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兩冠分別是啥呢?

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姿態奪冠,為第一冠。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輕取主辦國祕魯,為第二冠。

中國女排在80年代開始騰飛和一個人有關,誰?袁偉民。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兩冠分別是啥呢?

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姿態奪冠,為第一冠。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輕取主辦國祕魯,為第二冠。

中國女排在80年代開始騰飛和一個人有關,誰?袁偉民。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正是袁偉民,在1983年,把中國女排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要知道,此時距離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點推倒重來,中國女排還有救嗎?

在《巔峰對話——袁偉民郎平里約之後話女排》一書,有這樣的描述,“在袁偉民的面前,14 位姑娘站成一排,齊刷刷的高挑個兒,煥發著青春的朝氣。”

袁偉民幹了啥呢?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兩冠分別是啥呢?

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姿態奪冠,為第一冠。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輕取主辦國祕魯,為第二冠。

中國女排在80年代開始騰飛和一個人有關,誰?袁偉民。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正是袁偉民,在1983年,把中國女排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要知道,此時距離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點推倒重來,中國女排還有救嗎?

在《巔峰對話——袁偉民郎平里約之後話女排》一書,有這樣的描述,“在袁偉民的面前,14 位姑娘站成一排,齊刷刷的高挑個兒,煥發著青春的朝氣。”

袁偉民幹了啥呢?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眼前這支中國女排,新老隊員之間年齡相差近 10 歲,當張蓉芳已是出色的主攻手時,姜英還沒有摸過排球皮,而只有 17 歲的河北姑娘蘇惠娟當年則還是一個熱衷於跳猴皮筋的“紅領巾”……

人們對中國女排“大換血”的憂慮是有根據的。

世界排球運動的發展史早已揭示了這樣一條規律:一些贏得過世界冠軍的隊,一旦處於“改朝換代”時期,大多會出現技術和成績上的“U”字形,經歷一個由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的曲折歷程。20 世紀 50 年代的波蘭女排, 60 年代的蘇聯女排,70 年代的古巴女排,以及男排中的捷克、日本等叱吒風雲的強隊,都未能避免這種遺憾事,有些隊甚至因為新老交替,水平猛降,奪魁後就此一蹶不振,名落孫山。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兩冠分別是啥呢?

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姿態奪冠,為第一冠。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輕取主辦國祕魯,為第二冠。

中國女排在80年代開始騰飛和一個人有關,誰?袁偉民。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正是袁偉民,在1983年,把中國女排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要知道,此時距離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點推倒重來,中國女排還有救嗎?

在《巔峰對話——袁偉民郎平里約之後話女排》一書,有這樣的描述,“在袁偉民的面前,14 位姑娘站成一排,齊刷刷的高挑個兒,煥發著青春的朝氣。”

袁偉民幹了啥呢?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眼前這支中國女排,新老隊員之間年齡相差近 10 歲,當張蓉芳已是出色的主攻手時,姜英還沒有摸過排球皮,而只有 17 歲的河北姑娘蘇惠娟當年則還是一個熱衷於跳猴皮筋的“紅領巾”……

人們對中國女排“大換血”的憂慮是有根據的。

世界排球運動的發展史早已揭示了這樣一條規律:一些贏得過世界冠軍的隊,一旦處於“改朝換代”時期,大多會出現技術和成績上的“U”字形,經歷一個由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的曲折歷程。20 世紀 50 年代的波蘭女排, 60 年代的蘇聯女排,70 年代的古巴女排,以及男排中的捷克、日本等叱吒風雲的強隊,都未能避免這種遺憾事,有些隊甚至因為新老交替,水平猛降,奪魁後就此一蹶不振,名落孫山。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排左起:張蓉芳、朱玲、樑豔、鄭美珠、張一沛(領隊),中排左起:李延軍、楊錫蘭、蘇惠娟、姜英、鄧若曾(教練),後排左起:袁偉民(教練)、楊曉君、侯玉珠、郎平、周曉蘭。

要知道,六年前中國女排重新組建之初,雖然起步晚,基點低,但是隊伍是整齊的,12 名隊員 11 名是各省、市隊的隊長、副隊長,從思想到技術差距不大,誰也無法依賴誰,誰也不願落於人後,心齊勁足。

那為啥袁偉民願意抽換掉隊中的棟樑呢?

事實上,果斷地決定讓五員老將隱退,這一步棋走得很有遠見。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兩冠分別是啥呢?

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姿態奪冠,為第一冠。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輕取主辦國祕魯,為第二冠。

中國女排在80年代開始騰飛和一個人有關,誰?袁偉民。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正是袁偉民,在1983年,把中國女排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要知道,此時距離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點推倒重來,中國女排還有救嗎?

在《巔峰對話——袁偉民郎平里約之後話女排》一書,有這樣的描述,“在袁偉民的面前,14 位姑娘站成一排,齊刷刷的高挑個兒,煥發著青春的朝氣。”

袁偉民幹了啥呢?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眼前這支中國女排,新老隊員之間年齡相差近 10 歲,當張蓉芳已是出色的主攻手時,姜英還沒有摸過排球皮,而只有 17 歲的河北姑娘蘇惠娟當年則還是一個熱衷於跳猴皮筋的“紅領巾”……

人們對中國女排“大換血”的憂慮是有根據的。

世界排球運動的發展史早已揭示了這樣一條規律:一些贏得過世界冠軍的隊,一旦處於“改朝換代”時期,大多會出現技術和成績上的“U”字形,經歷一個由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的曲折歷程。20 世紀 50 年代的波蘭女排, 60 年代的蘇聯女排,70 年代的古巴女排,以及男排中的捷克、日本等叱吒風雲的強隊,都未能避免這種遺憾事,有些隊甚至因為新老交替,水平猛降,奪魁後就此一蹶不振,名落孫山。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排左起:張蓉芳、朱玲、樑豔、鄭美珠、張一沛(領隊),中排左起:李延軍、楊錫蘭、蘇惠娟、姜英、鄧若曾(教練),後排左起:袁偉民(教練)、楊曉君、侯玉珠、郎平、周曉蘭。

要知道,六年前中國女排重新組建之初,雖然起步晚,基點低,但是隊伍是整齊的,12 名隊員 11 名是各省、市隊的隊長、副隊長,從思想到技術差距不大,誰也無法依賴誰,誰也不願落於人後,心齊勁足。

那為啥袁偉民願意抽換掉隊中的棟樑呢?

事實上,果斷地決定讓五員老將隱退,這一步棋走得很有遠見。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抓住 1983 年進行隊伍調整,可謂“最佳時機”。如果新老交替抓好了,一年可管三年用。用這班人馬,可以連戰三役:1984 年的奧運會, 1985 年的世界盃賽,1986 年的世界錦標賽。可望取得好成績。

相反,如果遲遲下不了進行大調整的決心,挽留老將參加奧運會做最後的一拼,新秀拔不上來,得不到國際大賽的鍛鍊,拖一年就有可能誤三年。一潭死水只能保持現狀,一股活水才能夠開創未來。

“大換血”的決策,使中國女排的航船駛入一片頂風逆水的海域。

"

3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三比零戰勝美國隊,一舉拿下世界女排大賽“三連冠”的榮譽。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兩冠分別是啥呢?

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姿態奪冠,為第一冠。1982年,第9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輕取主辦國祕魯,為第二冠。

中國女排在80年代開始騰飛和一個人有關,誰?袁偉民。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正是袁偉民,在1983年,把中國女排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要知道,此時距離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點推倒重來,中國女排還有救嗎?

在《巔峰對話——袁偉民郎平里約之後話女排》一書,有這樣的描述,“在袁偉民的面前,14 位姑娘站成一排,齊刷刷的高挑個兒,煥發著青春的朝氣。”

袁偉民幹了啥呢?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眼前這支中國女排,新老隊員之間年齡相差近 10 歲,當張蓉芳已是出色的主攻手時,姜英還沒有摸過排球皮,而只有 17 歲的河北姑娘蘇惠娟當年則還是一個熱衷於跳猴皮筋的“紅領巾”……

人們對中國女排“大換血”的憂慮是有根據的。

世界排球運動的發展史早已揭示了這樣一條規律:一些贏得過世界冠軍的隊,一旦處於“改朝換代”時期,大多會出現技術和成績上的“U”字形,經歷一個由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的曲折歷程。20 世紀 50 年代的波蘭女排, 60 年代的蘇聯女排,70 年代的古巴女排,以及男排中的捷克、日本等叱吒風雲的強隊,都未能避免這種遺憾事,有些隊甚至因為新老交替,水平猛降,奪魁後就此一蹶不振,名落孫山。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前排左起:張蓉芳、朱玲、樑豔、鄭美珠、張一沛(領隊),中排左起:李延軍、楊錫蘭、蘇惠娟、姜英、鄧若曾(教練),後排左起:袁偉民(教練)、楊曉君、侯玉珠、郎平、周曉蘭。

要知道,六年前中國女排重新組建之初,雖然起步晚,基點低,但是隊伍是整齊的,12 名隊員 11 名是各省、市隊的隊長、副隊長,從思想到技術差距不大,誰也無法依賴誰,誰也不願落於人後,心齊勁足。

那為啥袁偉民願意抽換掉隊中的棟樑呢?

事實上,果斷地決定讓五員老將隱退,這一步棋走得很有遠見。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抓住 1983 年進行隊伍調整,可謂“最佳時機”。如果新老交替抓好了,一年可管三年用。用這班人馬,可以連戰三役:1984 年的奧運會, 1985 年的世界盃賽,1986 年的世界錦標賽。可望取得好成績。

相反,如果遲遲下不了進行大調整的決心,挽留老將參加奧運會做最後的一拼,新秀拔不上來,得不到國際大賽的鍛鍊,拖一年就有可能誤三年。一潭死水只能保持現狀,一股活水才能夠開創未來。

“大換血”的決策,使中國女排的航船駛入一片頂風逆水的海域。

中國女排能騰飛 是教練袁偉民靠遠見卓識頂住了壓力

《第二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郵票小型張

還好,一年後,她們贏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