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缺瘋子,更不缺偽裝的瘋子,而是缺偉大的瘋子

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缺瘋子,更不缺偽裝的瘋子,而是缺偉大的瘋子

西川: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家

如果你想見識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如果你不怕被這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所糾纏和折磨,如果你還有點把握能堅持住說得過去的思維能力,以便看得出這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的稀奇古怪之處,那麼你就寫詩吧。

在多數人看來,寫詩是件容易的事:一張紙、一枝筆、一點靈感,一點青春就足夠了;但我要對此稍做補充:詩歌寫作可能像個黑洞,它會把你吸入其中。一旦你開始寫詩,你和世界的關係就有了變化,世界本身也改變了:黃色的橘子變成了藍色的,而藍色的天空變成了紅色的。你覺得你好像被施了魔法,你的場也變了,你的光暈也變了,你覺得你就要發瘋。這時,你不知道,瘋子們在朝你靠近和聚攏。瘋子們都是些敏感的人。他們發現了你的場的變化。他們心想,那是什麼?那兒發生了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於是他們就來了。

來人在我面前坐下,卻什麼都不說。我知道他有話要說。他的臉已經憋紅了,他臉上的疙瘩一粒粒漲得像石榴籽。我以為他見了我緊張,以前也曾有人在我面前緊張得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所以我把臉轉開,不看他,好讓他放鬆。他嘆口氣,說:“我要跟你談點兒大事。”噢,他不結巴,我自做多情了。他終於鼓足了勇氣,開口說話:“中國詩人全都太小氣,太沒出息,上不知天,下不知地,只能寫寫身邊小事。”我想他是把我也包括在了“沒出息”的詩人中。面對一個瞧不起我的人,我尷尬地問他都讀過哪些人的詩。他說他沒讀過多少詩,因為他的家鄉(寧夏某地)文化閉塞,找不到什麼書。然後他反問我,難道一個人非得讀過許多詩才能寫詩嗎?他問得對,但我沒法回答,於是我們沉默下來。他忽然用力地說:“現在我的腦子已飛到了九大行星的邊緣!”

我嚇出一身冷汗。我雖不知道九大行星的邊緣在哪兒,但顯然坐在我對面的是個胸懷宇宙的人。他開始談論宇宙、宇宙的毀滅、詩歌作為一種拯救的力量,等等。他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沒邊兒,把我這點兒正常的思維能力全喚醒了,自然我們也就越談越擰。他在屋裡激動地走來走去,他質問我是不是一個詩人,否則怎麼會不理解他的話。話說到這個分上,我也有點忍不住了,我只好警告他:“你不要弄得比我還有個性!”

西川: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家

如果你想見識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如果你不怕被這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所糾纏和折磨,如果你還有點把握能堅持住說得過去的思維能力,以便看得出這些稀奇古怪的人和事的稀奇古怪之處,那麼你就寫詩吧。

在多數人看來,寫詩是件容易的事:一張紙、一枝筆、一點靈感,一點青春就足夠了;但我要對此稍做補充:詩歌寫作可能像個黑洞,它會把你吸入其中。一旦你開始寫詩,你和世界的關係就有了變化,世界本身也改變了:黃色的橘子變成了藍色的,而藍色的天空變成了紅色的。你覺得你好像被施了魔法,你的場也變了,你的光暈也變了,你覺得你就要發瘋。這時,你不知道,瘋子們在朝你靠近和聚攏。瘋子們都是些敏感的人。他們發現了你的場的變化。他們心想,那是什麼?那兒發生了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於是他們就來了。

來人在我面前坐下,卻什麼都不說。我知道他有話要說。他的臉已經憋紅了,他臉上的疙瘩一粒粒漲得像石榴籽。我以為他見了我緊張,以前也曾有人在我面前緊張得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所以我把臉轉開,不看他,好讓他放鬆。他嘆口氣,說:“我要跟你談點兒大事。”噢,他不結巴,我自做多情了。他終於鼓足了勇氣,開口說話:“中國詩人全都太小氣,太沒出息,上不知天,下不知地,只能寫寫身邊小事。”我想他是把我也包括在了“沒出息”的詩人中。面對一個瞧不起我的人,我尷尬地問他都讀過哪些人的詩。他說他沒讀過多少詩,因為他的家鄉(寧夏某地)文化閉塞,找不到什麼書。然後他反問我,難道一個人非得讀過許多詩才能寫詩嗎?他問得對,但我沒法回答,於是我們沉默下來。他忽然用力地說:“現在我的腦子已飛到了九大行星的邊緣!”

我嚇出一身冷汗。我雖不知道九大行星的邊緣在哪兒,但顯然坐在我對面的是個胸懷宇宙的人。他開始談論宇宙、宇宙的毀滅、詩歌作為一種拯救的力量,等等。他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沒邊兒,把我這點兒正常的思維能力全喚醒了,自然我們也就越談越擰。他在屋裡激動地走來走去,他質問我是不是一個詩人,否則怎麼會不理解他的話。話說到這個分上,我也有點忍不住了,我只好警告他:“你不要弄得比我還有個性!”

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缺瘋子,更不缺偽裝的瘋子,而是缺偉大的瘋子

像這種“腦子飛到了九大行星邊緣”的人我還見過幾位。有一位來自山東,是海子的崇拜者。海子去世以後他跑來找我,說要寫《海子傳》。他遞給我一張名片,名片的背面印著:“我是宇宙的大門。我是天地間唯一的溝通者。”就這兩句話便使我決定不能信任這個怪物。他問我練不練氣功。我說不練。“不練氣功你怎麼能理解海子?”我說我對海子的理解至少比你多。他急了:“要不是看在海子的分上,我非揍你一頓!”我說如果你看不到我頭上在冒紫氣(的確有人說過我頭上有紫氣上升,在河北邯鄲),你就動手吧!他被我說蒙了,忽然意識到他功力不夠,因為他看不到我頭上的紫氣。於是他緩和下來,又回到氣功與詩歌寫作的話題。“不練氣功你就不可能參悟宇宙天地,”他說。“那麼看來愛因斯坦也是個氣功修練者,不知他練的是哪門功?”聽我此言,他轉身摔門而去。

這件事發生過之後,我時常在內心向海子默禱:海子老弟,別再讓你那些瘋瘋癲癲的崇拜者再來折磨我了。他們崇拜的是你,可他們糾纏的是我。他們既不懂你的詩歌,也不懂我的詩歌。他們只是在敗壞詩歌的名聲。由於這些傢伙,“詩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變成了可疑的人,已經變成了被嘲笑的對象……但海子看來還是要把他的玩笑繼續跟我並下去。

一日我在家中坐,有人敲門。我打開門,一位神色慌張的陌生人站在我面前。“可找到你了!”他像找到了組織。我把他讓進屋,但想不起我們以前是否見過面。他提醒我記不記得一年前的一天傍晚,他拿著剛從書店裡買來的《海子詩全編》等在我學校的門口要我簽名。哦,是有這麼回事。那天天色已晚,我從外面返回學校,被他叫住。當時我為他居然在校門口等了我三個小時而感動,便藉著學校傳達室的燈光給他在書的扉頁上默寫了一段海子的詩歌……見我想起他來,他不再慌張,他開始說服我確信我們上次見面和這次見面都是天定的事。他這麼一說,我就知道他要給我講點兒不一般的事了。

果然,他問我:“你能不能安排我見一下趙樸初?”我怎麼可能安排他見趙樸初?我自己都沒見過趙樸初。“你怎麼可能沒見過趙樸初?”他不信,“你們都是文化人,又都住在北京!”我承認他這話說得還有點兒邏輯。“可我真不認識趙樸初。你要見趙樸初幹嗎?”他說那次我們見面之後他回到家鄉陝西某地。有天晚上他忽然記起了他的前世,他把天地間所有的問題都想清楚了,也就是說他開悟了。他家鄉的和尚建議他到北京走走,所以他決定到北京來找趙樸初面談。見我一臉疑惑,他表示他不相信我對往世、來世之類的事一無所知。“那天我找你簽字,海子就站在你身邊,你沒看見?”我說沒有。他不信。我說了一百遍沒有,他大失所望。他從沙發上站起身來,自言自語道:“我走了”,但沒說“再見”。他似乎不屑於跟我這個俗人來那些俗套套。他走了,帶著一臉不屑。他那張慌慌張張的二十四五歲的臉表明他懷裡揣著個大祕密。

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缺瘋子,更不缺偽裝的瘋子,而是缺偉大的瘋子

從前我會毫不猶豫地稱這些人為“詩歌瘋子”。但是現在,經驗告訴我,這些人不是瘋子,充其量是些假瘋子。假瘋子待人接物的法寶之一是,一見面先給你一個下馬威,讓你覺得他不一般,你必須認真對待他的每句話。他把他的觀念或幻覺強加給你,使你的禮貌、你的教養、你的基本理性因為失靈而顯得可笑。由於長期沉浸在文學、藝術的氛圍之中,我並非不曾體驗過,我並非不能理解詩人、藝術家那種來自生命核心的焦慮。這種焦慮一旦患上幽閉症,就會表現為具有破壞、顛覆傾向的瘋癲和臆想。這種瘋癲和臆想對於藝術、思想上的創造力的好處,已經通過它們作用於格列柯、尼采、洛特雷阿蒙、梵·高、策蘭等人。當然,精神上的瘋癲一旦變成病理上的瘋狂,使得基本的思想能力遭到破壞,瘋癲或瘋狂的魅力也便隨之消逝,在這方面,晚年的荷爾德林是一個例證。

如果上述各位算得上真瘋子的話,那麼在真瘋子和假瘋子之間顯然存在著一些根本的差別:首先,真瘋子並不以瘋癲為榮,反倒是那些假瘋子努力向別人標榜自己的“瘋癲”。其次,儘管真瘋子和假瘋子都有自大和謙卑的兩面,但真瘋子從不以自大來掩飾謙卑,也就是說,他們不懂得像耍陰謀一樣給你來個下馬威。第三,除非他們精神上的瘋癲變成了病理上的瘋狂,真瘋子的瘋癲總是對事不對人,而對於所愛之人,他們溫和一派,對於陌生人,他們冷漠有加。第四,真瘋子的語言方式是自言自語,他們外向的暴力時刻來源於他們高度的幽閉,因此從根本上說,他們不是以語言為手段的侵略者和征服者。

我見過的真瘋子不多,其中有一位給我留下了印象。這是一個女人,山西太原人,三十來歲,有些文化,寫詩,可以用“姣好”來形容她的相貌。我們在北京的一個改稿會上見過一面。那天我講完課,一些學員來找我留地址。待學員們散去,她走上前來對我說:“您講的課對我很有啟發。能不能請您給我的幾首詩提提意見?”她把幾首詩擺到我面前,我看了看,並不太好,一般文學青年的水平。我提出幾條意見。她說“謝謝”,然後從兜裡掏出來個鑰匙鏈。“我有一份小禮物送給您,您能收下嗎?”鑰匙鏈算不上什麼貴重的禮物,又見她很誠懇,我便收下了。

我本以為這是一個極普通的鑰匙鏈,沒想到收下它我便也收下了這個姣好、誠懇的女人的有病的大腦。半年以後,當我已忘記了這個女人時,忽然收到她的一封信,信上寫著:“本女王現詔你進山西,封你為伯爵。”。她的信是由當時在《詩刊》工作的批評家唐曉渡轉給我的。我把信的內容講給他聽,他說他也收到了這女人的一封內容相同的信:也詔他進山西,也要封他為伯爵。我提起半年前這女人曾送我一 個鑰匙鏈,他說這個女人當時也送了他一個鑰匙鏈。於是我們倆 “伯爵”在文聯大樓裡不禁哈哈大笑。

《詩刊》編輯、詩人鄒靜之給我講過另一個瘋子的事。有一段時間,他每天都能收到一封電報。電報內容與一般言簡意賅,諸如“李克明5月19日乘666次車到京請接站”之類的東西不同,而是具有一種抒情性的縹縹緲緲,比如“秋天來了,樹葉紅了”。這種違反常識的電報讓人摸不著頭腦,讓人覺得自己被一個躲在暗處的、意圖不明的人給盯上了。靜之的不安一天比一天強烈:“每天你桌上都擺著這樣一封電報,你想想那會是什麼感覺!”隨著靜之的不安逐漸變成恐怖,恐怖的電報就來了:“我在逃亡。有人要在密林裡殺死我。”

此後的電報一封比一封血腥。靜之努力控制自己,不去讀桌上那血淋淋的電報,但鬼使神差,他又總是控制不住,他覺得自己正被一步步拖向瘋狂。但後來電報不來了,靜之鬆下一口氣,可同時內心也有了些空落落,覺得一個故事沒有結尾。

一天,靜之在文聯大樓裡的《詩刊》編輯部接待了一位浙江青年詩歌作者。那人間靜之:我拍給你的那些電報你都收到了嗎?靜之大吃一驚,原來那些血淋淋的電報都是眼前這個人拍的。可看他的樣子,正經的文學青年,老實巴交,不像個愛搞惡作劇的傢伙。那人與靜之聊了半天詩歌與詩壇,一切正常,只在臨告別時臉上露出了狡猾的,也可以說是白痴的,也可以說是瘋狂的微笑。他低聲對靜之說:“我留在《詩刊》的稿費你就隨便花吧!”此人曾給《詩刊》投過許多稿,但從未在《詩刊》上發表過,哪兒來的稿費!這下靜之看得清清楚楚:一個瘋子!

瘋子並不使人厭煩。他們是一些精神上的失敗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誰又不是失敗者),他們並非有意要攪得別人心緒不寧。理智健全的人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真正使人厭煩的是那些目的明確的裝瘋賣傻之徒。詩歌圈子裡這類貨色不少,有的成了名,有的沒成名。他們太瞭解在詩歌圈子裡如何打界外球。他們太瞭解如何把自己打扮得超常一些。他們按照李白、柳永、雪萊、拜倫、波德萊爾的樣子來設計自己。他們肯定,不瘋不癲就不叫詩人。看看看看,詩歌毀了多少人啊!在我剛開始寫詩時,我也迷戀過超常行為。我曾憑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來判斷他是不是一個詩人,我把超常的行為舉止作為熱情來看待。結果我過高估計了某些人。那些人的詩歌寫得如此之差,其原因在於,他們不具備超常的思維,而僅僅把"超常"歸結為超常的生活方式,這種“歸結”本身恰恰太不超常了。

不錯,在超常的思維和超常的生活方式之間,的確存在相當密切的聯繫(古人稱兼備此兩者的為“狷介之士”),但超常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超常的思維作基礎,那麼這超常的生活方式便必是學來的和做出來的,並且最終是不真實的。在這個時代,生活方式成了頭等大事,不論對於詩人還是其他人,均莫不如此。生活方式在整個文化中地位的浮升,意味著生命本質的消散和思想精神的崩潰。這樣,在一部分人眼裡,文學就成了對於生活方式的書寫,超常的文學就成了對超常的生活方式的書寫,而為了寫超常的文學,生活方式便必須超常,生活方式超常了,文學還能不超常嗎?一個寫作與生活的怪圈由此形成,這導致了對於生活本身的遮蔽。海德格爾有一句口號:“人的詩意的棲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麼何謂“詩意”?是超常的生活方式嗎?由於人們對“詩意”的不同理解,“人的詩意的棲居”實際上是一句廢話。在“詩意”的名下棲居著多少庸才和笨蛋!他們把自己裝扮得比詩人還詩人。如果他們不來糾纏你,那就由他們去吧,如果他們敲你的門,你就記住:凡是太像詩人的肯定不是詩人,至少不是好詩人。

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缺瘋子,更不缺偽裝的瘋子,而是缺偉大的瘋子

我們這個世界並不缺瘋子,更不缺偽裝的瘋子,而是缺偉大的瘋子。佯裝的瘋狂更近似追名逐利的表演,殊不知真正的瘋子早已拉上了人生舞臺的帷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