廠商形象示眾,不玩嬉笑怒罵小清新那一套……

以上這些,恐怕是甲骨文給大家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印象,的確也是事實。但這些印象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徹底改變,而原因就是:甲骨文要大舉進攻IaaS市場,尤其是公有云市場,而IaaS將成為其未來最大的業務。

我把這個消息發到社交媒體之後,引起了不少朋友的關注,大家提出了很多問題:甲骨文為什麼要做IaaS,準備怎麼做,會對市場格局產生什麼影響。我試著逐一來解答這些問題。

為搶攻IaaS市場 甲骨文不惜改頭換面

甲骨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李翰璋

甲骨文為什麼要做雲計算?

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太多解釋。畢竟大家都已經認識到了雲計算是企業IT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即使貴為甲骨文這樣在原有市場居於絕對領導地位的廠商,也必須接受這一現實,做出改變。

從甲骨文最新一期財報(截止到2月底的2017財年第三財季)裡,我們可以看出更多的線索。

這個財季,甲骨文的總收入為92.0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其中,算作“吃老本”的軟件許可更新和產品支持的收入為47.62億美元,也增長了2%,並且佔了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在“新業務”中,硬件收入為10.2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新軟件許可收入為14.14億美元,下降了16%。這兩部分收入的下降幅度是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市場大趨勢的變化。

新軟件許可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對於甲骨文來說是最大的挑戰,通過哪些業務來補足呢?答案是雲服務。在這個財季,其SaaS和PaaS服務收入為10.11億美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73%;而IaaS服務收入為1.78億美元,增幅為17%。

可見,在甲骨文的雲服務中,軟件部分仍佔絕對地位。畢竟,直到今天,甲骨文的核心競爭優勢也還是數據庫,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應用軟件。相比而言,其硬件雲服務的收入不僅規模小,而且增長幅度也還不夠快。

甲骨文為什麼要做IaaS?

這個問題就比較有意思了。

我此前一直認為SaaS和PaaS會是甲骨文雲業務的重點。業界獨立IT顧問朱署冰也認為,甲骨文最值得關注的是SaaS 服務。他說:“甲骨文說IaaS會成為其雲計算最大的一塊,且將AWS和Azure視為最重要的對手,而不是Workday、Salesforce,也不是SAP。難道甲骨文認為SaaS穩贏,所以目標主要轉向IaaS?”

朱署冰的分析不無道理。在最新一次的財報發表會上,甲骨文CEO Mark Hurd說:“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的SaaS和PaaS銷量超越Salesforce.com,而且我們的增長速度比Salesforce.com快三倍。如果繼續保持這一強勁的增長勢頭,銷售更多的SaaS和PaaS產品,發展速度更快,我們在雲業務總收入上超越Salesforce.com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相比高增長的SaaS和PaaS,甲骨文顯然不滿足於IaaS業務17%的增速,因此不惜祭出價格殺手來與AWS和Azure爭奪IaaS市場份額。

對於甲骨文為何一定要搶攻自己不太擅長的IaaS市場,我們或許可以從Gartner發佈的公有云市場預測數據中找到答案。

下圖是Gartner本月發佈的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最新預測。從中可以看出,2017年是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增速最快的一年,增長幅度為18%。在這一年,SaaS和PaaS的市場增速分別為20%和23%,而IaaS的增速達到了37%。未來幾年,這一趨勢將繼續保持下去,到2021年,IaaS有望超過SaaS,成為公有云服務最大的組成部分,甚至超過BPaaS。

考慮到IaaS市場如此巨大的發展空間,甲骨文的大力挺進IaaS市場就不難理解了。雖然這個市場上的重量級玩家很多,但甲骨文所具有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品牌認知度,足以讓他們贏得不少粉絲,畢竟硬件也一直是其重要業務之一,IaaS所需要的軟件、管理和運維能力,甲骨文也不缺。

為搶攻IaaS市場 甲骨文不惜改頭換面

甲骨文會怎麼做IaaS?

在前不久的雲技術大會上,甲骨文副總裁及中國區技術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吳承楊系統地介紹了自己的IaaS戰略。

他首先強調“企業級的IaaS,需要擁有企業級的經驗與服務”。其指向非常明確,在雲已經深入人心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開始採用雲服務,但其對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仍然很高。“在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的今天,提供安全可放心託付的雲服務是每一家供應商的責任。”

他把甲骨文的IaaS戰略歸結為高性能、高安全、與企業級PaaS集成、低成本四大要素。

前兩項很容易理解。高性能是指提供高帶寬、低延時,無阻塞、多租戶的服務,強調計算無超售、貨真價實,提供單實例可達400萬IOPS的高性能SSD等等。

高安全則包括T4級別的數據中心、全球容災恢復基礎架構、端到端的安全加密,並且可以讓每個用戶之間實現網絡隔離,無需共享資源,這樣用戶安全和性能均可得到保障。

對於甲骨文來說,IaaS能夠與PaaS無縫融合,是其核心競爭力。PaaS是甲骨文一直的優勢領域,即使在傳統IT中也需要PaaS,現在這一能力又轉移到了雲服務中。甲骨文 IaaS與基於Oracle 數據庫的PaaS無縫融合,深度調優兩者的性能,提供集成的解決方案。

最近幾年,市場上的主流公有云服務提供商,都意識到了PaaS的重要性,AWS、Azure、IBM等都在IaaS上集成PaaS服務。未來,不具備PaaS能力的公有云服務提供商或將被市場淘汰。

最後談談“低成本”。

這是甲骨文第一次談價格,第一次追求以低價取勝。甲骨文表示,其裸機相似計算資源價格低於友商50%以上,1TB歸檔存儲僅需每月1美元,其AD間流量、VPN、公網IP、10TB下行流量全部免費。可謂計算、存儲、網絡三大領域全面出擊。

為了實現低價格,甲骨文甚至不惜調整了其數據庫在AWS和Azure上的計價方式,目的是使自己的IaaS更便宜。考慮到甲骨文數據庫的江湖地位,這招的殺傷力,你懂的!

甲骨文還推出了幫助企業成功登雲的12個寶典,包括:Any Workload、移動化、SaaS 擴展及應用上雲、Cloud@Customer、虛擬化上雲、數據庫備份、歷史文件歸檔、雲上災備、高性能計算、敏捷開發、大數據以及雲安全代理。這些也可以理解成基於IaaS的企業級雲應用場景,這裡不一一介紹了,見下圖。

雖然強調提供的是企業級服務,不過甲骨文也開始“接地氣”了,脫口秀、漫畫這樣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營銷手段被更多地用於推廣雲業務。

為搶攻IaaS市場 甲骨文不惜改頭換面

甲骨文企業登雲的12個寶典

甲骨文雲會對市場格局產生什麼影響?

由於政策的原因,就市場格局而言,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這裡,我們只討論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上的IaaS服務提供商,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陣營。一是互聯網公司,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百度、金山等。二是國際廠商,包括AWS、Azure,IBM也可算在內,甲骨文自然也屬於這個陣營。三是本土創業公司,比如青雲和UCloud等。即將正式問世的華為公有云,或將構成第四個陣營——本土IT巨頭。

前些年,阿里雲們憑藉互聯網思維和本土優勢,不斷開疆拓土,為雲服務的普及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在企業級服務能力方面,其明顯不足。而這正是傳統IT巨頭的優勢所在。甲骨文的加入,將大大加強第二陣營的實力,從而擠壓其他兩個陣營的市場空間,尤其是本土創業公司的生存空間將受到壓縮。這些創新公司如果不能快速成長,做大規模,將會受到很大的生存壓力。

在第二陣營內部,甲骨文明顯走了與其他廠商不同的道路。IBM、微軟和AWS所選擇的國內合作對象,都是IDC出身的民營企業。而甲骨文的合作對象卻是騰訊這個互聯網巨頭。在某種意義上,即將在中國落地的甲骨文公有云服務,其實是第一陣營和第二陣營的聯合體,如果運營得當,市場衝擊力會相當可觀。

在甲骨文雲技術大會的新聞發佈會上,我專門向甲骨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翰璋詢問了其與騰訊的合作進展。雖然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但他明確了兩點。一是與騰訊合作的雲服務,今年一定會交付。目前甲骨文正在開展的IaaS全國巡展就是為了推廣這一業務。二是包括SaaS、PaaS和IaaS在內的全線業務都將實現國內落地,這是所有國際廠商中的第一家。

我們拭目以待。

— THE END —

強 烈 推 薦

為搶攻IaaS市場 甲骨文不惜改頭換面

點擊 閱讀原文 或 回覆 投票 即可參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