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綠城中國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聯席主席宋衛平將辭任,除了擔任綠城規劃設計委員會名譽主席外,不再於綠城集團擔任任何職務或職位。這意味著,老宋將徹底淡出他與之共進退20多年的綠城中國。

"

近日,綠城中國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聯席主席宋衛平將辭任,除了擔任綠城規劃設計委員會名譽主席外,不再於綠城集團擔任任何職務或職位。這意味著,老宋將徹底淡出他與之共進退20多年的綠城中國。

宋衛平轉身,別了,綠城中國

2019年7月11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綠城中國”)發公告宣佈董事會重要人事變更,創始人宋衛平辭任綠城聯席主席,由張亞東接替。“告別”綠城,或許是其更加專注藍城的開始。

國內房地產大佬眾多,像宋衛平這樣帶有個人鮮明特色的寥寥。在宋衛平時代,綠城就像是國內地產界的異類,其對品質有著異乎尋常的追求,也是視為是國內精品地產的代表。

宋衛平“高品質”的打法,也曾輝煌一時。2006年,綠城中國香港聯交所上市,當年營收增長152%,毛利率高達42%。2007年,綠城中國獲得國內房地產企業百強盈利性第三名。高品質、高毛利的打法,令綠城中國獲得成功。

不過,房地產具有鮮明的高槓杆屬性,精耕於高品質則很難實現高週轉。年報數據顯示,2007-2010年,綠城平均存貨週轉期為2200多天。一般來說,國內房地產企業從拿地到回款平均期限為3年,而綠城中國的精品戰略下,回款卻足足需要6年。

2008年,綠城中國就遭遇了一場現金流危機,不過宋衛平賭贏了。2011年,宏觀調控之下,不肯降價的綠城再一次遭遇了資金短缺的狀況。這一次,宋衛平挺不住了,相繼找來了九龍倉、融創中國和中交集團等“白衣騎士”。

宋衛平文科出身,帶著一股理想主義情懷。不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高週轉的房企成了主流,而綠城中國專注精品的則屢次遭遇週轉問題。或許,宋衛平的轉身,也是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轉身幹藍城


官網顯示,藍城聚焦複合式理想小鎮建設,立足理想小鎮建設及輕資產運營。在藍城官網的董事長致辭裡,宋衛平也對這個兒子別有情感:藍城脫胎於綠城,而藍一定會比綠好,藍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大海的藍好過樹上的綠。

宋衛平於2010年9月25日創立藍城集團,當時主要從事房地產代建業務。2016年,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成為綠城第一大股東後,重組藍城也被提上日程。最終,藍城集團分拆為兩家公司,即藍城和新藍城。其中,新藍城主要業務為房地產代建,由綠城控制。保留的藍城,由宋衛平擔任集團董事長,持有70%的股份。

而宋衛平近年來也致力於小鎮事業,此次辭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和執行董事職務,包括從2019年4月25日開始,宋衛平連續在公開市場連續多次減持綠城股票。就是為了綠城、藍城在小鎮事業上有更好的協同,在佈局和發展上有更多合作,比如城市更新、未來社區的業務板塊。在7月11日的媒體會上,宋衛平表示自己目前持有綠城9.9%左右的股份,不到10%,這樣使得今後藍城和綠城合作,不會涉及關聯交易。

宋衛平其人


宋衛平於1957年出生,是浙江紹興嵊縣人。1995年1月6日,宋衛平創立浙江綠城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 “綠城”品牌正式誕生,主攻城市住宅。當時,宋衛平一上來就瞄準富人口袋,“就開發低樓層、低密度的別墅。同年,綠城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杭州丹桂花園面世。1997年12月,綠城以2.9億元的銷售額,躍居浙江行業榜首。2006年7月13日,宋衛平帶領綠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超過180億。


好景不長,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房價下跌,綠城全年銷售額151億,僅完成年度目標的四分之三,同時各大銀行的貸款全部叫停,綠城負債率高達140.1%。彼時,同是浙江紹興嵊縣人馬雲出手相助,再是九龍倉伸出援手,用現金收購部分股份,緩解綠城的資金壓力。宋衛平有驚無險度過寒冬之後,2009年,宋衛平揚言銷售規模追上老大萬科,開始瘋狂拿地。


不幸的是,2010年最嚴樓市調控來臨,此後綠城資金鍊十分緊張,公司最高負債303億,淨資產負債率高達163%。有地沒錢的宋衛平只好斷臂求生,靠賣項目回籠資金。而地產的高負債情況,也讓宋衛平想要改變一下,當年他成立綠城建設,開始代建模式。2012年首創學院式養老地產,2012年涉足現代農業,宋衛平帶著綠城轉型為輕資產時代。

而宋衛平藍城小鎮業務的開始,或許是受萬科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刺激。杭州良渚文化村是萬科旗下最大的項目,萬科總裁鬱亮曾對媒體說,它是萬科今後發展方向的試驗田。2013年6月3日,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將集團月度經營會議地點,放在了萬科杭州良渚文化村。在開會前,宋衛平帶著上百名高管和中層幹部,乘著七八部電瓶車和數部大巴,參觀了萬科良渚文化村的別墅、教堂和醫院等。宋衛平表示,“我們這次就是大大方方來學習的,萬科有好過綠城的地方,值得學習,沒什麼丟臉。” 在此之前,宋衛平曾對萬科進入杭州產品提出批評。

2012年,融創孫宏斌伸出援手,收購綠地湖濱置業51%的股權,後雙方成立融綠,融創向綠城支付33.72億元收購其部分資產。在孫宏斌的援助下,宋衛平稍微緩過一口氣。

2014年,樓市的壓力,以及綠城資金壓力太大,使得宋衛平決定繼續出售綠城股份及其他產業。2014年5月22日,融創以62.98億港幣的代價收購綠城中國24.313%股份,其與九龍倉並列成為綠城中國第一大股東。後來,綠城的控制權又變成中交集團。宋衛平也最終失去綠城控制權。2014年,綠城建設正式更名為藍城中國。此後,宋衛平的精力基本都放在自己的藍城業務,開始其小鎮時代。截止今年4月底的數據,目前已建+在建+規劃的小鎮項目為80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