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九次的怪才-徐渭

書法 徐渭 藝術 胡宗憲 常天書院 常天書院 2017-09-24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閒忙,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牢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十(實)堪嗟嘆!

這說的便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

【生平簡介】

自殺九次的怪才-徐渭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等別號。琴棋書畫詩文劇作樣樣精通,難得的全才。

徐渭一生命途多舛,生活波折不易。百天喪父,生母出身卑微,由他人撫養,十歲生母被逐出家門。雖才名早揚,卻屢試不第,青年入贅婦家,鬱郁不得志。

壯年得到胡宗憲賞識,受以重用,出謀劃策參與時政,一展軍事才能,但才華剛露,靠山胡宗憲垮臺自殺,幾多波折,才子徐渭精神越發飄忽不定,性格更加狂妄不羈,與一切為敵。

多次自殺,不成。據《明史·文苑傳》記載,他曾九次自殺:一次先以利斧擊自己頭部,“血流被面,頭骨皆折”,幸而不死;又一次似鬼神附體,他以三寸長的柱釘刺入左耳數寸,然後用頭撞地,把鐵釘撞入耳內,絲毫不覺得痛苦,又不死;後又用椎子擊碎自己的腎囊,仍不死。第二年卻因發瘋錯手殺死自己續妻張氏,被判死刑入獄,幸得友人多方營救,七年後趕上“大赦”,釋放出獄。

出獄時,徐渭已52歲,因與兒子不和,自己孤獨一人,靠賣字畫維持生活,但他厭惡權貴,誓不與之為伍,雖貧困潦倒,拒絕富人邀約,也不肯作畫與之。相反左鄰右舍,一簞食一豆羹,一條小魚,幾把青菜卻能換來一幅字畫。

最後73歲那年,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的境遇下悽慘結束了一生。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實為淒涼。

徐渭胸懷奇才,好彈琴擊劍,詩文、戲曲、書畫皆為佳品。自謂“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書法】

徐渭的書法,面目之奇異,用筆之大膽,在中國書法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袁宏道《徐文長傳》評之“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

他的書法遠以魏晉為築基,近宋明大家。傳世的作品,多以草書為主,其中《七律春園細雨詩軸》、《春天歌卷》、《女芙館十詠卷》、《行草應制詠劍詞軸》等佳作,這些作品也集中反映他的行書風貌,老筆紛披,點畫狼藉。筆畫忽粗忽細,筆觸忽幹忽溼,字距行距密無空隙,滿眼望去,如屯雲滾滾,如疾風暴雨,鋪張席捲,攝人心魄。這裡沒有出規入矩的法度,只有徐渭叛世逆俗、疏狂孤傲的宣洩

自殺九次的怪才-徐渭

《七律春園細雨詩軸》

【詩】

自殺九次的怪才-徐渭

《題墨葡萄詩》

半生落魄已成翁, 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龕山凱歌(六首選—)》

短劍隨槍暮合圍,寒風吹血著人飛;

朝來道上看歸騎,一片紅冰冷鐵衣。

雖然徐渭的詩中始終有細膩溫厚的一面,但他到底是一個性格很激烈的人,他的焦躁常常是無法遮掩的。如他在詩中常常用到的崩雲和鼓聲的意象,通過直接訴諸讀者的感覺,使之歷驗曾激發詩人的原有情緒,儘量避免思索的遲延,來體驗生命痛苦、倔強與美麗的韻律。

【畫】

自殺九次的怪才-徐渭

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筆簡意賅,用墨多用潑墨,很少著色,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於畫中,書與畫相得益彰,給人以豐富的想象。

【戲劇】

自殺九次的怪才-徐渭

徐渭的戲劇創作有雜劇集《四聲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翠鄉夢》、《雌木蘭》、《女狀元》四個獨立的戲。《狂鼓史》是有感於嚴嵩殺害沈鍊之事而寫的,表現出狂傲的反抗精神。這些作品都打破了雜劇固定的格式,為戲劇形式上的多樣化開拓了門津

在戲劇理論方面,他主張“本色”,即戲劇語言應當符合人物的身份,應當使用口語和俗語,以保證人物的真實性,而反對典雅的駢語,過度的修飾,這些看法都是很有見地的。此外,他還作有《南詞敘錄》,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在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徐渭,一個上天造就的奇才,他的狂放不羈、叛世逆俗是他處世的姿態,也是他全部作品的精神風貌。天才與瘋子只一線之隔,貌似適用古今,雖有不解,但仍是神人。

常天書院

常天書院秉承著“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終以赤子之心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兢兢業業地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藝術價值,並讓學員們發掘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常天書院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獨特方式,系統教學,課程形式靈活多變,主攻書畫培訓課程、文化薈客廳與文化交流活動三個方向。

近期活動

10月【吟誦經典】第二期開班

10月10日【常天書院文化大講堂·第四期】

釋玄老師深度講解書法的“內外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