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巧“管”汙水管

水汙染 投資 烏鎮 環境保護 中國江蘇網 2017-05-24

本報訊 (記者 宋彬彬 市委報道組 魏衍方) 日前,在桐鄉烏鎮一處新建的地下汙水管道旁,機器人為管道做著檢查,操控臺顯示屏裡不斷傳來管道里的實時畫面。這條汙水管道長約13公里、總投資4327萬元,啟用以後,烏鎮上萬戶居民、酒店以及企業的汙水被牢牢管住,還多了一條通往汙水處理廠的輸送通道。

“全面消除劣Ⅴ類水,必須從治汙入手,實施截汙納管。”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說,過去10年,桐鄉鋪設了1500多公里長的汙水管道,城鄉覆蓋率達到85%以上。今年,又鋪設汙水管道86.24公里,排定8個工程項目,已有3個接近尾聲。此外,桐鄉還引入社會資本、統一運維主體等,確保汙水管網建得快、運行穩、管得牢。

投入不到位,截汙納管就跟不上。桐鄉現有四大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26萬噸,每天汙水需處理量約30萬噸,進行提標擴容建設迫在眉睫。為此,桐鄉巧妙利用社會資本,藉助PPP項目來破解這一難題。今年3月,桐鄉市政府以1億元註冊資金與物產中大集團共同成立投資公司,在桐鄉水務、環保等各類項目投資中大派用場。首批落地的兩個項目總投資接近20億元,其中就包括投資7.5億元的桐鄉市城市汙水處理廠整合工程,竣工後,桐鄉每天可以處理汙水的能力提升到36萬噸。

截汙納管“跑得快”,機制創新很關鍵。針對項目前期審批存在的多頭跑、手續多等問題,桐鄉組織建設、發改、水務、審計、財政等8個部門成立汙水處理領導小組,變逐一跑部門的“串聯審批”為多部門聯合辦公的“並聯審批”模式,加快了項目審批速度。

管網鋪得全,更要管得牢。在桐鄉,汙水管網運行維護有一個“智慧大腦”——智慧管網綜合管理平臺。桐鄉汙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市政公司等多個部門被納入統一管理,哪裡出現故障,通過平臺監控一目瞭然。

“該平臺將在全市1500多公里汙水管網維護中大顯身手。”桐鄉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忠東說,接下來,水務集團將作為汙水管網長效運行維護的主體,每月開展3次以上的水質檢測,破解過去汙水管網多頭管理、缺乏後續運維等弊端,一旦管網發生破漏,第一時間就能解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