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佈列鬆”

對攝影有一定了解的人

尤其是徠卡玩家們

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

佈列鬆在攝影界的地位

大抵相當於愛因斯坦之於物理學界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佈列鬆的選擇》

是他在生命最後階段做的一件事

他蒐集了全球範圍內85位傑出攝影家

橫跨世界攝影117年

每人一張(少數兩張)作品

舉辦了一個大型展覽

向全天下昭告

這85個人是我欣賞的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佈列鬆的選擇》,法國,2003

而這其中46人已作古

健在的僅39人

唯一入選的華人攝影家

就是吳家林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佈列鬆的選擇》封二、扉頁,佈列鬆在扉頁上為吳家林題字問候


先來看看被佈列鬆選中的是哪張照片吧

這張作品叫作《拉家常》

第一眼看上去很平凡的照片

就是街坊鄰居在打招呼

但仔細琢磨

你會覺得一切都剛剛好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被佈列鬆選中的作品:《拉家常》(左頁)


坐在藤椅上的老人

兩個站著打招呼的老人遙相呼應

點睛之筆是那隻貓

剛好準備騰跳起

好像也在跟老朋友打招呼

畫面中的人物姿態各異

遠近稀疏有致

吳家林拍這張照片

等了許多個瞬間

也許真正的攝影家們會對“決定性瞬間”有預感

你看,這張照片中

少了哪個元素都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吳家林不只被佈列鬆欣賞

他與馬克·呂布還有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友誼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馬克·呂布2010年到上海時

見到吳家林第一件事就是取出厚厚一疊信件

這些是兩人多年來往來的信函

馬克說他已經拷貝了一份

原件就交給吳家林保管

吳家林不禁熱淚盈眶

亦師亦友真兄弟

令許多攝影師豔羨不已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1996年他在巴黎參加國際攝影節時

徠卡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專程從德國趕到巴黎

代表徠卡將一臺 M6 相機

和一支35mm f/1.4鏡頭送到他手裡

並說道:

“你這樣的攝影師,能用徠卡是我們的榮幸!”

1996年他在巴黎參加國際攝影節時

徠卡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專程從德國趕到巴黎

代表徠卡將一臺 M6 相機

和一支35mm f/1.4鏡頭送到他手裡

並說道:

“你這樣的攝影師,能用徠卡是我們的榮幸!”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1996年吳家林在巴黎國際攝影節上接受徠卡公司向他頒發的傑出獎章及徠卡M6相機



吳家林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濃郁地域特色和中國化的厚重歷史及文化

在他的攝影作品中

被拍攝對象十分自然

這是攝影師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沒有居高臨下

有的只是對人的深厚情感

他熱愛他的祖國

他的雲南

他了解那裡的貧困

卻不想展現貧困

更想展現山裡人的尊嚴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3年,孟臘,傣族百歲老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8年,西盟,佤族父子。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9年,雲南昭通,大包山的山民。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1年,雲南宣威,結紮手術之後。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2年,雲南巧家,羊肉湯鍋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2年,富寧,彝寨。

“很多人拍雲南的少數民族,就讓他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對著鏡頭笑,這些照片缺乏實質性的生活,是對受眾的一種不尊重。我曾經也拍過這樣的東西,被老外丟到了垃圾桶。相機是歷史的眼睛,在相機面前表演或者通過相機刻意地選擇被觀看的世界,照片的價值就會土崩瓦解。” 吳家林坦言,“攝影在中國一度成為了偽造世界的工具。”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6年,雲南香格里拉,春耕。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5年,雲南昭通,運煤車上的孩子。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1年,昆明,漂浮的風衣。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2年,貴陽,鄉村牙醫。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昆明,新東寺街。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瑞麗,屠宰場。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官渡,倉庫。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騰衝,紙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盈江,祭品。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雲南官渡,無廟可歸的觀音。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3年,騰衝,回家。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4年,江城,花架。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4年,麻栗坡,牛圈。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4年,西盟,佤寨。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4年,孟連,街景。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4年,綠春,鬥雞。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5年,騰衝,和順古老的洗衣亭。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5年,寶山縣城。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6年,昆明,農民工。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7年,昆明,街景。

與佈列鬆一樣

吳家林的作品也有著超現實的意味

但往往戲劇性的場景

恰恰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場景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7年,水富,雨中趕馬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8年,大理,祭天。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8年,鹽津,趕街的背豬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89年,四川宜賓,賣鳥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2年,鹽津,觀音洞。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5年,昆明,農民進城。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7年,昆明,正義路。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7年,昆明,海鷗與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昆明,街景。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景洪,狹路相逢。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昆明,牛趕乾巴。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洱源,溫泉。

▲ 1998年,洱源,溫泉。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成都,人力車。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成都,架線工。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1998年,攀枝花,農民進城。

▲ 1998年,攀枝花,農民進城。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 2000年應邀參加12位攝影大師為《紐約時報週末畫報》拍攝創意時裝,12人中,有4幅作品使用了跨頁,吳家林是其中之一。

2015年時,70多歲高齡的吳家林依然掛著三臺徠卡相機,沿著滇越鐵路走了23天拍攝,其難度可想而知。

他在越南海防最大的街道拍到一列火車,突發奇想想拍攝火車經過下一個路口的照片,就挎著三臺相機開始奔跑。

正是這樣一位敬業、有責任感的紀實攝影師,在面對當今中國紀實攝影的發展時,發出了無奈的慨嘆。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他認為,中國的紀實攝影走偏了,不是低劣地克隆、模仿,就是故作“前衛”,拍攝一些尖銳的題材,其實是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因為現在很多人對攝影的品味還停留在很淺層的位置,基本上沒有去思考,就認為攝影作品如果指出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那這個片子就是好的,其實這是不嚴肅的。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昆明至河口的米軌客車停運了13年,趟數極少的火車,也會搭些零散客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在鐵路旁施工的工人。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馬幫仍是大山裡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在40餘年的攝影生涯中,吳家林始終把鏡頭對準邊地生活的普通民眾,記錄他們的生活常態。

“我最欣賞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才是人性最真實最寶貴的東西,我感覺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廣。”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越南近年來高速公路的修建,使運行緩慢的滇越鐵路的乘客量銳減。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滇越鐵路是他們過日子的家

吳家林說:

“我很清醒,我能被西方攝影的主流欣賞接納,

最重要的原因是

我沒有跟風、趕潮流,

我拍雲南山裡人時,

對西方的攝影大師們還一無所知。”

就像真正的藝術家

從不以藝術家自詡

從不大肆宣傳自己的個性

作品卻風格獨具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小編語:由於科技的發展,全民攝影是一個大趨勢,但隨之也會有大量的影像垃圾產生,這需要一些攝影家的引導。

而現如今,各種名譽、各類頭銜充斥攝影界,攝影反而成為了一些人沽名釣譽的工具。但其實,如果真正熱愛攝影,就要遠離名利場,踏踏實實拍出有個人風格的照片來,畢竟,時間,才是衡量作品是否經典的唯一標準。

最後給大家透露一下,請密切關注我們近期文章,有驚喜奉上,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

我們在這裡

君峰影像北京奧森公園店

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停車場內


吳家林:被佈列鬆欣賞的攝影家,他卻說中國攝影走偏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君峰影像”,新鮮攝影資訊、徠卡哈蘇等高端攝影裝備介紹,還有大師經典作品欣賞,更能免費獲得電子版徠卡相機說明書、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相機固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