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法師,取經之路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

玄奘法師,取經之路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玄奘法師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5]。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

玄奘法師,取經之路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玄奘法師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5]。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

玄奘法師,取經之路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玄奘法師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5]。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路線

(通曉三藏)

在迎溼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

玄奘法師,取經之路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玄奘法師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5]。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路線

(通曉三藏)

在迎溼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取經歸來)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這時,唐太宗為了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玄奘奉詔匆忙上路,當月二十二日啟程,二月初一在洛陽紫微城儀鸞殿受到唐太宗接見。唐太宗深感欣慰,與玄奘並坐問道:“法師當年西去取經為什麼不報道朝廷得知”,玄奘說:“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朝廷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太宗說:“法師出家後與世俗了斷,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

"

玄奘法師,取經之路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玄奘法師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5]。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西行路線

(通曉三藏)

在迎溼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取經歸來)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這時,唐太宗為了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玄奘奉詔匆忙上路,當月二十二日啟程,二月初一在洛陽紫微城儀鸞殿受到唐太宗接見。唐太宗深感欣慰,與玄奘並坐問道:“法師當年西去取經為什麼不報道朝廷得知”,玄奘說:“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朝廷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太宗說:“法師出家後與世俗了斷,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

(玄奘 ) 唐三藏,唐僧 西行之路 1

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玄奘家鄉東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剎,遠離市廛,環境清幽,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未獲太宗允許,這才又於三月初一從洛陽折回長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