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還記得兒時抓過的那隻

能飛簷走壁的神奇生物小壁虎麼?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如今這小小的壁虎

已成為奧迪汽車引以為傲的圖騰

它的英文名叫quattro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這可是一隻有故事的小壁虎,

今天我們就來追溯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奇蹟誕生

“quattro”一詞在意大利語中就是“四”的意思, 所以奧迪用這個名字來代表全時四驅技術再恰當不過。 奧迪全時四驅技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40年前的一場現代版龜兔賽跑。

1977年2月,天寒地凍。在位於芬蘭北極圈內的一片森林中,代表“烏龜”一方的Iltis越野車和代表“兔子”一方的奧迪100在冰雪中展開了較量。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75馬力的Iltis越野車 VS 200馬力的奧迪100,似乎一眼就能看到比賽結果。事實卻並非如此。比賽中,越野車展現出了“彎道殺手”本色,每次在冰雪覆蓋的彎道上都能將奧迪100甩在身後。這一出乎意料的結果給了設計師極大啟發:為什麼不把越野車的四驅系統移植到轎車上呢?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果真,不久後以壁虎為標識的quattro四驅系統便“爬”上了奧迪80(奧迪A4前身)。一年後,一款名為“奧迪A1”的四驅原型車誕生。它的穩定性尤為出色,即便安裝夏季輪胎,也能在雪地上狂虐所有綁著防滑鏈的對手。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所向披靡

quattro四驅系統既然如此強大,汽車賽事怎麼能少了奧迪的身影呢?“小壁虎”誕生後,奧迪便帶著它開始在各種汽車賽事中叱吒風雲。而quattro在世界各項拉力賽中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逆天”來形容,幾乎到了獨孤求敗的境界。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1981年,初出茅廬的quattro A1,一上賽場便為奧迪拿下了首個WRC瑞典分站冠軍;1984年,Sport quattro賽車一舉拿下了“雙冠王”的稱號;1985年,奧迪Sport quattro S1以500馬力的強悍動力在芬蘭千湖拉力賽B組賽中為奧迪樹立了“猛獸”形象;1987年,奧迪Sport quattro S1 Pikes Peak更以三連冠的成績摘得派克峰爬山賽86、87賽季的冠軍,鑄就了它在這項賽事上的不朽輝煌。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持續進化

對汽車製造而言,賽道永遠是民用技術的試驗田。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在賽場上取得成功之後,開始應用於量產車型上。但即便已是成熟技術,它仍然在不斷地進化。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 第一代quattro是堪稱堅固的四輪驅動系統,在越野環境下的表現異常出色,但需要駕駛者手動控制干預,不是特別符合日常駕駛需求。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 第二代quattro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只有在極端嚴酷的情況下才需要後軸手動控制差速鎖,平時則是前後軸全天候按50:50自動分配。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 第三代quattro採用了中央託森差速器,後軸的鎖止不再需要人為干預,且能夠在前軸失去抓地力時自動將其鎖死並將100%的動力輸送給後軸。這一理念,仍引領著今天汽車界的設計潮流。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 第四、五代quattro再次革新技術,手動控制的後軸差速鎖徹底被電子差速鎖取代,而且能夠通過ABS傳感器檢測車輪是否空轉、並隨時考慮是否給予制動。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 第六代quattro標配了ESP和EDS,採用託森Ⅲ型行星齒輪中央差速器,確保了前後軸更為寬泛的扭矩分配,增強了汽車的操控性能。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 第七代quattro把託森中央差速器更換為冠狀齒輪差速器,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同時具有更高的動力分配比。根據車輛附著力的不同,前輪動力分配範圍提升至15%-70%,後輪動力分配範圍提升至30%-85%。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40年的進化,讓quattro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操控感和無限的駕駛樂趣。如今,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早已被稱為奧迪的技術名片,但它仍然在不斷進化。下一代quattro又將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奧迪萌寵“小壁虎”

一個有背景有故事的角色,如今TA儼然已成傳奇。想知道quattro小壁虎到底有多強大麼?點擊“閱讀原文”,試駕奧迪車型,更多驚喜等著你!

透視小壁虎:奧迪quattro進化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