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2013年,人們還在質疑4G網絡)

還好最後互聯網公司發現了高4G高帶寬下的機會,各種直播、短視頻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互聯網幫4G找到了合適的營收方法,我們也得以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5G網絡的發展大概也會像4G一樣,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週期。目前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內容甚至都不需要5G那麼高的帶寬,就算沒有5G,我們也不會感受到4G技術瓶頸帶來的不愉快。現在還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承載5G的高帶寬。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合理的營收,所以運營商要適當控制自己5G的發展節奏。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以及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下,5G用戶只能是類似“VIP”,用更高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我們從運營商提供的資費中也可窺見一斑。聯通公佈5G套餐:5G功能包最低190元。電信也公佈了5G套餐的資費: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算不算貴?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些國家已出臺的5G相關套餐價格。

韓國三家移動運營商的資費標準中,5G套餐最低起步價均為5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而韓國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萬美金(約合22萬人民幣);美國AT&T商用5G推出的5G套餐資費,15GB的5G流量資費要70美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英國Three的5G產品使用類似光纖的超快速度來提供傳統寬帶服務的替代方案,用戶需要訂購一個價格為20英鎊的寬帶設備,並且每個月需要付費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元)。

其實在2014年各大運營商公佈4G套餐價格時,用戶也覺得不便宜。甚至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套餐內容不僅性價比低,資費檔位依然偏高。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2013年,人們還在質疑4G網絡)

還好最後互聯網公司發現了高4G高帶寬下的機會,各種直播、短視頻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互聯網幫4G找到了合適的營收方法,我們也得以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5G網絡的發展大概也會像4G一樣,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週期。目前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內容甚至都不需要5G那麼高的帶寬,就算沒有5G,我們也不會感受到4G技術瓶頸帶來的不愉快。現在還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承載5G的高帶寬。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合理的營收,所以運營商要適當控制自己5G的發展節奏。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以及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下,5G用戶只能是類似“VIP”,用更高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我們從運營商提供的資費中也可窺見一斑。聯通公佈5G套餐:5G功能包最低190元。電信也公佈了5G套餐的資費: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算不算貴?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些國家已出臺的5G相關套餐價格。

韓國三家移動運營商的資費標準中,5G套餐最低起步價均為5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而韓國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萬美金(約合22萬人民幣);美國AT&T商用5G推出的5G套餐資費,15GB的5G流量資費要70美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英國Three的5G產品使用類似光纖的超快速度來提供傳統寬帶服務的替代方案,用戶需要訂購一個價格為20英鎊的寬帶設備,並且每個月需要付費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元)。

其實在2014年各大運營商公佈4G套餐價格時,用戶也覺得不便宜。甚至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套餐內容不僅性價比低,資費檔位依然偏高。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4G資費,圖源:網絡)

但隨著4G產業的發展、用戶需求的提高、以及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博弈,最終迎來了4G的普及及流量消耗的爆發式增長。相信隨著5G網絡的不斷髮展,未來運營商也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做出相應調整,以此為用戶推出更合適、更優惠的套餐。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2013年,人們還在質疑4G網絡)

還好最後互聯網公司發現了高4G高帶寬下的機會,各種直播、短視頻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互聯網幫4G找到了合適的營收方法,我們也得以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5G網絡的發展大概也會像4G一樣,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週期。目前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內容甚至都不需要5G那麼高的帶寬,就算沒有5G,我們也不會感受到4G技術瓶頸帶來的不愉快。現在還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承載5G的高帶寬。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合理的營收,所以運營商要適當控制自己5G的發展節奏。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以及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下,5G用戶只能是類似“VIP”,用更高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我們從運營商提供的資費中也可窺見一斑。聯通公佈5G套餐:5G功能包最低190元。電信也公佈了5G套餐的資費: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算不算貴?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些國家已出臺的5G相關套餐價格。

韓國三家移動運營商的資費標準中,5G套餐最低起步價均為5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而韓國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萬美金(約合22萬人民幣);美國AT&T商用5G推出的5G套餐資費,15GB的5G流量資費要70美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英國Three的5G產品使用類似光纖的超快速度來提供傳統寬帶服務的替代方案,用戶需要訂購一個價格為20英鎊的寬帶設備,並且每個月需要付費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元)。

其實在2014年各大運營商公佈4G套餐價格時,用戶也覺得不便宜。甚至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套餐內容不僅性價比低,資費檔位依然偏高。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4G資費,圖源:網絡)

但隨著4G產業的發展、用戶需求的提高、以及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博弈,最終迎來了4G的普及及流量消耗的爆發式增長。相信隨著5G網絡的不斷髮展,未來運營商也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做出相應調整,以此為用戶推出更合適、更優惠的套餐。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二

4G降速為給5G全面商用鋪路?

最近,網上有一個關於“4G降速”的傳聞,說運營商為了推行5G,對4G進行了降速,還配了一張“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一下子刺激了大量用戶的神經。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2013年,人們還在質疑4G網絡)

還好最後互聯網公司發現了高4G高帶寬下的機會,各種直播、短視頻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互聯網幫4G找到了合適的營收方法,我們也得以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5G網絡的發展大概也會像4G一樣,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週期。目前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內容甚至都不需要5G那麼高的帶寬,就算沒有5G,我們也不會感受到4G技術瓶頸帶來的不愉快。現在還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承載5G的高帶寬。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合理的營收,所以運營商要適當控制自己5G的發展節奏。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以及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下,5G用戶只能是類似“VIP”,用更高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我們從運營商提供的資費中也可窺見一斑。聯通公佈5G套餐:5G功能包最低190元。電信也公佈了5G套餐的資費: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算不算貴?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些國家已出臺的5G相關套餐價格。

韓國三家移動運營商的資費標準中,5G套餐最低起步價均為5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而韓國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萬美金(約合22萬人民幣);美國AT&T商用5G推出的5G套餐資費,15GB的5G流量資費要70美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英國Three的5G產品使用類似光纖的超快速度來提供傳統寬帶服務的替代方案,用戶需要訂購一個價格為20英鎊的寬帶設備,並且每個月需要付費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元)。

其實在2014年各大運營商公佈4G套餐價格時,用戶也覺得不便宜。甚至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套餐內容不僅性價比低,資費檔位依然偏高。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4G資費,圖源:網絡)

但隨著4G產業的發展、用戶需求的提高、以及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博弈,最終迎來了4G的普及及流量消耗的爆發式增長。相信隨著5G網絡的不斷髮展,未來運營商也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做出相應調整,以此為用戶推出更合適、更優惠的套餐。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二

4G降速為給5G全面商用鋪路?

最近,網上有一個關於“4G降速”的傳聞,說運營商為了推行5G,對4G進行了降速,還配了一張“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一下子刺激了大量用戶的神經。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

對此,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之前從未,將來也不會要求相關運營商降低或限制4G網絡速率。

8月23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相繼對“4G降速”傳言作出迴應。三家運營商均表態:從未對4G網絡進行降速。三大運營商的迴應也提到,在高峰時段,在部分人流較大、上網人群集中的地區,可能存在因同時上網客戶數過多導致4G網絡暫時性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實際上4G網絡體驗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

從技術角度看,4G網絡屬於共享網絡,接入同一基站的所有用戶共享該基站的帶寬資源,用戶速率會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從用戶數角度看,我國4G用戶數達12.4億,尤其在演唱會、火車站等用戶密集區,可能存在用戶數過多造成暫時的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

此外,網站訪問量過大、套餐流量使用達到了限速閾值、網絡維護改造等原因也會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影響用戶體驗速率。

通過三大運營商的表態,也可以發現,在當下5G網絡尚未實現完全覆蓋的情況下,未來幾年4G依舊是競爭的主要領域。此前,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 4G不會快速淘汰,將和5G網絡長期共存。《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中稱:“在5G時代,同一運營商擁有多張不同制式網絡的狀況將長期存在,多制式網絡將至少包括4G、5G以及WLAN。”同時,中國聯通網絡運維部總經理也表示, 4G網絡將與5G長期並存,保障存量上億4G終端用戶的綜合信息服務。也就是說,在5G網絡建設初期,中國電信將擁有一張2G、3G、4G、5G並存的網絡,即便5G網絡進入成熟期,4G和5G網絡仍將長期並存。

不過,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的表態並未完全消除用戶心中的疑慮,網絡上針對截圖上4G下行速度從300Mbps下調至100Mbps,提出疑問。

針對4G限速是為了發展5G套餐一說,運營商並不認同,解釋到原本4G下行速度就有兩種設置,300Mbps(特殊用戶)和100Mbps,傳出的參數調整,只是為了把4G標準統一,而4G網絡擁堵,主要原因是4G網絡基站少,並指出,如果4G不增加基站,不搞好維護,那麼參數設置再高也沒用。

需要說明的是, 300Mbps是4G的理論值,實際上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能達到這樣速度,甚至100Mbps也達不到。將4G的下行網速從300Mbps下調至100Mbps,對絕大部分4G用戶也不會有影響。而從運營商前期推出的5G免費體驗方案看,用戶如果向運營商申請,在8、9兩個月各可免費獲得100GB的通用流量,可用於5G、4G、3G、2G,如果在有5G信號時,可體驗最高達到1Gbps的5G高速網絡。如果未向運營商申請,也可體驗到最高達到100Mbps的網絡。由於4G和5G NSA(非獨立組網)共用核心網,所以市場預測5G網速最低可能設在100Mbps。這也與運營商將4G下行速度統一為100Mbps的行為達成一致。

實際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搭建了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監測平臺,通過技術手段監測4G網絡速率。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發佈的二季度《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 2019年7月我國移動寬帶用戶使用4G網絡訪問互聯網時的平均下載速率達到23.58Mbit/s,整體上未出現速率明顯下降的情況,相比二季度的平均速率提高了16.6%。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2013年,人們還在質疑4G網絡)

還好最後互聯網公司發現了高4G高帶寬下的機會,各種直播、短視頻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互聯網幫4G找到了合適的營收方法,我們也得以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5G網絡的發展大概也會像4G一樣,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週期。目前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內容甚至都不需要5G那麼高的帶寬,就算沒有5G,我們也不會感受到4G技術瓶頸帶來的不愉快。現在還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承載5G的高帶寬。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合理的營收,所以運營商要適當控制自己5G的發展節奏。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以及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下,5G用戶只能是類似“VIP”,用更高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我們從運營商提供的資費中也可窺見一斑。聯通公佈5G套餐:5G功能包最低190元。電信也公佈了5G套餐的資費: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算不算貴?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些國家已出臺的5G相關套餐價格。

韓國三家移動運營商的資費標準中,5G套餐最低起步價均為5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而韓國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萬美金(約合22萬人民幣);美國AT&T商用5G推出的5G套餐資費,15GB的5G流量資費要70美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英國Three的5G產品使用類似光纖的超快速度來提供傳統寬帶服務的替代方案,用戶需要訂購一個價格為20英鎊的寬帶設備,並且每個月需要付費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元)。

其實在2014年各大運營商公佈4G套餐價格時,用戶也覺得不便宜。甚至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套餐內容不僅性價比低,資費檔位依然偏高。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4G資費,圖源:網絡)

但隨著4G產業的發展、用戶需求的提高、以及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博弈,最終迎來了4G的普及及流量消耗的爆發式增長。相信隨著5G網絡的不斷髮展,未來運營商也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做出相應調整,以此為用戶推出更合適、更優惠的套餐。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二

4G降速為給5G全面商用鋪路?

最近,網上有一個關於“4G降速”的傳聞,說運營商為了推行5G,對4G進行了降速,還配了一張“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一下子刺激了大量用戶的神經。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

對此,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之前從未,將來也不會要求相關運營商降低或限制4G網絡速率。

8月23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相繼對“4G降速”傳言作出迴應。三家運營商均表態:從未對4G網絡進行降速。三大運營商的迴應也提到,在高峰時段,在部分人流較大、上網人群集中的地區,可能存在因同時上網客戶數過多導致4G網絡暫時性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實際上4G網絡體驗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

從技術角度看,4G網絡屬於共享網絡,接入同一基站的所有用戶共享該基站的帶寬資源,用戶速率會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從用戶數角度看,我國4G用戶數達12.4億,尤其在演唱會、火車站等用戶密集區,可能存在用戶數過多造成暫時的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

此外,網站訪問量過大、套餐流量使用達到了限速閾值、網絡維護改造等原因也會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影響用戶體驗速率。

通過三大運營商的表態,也可以發現,在當下5G網絡尚未實現完全覆蓋的情況下,未來幾年4G依舊是競爭的主要領域。此前,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 4G不會快速淘汰,將和5G網絡長期共存。《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中稱:“在5G時代,同一運營商擁有多張不同制式網絡的狀況將長期存在,多制式網絡將至少包括4G、5G以及WLAN。”同時,中國聯通網絡運維部總經理也表示, 4G網絡將與5G長期並存,保障存量上億4G終端用戶的綜合信息服務。也就是說,在5G網絡建設初期,中國電信將擁有一張2G、3G、4G、5G並存的網絡,即便5G網絡進入成熟期,4G和5G網絡仍將長期並存。

不過,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的表態並未完全消除用戶心中的疑慮,網絡上針對截圖上4G下行速度從300Mbps下調至100Mbps,提出疑問。

針對4G限速是為了發展5G套餐一說,運營商並不認同,解釋到原本4G下行速度就有兩種設置,300Mbps(特殊用戶)和100Mbps,傳出的參數調整,只是為了把4G標準統一,而4G網絡擁堵,主要原因是4G網絡基站少,並指出,如果4G不增加基站,不搞好維護,那麼參數設置再高也沒用。

需要說明的是, 300Mbps是4G的理論值,實際上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能達到這樣速度,甚至100Mbps也達不到。將4G的下行網速從300Mbps下調至100Mbps,對絕大部分4G用戶也不會有影響。而從運營商前期推出的5G免費體驗方案看,用戶如果向運營商申請,在8、9兩個月各可免費獲得100GB的通用流量,可用於5G、4G、3G、2G,如果在有5G信號時,可體驗最高達到1Gbps的5G高速網絡。如果未向運營商申請,也可體驗到最高達到100Mbps的網絡。由於4G和5G NSA(非獨立組網)共用核心網,所以市場預測5G網速最低可能設在100Mbps。這也與運營商將4G下行速度統一為100Mbps的行為達成一致。

實際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搭建了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監測平臺,通過技術手段監測4G網絡速率。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發佈的二季度《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 2019年7月我國移動寬帶用戶使用4G網絡訪問互聯網時的平均下載速率達到23.58Mbit/s,整體上未出現速率明顯下降的情況,相比二季度的平均速率提高了16.6%。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5G和4G將長期並存早已成為業界共識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為4.42GB,而今年7月DOU已達8.33GB,增長近1倍,給4G網絡帶來了較大壓力。為了應對4G網絡壓力,工信部也積極表態將採取三大措施:

一是持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工作。2019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印發了《關於開展深入推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專項行動》的通知,針對地鐵、學校、醫院、大型場館等流量熱點區域和覆蓋薄弱地區,進一步完善4G網絡覆蓋。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4G基站建設,提前實現全國98%的行政村4G覆蓋。

二是指導運營商積極開展網絡擴容升級。通過引入載波聚合、3D-MIM0等新技術來提升網絡容量。同時,加快內容分發網絡(CDN)向網絡邊緣延伸,實現互聯網信息源的就近訪問,改善用戶上網體驗。

三是統籌推動4G和5G協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利用5G高速率大帶寬的特性疏導4G網絡流量的同時,也在持續做好4G的運維和改造,雙管齊下,保障用戶使用體驗。

其實,5G時代,5G和4G將長期並存早已成為了業界的共識,但是兩者共存並不會造成網絡和容量上的衝突,因為在各自的頻段上,沒有互相替補的可能性。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更是明確表示,5G時代不僅不會降低4G網絡速度,反而會提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兩點非常重要的要求。一方面是連續三年提速降費,今年要求資費再降20%。更關鍵的一點是什麼?攜號轉網。哪家運營商想把4G網速降下來,用戶說不定轉身就跑別家去了。所以,現在三大運營商都特別希望,能在用戶面前,打造一個提速降費、服務不斷增值、高性價比的人設,絕不會因小失大。

我們對5G的前景要保持樂觀,相信市場會給出解決各種問題的答案,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但是,過程會有些曲折。我們普通人大可以滿懷信心地期待讓生活更美好的5G時代,不必為這些小小的波折擔憂什麼。


"

6月6日,牌照發放的一聲令響,拉開了三大運營商5G賽跑的大幕。擺在三大運營商5G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快速廣泛地部署5G網絡,以期在5G初期具備競爭優勢。

截至2019年7月,內地4G用戶已經達到了12.4億。其中,中國移動大概佔到4G用戶的60%,聯通和電信大概各佔20%,三家競爭進入白熱化。也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在5G部署上的強勢勁頭。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50個以上城市5G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搶佔5G產業風口,堅持獨立組網(SA)方向,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啟動面向5G SA的網絡升級。中國聯通表示,未來公司將按技術進展、市場和業務需求、行業競爭態勢等動態精準投入5G建設,推進5G生態建設,培育鞏固5G獨特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與佈局5G的積極性相反,三大運營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4G用戶數量基數巨大,這時4G網絡的擴容預算受到5G建網的擠壓,資金變少,所以用戶與運營商的矛盾開始顯現。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一

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太貴

首先,由於5G使用頻率更高的波段,傳輸範圍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5G基站以滿足網絡通訊的需求。而網絡建設是一筆相當高的投入,據業內人士預測,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能會高達1.23萬億元,相比4G提高了68%。要知道三大運營商從4G啟動到2018年底總計投入4G網絡建設的大約在8000億左右。而事實上運營商現在連4G的投入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以去年為例,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才1300多億。

其次,目前的5G還找不到合適的營收內容,運營商短時間沒有營收的途徑。新技術發明之後,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相應的消費內容才會隨著技術更迭不斷推陳出新。4G技術推出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質疑4G有什麼用?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2013年,人們還在質疑4G網絡)

還好最後互聯網公司發現了高4G高帶寬下的機會,各種直播、短視頻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互聯網幫4G找到了合適的營收方法,我們也得以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5G網絡的發展大概也會像4G一樣,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週期。目前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內容甚至都不需要5G那麼高的帶寬,就算沒有5G,我們也不會感受到4G技術瓶頸帶來的不愉快。現在還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承載5G的高帶寬。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合理的營收,所以運營商要適當控制自己5G的發展節奏。

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以及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下,5G用戶只能是類似“VIP”,用更高的成本獲取更好的服務,我們從運營商提供的資費中也可窺見一斑。聯通公佈5G套餐:5G功能包最低190元。電信也公佈了5G套餐的資費: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算不算貴?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些國家已出臺的5G相關套餐價格。

韓國三家移動運營商的資費標準中,5G套餐最低起步價均為5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元),而韓國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萬美金(約合22萬人民幣);美國AT&T商用5G推出的5G套餐資費,15GB的5G流量資費要70美元(約合人民幣480元);英國Three的5G產品使用類似光纖的超快速度來提供傳統寬帶服務的替代方案,用戶需要訂購一個價格為20英鎊的寬帶設備,並且每個月需要付費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元)。

其實在2014年各大運營商公佈4G套餐價格時,用戶也覺得不便宜。甚至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套餐內容不僅性價比低,資費檔位依然偏高。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4G資費,圖源:網絡)

但隨著4G產業的發展、用戶需求的提高、以及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博弈,最終迎來了4G的普及及流量消耗的爆發式增長。相信隨著5G網絡的不斷髮展,未來運營商也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做出相應調整,以此為用戶推出更合適、更優惠的套餐。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矛盾二

4G降速為給5G全面商用鋪路?

最近,網上有一個關於“4G降速”的傳聞,說運營商為了推行5G,對4G進行了降速,還配了一張“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一下子刺激了大量用戶的神經。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的截圖)

對此,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之前從未,將來也不會要求相關運營商降低或限制4G網絡速率。

8月23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相繼對“4G降速”傳言作出迴應。三家運營商均表態:從未對4G網絡進行降速。三大運營商的迴應也提到,在高峰時段,在部分人流較大、上網人群集中的地區,可能存在因同時上網客戶數過多導致4G網絡暫時性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實際上4G網絡體驗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

從技術角度看,4G網絡屬於共享網絡,接入同一基站的所有用戶共享該基站的帶寬資源,用戶速率會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從用戶數角度看,我國4G用戶數達12.4億,尤其在演唱會、火車站等用戶密集區,可能存在用戶數過多造成暫時的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

此外,網站訪問量過大、套餐流量使用達到了限速閾值、網絡維護改造等原因也會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影響用戶體驗速率。

通過三大運營商的表態,也可以發現,在當下5G網絡尚未實現完全覆蓋的情況下,未來幾年4G依舊是競爭的主要領域。此前,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 4G不會快速淘汰,將和5G網絡長期共存。《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中稱:“在5G時代,同一運營商擁有多張不同制式網絡的狀況將長期存在,多制式網絡將至少包括4G、5G以及WLAN。”同時,中國聯通網絡運維部總經理也表示, 4G網絡將與5G長期並存,保障存量上億4G終端用戶的綜合信息服務。也就是說,在5G網絡建設初期,中國電信將擁有一張2G、3G、4G、5G並存的網絡,即便5G網絡進入成熟期,4G和5G網絡仍將長期並存。

不過,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的表態並未完全消除用戶心中的疑慮,網絡上針對截圖上4G下行速度從300Mbps下調至100Mbps,提出疑問。

針對4G限速是為了發展5G套餐一說,運營商並不認同,解釋到原本4G下行速度就有兩種設置,300Mbps(特殊用戶)和100Mbps,傳出的參數調整,只是為了把4G標準統一,而4G網絡擁堵,主要原因是4G網絡基站少,並指出,如果4G不增加基站,不搞好維護,那麼參數設置再高也沒用。

需要說明的是, 300Mbps是4G的理論值,實際上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能達到這樣速度,甚至100Mbps也達不到。將4G的下行網速從300Mbps下調至100Mbps,對絕大部分4G用戶也不會有影響。而從運營商前期推出的5G免費體驗方案看,用戶如果向運營商申請,在8、9兩個月各可免費獲得100GB的通用流量,可用於5G、4G、3G、2G,如果在有5G信號時,可體驗最高達到1Gbps的5G高速網絡。如果未向運營商申請,也可體驗到最高達到100Mbps的網絡。由於4G和5G NSA(非獨立組網)共用核心網,所以市場預測5G網速最低可能設在100Mbps。這也與運營商將4G下行速度統一為100Mbps的行為達成一致。

實際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搭建了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監測平臺,通過技術手段監測4G網絡速率。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發佈的二季度《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 2019年7月我國移動寬帶用戶使用4G網絡訪問互聯網時的平均下載速率達到23.58Mbit/s,整體上未出現速率明顯下降的情況,相比二季度的平均速率提高了16.6%。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5G和4G將長期並存早已成為業界共識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為4.42GB,而今年7月DOU已達8.33GB,增長近1倍,給4G網絡帶來了較大壓力。為了應對4G網絡壓力,工信部也積極表態將採取三大措施:

一是持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工作。2019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印發了《關於開展深入推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專項行動》的通知,針對地鐵、學校、醫院、大型場館等流量熱點區域和覆蓋薄弱地區,進一步完善4G網絡覆蓋。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4G基站建設,提前實現全國98%的行政村4G覆蓋。

二是指導運營商積極開展網絡擴容升級。通過引入載波聚合、3D-MIM0等新技術來提升網絡容量。同時,加快內容分發網絡(CDN)向網絡邊緣延伸,實現互聯網信息源的就近訪問,改善用戶上網體驗。

三是統籌推動4G和5G協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利用5G高速率大帶寬的特性疏導4G網絡流量的同時,也在持續做好4G的運維和改造,雙管齊下,保障用戶使用體驗。

其實,5G時代,5G和4G將長期並存早已成為了業界的共識,但是兩者共存並不會造成網絡和容量上的衝突,因為在各自的頻段上,沒有互相替補的可能性。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更是明確表示,5G時代不僅不會降低4G網絡速度,反而會提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兩點非常重要的要求。一方面是連續三年提速降費,今年要求資費再降20%。更關鍵的一點是什麼?攜號轉網。哪家運營商想把4G網速降下來,用戶說不定轉身就跑別家去了。所以,現在三大運營商都特別希望,能在用戶面前,打造一個提速降費、服務不斷增值、高性價比的人設,絕不會因小失大。

我們對5G的前景要保持樂觀,相信市場會給出解決各種問題的答案,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但是,過程會有些曲折。我們普通人大可以滿懷信心地期待讓生活更美好的5G時代,不必為這些小小的波折擔憂什麼。


4G降速、5G套餐,近期熱點頻發的5G商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