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嘴鷗與“大漠湖城”生態之美'

"

——寫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 隨著烏海地區大開發與建設的需要,1959年4月,桌子山礦區成為縣級建制;9月,桌子山礦區黨政機關由拉僧廟遷至海勃灣。同年11月,烏達鎮成為縣級建制。1961年7月9日,經國務院會議決定,設立海勃灣市、烏達市,均為縣級市。自大開發以來,烏海地區的人口規模迅速擴張,到1960年底,兩大礦區人口由1957年的2934人增至125243人。僅桌子山礦區到1959年底,就調入幹部440餘人,職工來自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400多個縣。這也充分說明了,烏海從一開始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移民融合發展起來的城市。

在桌子山礦區成為縣級建制,籌建縣級市,選址與搬遷的過程中,關於選址有三種不同意見。楊星燦老先生在《烏海地區第一個縣級政權的誕生》一文中寫道:“第三種意見認為,在海勃灣建市比較好,因為海勃灣緊靠包蘭鐵路,交通方便,地勢平坦,地域遼闊。郝文廣和孫鳳林(時任桌子山礦區人民委員會副主任)帶領兩名工作人員,乘坐一輛吉普車,從拉僧廟出發,沿著黃河向北行駛,一直走到鹼櫃,經過反覆比較分析幾個預選‘市址’的利弊,最後由郝文廣一錘定音,初步確定在海勃灣建市(他們選了一塊白中夾紅、較平整的大石頭放在當時唯一的一條自然路中間,即現在的新華大街與人民路交叉處的中心,作為未來城市中心的選址標記)。後經桌子山礦區黨委討論,並徵得當時伊克昭盟委同意,市址就這樣定下來了,籌備工作也緊鑼密鼓地展開了。……而遷址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搶建120間平房。孫鳳林告訴筆者:‘當時我感到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因為這裡是一片茫茫沙海,磚無一塊、瓦無一片、椽無一根,要建設這麼多房子,談何容易!’當時……‘晚上大夥兒睡在沙灘上,第二天早晨起來,滿臉都是沙子。沒有水洗臉,用乾毛巾擦一擦就算洗臉了。大家以苦為樂,以苦為榮,互相鼓勵,幹勁十足。’……僅僅幾個月時間,120間平房就建了起來……”孫鳳林在《回顧海勃灣早期的城市建設》一文中憶述道:“海勃灣這塊土地上,……人煙罕見,……一場大風沙在一夜之間,就會使一個地方的地形地貌植被等發生變化,所以有人戲稱海勃灣是‘海勃子沙灣’。那時,包蘭鐵路剛通車,經常被沙子埋了鐵軌。……那時,沒有站臺,從火車上跳下去就是沒腳踝的黃沙。……海勃灣市即將在這一片黃沙上建立。”這就是後來烏海市中心城區——海勃灣城區的開發建設歷史——“一塊石頭定市址”“黃沙灣上建城郭”!

劉長斌(1962年12月—1967年10月任海勃灣市委副書記)在《回憶海勃灣建市前後的幾個片斷》一文中憶述道:“1961年建市後,城市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非常緩慢,多少年後高層(三、四層)建築只有人委辦公樓、礦務局紅樓等屈指可數的幾處。那時,所有的街道都是土路,一遇大風滿街都是沙子。……記得當時人委樓前種了六棵楊樹,因澆不上水全部都枯死了(用水得從老遠的黃河拉),直到1963年打成第一孔機井,水的問題才初步得到了解決,道路兩旁出現了沙棗樹,這便是城市綠化的先行官了。”1964年,烏達地區培育起一片小樹林,這成為烏海地區城區內最早的公共綠地。

烏海文化名人尹君在《太陽神閃耀的地方》一書中寫道:“我初到海勃灣的1968年,滿目所見,一片荒涼,風沙一起,昏天暗地。……風狂沙猛,多旱少雨,樹木的生長極為困難。……我與沙棗樹的情緣也正是起源於那個時期。那時,我在遠離海勃灣城區50公里外的公烏素煤礦工作生活,……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礦上拉煤、拉貨車。我每一次來市裡辦事,便都是坐拉煤車。除去經受那幾十里‘搓板路’的顛簸、折騰外,最難熬的便是在路邊等車返回礦裡。……每一次來市裡都是匆匆辦完事,便急忙到路邊等車,常常一等就是幾個小時,為我擋風遮雨的便是一棵棵沙棗樹。尤其是在烈日炎炎的酷夏,如果不是沙棗樹為我遮陽,想想,上面烈日晒,腳下沙子烤,幾個小時,一個血肉之軀是很難支撐住的。也許,從那時起,我對沙棗樹便產生了一種很深的感情。”沙漠冬青的博客寫了這樣一段文字:現國家一級作家喬澍聲1966年大學畢業後,在烏達礦區,他一住就是12年!……在那個用柳笆搭頂的房間裡,一到颳風時,沙子就“刷刷”地下著!有時正吃飯呢,躲也躲不開,碗裡、鍋裡全有了沙子;有時早上起來,屋裡的土腥味嗆得人喘不上氣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常勝先生在《難忘初見烏海時》一文中寫道:“1974年底,我作為援建公烏素二號井的首批炊管人員,在一個黃昏來到當時的海勃灣市。……老郭說:‘沙塵暴來了,快走!’難道剛才還不是沙塵暴?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幾個人擁在一起,用大皮襖包住腦袋。車在土路上顛簸,一會兒將我們像皮球一樣彈得老高;一會兒像木滾子一般來回摔打。瘋狂的沙暴像海嘯一樣席捲了整個大地,彷彿要把整個卡車和我們一起掀翻。”楊星燦老先生在《早年記事(五)》一文中記載,那時火車站(位於鐵路西面)有一條通往市區的沙石土路,兩邊沒有房子,沒有樹木,全是被大風旋起的一道道沙樑。直到1968年,海勃灣城區才修建第一條水泥混凝土街道——新華大街,而到1978年長達10年的時間裡,由於沒有環衛機構,這條路一直常常處於被沙子覆蓋、無專人清掃的狀態。海勃灣三大怪“灰沙磚沒有點心耐,打電話沒有跑得快,水泥馬路沙子蓋”其一便由此而來。

據《烏海日報·晚報版》報道:“閆騰坤回憶說,上世紀70年代的海勃灣城區依然是黃沙圍城,現在市人民公園(1981年建園,前身是苗圃)和市二中的位置全部是大沙堆,自己居住的新華街先鋒區平房,沙子堆起來有2米多高,沒過了後窗戶,颳風時飛沙走石,打得人臉生疼,有時,沙子能把屋門堵住。”

……

正是在如此惡劣的生態、生活環境與城市建設的起點上,通過多年堅持不懈地努力才建成了日後的“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沙漠綠洲、水上新城”……這不能不讓人心生震撼、感慨萬端!!!

為加快開發與建設,1975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烏達市與海勃灣市合併成立烏海市”。1976年1月10日,烏海市成立大會在市影劇院召開。這是烏海地區發展史上的一個新起點與里程碑,這也是對烏海地區自1958年大開發建設以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從荒漠中開拓出一片新天地的充分肯定。烏海市名的來歷還有著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在醞釀成立烏海市時,由於多種原因最初確定的名字是海烏市。當建市報告呈送到國務院時,重病中的周總理瞭解到海勃灣與烏達都是以煤炭生產為主的工礦城市,便提議新建城市的名字叫烏海市,並說:“烏海、烏海,烏金之海嘛!”這是烏海歷史的光榮,也是烏海歷史的傳奇。

成立烏海市時,原海勃灣與烏達兩市人口合計已達191567人。烏海市的成立,為烏海地區今後的進一步大發展與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1976年適逢“文化大革命”結束,1978年又迎來了改革開放。1988年,烏海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烏海進入了全面改革開放,全面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經濟與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各項社會事業迅速發展,特別是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