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當陽峪,磁州窯

陶瓷 中國古代史 北宋 宋朝 建堂傳播 2017-05-23

宋瓷——當陽峪,磁州窯

宋代 白地黑花竹鴨紋盆口徑43.5cm底徑28cm高9.5cm

在北宋王朝的160餘年中,一個在中國北方地區的制瓷業中曾經名聲顯赫,規模宏大,技藝精湛的當陽峪窯被人忽略了,在中國陶瓷發展史及所有古陶瓷史料中,極少看到有關當陽峪窯的相關介紹,就連國外的古陶瓷專家和學者也感到是件不可思議的事。遙想當年,懷川大地,太行南麓,窯神廟前,曾經有多少窯工揮汗如雨,匠心獨運?大宋憑金戈鐵馬一統天下,創出宋瓷的燦爛與輝煌。然而,也正是漫漫狼煙遮掩了一代優秀窯廠。新世紀初,一大批土掩千年的珍貴文物重見天日,當陽峪曾經創造的輝煌,終於為宋代瓷史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陽峪,是豫西北地區太行山下的一個小山村,距焦作市約兩公里。歷史上歸修武縣管轄。所以一些國外古陶瓷學者也稱當陽峪為修武窯。

當陽峪窯是宋代北方地區著名漢族民間瓷窯之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南距焦作市區3公里。又稱為修武窯、懷慶窯、河內窯、當陽峪窯系、當陽峪窯群等,是中國宋代瓷窯中風格變化最多、造型與裝飾品種最為豐富、做工特別精細的大規模窯場,是漢族民間藝術之瑰寶。當陽峪窯從唐代開始燒造瓷器,到北宋後期達到高峰,金代繼續繁榮,元代中期始漸衰落,是宋金時期我國北方大規模的民間窯場和磁州窯類型窯系中成就最顯著者。當陽峪窯的產品分兩類,一類為一般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是白釉盤、碗等器;一類屬高級商品,器物都經過藝術加工,這類瓷器與河南登封、河北磁州窯高級商品瓷有共同點。但是,當陽峪窯中的膠胎瓷過去一般為御用。

當陽峪窯燒白釉、醬釉、絞胎及白釉釉下彩繪劃花和剔花等瓷器,以白釉為主,以絞胎及釉下彩繪劃花製作水平最高,為當陽峪窯的典型產品。

宋瓷——當陽峪,磁州窯

北宋 當陽峪窯白釉剔粉雕花瓶高27cm口徑2.5cm底徑7.5cm

當陽峪窯的產品有 3種,白釉釉下彩繪劃花、剔花裝飾和絞胎裝飾。

一、白釉釉下彩繪劃花。多見之於瓶、罐等器物。製作工序是先在坯體上敷一層潔白的化妝土,再在白地上用黑彩畫紋飾,然後在紋飾上用篦狀工具劃葉筋、花 瓣、花蕊或輪廓線,劃後再次露出白色地,最後施透明釉裝窯燒成。這類器物有黑白兩色,對比鮮明,紋飾線條流利灑脫。其胎質極粗,與北方地區缸甕使用的原料 大體相同,但經過敷潔白化妝土後,不僅彌補了缺欠,而且產生很高的藝術效果。

宋瓷——當陽峪,磁州窯

金代 三彩牡丹紋剔花枕高11.7cm橫30.2cm縱21cm

二、剔花裝飾。即先在坯體上敷潔白化妝土,再劃刻紋飾,然後剔去紋飾以外的部 分,最後施透明釉裝窯燒成。這類器物以深赭色的地烘托出潔白的紋飾,具有立體感。剔花裝飾題材以花卉居多,有花鳥或嬰戲紋,也有圖案裝飾題材。瓶、罐除主 題紋飾外,常採用小方塊形組成的帶狀邊飾,以白赭兩色相間排列。這種邊飾是當陽峪窯的獨特風格。

宋瓷——當陽峪,磁州窯

宋代 絞胎羽毛紋飾高8cm口徑4.8cm底徑5.6cm腹圍30c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