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劉海粟對京劇的最後遺言

戲曲 劉海粟 京劇 蓋叫天 京劇道場 2017-05-25

一代宗師蓋叫天是在臺上“別苗頭”別出來的

今年(小編注:1994年)6月7日在杭州華王宮舉行蓋派藝術研討會,事前,主持這次會議的浙江戲曲理論研究會會長沈祖安先生與在上海華東醫院養病的藝術大師、百歲人瑞劉海粟老先生通了電話,請他對蓋派藝術說幾句話。劉海粟先生一直非常熟悉、喜愛蓋派藝術,他在長途電話中即興談了對蓋派藝術、對京劇演員的一些看法,沈祖安先生一字不拉地作了記錄。想不到,時過1個多月之後,噩耗傳來,劉海粟先生仙逝人世,這個電話成了他對蓋叫天藝術之路、對京劇演員人品藝德的最後遺言。現把到海粟大師所述原文照登,以饗讀者,並沉痛悼念這位大師。

藝術大師劉海粟對京劇的最後遺言

蓋叫天先生


我現在住在華東醫院,不能為這次活動題詞,就說幾句話吧。

幾十年前,我就是蓋叫天的觀眾,我看過他自編自演的連臺本戲,看過他演的武松、黃天霸和任堂惠。蓋叫天唱戲的條件並不是很理想的,他身材不魁梧,嗓音也不亮,當年和他同時代的同輩的演員天賦條件比他好的很多,武功比他結棍(厲害之意,編者)的也不少,但是到後來,武生這一行中有幾個能趕上他呢,要說超過他的,恐怕到現在也還難找。

蓋叫天從小學戲,長大了演戲,是自己奮鬥過來的。他沒有背景,也沒有後臺,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能夠宣傳自己的噱頭,但是他終究成為一代宗師、真正的大師。他是靠自己努力,在舞臺上和人家別苗頭(爭高低之意,編者)過來的。別苗頭是上海土話,我從前對蓋叫天說:“張老闆(蓋叫天本姓張),你是真正在藝術上別苗頭別出來的。你為了成名,就在藝術上要和別人不一樣,要與眾不同,所以你下了功夫,你成功了。”蓋叫天對我說:“我沒想到那麼多,我起先為了混飯吃,要混出一個名堂來,就得動腦子,要和人家在臺上不一樣。”他不用“別苗頭”3個字,其實就是別苗頭。

藝術大師蓋叫天是在藝術上別苗頭自成一家的。他的長子張翼鵬可惜去世得早了,他實際上已經是位了不起的藝術家,也稱得上藝術大師了。他和李萬春打對臺,在藝術上別苗頭,終於都成功了。可惜我們現在唱戲的,不管是唱京戲的,很少肯在藝術上下功夫,不在舞臺上別苗頭,專門在臺下別苗頭,把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別的地方。專門在臺下用心計,別苗頭,結果在臺上就沒苗頭。

現在我們講戲曲危機,都感嘆今不如昔,但是有的喊得很響的人只知道在臺底下和人別苗頭,爭風吃醋;觀眾不喜歡看你的戲,因為你沒有苗頭。大家都不來看戲,戲曲就越來越沒有苗頭了。

我是為了祝賀,再說幾句話,希望繼承發揚蓋叫天的傳統,盡心盡力在戲臺上別苗頭。

《中國戲劇》1994-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