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戲曲 豫劇 李樹建 慈祥 進步傳媒 2017-03-31

驚悉仙逝,載信載疑,經年之約,面晤未及,胡越相隔,忍成永棄。

西府老調,前後傳續,開合聲腔,鏗鏘仁義,古風古韻,鬚生有魂。

嗚呼哀哉,神佑西行。

——河南豫劇院院長 李樹建

驚悉仙逝,載信載疑,經年之約,面晤未及,胡越相隔,忍成永棄。

西府老調,前後傳續,開合聲腔,鏗鏘仁義,古風古韻,鬚生有魂。

嗚呼哀哉,神佑西行。

——河南豫劇院院長 李樹建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總有一些聲音,讓人無法忘卻。

譬如2013年的《梨園尋根戲曲品鑑會》上,豫西調老藝人胡發生坐輪椅重登舞臺,再亮金嗓玉喉,那鏗鏘有力的豫西調老唱腔,飽含著歲月的滄桑,就像糅合了豫西的山間土地,唱進人的心坎裡。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2015年3月29日凌晨,豫西調名老藝人胡發生辭世,享年82歲。這位豫西調“泰斗級”的老藝人,用一生詮釋了對於戲曲的熱愛與堅守。兩年的時光過去了,遺音在耳,迴盪不絕。“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在老人逝世兩週年的日子裡,莫過於聆聽他留下的瀕臨失傳的老唱腔,體察他走過的戲曲年華。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豫西調也稱西府調,早年多在豫西山區以及洛陽一帶演出,百姓稱之為“靠山吼“,相傳是由乾隆年間朱仙鎮蔣門一支流傳下來,主要以“下五音”行腔。風格蒼涼悲壯,深沉渾厚。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胡發生老人1933年出生於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西管茅村,幼時酷愛學戲,輾轉業餘劇團和偃師文工團學藝,後跟隨聞名豫西的老藝人“狗尾巴”王隋朝在伊川豫劇團苦學,謹遵“師徒如父子”的古訓,不但照顧師父終老,還深得師父藝術真傳。

胡發生老人1933年出生於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西管茅村,幼時酷愛學戲,輾轉業餘劇團和偃師文工團學藝,後跟隨聞名豫西的老藝人“狗尾巴”王隋朝在伊川豫劇團苦學,謹遵“師徒如父子”的古訓,不但照顧師父終老,還深得師父藝術真傳。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在團期間,作為頂樑鬚生的胡發生主演了《闖幽州》《兩狼山》《文昌閣》《賣苗郎》《三擊掌》等幾十部傳統戲和新編戲。退休後,更是舍不掉對戲曲的痴愛,一直跟隨業餘劇團奔走在豫西的鄉間土地上。直到七十多歲,意外骨折,才不得不離開了他所酷愛的舞臺。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胡發生用純本嗓行腔,很好地繼承了傳統“靠山簧”的旋律,沉穩厚重,尤其適合塑造悲情人物。但在塑造扎大靠的帥將時,又能唱出人物威風凜凜的神采,加上人物起承轉合的命運,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更有感染力。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老人走過樸素而堅定的一生,留下的是一碟豫西調老唱腔珍貴的記憶。還好,我們來得及為老人留下了可以傳世的紀念,我們以珍視傳統的心告慰老人一生對豫劇的付出。當熟悉的聲音響起時,他定格的樂觀慈祥的笑容,會浮現在我們的眼前,溫暖可感。

進步追思|胡發生:朱弦一拂遺音在

玉樓天半笙歌起,蓬島仙班笑語和。願蒼天悠悠,天堂裡依然飄揚著他鏗鏘有力的豫西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